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动漫全才 第三十四章 FLASH?
作者:敛锋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省心”的标准从来都是相对而言的,然后稍微考量一下就能推断出,常志昊留给自己的只能是视频方面的内容。

  如果不是因为这个的话,他跑去飞宇那种网络条件顶级豪华的地方干啥?

  别忘了这厮现在连自己的电脑都没有,现在也不流行什么大容量u盘之类,想要做个650m的内容,除了化整为零把大部分内容分散上传到免费主页空间或者邮箱之外,根本就没什么其他好办法了。

  刻录盘是可以,移动硬盘似乎也可以,问题是他往哪里插呢?

  没说的,乖乖先零散着从能做的地方做起罢。

  常志昊现在的初步计划是,一张附赠cd里随大流地扔上一堆图片,音乐,视频等等,依次多占点数据空间。像文字类东西就免了,那种一个汉字两个字节的悲剧式格式,上哪里去找三亿字原创动漫相关作品来填cd嘞。

  图片部分,已经初步同阿狗那边谈过了。的确有那么一些国内画手不相信这种免费机会,或者说他们认为不给钱还想用他们的作品,根本就是借他们的名义炒作。对于这种人,就算常志昊原本打算按行价付款,现在也直接选择放弃了。

  当然,另外一批郁郁不得志的画手就要现实得多,也很容易把提供画作给常志昊当作一场双赢的宣传活动。于是某人投桃报李,相关作品里只要不是实在太差,基本上都是按照插画价付了款。

  顺便一提,如果稍微深究一下的话,其实国内动漫相关行业还真不是完全比美国与和国差,比如国内的插画家们活的就相当滋润。虽然在顶级作品上可能跟国外同行还有一定差距,但是从均价甚至底价上看,居然都是国际领先的。

  当初常志昊听到这个八卦的时候还是很有些惊讶的,因为他就算对原创这边再外行,也知道画单幅的技术含量要远逊于连载,至于跟精品短篇更是没法相比。但国内偏偏就是单幅插画既价高又容易卖得出去……

  不过他后来又稍微了解了一下,然后发现国外之所以插画廉价,实际上还是从业人员过剩造成的。而国内虽然看起来画手过剩,但那其实只是因为能够刊登连载的原创漫画杂志数量太少,养不起多少专业漫画家而已。

  至于插画么,无论是文字刊物,书籍还是其他,单纯从数量上没准还真有国际水平,所以相对物以稀为贵的反倒变成插画家了。

  没办法,上升期么,而且硬要说整个新式国产动漫行业根本是在萌芽期还差不多。

  说起来,常志昊在收画稿的时候其实还取了个巧——

  2000年左右的显示器分辨率通常不是800*600,就是1024*768.其他跟图片有关的光盘里,以壁纸为名义大多都是这种尺寸的图片文件,而且通常还是压缩率比较高的jpg模式。每张充其量几十到上百k而已,占用不了多少空间。

  而常志昊的要求就与这完全不同了,他要的不是cg原版就是扫描件。

  现在还没有多少画手想尝试着玩cg,除了所需电脑配置带来的经济负担以外,在相关软件学习驾驭上明显也需要不少的时间和精力。

  常志昊自己在上学时也是胡乱涂过漫画风格小人的,等到他十几年后无聊买了块绘图板,然后拿起压感笔的那一刻,就知道自己不但是没有天分,根本连足够的耐心都不具备。

  一开始还打算拿着手头日版《临之书》随手临摹一个佐助的半身造型,结果是刚把头部画了半个轮廓就再也坐不住了,直接在脖子位置添了个倒圆锥,底下再画根线算作气球完事。

  2000年的国内原创画手们肯定不会像这厮一样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但如果真的也要把什么sai啊,pt(painter)啊,ps什么的全部都学一遍,然后发现短时间内在国内漫画杂志根本用不到的话,那可真就呵呵了。

  而且还有个不得不提的细节是,其实和软件的正版价格比起来,电脑和绘图板加起来都不算什么。而且最可气的是,软件这玩意儿还有专门针对国内的价格歧视。

  多年以后,某位以画十元少女出名的漫画家曾经在自己微博上贴过一个价格对照图,里面美版pt后面跟的是79.99美金,而中文版的价格则是大大的10800rmb。

  虽然有人说其实pt新版也要400美金,而那个80左右的其实是名为教育版的变相打折价,但即使是前者,随便换算下跟五位数也有着一倍以上价差吧?

