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动漫全才 第一百零七章 久违的授徒时间 六
作者:敛锋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常志昊能讲的东西还真的有很多,不过在徒弟的提示下,他看了看表,发现距离下班时间已经过了起码半个钟头了。那么为了接下来的用餐愉快等方面因素,他还是决定长话短说。

  真要惹怒了徒弟,待会吃晚饭结账的时候她肯定就不给钱了啊~~

  “岂止是不给钱,我肯定还要拉上阿笔猪猪他们一起来吃你的大户!”

  “这么狠毒的手段你也做得出来?!”

  ……

  到目前为止,总结一下刚才常志昊所介绍过的所有东西,最后能够得到的结论是,和国动画制作方面的细节因素太多,跟华夏又有着天生的国情差异,所以无论是玩具厂商投资也好,自己组织动画制作委员会也罢,全部都不靠谱。

  至于再往上什么冰棍厂食品厂跨行业厂商赞助什么的,阳明公司更是没指望,倒是国产动画的《海尔兄弟》早早就走在了前头。

  超一流什么的伤心话题,索性不提也罢……

  阳明公司咬着牙拿钱打水漂确实可以,无非就是亏损嘛。可问题在于国内的要求一是时间要长,二是先审后播。和国那边十几年后都不敢做年番52集动画了,国内最起码要求就是先做到这个集数再说。

  那么按照60万一集,国内制作成本翻倍啥的,六千万蹭地一下就出去了!

  要知道盛大公司在2002年也不过才净利润一亿人民币啊……

  这个数字不用按计算器,相信小莫也能合计清楚。

  那么常志昊接下来所需要解释的其实只剩下一点了,为什么不能直接把动画外包给和国团队,交给他们来进行专业制作呢?

  这个问题的答案,就比较触及核心问题了:

  答:因为和国的动画公司也经常采用外包,二包三包这样的手段,动画公司虽然是专职做动画的,但是小动画公司根本就做不起全季动画,更不要说年番。

  “师傅,为什么被你一说,我感觉和国那边的动画制作行业彻底暗淡无光了呢?”

  “因为这是个垄断的时代,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的时代。真正支撑着和国动漫产业的,从很早以前起就是那些巨型动画公司了。”

  “就像好莱坞总共就那么几个电影公司一样吗?”

  “顺便一提,迪斯尼也搞房地产哦~”

  “喂,你是专门破坏孩子们梦想的柳田理科雄么?”

  “当然不是,我的理科水准比他强多了……”

  ……

  总之,提到和国动画的制作细节,单从绘制这一点上,就会有监督,副监督,作画监督,原画师,动画师等看似有阶层,但是彼此之间却又不存在什么明确晋升关系的分工。

  之前有提到过,老卡他们做了很多年的外包,实际上就是一部分原画和动画方面的内容。而如果制作方给予的权限稍微大一些,连作画监督都是由国内自己出的话,基本上整个动画的底层民工活就全部能由国内来完成了。

  可是真正的问题在于,虽然这些工作能够直观地反应在成品画面上,但一部优秀的动画本身,从来不是仅仅局限于画面细节上的。

  一集动画的制作时间通常就要两个月左右,而这一集动画本身就要动用二三十个人,通常一家小型动画公司总共也就只有这么多员工。

  想也知道谁都不会把一部普通的13话tv版季番交给一家动画公司制作两年时间,那么除了间隔一星期分组之外,显然“外包”这道程序就是必不可少的了。

  之前曾经提到过的重复一遍,

  包给棒子的话,九十年代末期曾经发生了无数的事故级别作画失误。

  包给国内,头几年连动画村——一个村子全家老小都跑来画动画——都出现了,近年来随着接活数量不断提升,某些方面还真的是国内水准比和国那边还要好。

  但国内的价码也因此越来越高,所以为了省钱,和国的动画业务成功拓展到了东南亚地区……

  不管怎么看,跟国外血汗工厂或者说好听点,劳动密集型企业在亚洲的扩散趋势简直是一模一样。

  连东映这样的顶级动画公司未来都将自己的业务转手到国外分公司,甚至连东南亚的作监名字都出现在了片尾staff(工作人员名单)上,常志昊很难想象由阳明公司这种在国内都名不见经传的小作坊递出的单子,发到和国以后将会享受到怎样隆重的待遇。

