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动漫全才 第一百零五章 久违的授徒时间 四
作者:敛锋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从常志昊今天开始正式“开课”起,到他讲完高达创世纪主线剧情的时候,时间已经不知不觉过去了很久。

  当老师的需要润润嗓子,做学生的则要认真消化整理一番刚刚学到的东西之类。

  所以接下来一段时间里,小莫的办公室门打开了,某人端着杯子去打水——不要问他的杯子为什么会在徒弟办公室里有——而小莫则下意识地坐到了沙发上,开始两眼略微无神地进行回顾工作。

  常志昊刚才讲的东西实际上并不算很多,但信息量基本上可以算作前所未有的大了,尤其对于小莫这种对和国动漫有一定了解的人来说更是如此。

  虽然她在常志昊定义里的“常识”方面完全搞不懂甚至没听说过的东西有很多,但某人既然讲的不少东西是由漫画而来,显然从一开始就已经针对读者的接受能力进行过适当优化了。

  于是哪怕常志昊的口才并不怎么好,小莫这边还是学到了很多东西。

  只不过有的东西越是回顾,越是觉得被某位不良师傅偷换了概念——

  什么玩具啊什么小孩子啊说了半天,归根到底不还是缺乏成熟的动漫产业市场,也形成不了足够健康的产业链吗?

  明明可以用很简单的方法来讲述清楚,扯一大堆高达是想怎样啊?!

  话虽这么说,但小莫其实也很清楚,比起那些空洞无物的官面总结来说,的确是常志昊选取的高达创世纪例子比较生动。

  如果再结合上她自己都知道的手冢省钱大法,手冢动画公司破产后只能靠画漫画还债之类具体事例结合起来的话,“即使是大神也不要轻易涉足动画制作”这个理论倒是的确得到了很好的论证。

  可是,依然还是有哪里不对……

  ……

  于是,等到常志昊端着杯子回到小莫办公室的时候,已经从沙发挪回座椅的徒弟自认为已经找到了问题的关键。

  所以甚至不等常志昊坐好,小莫便迫不及待地提出了自己的问题:

  “师傅,你刚才说的故事虽然很对,但有两点我觉得还是没有能够说服我。”

  “哦?哪两点?”

  “第一,没有投资商,我们自己有钱,豁出去往里砸了,行不行?第二,现在国内确实可能不具备动画制作的足够条件,那我们出钱让和国那边直接来做,是不是就能直接从商业上回避这个问题了呢?”

  “恩,问题抓的不错。不过很可惜的是,这两条路虽然不能说行不通,但你的确要先进一步了解一下和国那边的动画制作流程,然后才能自己得出结论……”

  没说的,授课再开……

  ……

  在这次“正式开课”之前,常志昊照例先问了自己徒弟几个问题。

  比如“帧的定义是什么?”“你认为动画跟电视剧电影的区别在哪里。”“你有没有听说过游戏里最近开始开发并且愈发常用的3dcg技术?”“游戏里一秒几十帧却依旧显得画面效果生硬的理由是什么?”之类。

  有的问题小莫能够回答的很好,有的问题她一知半解,有的问题则根本一点头绪都没有,连随便说几句来应付都懒得。

  自己徒弟的认知状况通过答案已经基本转达过来了,常志昊虽然自认也是个半吊子,不过看起来今天继续忽悠住徒弟是没什么问题。

  于是他又装模作样清了清嗓子,开始今天第二次的“从头讲起”。

  电影也好,电视也好,本质上都是利用人类视网膜上的“视觉残留”现象,来达到如此这般这般如此的播映效果。所以用最通俗的说法就是,人类视觉平均接受度是一秒24幅画面,那么所谓的一帧,就是指这二十四分之一对应的图像。

  最初的动画制作大厂,米国迪斯尼便是采用这种标准,甚至大部分美国动画也都实打实地一秒二十四帧,雷打不动。

  那么一秒钟24张画,二十分钟就是28800张,动画电影所需要的自然更多。单纯从绘制成本上,这就是一个不容被轻视的数字。

  当然喽,迪斯尼既是美国动画的代表,从某种意义上又不算是美国动画的代表。因为这个公司在很多业内人士的眼里,属于那种过分追求真实,做一部动画恨不得先拍一部真人电影,然后从头描到尾那种。

  有人甚至开玩笑说,想学迪斯尼动画根本不用深入研究,只要搞一部动作捕捉设备就全部搞定了。

  这话显然是有些夸张的,不过整个事情背后所折射出的,米国那边一贯的财大气粗显然才是美式动画的底气所在。

  而和国那边就要复杂得多,之前曾经有涉及过的,表面上看是手冢和宫崎骏之间的矛盾,实际上是tv省钱流与西式精雕细琢剧场版之间的对立也是显而易见的。

  虽然越到后来越是大部分剧场版都采用了手冢式省钱大法,但毕竟和国的电影票房纪录到常志昊重生前为止,都一直被吉卜力宫崎骏所把持着。

  和国动画是在二战后本国重建过程中发展起来的,恐怕不比相对同时期的华夏动画面对的条件强上多少,诸多困难和客观因素加在一起就是大大的两个字:

  没钱!

