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动漫全才 第一百一十一章 断档
作者:敛锋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人如果总是沉浸于缅怀过去的话,那么他将很难继续前进。

  上面这句貌似很有道理的话是谁说的来着?常志昊已经记不太清了,不过无论重生前后他都对这句相当嗤之以鼻。

  尤其是对于现在身处2001年,思维方式和习惯还经常跳回2013年的他来说,所谓的过去很大程度上都是起码几年后的未来,想让他不缅怀也难吧?

  而且自打重生后也差不多快浪费了两年的时间,越是重温1999和2000年,他便越觉得2001年似乎有些不那么令他提得起劲。然后再稍微推演一下的话,没准2002年也会这么继续平淡下去……

  这似乎不是什么好兆头,要知道即使是在前世那些重生小说里,主角们都知道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道理。现在的长治哈哦距离功成名就还差的远,也就比他前世可能多捞了点看不到的钱而已,从现在就开始整天颓废地想老婆了,这根本就是自己作死嘛。

  可问题在于,常志昊也知道现在这种突然冒出来的念头不太对的样子,但他无论是反复调阅记忆,还是在慢得可怜的互联网上到处搜寻,也实在找不出能让他短期内再“更进一步”的东西来。

  没办法,限制条件实在是太多了——

  首先本职工作不能丢,其次要低调,永远争第二,再然后要夯实基础不留破绽。

  最后布局要深远,不能走一步算一步,更不能沿着前世里无数错误案例方向跑……

  其实最关键最关键的,还是他一没钱二没势。

  为了掩盖这个最根本的大窟窿,不煞费苦心怎么行?

  可问题在于,一个人也好,一个国家或者一个时代也好,总会出现那种无论你怎么加倍努力,最后也会跟没努力没半点区别的倦怠期吧?

  常志昊既然自己选择了“动漫”这个小众行业来作为兼职,那么他当然就活该遵循着历史规律,使劲倦怠个没完没了呗。

  别说他了,整个2001年除了宫崎骏《千与千寻》一骑绝尘之外,即使在和国那边,整个动画产业还不是在去手绘,加速引入cg的动荡期之中?

  哪怕是漫画,或者说具体到少年jump那边,也是一个处于需要集齐三民工的漫长过程不是?

  著名的《境界》漫画是在周刊少年2001年36.37合并号上开始连载的,在这个时间段,有谁该说一片能够创造超越龙珠奇迹的?

  而岸本的火影现在也只是刚刚渐入佳境,勉强脱离了最初题材撞车的窘境,但似乎有陷入了抄袭富坚智战的莫名评价之中。

  棋魂还在墨迹的情况下,某个被禁的小本子自然就没开,更不要说以后专门给jump系洗白的伪励志漫画食梦者之类了。

  之前就已经强调过无数次,现在的国内读者还被淹没在铺天盖地的盗版漫画里,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正在的是和国那边几十年来经典作品的累积,而除了gto等少数精品之外,现在的市面上哪里还有惊艳新作呢?

  而切身经历了之后的继续疲软之后,现在的常志昊其实已经在自己心中悄悄给所谓民工漫洗地并且重新定位了。

  再清晰的记忆也不如亲身经历,就好像nt二月党除了出圈那批外,各个都是主编级以上,但在2001年这些家伙分明还在苦苦挣扎于学业之中……

  和国动漫也似乎同样如此,以将近十五年跨度想要寻找优秀作品的话,的确俯拾皆是。可如果具体在常志昊重生的这不到两年里,以他那横挑鼻子竖挑眼的十年后标准来看,绝大部分作品根本不能入眼也是顺理成章的吧?

  或者再来个不太恰当的例子,桂正和的《i’’s》在2000年连载结束后,能够真正接档的《草莓100%》要在2002年才开始连载,这中间一年的空白在十年后当然不怎么显眼。可只要是当时在做动漫资讯杂志的,在做和刊连载简介是全都会注意到这种“断档”吧?

  当然喽,2001年的动漫资讯杂志编辑们,甚至主编都不会觉得这是和国那边出了问题,他们只会怀疑是不是因为老板太过吝啬,订购的和国漫画刊物太过稀少,所以才会导致这种看起来很莫名其妙的青黄不接。

  至于动画那边就更好糊弄过去了,赛璐璐时代由于某些工序上无可避免的“浪费时间”——比如上色和烘干——使得动画的产量原本也不会有多高,cg进入后保持持平,甚至在大家熟悉了新的动画制作方法后,动画产量增加更是没啥可稀奇的。

