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动漫全才 第九十三章 次世代
作者:敛锋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不管出于什么理由,能给清华大学的学生们演讲或者授课什么的,都能算是一种荣耀。哪怕漫展那天,相关阶梯教室里坐着的全都不是清华大学的学生也一样。

  幸好这个“哪怕”的可能性并不怎么高,根据常志昊的记忆来看,当初那场清华漫展里绯雨焱爵爷的讲座,外人们就算能混进教室也是坐在后排的,前面十几排一早便被轻车熟路的清华本校生占据了。

  爵爷的口才是不用说的,不过阿笔好像也不差,至少以他现在的见识,糊弄一下还没出校门的清华学生勉勉强强。再说反正动漫资讯杂志还有网游什么的基本都是新生事物,敞开了讲也不会出现什么问题。爵爷能够搞定的方面,阿笔只要提前做了足够的准备……

  或许不用刻意准备都成,毕竟这是阿笔策划良久的复出之战,没准从他离职nt同人区版主时起,就已经在无时不刻地暗自准备了也说不定。

  反正这种事情常志昊自己是绝对不想去参与的,从头到尾摆一个姿势呆在主席台上这种事情,他自打毕业设计之后是坚决不肯参与了。哪怕是演小品他好歹也能动弹动弹不是?

  不过他还没来得及溜号的时候,来自小鲁姐姐的衔尾追杀便接踵而至了,“师傅,做演讲的阿笔一个人去就可以,搞宣传你可别指望靠猪猪顶缸,他在漫展那天可是很忙的。”

  “难道我就不忙了么?我可是有正经工作的人!”常志昊难得地义正词严。

  只不过语气和表达内容的说服力完全是两码事,所以直接被小鲁姐姐给忽略掉了,“清华漫展并非商展,所以猪猪要留在阳明这边继续开展龙族的宣传工作。但据我所知有清华这个牌子在,自然就会有各种媒体和商家自行前往……”

  “让我抓紧机会能搂几个搂几个是吗?”毕竟这是正事,就连常志昊也一时想不出什么好办法来推却。

  “那倒不是,我觉得以师傅您的性格和扮相,到时候不把人吓走就不错了。我听说最近有人在筹划帝都搞笑联展之类的事情,您多打探一下这方面就好。”

  “切,嫌我没用直接派商务过来呗……”

  ……

  伴随着照例的嘟哝,常志昊一个人在漫展当天慢悠悠地走进了清华校门。

  话说当年他原本也不是没希望考上这里,只不过是一系列学校以及家里的琐事,使得他完全没有发挥出太好的水平而已。比如什么有男同学因为他同桌跟他大家啊,比如父母吵架其中一方离家出走,比如奶奶在高考第三天去世,之前早就病危等等……

  这些东西其实从来都没有被常志昊当成过真正的借口,而当他进入那所军校的时候,遇到的天才也已经比他从小学到高中一路重点遇到的多了。

  “在军校里都是勉强混出来的,去清华还不是自取其辱?”

  某人的心理建设一直做的相当好,所以在毕业分配到帝都后,即使时常路过清华北大旁边,也并没有过多地这样那样。

  而且,这次漫展也并非他第一次深入清华校园——早在几个月之前,他就跟单位的全体骨干们一起,到清华主楼楼顶的卫星站进行了设备安装调试工作。

  工作本身并没有什么太值得记忆的地方,因为为了保障这项“支援地方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单位几个老高工都有前来压阵,中青年技术骨干领衔,像常志昊这样的也就是递递螺丝刀夹线钳什么的,然后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叫个外卖了。

  当然,由于上午下午工作顺利,晚上大家还有时间跑到西苑那边去吃了个晚饭——从经济上讲居然也比直接在清华叫盒饭便宜一些——于是当时常志昊就又被分配到了重要工作,端茶送水之类。

  其实重生后的常志昊其实也能独立负责这项工作的,这个活的实际技术含量并不比几年后那半天一万的高多少,只不过这是给清华大学安锅,所以要求当然也不一样……

  但不管怎样,托这项工作的福,即使是重生前的常志昊也对清华大学本身完全不再抱着毫无必要的畏惧与崇拜了。而实际上现在搭了两次锅的常志昊更加轻车熟路。即使没有沿途一路上的各种提示,他也准确地找到了漫展的主会场。