  “……所以和国电视动画在手冢大神的创造性开拓之下,硬生生搞出了一拍二,一拍三这样都强撑着不影响流畅度的奇迹……”

  “师傅,算我求你了,说人话吧。”

  “好吧,所谓一拍一就是每秒24画面足帧,一拍二就是每秒12帧,一拍三就是每秒八帧。简单换算一下和国tv版成本就是米国的二分之一甚至三分之一。”

  “那么所谓的眨眼动嘴之类的省钱手段又是什么?”

  “要从赛璐璐和cg,有限动画和全动画的区别讲起哦,你真想听的话,我们另起一段……”

  “ok,我服了,师傅,我服了。”

  轻松镇压了小莫的短暂反弹之后,常志昊自己也意识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他在十几年后掌握的总结性资料,比如在动画制作方面后来越来越侧重于cg上,而传统的赛璐璐拍摄则相对较少。

  这种事情在2013年当然不是问题,可现在他重生才刚到2001年,cg动画还没有正式从各方面都彻底取代赛璐璐,那么他刚才所说到的东西其实还需要进行一些微调才成。

  “不过无所谓,反正怎么说小莫都听不懂……”

  好罢,其实偷懒和糊弄之类理由尚在其次,主要是将来动画制作趋势不可避免地转向cg方面,常志昊并不打算拍赛璐璐片,而他也不认为自己短时间内有这种任性的权利,所以还是从一开始就直接照着cg来好了。

  况且相对于整个动画制作来说,区区材质和摄影上的区别也并不是决定性的。于是常志昊在小莫被他唬住之后,不动声色地将话题转移到了别的方面。

  想要对和国动画有全面的了解,那么肯定要先对动画的制作流程有个基本的概念。

  一部动画从立项起,所需要准备的东西就很多。而随着制作公司的不同,在动画制作的策划阶段自然也呈现出了不小的区别。

  比如在后世的百度贴吧中,就流传着“超级动画卖公园,一流动画卖冰棍,二流动画卖小人,三流动画卖碟片”这样的观点。

  上面这四句相当通俗地描述出了,不同公司在制作动画之前就决定好的,动画侧重点以及观众选择的具体方向是什么。

  所谓超级公司卖公园,意思就是迪斯尼主题公园,hellokitty主题公园,机器猫主题公园,海贼王主题公园之类。甭管这些公园的门票收入如何,单单能把占地面积相当大的项目建立起来,就足以证明相关公司的经济实力了,这就是超级动画卖公园。

  而这些公司既然有钱,那么实际上除了象征性地追求一下收视率之外,其他的方面完全可以不管不顾。生意都做到主题公园这种程度了,还做电视动画妥妥就是纯广告啊。

  再说混到这份上的别说电视动画了,就连电影动画也都承担了广告职能,通常情况下拿他们做例子基本毫无意义,人家就是有钱,任性,你能咋样?

  那么绕开超级公司的话,做冰棍……哦不对,冰棍虽然不是动画公司做的,但是冰棍的包装,或者说相关小食品或者其他平面周边上印有动画公司作品角色形象的,当然就要为此付出相应的费用,一般来说能在一种食品上卖出去的,在其他零食之类上肯定也能卖得出去,卖来卖去就成了一流公司。

  简单来说这已经属于跨领域合作的范畴了,并不能简单用动画产业来涵盖。但这方面的意思小莫也很容易能理解到:

  一流公司依然很有钱,软广告打到整个片子里都是,你也拿他没什么办法,这种动画说好做那是真好做,广告大串联搞定。说难做也是真难,毕竟很多东西都限死的情况下还能讲述出一个流畅故事的话,那毫无疑问负责制作动画的绝对是业内顶级……

  “等等,师傅,我才发现!”

  “什么?”

  “你刚才给我讲了半天的富野光头,搞了半天他才二流啊?!”

  “呵呵,我那么说,你敢这么信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