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动漫全才 第六十一章 重整数据
作者:敛锋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虽然新的原创圈经纪人并没有落实下来,但是以目前《漫漫来》杂志所需的画稿数量,单纯靠常志昊自己去拉人,勉强还是能撑得住的。

  而且事实上现在他的光盘里到底需要多少画稿,纯粹取决于网文奇幻圈那边到底有多少人偷懒“本月外出取材”。

  旧的连载只要跟固定合作者就好,单幅画稿那种,基本上哪怕在帝都卡通论坛开帖都能收到大把大把,而且由于哪怕在帖子里都存在相互竞争的关系,单幅的水准还能产生自我保证。

  所以只有在某个网文连载开天窗,而原本开天窗的所有人都顶不上来的时候,才需要再找一个新的连载作品,重新谈一个新的合作画师——这其中还不包括之前取材连载的画师能够顺利兼职的情况。

  于是貌似在短时间内,涉及“国产轻奇幻”的稿件都闹不出什么问题,而杂志上一月撑死六万字的字数,常志昊对付起来轻轻松松。

  魔法篮球的续篇目前看起来还没太大的要求,哈利波特第四部小说简体版是在2001年5月出版的,所以常志昊的第四本只要在那之前准备好就成了,平均一下的话,比杂志还轻松。

  到目前为止,真正的网络玄幻书站还没有发展起来,某人当然也不会急着跑去开日更万字的连载。于是每天上上网,写个几千字,连日后网文小说的存稿都备出来了。

  顺便一提,自从常志昊开始办自己的杂志起,他在其他动漫资讯杂志上的投稿就相应减少了。这倒并不是那些家杂志跟他划清界限,主要是他自己为了整个圈子的可持续发展考虑,不想再占用过多资源而已。

  在2001年初这个时间节点上,虽然新的资讯杂志的确在不断冒出来,但他们能够提供的用稿数量终归还是有限的,越是新开杂志越要找老作者,知名作者来定胆,于是新作者们照样不会有什么太好的出路。

  比如击坠王的《动漫志》,光他手下那几个编辑都够兼职著名作者了,更不要说还以千字百元的“高价”找了乌托邦某位站长,以及其他杂志上的当红写手,比如泡泡鱼之类。

  对了,还有废狗。

  这个家伙原本是游戏圈那边的,大概是由于仰慕猪猪而在动漫志这边发了自己的稿子。连文章名字都是跟风猪猪那篇《浮生萧条》而来的《浮生油条》。

  所以不管怎么看,动漫志名家遍地的结果就是前三期里压根插不进新人的稿子。在常志昊重生之前,他的稿子被排在第四期,后来发生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

  现在嘛,他虽然能在前三期甚至创刊号上随便开一篇,但经过反复权衡,这厮还是放弃了。毕竟锦上添花的意义不是很大,现在击坠王正在意气风发挥戈天下,谁也想不到这本杂志会有“三话掉头”悲哀命运不是?

  还是等击坠王做唯动漫,甚至再往后,失败得稍微多一点,已经有人转为观望的情况下,再去施以援手罢。做杂志这么辛苦的事情,在没钱的情况下基本上所有问题都没法解决不是?

  “呵呵,师傅,你还知道做杂志很辛苦啊?”

  小鲁的声音,哦不,应该说是充满怨念的文字控诉在常志昊电脑屏幕的右下角闪烁了起来。

  某个不负责任的师傅在本能地伸手点开这句的同时,几乎就已经开始后悔看到这条qq消息了。

  然后,还没等他装死蒙混过去,小鲁的第二条信息接踵而至。

  “别装了师傅,我知道你在,你那个ox的马甲刚才在动漫时代的论坛发言了。”

  呃……在常志昊还完全无法使用手机上网技能的时候,小鲁的这句宣判实在是直指要害。

  没办法,看来必须说些什么了。可惜在常志昊还没有酝酿好的时候,第三句话又来了:

  “师傅你之前说过的,拐点现在应该已经到了。”

  于是,这句别人看起来没头没尾的话一蹦跶出来,常志昊立刻把打了半截的推脱装傻言辞全部删掉了。

  然后,他相当正经地回话过去,字里行间却明显带着一丝动摇,“你的意思是说,杂志的销量已经突破五万了?”