  然后,就因为来的太早,只能慢悠悠地从普通学生的摊位上逛起了。

  说是普通学生,其实一点都不普通。今天能够站在这里的,显然除了北大清华的高材生之外,就算再“弱”也是中关村附近那一串重点高校的学生们。所以如果仔细去看的话,不论展出作品本身在漫画意义上的水准究竟如何,单从展台布置上,就比金茂那边强了不少。

  当然这比较本身半点意义没有,因为金茂那边原本大部分摊位都是高中,艺术大学或者媒体杂志的,属于重点大学的摊位相当少。而且真要计较的话,在学校就近举办,跟拉着一大堆东西上金茂的难度也是不能比的。

  总之常志昊的目的本来也不是为了参观普通社团作品的,与其来早了彻底无所事事,还不如提前熟悉一下环境,同时认真思考一下那几个在西陆还算有名气的id究竟应该会以怎样的身份出现——

  话说在2001年8月的时候,《此间的少年》这本书已经在网络上出现过了,不过该书作者江南是北大1999年的毕业生,现在应该在国外留学中。

  同为后来“九州七天神”之一的大角倒是清华毕业生,只不过75年生的他毕业应该更早,常志昊觉得没准次世代成立之前他就已经离开学校了。

  当然事实究竟如何,活了两辈子的常志昊都没有认真思考过相关的问题。而且今天的活动是漫展,离科幻和奇幻稍微都远点。所以即使真的有(前)清华学生曾经因为受大角的影响而在西陆出没的话,也未必真的就是次世代的成员……

  如果说清华的次世代真的是名副其实的“文化与娱乐协会”的话,那么兼顾动漫游戏与幻想小说简直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虽然不见得学历高成绩好的人就一定能玩的开。但显然比别人学历高成绩好的人一旦玩起来,在各方面也很容易达到顶尖程度。

  大角那几个科幻小说银河奖,江南在十几年后的作家收入第一人位置,显然都在努力地证实这一点。

  尤其是后者的“国内作家收入第一人”头衔,单纯商业上居然能够力压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的莫言,这在以往绝对是难以想象的。传统出版业中几乎不可能出现这种现象。

  当然喽,如果把后来网络作家的收入也同时纳入榜单的话,后者的数字则更为可怕一些,不过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可是话又说回来了,北大清华毕业的天之骄子,人家基本上甭管做什么都是顶尖的,那为何还要专门来搞相对来说,或者至少在2001年毫无前途的动漫业呢?

  之前常志昊一直没有启动漫漫来杂志的招聘工作,除了他自己一个人——好吧加上功劳更大的小喵——就能够确实完成所有工作之外,另外就只剩下某些私人原因,以及最重要的“招不起牛人”这个选项了。

  虽然常志昊这边现在是能开出不亚于传统报刊杂志媒体的工资,但他当初创刊的时候,根本是一分钱掰成两半花的。而如果以动漫资讯类杂志平均编辑工资来发放的话,无论在00还是01年根本也留不住人。

  像阿笔和猪猪被他诳去《动漫志》这种事情,以后虽然不是完全不会发生,而且每个时代由于人情而“屈就”的实例屡见不鲜,但好歹大前提是也得有人情嘛。

  对于通常意义上招工能够收到的大多数简历来说,应届生才是比例最高的。而常志昊当时实在给不起能够招到他心目中既听话又能办事的顶尖精英人才。

  而如果只能拿到一堆拖后腿的,而且短时间内不会有多大提高的纯新人,还真不如他自己一个人做效率更高一些。

  硬要说以老带新,为未来国内动漫事业添砖加瓦也不是不可以。可明明那些刚毕业的名牌大学生们各个可能都会有更好的前途,他们家里人辛苦供他们读书想必也不是让他们把青春赌在毫无确定性可言的动漫事业上……

  哪怕是常志昊私下里最有信心的龙族网游,想要按照他的计划躲在盛大背后成长起来,恐怕也要等到2003年左右才成。

  那么,如果按照正常的学生从2000年7月开始离校来计算的话,甭管跟谁说“你来我们公司三年以后,我们保证……”等等等等。

  会有人肯信吗?

  或许那些次世代精英们单纯依靠自己的意志和毅力能够勉强踏入业内苦苦支撑,可一旦家庭和个人的因素等方面接踵而至的话,常志昊怕是连挽留他们的理由都找不到多少。

  从这个角度而言,94年那一批编辑和读者真的是可遇不可求的。

  编辑可以慢慢来,而读者也能在一边默默守候。

  换到未来,恐怕早就是一把丢下直接做别的去了。

  无论编辑,还是读者,都一样……

  要不然怎么是生活节奏超快的新时代青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