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动漫全才 第十三章 开阔视野 下
作者:敛锋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等到常志昊记忆里那些“有熟人”的站点全部浏览完毕之后,在2000年初还值得他关注的,或者说能够与他预期计划中扯得上关系的网站便只剩下了一个。

  一个开站并没有多久,理论上最多只是能提供一些论坛相关服务的,西陆社区。

  从一般人的角度上来看,这个社区本身其实在常志昊熟知的历史中并没有掀起太大风浪,在默默无闻了几年之后,便悄无声息地消失了。

  但其实只有从事某个特定行业的人才知道,从这里走出的,原本仅仅是以论坛为雏形的若干文学网站,却在日后成为了真正能够代表网络文学的标杆和模板。

  比如龙的天空,比如幻剑书盟,比如起点……

  由于网络圈子范围狭窄且重合度高的关系,某人在原世界曾经也在网络书站这方面以兼职形式折腾过一段时间,还曾经担任过网文站二代领袖“幻剑书盟”的站长。所以不要说常志昊的未来计划里有相关内容,就算仅仅是出于怀旧,他也得过来看看不是?

  当然,照例也只是看看而已。

  现在的西陆实际上还仅仅是无数小免费板块的整合体,总体风格上虽然偏向小说连载部分,但实际上大部分都是繁体港台小说的盗贴,比如黄易的大唐双龙,莫仁的星战系列。

  近期内正在逐渐大火的《风姿物语》之类当然也有。卧虎居什么的干过的事情,西陆的bbs里基本上也一样不缺。这些东西常志昊在原世界里早就懒得看了,他现在略微有些兴趣的也只不过是网文评论方面内容。

  2000年初,网络文学在网恋言情方面的风潮差不多已经过去了,而正在逐渐风靡港台的玄幻小说还没有完全传入大陆,目前网络幻想作品还并不算出彩,而内容方面依旧以正统奇幻类为主。这个小说分类其实又跟游戏杂志与游戏圈那边相当重合,马祥瑞的基友斯库里他们甚至还专门做了个拉尔夫大陆的网站。

  老实说如今西陆这边其实很有点文不成武不就的意思,因为目前国内最好的那批奇幻类作家实际上还在游戏圈那边,因为大家接触的西方或者和国奇幻都是从游戏杂志那边引进的,甚至包括后来的桌游跑团等等也同样源自94年左右创刊的那几家杂志介绍。比如前面提到的x,他在目前的网络幻想作家中大概处于二流偏上的位置,但这个人是不怎么去西陆混的。

  然后,网络幻想作品本身都没有充分发展起来,网文评论自然就更显得先天不良。还好在这个时间段里,基于dnd或者其他规则的正统西方奇幻实体书已经大量引进了,加上港台那边的玄幻初期精品,国内的年轻“评论者”们还不至于无书可看。

  结果在勉强解决了书荒问题之后,新的问题也随之诞生了。比如之前用来充数的国外经典著作们虽然极大地拓展了读者们的眼界,但相应地也使得这第一代网络玄幻文学评论者们非好书不能读。即使在面对着国内远未成气候的二三流幻想作品时,都情不自禁地以国际一流的水准来要求。

  即便出发点是好的,是为了那些肯投入到幻想文学创作中来的新手们能够更早地达到一定水平,但实际上过于苛刻的与国外名著进行比较,只能产生类似于揠苗助长的效果而已。

  少部分不容易受到批评的作品,实际上就会变成x笔下那种,从头到尾都充斥着名家气息的小说。

  虽然不是同人,但是胜似同人。在时本能地行礼致敬过多,作者本人想要表达得东西则完全看不到了。

  举个不恰当比方的话,曾经被无数人吹捧为国内幻想小说代表作的《悟空传》,其实谁都知道这只是个标准的二次同人,因为这书根本不是根据西游记而写出来的,它的参照模板,其实是在刚拍摄完毕后票房惨败,在90年代末由于大学bbs上的讨论而再度成为火爆话题中心的《大话西游》而已。

  然后直到常志昊重生时为止,这本书的作者虽然挖坑无数,甚至与周星驰“勾结”在一起自抬身价炒作无数,却再也拿不出第二部他自己或者读者们觉得顺眼的代表作。

  如果光是这样倒也罢了,大概是终于察觉到了自己才能有限的缘故,或者是每次努力开坑最后结果都是不了了之的影响,今猴子明显从出道时期的青涩内向,逐渐转变成了十几年后的咄咄逼人,愤愤不平。

