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世潘安 第9章 金谷扬名(三)
作者:爱吃狗的兔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洗完澡后,潘安发现左思早已在外面等着了,而吴路和韩生在旁边。

  四人边聊边往金谷园深处行去,虽然这园中尽是享乐之处,但要说最好的地方,还是园中心,那里等于是贵宾区,可以见到石崇本人和其他真正的权贵。

  而让潘安感兴趣的却不是这个,是他终于知道了这个左思是何许人也!

  原来,左思虽然其貌不扬,但可是名动天下的大才子!

  听说过“洛阳纸贵”这个成语吗,就是因为他而出现的。

  左思,字太冲,因为其妹被左棻被选入宫,举家迁居洛阳,任秘书郎。

  不过这人却不是靠着裙带关系而出名,反倒是颇有曲折,最后才一举成名。

  他曾写了一部名为《三都赋》的文章,在京城洛阳广为流传,人们啧啧称赞,竞相传抄,一下子使纸昂贵了几倍。

  原来每刀千文的纸一下子涨到两千文、三千文,后来竟倾销一空;不少人只好到外地买纸,抄写这篇千古名赋。

  在左思小时候,他父亲就一直看不起他。因为父亲左雍从一个小官吏慢慢做到御史,他见儿子身材矮小,貌不惊人,说话结巴,倒显出一副痴痴呆呆的样子,常常对外人说后悔生了这个儿子。

  及至左思成年,左雍还对朋友们说:“左思虽然成年了,可是他掌握的知识和道理,还不如我小时呢。”

  左思不甘心受到这种鄙视,开始发愤学习。当他读过东汉班固写的《两都赋》和张衡写的《两京赋》,虽然很佩服文中的宏大气魄,华丽的文辞,写出了东京洛阳和西京长安的京城气派,可是也看出了其中虚而不实、大而无当的弊病。

  从此,他决心依据事实和历史的发展,写一篇《三都赋》,把三国时魏都邺城、蜀都CD吴都南京写入赋中。

  为写《三都赋》,使得笔笔有着落有根据,左思开始收集大量的历史、地理、物产、风俗人情的资料。收集好后,他闭门谢客,开始苦写。

  他在一个书纸铺天盖地的屋子里昼夜冥思苦想,常常是好久才推敲出一个满意的句子。经过数年,这篇凝结着左思甘苦心血的《三都赋》终于写成了!

  可是,当左思把自己的文章交给别人看时,他却受到了讥讽。当时初入洛阳的陆机也曾起过写《三都赋》的念头,他听说名不见经传的左思写《三都赋》,就给弟弟陆云写信说:“京城里有位狂妄的家伙写《三都赋》,我猜他写成的东西只能给我用来盖酒坛子!”

  左思的《三都赋》在文学界品评时,那些文人们一见作者是位无名小卒,就根本不予细看,摇头摆手,把一篇《三都赋》说得一无是处。

  左思不甘心自己的心血遭到埋没,找到了著名文学家张华。

  张华先是逐句阅读了《三都赋》,然后细问了左思的创作动机和经过,当他再回头来体察句子中的含义和韵味时,不由得为文中的句子深深感动了。

  他越读越爱,到后来竟不忍释手了,他称赞道:“文章非常好!那些世俗文人只重名气不重文章,他们的话是不值一提的。皇甫谧先生很有名气,而且为人正直,让我和他一起把你的文章推荐给世人!”

  皇甫谧看过《三都赋》以后也是感慨万千,他对文章予以高度评价,并且欣然提笔为这篇文章写了序言。

  他还请来著作郎张载为《三都赋》中人魏都赋做注,请朱中书郎刘逵为蜀都赋和吴都赋做注。

  刘逵在说明中说道:“世人常常重视古代人东西,而轻视新事物、新成就,这就是《三都赋》开始不传于世人的原因啊!”

