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仙女 第一百一十五章 山海经?
作者:都市风高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温沛枫瞪了一眼,就知道白毛驴没操好心,生气有用吗?打又打不过,撇嘴说道:“你还说不说,不说我就将这山上全部的植物都烧死了!”

  “哈哈!”白毛驴挖的坑没有成功,神秘一笑,颈部项圈一闪白光,出现了22本薄厚不一、泛黄的牛皮书,解释道:“如果你看完这22本古籍,还那么想的话,随你,反正那些东西又不是我的。”

  白毛驴不按套路出牌,没有明嘲暗讽的,一副“你喜欢就好”的样子,让温沛枫奇怪不已,小心翼翼接过空中悬浮的牛皮书,害怕白毛驴耍花样。

  拿到书本,温沛枫嗅到一股难闻的尘封味,嫌弃一眼书本的泛黄且发霉的牛皮,随意掀开几本,见到书中扭扭曲曲的金文,郁闷道:“你就不能别给我这些不正常文字的书纸?”

  白毛驴气节,鼻孔冒着白烟溜走了,这些书又不是它的,它也只不过受人所托,留下来交给山河图宿主的而已。

  “说两句就走,真是的,也不给我翻译!”温沛枫嚷嚷几句,便离开了山河图,白毛驴虽然口臭,不过说的话温沛枫还是比较信任的,为了不后悔,只好看看书中写的是什么。

  回到图书馆,温沛枫拿着一本牛皮书直奔电脑区,为了方便别人查阅资料,史蒂夫特意找人定制了一个学习系统,将图书馆内所有书籍人工输入到系统,查阅资料的人可以直接使用电脑搜索,便可以找到相应的资料。

  来到电脑区,清一色的iMac,温沛枫从兜里拿出学生卡,在显示器下的一个感应器刷了一下,“滴”的一声,电脑才开机。

  史蒂夫外国语学校的图书馆是不用交特别费用,只需要将学生卡放在感应器上便可以了。

  打开电脑,“哒哒哒”的不停响起,温沛枫尽量用语言组建寻找金文,要是字都找不到,别说翻译了。

  好不容易才将一本牛皮书封面的几个字翻译出来,看着屏幕上的《山海经》几个字,温沛枫整个人都傻了。

  回过神来,立刻度娘《山海经》,百科上:《山海经》是中国志怪古籍,大体是战国中后期到汉代初中期的楚国或巴蜀人所作。也是一部荒诞不经的奇书。该书作者不详,古人认为该书是“战国好奇之士取《穆王传》,杂录《庄》、《列》、《离骚》、《周书》、《晋乘》以成者”。现代学者也均认为成书并非一时,作者亦非一人.....

  《山海经》全书现存18篇,其余篇章内容早佚。原共22篇约32650字。共藏山经5篇、海外经4篇、海内经5篇、大荒经4篇。《汉书·艺文志》作13篇,未把晚出的大荒经和海内经计算在内。山海经内容主要是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包括山川、道里、民族、物产、药物、祭祀、巫医.....

  看到《山海经》原共二十二篇,温沛枫不淡定了,白毛驴也是给了他22本书,这肯定不是巧合,连忙联通山河图内的白毛驴,问道:“老驴,你给我的书是什么书?”

  “嗯?你上次不是找到了金文翻译...”

  “你别管,你给我的是什么书?”

  “就是记述那些山的书啊,怎么了,有问题吗?是不是现在不准备烧山了?”

  “.....”温沛枫无语,要是翻译没错,白毛驴没有骗他,还烧个屁啊,这山海经记叙的山脉,单是里面的奇花异草就已经珍贵的不行,那可是传说中的奇珍异兽。

  “小子,你还有没有问题,没有我就去玩了!”

  脑中再次响起白毛驴的声音,把温沛枫唤回神来,说道:“有,我刚才去的那座山叫什么?单狐山?我知道了!”

  知道山脉的名字,温沛枫在键盘上“哒哒哒”的打字,找到了单狐山相关的记叙。

  单狐山,山海经北山经记载中第一座山峰:北山经之首,曰单狐之山①,多机木②,其上多华草③。漨水④出焉,而西流注于泑水,其中多芘石⑤、文石。

  【注释】

  ①单狐之山:即单狐山,山名,具体所指待考。

  ②机木:木名,即桤木,落叶乔木,叶长椭圆形,木质柔软,叶片、嫩芽药用,可治腹泻及止血。

  ③华草:一说即多花之草;一说指草名,具体所指待考。

  ④漨水:水名,具体所指待考。

  ⑤芘石:疑为“茈石”,指紫色的石头。

  什么山名水名,温沛枫直接无视,他在意的是山中奇珍异兽,回想山中的植物,只有那“又矮又肥”的竹子,和一种灰皮树。

  “那种树应该是桤木,可是这华草是什么东西,整座山峰都没有草啊,嗯?等等,难不成是竹子?”温沛枫看着电脑上的解释,自言自语道。

  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温沛枫将百科上描写单狐山的文言文,利用文字转换器一个一个换成金文,再串联起来,然后在白毛驴交给他的22本书中看,是否一致,如果一致那就可以证实他的猜测。

  为什么?因为白毛驴口中的单狐山,除了“又矮又肥”的竹子就只剩下一种灰皮树,而桤木树树皮是灰色,平滑;枝条灰色或灰褐色,无毛;小枝褐色,无毛或幼时被淡褐色短柔毛;芽具柄,有2枚芽鳞。

  这个特征和白毛驴口中的单狐山的那种灰皮树十分相似,只要转换得到的金文版文言文和牛皮书一致,那竹子是华草就八九不离十。

  结果证明,温沛分的猜想是对的,转换得来的文言文和牛皮书上的一致,只不过温沛枫并没有很开心,因为他不知道这山河图和山海经到底有什么关系,隐隐之间总是觉得不对劲,可是又想不出哪里不对劲。

  而且《山海经》记载的众多山脉中,最没用的就是单狐山,就一种桤木,功能只有治腹泻止血,那叫做华草的竹子都不知道有什么用。

  像《北山经》记载的第二座山峰---求如山:又北二百五十里,曰求如之山,其上多铜,其下多玉,无草木。滑水出焉,而西流注于诸之水。其中多滑鱼,其状如鳝,赤背,其音如梧,食之已疣。其中多水马,其状如马,文臂牛尾,其音如呼。

  这大概意思:往北二百五十里,有座求如山。山顶蕴藏有很多铜矿,山下有很多玉石,山上没有草木。滑水发源于这里,它流出山涧后,再向西流入诸卤比水。滑水中有很多滑鱼。这种鱼的形状就像黄鳝,但背是红色的,不时发出如唔唔哝哝的嘀咕声。人吃了这种鱼,可以治皮肤上的小疙瘩。滑水中还有很多水马。这种动物身形似马,但四肢长有花纹,尾巴似牛尾,不时还发出如人的呼唤声。

  单是那所谓的滑鱼和水马就比桤木和花草有意思了,所以温沛枫打算将单狐山重新规划,用来种水果,拿什么桤木和华草各留下一棵当种子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