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世潘安 第13章 河阳局面
作者:爱吃狗的兔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吴路和韩生没有和潘安一起回河阳,他们本以为来到这能好好地羞辱潘安,没想到却成就了他的名声。

  现在整个金谷园都在传颂着那首词,所以两人只得另议对策。

  “此人有大才,主家要谨慎行事。”韩生不得不承认,自己是无论如何也作不出这样的诗词,心中更是隐隐对其佩服。

  吴路叹了口气,道:“你那天说的话倒也没错,潘安确实是人中之龙,现在他又和鲁国公、石崇交好,我担心会引来不必要的麻烦。”

  “主家勿虑,您和尚书大人,那是自家人,不分彼此;而潘安和这些人,只不过是点头之交,我还听说,潘安拒绝了鲁国公的招揽,所以,主家不用担心他们会尽多大的力来帮助这小小县令。”

  闻言吴路觉得也是,潘安虽然才华惊人,但毕竟是身份就是一县令而已,堂兄要对付他,我只要帮衬即可。

  至于在朝堂之上的事,就不是我这种小人物能管得了的了。

  于是,吴路再度将对付潘安的事提上了日程。

  且说潘安这里,并不知吴路并没有死心,他已经回到了河阳县。

  经过整治,河阳现在的面貌虽然不敢说焕然一新,但和以前也是截然不同了。

  最主要就是潘安在去金谷园之前,就交代侯飞和罗康要紧密配合起来,严厉打击那些闹事的地痞流氓。

  这些人,自然都是整日无所事事,扰乱社会治安的,也有一部分是吴路府上的。

  他们欺压百姓已经成为了一种习惯,一种生活方式,搞得整个河阳县是鸡犬不宁。

  以前县衙是没有能力来管他们,但现在有了底气和实力,肯定是要做点事的。

  回到河阳后,潘安便发现牢里多了几十个犯人,据说这还是怕事情闹大,只抓了一些特别凶的,要不然那小小的县牢,还真关不下。

  有此可见,吴路的行为简直到了一种令人发指的程度。

  “士卒训练得怎么样了?”潘安最关心的还是这个问题。

  侯飞答道:“兄弟们有了兵器,能吃饱饭,对大人那是心服口服,训练起来也特别卖力。大话我不敢说,但如果对上吴路手下那帮人,绝对能赢。”

  “候县尉,不是我小看你的能力,但吴路能在河阳嚣张这么长时间,实力肯定不容小觑。这才训练多久,即便能赢,也是惨胜,我要的不是这种结果。”潘安并没有因为侯飞的话而乐观,因为他知道自己现在必须谨慎行事。

  “县令大人教训得是,属下斗胆,如果要完完全全压过吴路,可能咱们得再募集一些兵员。”侯飞提出建议。

  潘安想了下,人多力量大,这话是没错的。

  现在石崇送了自己那么多钱,养兵是完全没有问题了,而且吴路一时半会之间也不敢正面和自己对抗。

  “好,那就再招募一些士兵,对了,河阳青壮应该不够那么多吧?”潘安突然想到一个问题。

  河阳县总共才一千多户人家,之前招募了一百青壮,现在再招募,那岂不是会导致百姓家中都没有了男人,这样也是不行的。

  “县令大人勿虑,河阳本县青壮自然是不足这么多人的,但城外流民不少,只要有饱饭吃,人数绝对不是问题。如果这还不行,也可以去附近的村庄、临县招募。”

  “这是个好办法,但务必要秘密进行,兵营要实行戒严,没有我的口令,任何闲杂人等不得进入。”

  “属下遵命!”

  安排好这些,潘安就开始着手种桃树的事情了。

  种桃树不是什么难事,难的地方在于如何种得全县都是。

  历史上潘安做这件事可是费了不少工夫的,甚至亲身参与其中,没办法,人手根本不够。

  现在,也只有这样做才是最方便的,而且还能顺便改善县民对于自己的印象。

  说起来,除了整治地痞流氓这件事,县民根本还没捞到什么来自新县令的好处。

  于是,潘安叫来罗康和一众县吏,准备制定个计划出来。

  “本官欲在河阳全县种满桃树,但无奈人手不够,众位可有好提议?”潘安虽然已经有了对策,但还是装模作样地问道。

  很快,就有人站了出来,说什么此乃劳民伤财之举,最好不种。

  潘安用屁股想也知道这些人是靠不住的,甚至还有可能暗地里和吴路勾结,所以才敢站出来反对。

  但潘安可不会管他们怎么说。

  “县令大人,可以发动民众帮忙种树,只要给予一些工钱,想必他们会很高兴的。”罗康不愧是老成精的人物,很快就提出了个建议。

  这个建议和潘安所想不谋而合,现在百姓种田也吃不饱,经商也是无门,倒不如帮自己打打零工。

  “主簿所言极是,但不知所需工钱几何?”

  罗康想了一下:“现在百姓三口之家,一天需要五文钱方能勉强过活,如果每天支付种树的人五文钱,想必他们也不会有什么怨言了,反而会感激大人,只不过……”

  他话说了一半,却没有说完,潘安急忙追问。

  “只不过现在县府之中,却是一文钱都没有了。”罗康很是不好意思地说道。

  “一文钱都没有?”

  潘安知道河阳穷,没想到竟然穷到这个地步,堂堂一县,居然一文钱存款都没有,这不是扯淡吗?

  好吧,看来这笔钱注定要自己掏腰包了。

  “五文钱能买些什么东西?”潘安不禁好奇地问,在他看来,五文钱并不算多,就是五个铜板而已。

  “大人,五文钱能买五个包子,但不是肉馅的。”这回说话的是录事史曹元。

  一文钱一个包子,这价钱还不算太贵,但是一个三口之家,一天只吃五个包子?这放在前世简直是不可想象的事情。

  分到每个人头上,一餐只有大半个包子,这只是算两餐。

  这种包子,不用曹元说,潘安也知道肯定不会有肉了,而且估计里面的馅也没多少,可能几乎都是面,还小得可怜。

  想到金谷园中的生活,和这天下百姓对比,那简直是宇宙和蚂蚁的对比。

  潘安认为,要做这件事,就必须做得完美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