  在名人作序推荐下,《三都赋》很快风靡了京都,懂得文学之人无一不对它称赞不已。甚至以前讥笑左思之人陆机听说后,也细细阅读一番,他点头称是,连声说;“写得太好了,真想不到。”

  他断定若自己再写《三都赋》决不会超过左思,便干脆停笔不写了。

  同是一篇文章,有人将它贬得一钱不值,有人使之名噪一时。

  这其中当然有鉴别力高低人区别,可是更重要的是反映了人们是否重视新生力量,能不能慧眼识英才的问题。

  在这个没有缺少伯乐,而充满妒忌的时代,左思完美地完成了一出逆袭的好戏,从连家人也看不起的丑男变成了世人称赞的大才子。

  所以,他与潘安是惺惺相惜的,也认为潘安是怀才不遇,甚至心感愧疚自己不能帮上忙。

  虽然,潘安比他帅太多了。

  “诸位,有礼了!”谈笑间,一个雄浑的声音从前面传来。

  潘安抬头一看,只见那人五短身材,不怒自威,虽然面相有些普通,但却气势十足。

  此人一出现,旁边的左思连忙收起狂放姿态,吴路和韩生更是话都不说了,只顾行礼。

  看起来,又是个大人物。

  他看也没看吴路和韩生,直接走到潘安和左思面前,又是笑着说道:“今有安仁和太冲在,何愁文会不精彩?”

  “鲁国公言重了!”左思连忙又是一礼。

  鲁国公?!

  潘安不由心中一震,这可是真正的权势人物,而且非宠信者不得封。

  国公,封爵名,位等同或低于郡王,为封爵的第三等,公爵的第一等!

  “见过鲁国公!”潘安也像模像样地行礼,心中暗道真是倒霉,人家穿越过来都有前身记忆,偏偏自己一个都不认得,想抱大腿都没得抱。

  那鲁国公热情地抓住两人之手,又道:“两位贤弟,随我来,石大人可是在里面久候了。”

  留下吴路和韩生二人尴尬无比,但他们也不以为意,急忙跟了上去。

  只见那亭台楼阁之中,竟有单独的一处庭院,庭院中间,又是个偌大的宅子,金玉满堂,花木茵茵。

  走进门就是大厅,正有十数美女表演着歌舞,宾客分列两边而坐,个个穿着华服,身上宝光闪闪。

  当中正有一人跪坐,笑眯眯地招呼着宾客,如果没有猜错,他就是这个金谷园的主人,西晋首富石崇。

  “石兄,看看我把谁带来了!”这鲁国公却也完全一副主人做派,竟然拍拍手就让那些舞女退下,自己大声说起话来。

  众人纷纷看向潘安和左思,有点头示意的,也有摇头叹息的,小声议论的更多。

  被这么多人看着,而且还是一群自己无法撼动的当权者,潘安也是压力很大。

  前世时,他早已被冷眼讽刺磨平了棱角,深谙忍一时风平浪静的做人原则,莽撞从来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

  所以,无论别人怎么看自己,都只有两个字,记着!

  记着别人的坏,日后强大了再报复!

  记着别人的好,有能力时再涌泉相报。

  潘安上前一步,大声道:“谢石大人相邀,岳来迟了。”

  “哈哈,潘大才子,何故如此生分?若是你不来,这金谷文会岂不是虚有其名?”石崇从座位上站起,也迎了过来。

  这是讽刺!赤裸裸的讽刺!

  潘安深知,在场的这些人,就属这个鲁国公和石崇最有能力,而自己因为一篇《籍田赋》遭到吴应嫉恨,那时候他们去哪里了?

  换句话说,他们本来可以帮自己说说话的,但他们却没有,现在却还在说什么才能的事情,那不是讽刺自己风头太过又是什么。

  左思虽然也是能帮自己的人之一,但他不同,他很坦白地承认了自己的妹妹难以见到皇帝,没办法帮忙。

  说一套做一套,是为伪君子,这样的人最可恨。

  “石大人何必出言讥讽,岳才疏学浅,在旁陪席即可。”潘安行过礼后,便坐到了宴席的末座。

  见潘安如此,左思是若有所思,而石崇和鲁国公,却是暗暗对视一眼。

  他们心里现在有个共同的想法,那就是潘安变了!

  他已经不再是之前那个锋芒毕露的才子美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