  但问题在于,实际上的断档依旧存在着。

  能够在旧时代的残酷淘汰中生存下来的,原本就是行业内的精英。所以仅仅是“材质”上的转换,甚至监督等高级级别根本不需要什么变动就能继续熟悉并驾驭cg类作品,但这并不代表新人们也能这么顺理成章地平稳过渡。

  处于上下够不着的那群倒霉鬼就不去说他们了,刚才有涉及到的,和国去赛璐璐化基本上能拖延到2002年之后才会正式完成,所以基本上还不会存在只会赛璐璐,完全无法掌握cg的“新人”存在。

  甚至由于这个过渡期持续时间长,而越是追求成本低廉的公司越喜欢使用cg技术,所以没准还会令第一批cg新人得到加速成长的机会。

  但问题在于,正是由于这帮,乃至以后在一定程度上被降低难度的cg制作放松了手脚的新人入行,反而会加速一批确实适应不了cg的老人彻底淡出。

  单纯在从业人员数量流动数据上是看不出这种问题的,而且cg时代一个最重要的特征就是,只要制作方对动画质量的要求可以任意放低,那么便不会出现一个老人顶十个新人这种旧时代经验技术为王的传统场景。

  可这么从上往下完全放任的结果是什么呢?

  只能是资方越发压榨制作方,而业内一线人员,从动画师到监督普遍收入相对下降,最后导致无人进入的窘境。

  这种广义上的人才断档,才是最为可怕的。

  顺便一提,华夏国内在这方面由于原本就没什么动画制作人才了,反倒显得波澜不兴。

  而那些新兴的,在传统定义里会被直接划归粗制滥造的蓝猫系列,刚好在2001年8月申请了“全世界最长”的吉尼斯世界记录。

  有的人当这是个笑话,几年后有人当蓝猫系列是个大笑话,再过几年有人笑前面那些人才是笑话。重生前自始至终冷眼旁观的常志昊在很长时间里认为上述所有人全是笑话。但在他重生前的一两年,为了准备某些“课题”而重新回顾当年的时候,才发现自己其实也是笑话。

  而现在,常志昊重生两年左右的时候,偶尔看到蓝猫系列作品里那忽高忽低的制作水准,他终于开始有点笑不出了。

  怎么说呢,跟和国完全不一样的地方是,由于华夏的动画从业人员断档从很早以前就开始了,所以cg技术开始应用的时候,甚至3d也开始普及时,国内反倒在很多方面走在了和国的前面。

  但也仅仅是走在前面而已,毕竟做动画需要的还是靠钱和责任心来堆。这方面华夏原创动画追求的是什么,之前其实已经说过很多次了。比如明明是偷工减料毁行业的“描3d”技术,直到几年后还依然被某骗钱猴子公司当宝……

  ……

  总之,常志昊在难得的空闲时间里,一边上网一边回顾反省之后,发现自己还真的有些话还要跟小莫那边长篇大论一下。

  既算是对灌酒行动的报复,也算是自己主动增加的一些,让其他几位高层不再怀恨的具体行动吧?

  至于这个讲座究竟要侧重于哪些方面的内容么,既然小莫最后一句话是问为什么不做漫画,那就从漫画来讲起呗。

  不过在这之前,9月上半月的漫漫来组稿工作是不是又得督促了?

  常志昊自己写的东西照例早就完成了,而光盘上那些甭管网文还是插图什么的作者们一看就知道全都在例行偷懒了。

  这些家伙分明是比常志昊还更加可恶的拖延症患者,昨天常志昊不就因为被灌翻少出现了一晚上的时间么,原本约好要交稿的几位立刻装作没有这回事地在各自常出没论坛灌水去了。

  自觉把作品递上来的,居然一个都没有!!

  原本常志昊还没注意到这个细节,他只是在到处逡巡查资料看新闻与八卦的时候发现有些熟面孔异常活跃,仔细想想全都是些光盘里的欠稿狂……

  哼哼哼,这就叫天堂有路你不走,地狱无门闯进来啊~

  常志昊昨天被陷害的那口气正愁没地方发泄,以后也未必发泄的出去呢。

  既然你们这些家伙一点都不长眼色地活蹦乱跳出来,那就甭怪幕后主编心狠手辣了!

  短短五分钟内,凡是拖稿不交的作者们q上全都传来了某人亲切友好的问候,以及对他们以往守时习惯由衷的谢意之类。

  这些敢于拖稿的老油条们又不是傻子,既然常志昊已经跳出来了,那么他们接下来该干什么还不是明摆着么?

  如果不想被某人当作出气筒的话,只能乖乖打开办公软件辛勤劳作去……

  ……

  “姐,你有没有发现突然少了几个人?”

  “我看啊,是师傅睡醒了吧?”

  “呵呵。”

  “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