  当然喽,理论上只要给钱足够的话,还是能够指定业内名人谁谁来接单子的,但鉴于“未来”某骗钱动画曾经闹出过指定宫崎骏来做的笑话,常志昊也并不想跑出去丢这个人。

  是啊,指名简单,上嘴唇一碰下嘴唇的事情,拍钱的时候可就未必能多痛快了。

  未来的宫崎骏老爷子可是轻轻松松就能把五十亿和元败光的狠角色,给自己家公司做东西的时候还要被老朋友们拼死拦着,万一他有兴趣抓住华夏冤大头狠宰一刀的话,常志昊可没啥信心在短时间内挣出几个亿来买虐待。

  其实也不用玩什么渐减游戏了,总之常志昊并不知道小莫打算做一部怎样的动画。

  “……就算真的丢到和国找到适合动画风格的名监督出来,layout成cut发配给原画师,原画完成后挨个安排动画师来绘制出来,中间什么人设机设全忽略过去,音乐怎么办?配音后期什么的咋办?转回国内请译制厂老前辈出马?可监督和演出又如何判断是否配音成功呢?”

  “师傅,醒醒,醒醒!您又开始一边跳大神一边念咒了……”

  “没错,为师今次念的便是紧箍咒。”

  “我已经很头疼了好不好,千错万错都是我的错,是我不该问做动画这么愚蠢的问题,拜托您行行好高抬贵手饶了我吧。”

  大概是看到常志昊再度不自觉陷入痛苦思考的缘故,小莫那边的情绪反而高涨了起来。

  虽然某人之前那一长句里涉及到的关键词又意外地多,但只要有恒心有毅力,认真去查查理论上总是能够得到正确答案的。

  虽然自己短时间内是不太容易搞懂这么多,但看着对面常志昊茶壶煮饺子的心急火燎模样就足以值回票价了。

  话说小莫以前还以为已经把某人压榨得差不多了,可没想到这次只不过是问了一个再正常不过的问题,就引发了这么些莫名其妙的东西出来。

  身为已经成功创办了两家实业的精英青年人才,小莫原本以为自己已经足够称得上是专业人士了,可没想到常志昊随口说出的,颠三倒四汉英夹杂的呓语居然能让她近乎十成十地听不懂。

  好罢,小莫好歹也是对“otaku”这种生物多多少少有些了解的,只不过平常她并没有发现常志昊居然也是其中之一。

  至于某人稀里哗啦硬塞过来的一大堆,如果单纯从商业角度考虑的话很可能一文不值,因为常志昊基本上都是在陈述,分析相对很少,而且明显缺乏有效案例来作为佐证。但小莫知道,这只是某人的表达能力本身还不足够,或者说她师傅自己也在迷茫而难以找准方向……

  毕竟常志昊自己是不可能去亲身体验相关产业或者行业的,从小莫的角度来看,某人能够知道这么多东西,显然是金茂漫展那几天一直窝在老卡房间里用功的结果。

  或许也正因为是付出的精力和热情换不来明确答案,才使得常志昊在转述的时候越发显得语无伦次了罢。

  但不管怎么说,虽然没有在“如何成功”方面的任何建议,但好歹小莫这边知道了“怎么做一定会失败”,这就表明之前的时间并没有浪费掉。无论是面子上的自欺欺人,还是以后真的赚到足够资金后的详细调查,最起码也都有据可依了嘛。

  而且调查什么的现在做也不晚,很多问题都只是一纸旅游护照就能轻易解决的。如果不是国内相关行业的专职翻译太过稀缺的话,小莫甚至想直接把刚才记住的几个关键字拿出去,找人翻译成和文之后再去调查一番。

  不过她转念一想,刚才常志昊的某些英文发音就已经很诡异了,按她对常志昊的了解,这个以英文为业务语言的家伙应该不会出现这么明显的基础失误才对,那也就表示常志昊刚才本能地采用了和式英文发音。

  这要真深究起来的话就没个完了,小莫之前看过的和式动画中也经常出现这种古怪发音,她才能第一时间猜得到。但也正因为有这种诡异的“假名注音”式文化存在,通常会使得相关和文在进行翻译时出现一些莫名其妙的歧义。

  要真能有同时精通和汉英以及acg文化的家伙存在的话,那还用什么翻译啊,直接抓这家伙去问不是更方便?

  总之,摒弃了刚才那点无聊念头之后,小莫果断下定了决心,并且在转身走向自己办公桌的同时,完全没有把继续保持冥思苦想姿态的常志昊放在眼里。

  “阿笔么?通知猪猪,差不多可以准备朝饭店出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