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滚长江东逝水之风起青萍末 第四十二回 徐州之殇
作者:依吉斯鲁鲁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兖州,东郡。

  南楼纵目白翎齐,落影琼光古殿低。翠色独凝洙水北,风声遥应岱峰西。

  ……

  “曹操听旨,加封汝为镇东将军,即日出兵,讨伐境内黄巾余党!”

  “臣曹操,谨遵圣命!”

  呵呵呵……我堂堂曹孟德,终于东山再起了!

  ……

  话说曹操得令后,便立刻组织起军事力量对“青州黄巾”进行征讨。不想“青州黄巾”不仅人多势众,并且战力相当不俗,双方在寿张地方遭遇,曹操竟不能取胜,甚至还在一次进攻中搭上了自己的亲密盟友——济北相鲍信的性命。

  不过,曹操很快便稳住了阵脚,并相应调整起战术。他一面尽量避免与黄巾军主力正面对抗,一面针对黄巾军后勤保障主要依靠劫掠的特点,采取轻骑突袭、日夜骚扰的方法,重点阻击黄巾军的外出掠夺,使得黄巾军的补给工作陷入瘫痪,士气随之一落千丈。

  ……

  济北国境内,曹军大营。

  “孟德,”曹军第一大将夏侯惇(字元让)兴奋地奔入大帐,“黄巾军已被我们逼退至济水南岸,就让我去将他们全数歼灭吧!”

  “不,元让,”曹操摇了摇头,“困兽犹斗,贸然进攻的话代价太大。何况……”

  “何况什么?”

  “这支军队我想留下。”曹操笑着说道。

  “你是说,收降他们么?不过对方可是黄巾贼啊,只怕野性难驯吧……”

  “元让,问你个问题,”曹操扬了扬眉毛,“一般来说,大军出征,家眷都留在后方,是何缘故?”

  “这……孟德莫非说笑?”夏侯惇愣了一下,“一来出于安全考虑,二来为防前线将士叛逃——这可是常识啊。”

  “嗯,没错!所以当年长平一战,白起坑杀四十万赵军降卒,就是考虑到留不住人心呢。”

  “唔……孟德,听你这么一说,‘青州黄巾’的确有些特别……”

  “哈哈,你也发现了对吧?”曹操大笑,“‘青州黄巾’规模虽大,本质上还是流寇,所以都是兵员和家眷一起行动。也就是说,我们只要把家眷安置妥当,这支军队就能为我所用!”

  “孟德啊,话虽如此,”夏侯敦皱了皱眉头,“但‘青州黄巾’毕竟有百万之众,按照我们目前的军饷配给,别说东郡,就是整个兖州也很快会被吃垮吧。”

  “嗯,这点你放心,”曹操胸有成竹地说道,“我想到了一个好办法。”

  屯,田。

  ……

  就这样,曹操对济水河边的黄巾军发动了强大的心理攻势,终于使得‘青州黄巾’全体缴械。归降的百万军众被曹操缩编为一支二十余万人的精锐部队,号为“青州军”,成为曹操日后争霸中原的主力部队;而其余家眷、力夫等人员则被安排在后方从事屯田工作,旨在为曹军建立起系统和稳定的战备保障。

  平定‘青州黄巾’,是曹操继反董联盟后再一次崭露头角,其过人的智慧和远见,再度获得了世人的认可。朝廷为表彰其卓越功勋,拔擢其接替刘岱,成为新一任的兖州刺史。

  随着曹操的声望大增,四方才俊或慕名而来、或相互举荐,归附者极多。日后曹营中的栋梁之才如荀彧(字文若)、荀攸(字公达)、程昱(字仲德)、郭嘉(字奉孝)、刘晔(字子阳)、满宠(字伯宁)、吕虔(字子恪)、毛玠(字孝先)、于禁(字文则)、典韦(字叔钦)等等均是这一时期投奔而来,加上之前就在曹操帐下的夏侯惇、夏侯渊、李典、乐进等人,确是文有谋臣,武有猛将,一片欣欣向荣之势。

  如果说此前曹操的目标还仅限于匡扶汉室、做一个治世能臣的话,那么随着实力的猛增,现在的他,则开始有了独自平定天下的志向。一代奸雄的王霸之路,正式展开了。

  ……

  话说曹操在兖州蒸蒸日上,便差遣泰山太守应邵前往琅琊郡迎接父亲曹嵩过来濮阳城团聚。但万万没想到的是,正是这一情理之中的安排,竟然酿出了一系列骇人听闻的惨案来。

  ……

  兖州治所,濮阳城。

  “曹大人!大事不好……大事不好!”一个****的小兵一头栽进了州府政厅。

  “哦,你是何人?有何大事?”曹操疑惑地问道。

  “禀……禀大人,小的是泰山太守应邵部下……”小卒连喘了几口粗气,“我等奉了太守尊命,负责护送曹老先生前来濮阳……”

  “嗯,然后呢?”曹操突然感到有些不安起来。

  “然……然后,曹老先生车仗路过徐州时,刺史陶谦为巴结我等,特地设宴款待,更安排都尉张闿领兵五百沿途护送,极尽殷勤……”小卒的语速突然降了下来,“不想……不想张闿他……他见老先生车马辎重丰厚……竟发动手下兵士趁夜打劫……”

  “什么?!”曹操大惊失色,猛地站起身来,“家父现在如何?”

  “老先生……老先生他……”小卒不敢再说。

  “快给我说!”曹操狠狠的一个巴掌,震得案台砰砰作响。

  “老先生他……并随行家眷四十余人……已经……已经全部遇害了!”

  “什么?!父亲……父亲他……不可能!不!可!能!”

  ……

  翌日,兖州刺史官邸。

  “父……亲……”曹操一动不动地躺在花梨虎脚榻上,嘴里不住喃喃着。

  “主公!你可算醒了!”曹洪激动地紧握着曹操的手,“你都昏迷整整两天了!”

  “子……子廉,我没事……”曹操慢慢扶起身子,“那个兵卒,在哪里了?”

  “主公,那小卒也是疲于奔命,荀彧大人安排他好生休息去了。”

  “我昏迷之后,你们可有再问出些什么?”

  “哦……我们打听出张闿等人已投淮南而去。还有应劭……这家伙捡回条小命,却不敢回来见你,便往河北投袁绍去了。”

  “……”

  “子廉,”曹操沉默良久后,缓缓地对曹洪说道,“帮我喊元让和文若他们过来吧。”

  “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