  小鲁那边反馈回来的回答是肯定的,而且现在网络对面的那个小鲁或许不止是姐姐或者弟弟,而是两个人都坐在电脑的旁边。

  如果不是因为两个人一起打电话,反而会让局面显得更加混乱的话,没准常志昊的手机铃声早就响起来了。

  不过现在这样也好,小鲁们的打字速度都不怎么慢,而且即将要讨论的问题相对来说是比较需要慎重思考的,一边敲字一边讨论大概也刚好符合要求的样子。

  老实说,关于自己杂志宛如井喷一般的销量数字,的确也不由得某人惊疑一把。

  之前已经强调过了,国内动漫资讯类杂志能卖到这个数的寥寥无几,游戏资讯最近两年也在开始衰退,很快会变得连这个数字都不如,而常志昊这本从2000年11月开始做,到现在也不过仅仅发行了五期而已。

  第一期,印数五千,在发行后三个月确定卖光。

  第二期,印数一万,依旧是三个月后确定库存清空。

  第三期,直接跳两万,常志昊其实一直没敢问,但事实上根据小鲁后来的补充,这期杂志早在发行后的第二个月就一本不胜。根据他的分析,是某人《魔法篮球》终于全部铺开后产生的连带效应。

  第四期也就是2001年第一期,小鲁这次连常志昊都没有请示,直接再翻番定在了四万本上。结果同样是在第二个月,也就是常志昊决定去参加酒吧聚会前,就收到了完售的结论,

  第五期,2001年第二期,发行时间距离春节已经有了一个月左右的间隔,正好是学生们开始上课,手里又有压岁钱之类闲钱,家长还正好管不住的时候,所以这次小鲁按六万本初印的杂志,到现在赫然已经卖出了五万。

  这个数字别说会吓到常志昊,就连其实压根搞不太懂相关杂志销量概念的小鲁姐弟也开始心里犯嘀咕了。因为他们记得常志昊之前有说过,有杂志就是因为销量破了五万,才被人惦记上并且开始使阴招。

  呃,虽然常志昊当时也有说那只不过是坊间流传的,比较有鼻子有眼的一个八卦,真实性待考了,而且故意没有说明那是漫画无限这本杂志,可架不住小鲁他们可以问别人啊。

  圈里总共就那么几本杂志,销量这东西虽然保密,但很多时候也不是秘密,所以漫画无限这个杂志名其实在小鲁他们面前也藏不住。

  至于到底有没有人使阴招么,小鲁当初给杂志找的若干经手人其实都是传统行业里的,他们对这种说法当然是嗤之以鼻的,不过他们那边关于正统有刊号杂志之间的互相倾轧八卦更多……

  所以别看他们对某些传言进行了否定,但实际上后面八卦的效果简直是实打实的板上钉钉。

  还有,这些人虽然不认为一本杂志,好吧一本光盘附带的小手册能够卖出去五万本有什么了不起的——他们平时经手的报刊杂志随便都是几十万起——但是对于这本杂志的受欢迎程度,业内们还是表达出了充分的肯定。

  要知道虽然小鲁姐姐虽然用了投机取巧的办法,相当于在发行渠道上动用了金手指,但借用别的刊物或者出版社已有的渠道,只能保证铺货上大开绿灯,不能保证读者那边就肯全盘接受不是?

  而且那些业内们也并没有在各自杂志上给这本新刊打广告,所以能够实打实地一本本把《漫漫来》卖出去,这杂志的自身质量还是能说得过去的。

  到目前为止,杂志本身盈利与否并不是重点,重点在于事态好像超出了常志昊最初对小鲁的授课。

  这一点不仅是小鲁姐弟,现在就连常志昊自己都开始汗颜起来了。

  老实说现在他也有点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杂志本身按部就班地做下去没任何问题,毕竟光盘那边给出的稿费什么的其实都是小头,千字五十来个二十万字也刚刚一万块钱。现在这年头如果常志昊找二十个人每月写一万字,有一半人得当场跟他翻脸拼命。

  为什么,写不出来呗。

  至于画那边,同样一万块,一百块一张也够收一百张了。按上面二十个故事,每个故事两张插画的话,剩下六十张还能挂单幅和刷封面。

  必要的时候,20页的小短篇都能开三部……

  所以现在常志昊所面临的问题是,如果杂志销量真的继续这么增加下去的话,到时候会不会真的重演画王的悲剧。

  五万可能还不够被人注意,可真的到了二十万,连5155那些原创漫画杂志都被超过的话,到时候想不吸引视线也难啊!

  “我决定了,分成半月刊好了,然后每本印数减回五万。”

  “那么,如果再都卖出去呢?”

  “那就变成旬刊,周刊就算了,真连旬刊都能全卖的话,再稍微提升印数也来得及。”

  “好吧……师傅。虽然我个人觉得……”

  “稳,求稳。稳定才是第一位的。”

  “哦。”

  :老婆的电脑临时出了状况,今天一章,明天三章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