滚滚长江东逝水之风起青萍末 第十八回 隆冬将尽
作者:依吉斯鲁鲁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急报!急报!”

  传令气喘吁吁地闯入司徒府,带来了一条令人震惊的消息——关东的十八镇诸侯组成了反董联军,现已向洛阳进发!

  原来,曹操行刺失败后一路逃奔至兖州陈留,在那里,他得到了父亲曹嵩和乡绅卫弘的资助,开始招募义兵,俟机举事;同时,他还向全国各地发出檄文,号召各路诸侯组成反董联盟,共讨逆贼。

  天下对董卓积怨已久,曹操的义旗一举,各镇诸侯纷纷响应,云集而来的英雄共计十八路,俱是当世之英杰。大家群情激奋、斗志昂扬,发誓要诛灭董卓,匡扶汉室。诸侯们推举袁绍为盟主,正浩浩荡荡地向洛阳杀奔而来……

  听到这里,王允再也掩饰不住内心激动,一个骨碌从床上奋然而起——

  什么……原来是一场梦啊……

  ……

  兖州,陈留。

  腊月时节,霜枝玉蕊琼花。

  这段日子以来,曹操每天都会穿着厚实的棉裘,倒背双手站在银装素裹的清景之中,一动不动地眺望着天边,像是在思索着什么,又像是在等待着什么。

  ……

  与此同时——

  青州,北海郡。

  太守孔融帐下谋士王修:

  “主公请三思。主公乃堂堂孔圣人之后,怎可屈尊去跟曹操这种逃犯合作?素闻曹操此人心狠手辣,听说他逃难之时,就曾将他叔父全家灭门。如今他为求自保,便四处假传圣旨,拉各路诸侯下水,实在居心叵测——主公不可不防啊。”

  “嗯……”

  ……

  幽州,北平郡。

  太守公孙瓒帐下谋士关靖:

  “主公请三思。那董卓虽然恶名远扬,但毕竟还是当朝国相,我等以下犯上,殊为不妥;况且此人主要在京畿一带为祸,并未侵犯到主公利益,主公又何苦去蹚这趟浑水呢?”

  “嗯……”

  ……

  徐州,郯县。

  刺史陶谦帐下谋士陈珪:

  “主公请三思,董卓本就坐拥二十多万虎狼之师,入京后又收编了丁原势力和皇城的西园军,加上天下无双的吕布,实力已经登峰造极。主公以区区徐州之众与之抗衡,岂非以卵击石?”

  “嗯……”

  ……

  豫州,谯县。

  刺史孔伷帐下谋士许靖:

  “主公,陈留的曹操似乎向各州郡发出了一份檄文,但是……”

  孔伷:“怎么了?”

  “给我们的那份……被传令弄丢了……”

  “哦,想必也不是什么要紧事情,丢就丢罢。”

  ……

  兖州,陈留。

  又是一轮日升日落过去,不知那翩然归来的云雀,可曾从晚霞深处带回远方的佳音?

  ……

  “大人,先进屋歇息吧,别冻坏了身子。”

  “嗯,不碍事,我再待一会儿便回。”

  “大人你看,那枝腊梅儿开得真艳!”

  “嗯,这叫‘晚风吹落晴天雪,春色已向梅梢驻。’”

  “咯咯咯……”

  ……

  隆冬将尽,春归不远。

  ……

  冀州,邺城。

  刺史韩馥帐下谋士刘子惠:

  “主公……”

  “好了,不必多言,我不去响应曹操便是。”韩馥懒洋洋地插了句嘴。

  “非也,卑职只是想提醒主公,未雨绸缪。”

  “哦,此话怎讲?”韩馥突然间提起了精神。

  “董卓倒行逆施,早晚引火自焚……”刘子惠一面说一面,慢慢踱着步子,“主公试想,届时天下又会是谁主沉浮?”

  “你是说……抢占先机?可眼下各路诸侯都在观望,我们贸然出头,风险极大啊!”

  “固然不宜轻举妄动,不过呢……”刘子惠扬了扬眉毛,“我们可比其他诸侯多一枚棋子呢。”

  “棋子?”

  “嗯。”刘子惠走到韩馥近前,附耳私语了几句。

  “好!就照你说的办。”韩馥的脸上,笑逐颜开。

  ……

  渤海郡,南皮城,政厅。

  袁绍收到曹操的讨董檄文后,兴奋异常。

  这段时间来,袁绍忍气吞声蛰伏在渤海,为的就是有朝一日东山再起。而曹操此时义旗高举,正好给了他一个绝佳的复出机会。

  不过,眼下有一个问题相当棘手。

  袁绍下意识地瞟了一眼窗外——自他上任的第一天起,冀州刺史韩馥便根据董卓的指示,派出重兵对他实施半软禁。如今自己一举一动都被严密监视,怎样才能与曹操顺利会合呢?

  就在这时,从人急匆匆地叩门而入,一见到袁绍便语无伦次地嚷嚷道:“主公,刺史大人的兵……兵消失……全都撤走了!”

  “此话当真?”

  袁绍一跃而起,几个箭步冲出府门,四处张望了许久。

  果然撤围了!

  这究竟是……

  袁绍的脑子里,迅速枚举着各种可能性。

  “明白了!”袁绍恍然大悟,“原来如此。”

  哼哼,韩馥这只老狐狸,心机很重嘛……不过,我袁绍可不是任人摆布的棋子,咱们就走着瞧吧!

  “来人!速传我令,三军即刻整装,明日兵发陈留,会师曹操!”

  “遵命!”

  ……

  袁绍的强势加盟,让已经奄奄一息的反董联盟计划瞬间获得了重大转机。

  首先,袁绍公开举起反董大旗,使得很多原先在反董问题上积极性不是很强的诸侯们不得不认真考虑自己的立场——毕竟,董卓再这样胡作非为下去,灭亡是迟早的事,而目前来看,最有可能战胜董卓的就是袁绍。于是乎,对于诸侯们来说,是继续放任董卓,还是提前投资袁绍,必须尽快表明态度;

  其次,袁绍是袁家势力的代表,他一旦起兵,同族的袁术、袁遗等兄弟必然会陆续响应,其军事规模不容小觑——虽然还不至于能够全面抗衡董卓,但在局部作战中还是具备一较高下的实力。这也正是袁绍敢于出头的底气所在;

  再次,袁绍的名望,可以很好地弥补曹操在身份地位和号召力上的缺陷,使得有意反董的诸侯们可以消除许多不必要的顾虑,放心且体面地前来会盟。

  于是接下来的故事就顺理成章了——袁绍与曹操会盟后,俩人又共同发布了第二次檄文,结果引得各路英杰纷至沓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