  但如果真有人想率先吃螃蟹了,那么他能够拿出来的成品显然在尺寸上起码都是2打头四位数的,而且还没准是24bit的bmp格式。这样的话一张图差不多跟一首mp3差不多大小,完全符合某人的充数需要。

  至于扫描件么,把分辨率ppi设大点,纸质原图也稍微大点,得到的文件显然也不会小。

  稍微无耻一点的话,大约来个百十张,一cd的容量也就凑出来了……

  这其实也就只能偷摸想想而已,常志昊知道自己假如真这么干了,第一个出来收拾他的就得是小鲁那个逆徒。所以没啥好说的,视频什么的还得搞。

  ……

  视频内容又要怎么做好呢?

  由于待选内容过多,实际能够使用的太少,所以常志昊很是踌躇了一阵。

  首先,最懒省事的,还是直接从动画里找。

  动画本身不能放的话,截取片头曲(op)结尾曲(ed)这种取巧方式别的杂志是用过的,某人不太想在这方面跟太俗的风。

  直接放flash类的mv?

  这个倒是挺能跟流行的,1999年国内最强的flash网站闪客帝国就已经正式成立了,而2000年7月著名闪客老蒋正好放出了他制作的著名flash-mv,《新长征路上的摇滚》。

  这新生事物在网络上红起来之后,吸引了大量行外人投入到了矢量动画的制作之中。

  这东西或许能够讨好普通人,但对于被先前多少年的正版盗版和国动画画面惯坏了的杂志预期读者而言,没准会起反作用也说不定。

  而且在网络速度普遍极慢的现在,别说flash-mv了,就连网页制作中需要用到的flash,实际使用频率都依然比不上gif这种古老图片格式。

  当然也不是没有跨界作品,比如某个著名的骗经费与募捐的动画最早也是从flash起家的。这东西常志昊十几年以来从来都没觉得有多好,但架不住人家能吹,而某些观众就爱被忽悠不是。

  那东西最晚04年就以flas***的形式出现了,然后一直拖一直拖,08年才开始立项,成立了公司之后继续拖继续拖,直到常志昊重生,还是除了所谓的预告片之外完全看不到成品。

  有消息说那东西在将近2016年的时候就会上映,不过说老实话常志昊很难相信自己有见得到它的那一天。

  类似于这种东西的作品如果也被某人选进cd里去的话,不定什么时候愤怒的群众就会找上门来把罪魁祸首好好收拾一顿嘞。

  但如果真不放的话,常志昊又有点舍不得。因为在他的记忆里,或者说他原本打算推荐一下的,是2001年才会诞生的“小小”系列作品。

  那个东西人物构图极其简单,基本就是老式运动场周围的火柴棍人造型,一个圆脑袋一根线的身子,两手两脚都是短线那种。但只要这flash动起来,或者说打起来,那充满了国术武侠电影风格的场面就会相当好看。

  好罢,其实不止是国术,能够让小小作品获得成功的,明显还有当时正在全世界走红的《黑客帝国》经典场景子弹时间的功劳。

  所以在2003年,黑客帝国三即将上映之际,他们的赞助商之一,喜力居然还专门找来让小小制作了两个宣传片。

  再往后,小小还由于侵权把耐克公司搞上了法庭,而且还胜诉了……

  时间对不上真是太可惜了,常志昊不是没想过自己找过去主动把创意提前讲给作者。可其实人家现在已经在玩flash,并且上传过作品了,安知2000年的小小就没有类似思路呢?

  总之在反复权衡之后,某人终于放弃了引入flash的思路,于是剩下可供他选择的其实只剩下一项了,那就是mad类视频剪辑。

  这个选项其实也挺微妙的,因为在2000年的时候,国内基本上没有人能够分辨出动画mad和动画mv的区别。

  两者很可能都是一首歌配一系列画面,但是前者比较侧重于画面剪辑本身,而后者则无论如何都要符合配曲的主题。

  而且在常志昊的记忆里,十几年来关于mad一直都没有什么绝对公认的高手,但后者业内则有个不可逾越之壁:

  那就是几乎硬靠mv剪辑起家的《动感新势力》主编akira。

  这位单单资历上就能吓死人,除了身为第一代游戏杂志著名写手和编辑之外,他还曾经制作了国内第一本专业动漫资讯书籍《magic地带》,上市时间比梦幻总动员第一大本微妙地早了点时间。

  某人虽然自诩在音乐上很有些艺术细胞,重生前其实也随便做过几个mad或者mv,而且仗着主题选取得好,受过一定好评之类。但常志昊知道自己在mv剪辑上是绝对没法跟akira相比的。

  那么他当然就只能做mad了。

  话是这么说,但这东西本身实际上既吃机器配置又吃素材,某人就算用飞宇网吧抵消了大部分不利因素,剩下的东西还是很让他伤脑筋。

  到底要做些什么,光盘号下来之前到底能不能搞定,这一切都是谜啊。

  :细心的读者在这里可以注意到,主角在小心地打版权擦边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