  不过由于他刚上网时候的“底子”实在没打好,与常志昊这种无数场厮杀中凭借三寸不烂之舌喷出一条血路的家伙差距甚远,所以在前者每次在自己微博上大放厥词的时候,总是会被穷极无聊的后者喷到删微博装没事人,想必暗中其实是相当憋屈的。

  另外一个与今猴子起名的作者塞北,成名作《此间的少年》虽然相对来说好一些,但也借用了大量金庸武侠小说里的著名人物来作为自己笔下角色的名字。比起今猴子来,塞北稍好的一点就是他后来又写了一部比此间还要受欢迎的小说,尽管那小说在评论者们的眼里已经达到了致敬得惨不忍睹的程度,但只要能上百万册地卖,谁还管你那么多呢?

  大概由于实惠到手比较多的关系,塞北虽然在十几年后与今猴子暗生罅隙,从这两人数次网络开展的场面上看也完全不是今猴子的对手,但他的心态却明显要好的多。毕竟不管别人怎么嘲笑他,实打实的每年几百上千万人民币到手了。只要继续不停笔地写着,网上被喷几句难道还会减少收入不成?

  而且更关键的是,其实在2000年初这个时间段,真正在西陆附近创作长篇连载幻想作品的,绝大多数人根本连今猴子和塞北的水准都没有。

  那么,由于圈子狭小,评论者本身不论水准如何,至少眼界可以平均在一流下的境界,那么同样为一流下的今猴子塞北自然不受他们影响,甚至是他们中的一员,二流上的x大约不混西陆,二流中的碧蓝海那几位已经是褒多于贬或者褒贬参半,三流级别的写作者们通常收获到的,大概就是从头到尾都是挑错和指摘了。

  从常志昊的角度上来讲,这大概就是国内幻想类网络文学直到后几年才能勉强发展起来的主要原因。

  榕树下,黄金书屋,天涯舞文弄墨好建,写个几千字作品然后慢慢磨,最后仅靠炼字便能勉强令其变得能看容易。写一部十几万字以上,乃至几十上百万的作品实在太难了。

  要知道那可还是个两万字以下被称为短篇,十万字以上就足够定义成长篇小说的时代。

  除了实体出版以外,基本上没有什么其他渠道可以接受网络连载的小说,所以换句话说要想自己的劳动不白费,从一开始就要照着实体出版的套路来写。那么在这种情况下,除了少数自娱自乐的作品,其他大部分各种雷同的作品越是朝着错误方向努力,越是得不到作者所需要的结果。

  相比而言,最初的那一群幻想网络作品的作者,其实已经算是相当有勇气的了。

  他们基本上在开始写作的时候全是抱着服务小众的目的,完全不指望自己的作品变成铅字。所以也许在文笔上太过稚嫩,也许在故事架构上顾此失彼头重脚轻,但如果肯认真去读的话,还是能够发现不少闪亮之处的。

  这大概也许就是在评论者的眼里,二十一世纪初并没有太多优秀作品,但是从那个年代走过来的纯粹读者,却依然十分怀念当年那些他们自己心目中“神作”的原因吧。

  至于常志昊这边么,无论是重生前还是重生后,他自己真正觉得好的东西从来都是一流中往上。而要求不高勉强算作“就那么回事”的,从一流下到三流其实没啥大的区别。而且他更知道,这些评论者们将来建立起来的书站中,死于眼高手低决策错误的大把大把。

  真正能够摸到“商业”边的几个人,他们的组织成立要等到将近两年以后,而正式开书站则更是要到2003年,至于真正赚钱或者扭亏为盈么,呵呵……

  而且,在常志昊的记忆里,即使是已经达到了大赚特赚的程度,他自己所真正需要的,与网络幻想小说有关的部分,还是要等到大约十年以后才会出现。

  而且的而且,在网络书站这方面,几乎每一个举措的成功都意味着有不少选择了错误方向的尝试者轰然倒地。

  常志昊并不认为自己的才能真正到了化腐朽为神奇的地步,他可以凭借着自己的记忆去规避一些明显方向错误的部分,但是整个网络甚至现实中的大势是他难以改变的。因此至少是现在,他并不急于投入到网络书站的建设中去。

  先站在一边看着就好,最多也只不过是略微提点某些关键人物几句。那些心高气傲的家伙现在定然是很难接受常志昊从十几年后带来的,充满铜臭味的商业思路。不让他们碰壁个几次,怎么可能接受得了真正的教训呢?

  :开始稍微黑一下人,233~其实接触过这章貌似黑了的那个人就知道,其实我已经是在捧他了,哈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