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回三国的可怜人 第五十六章 守卫常山(上)
作者:蓝海无边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真定县,赵翔带着窦豆和张贺,杨弘回到了这个对他而言十分陌生的家乡。

  赵氏族长是一位十分慈善的长者(PS:别想歪!)。他须发皆白,笑吟吟的看着从宗祀厅外外一步一顿郑重走进来的赵翔。

  赵氏族人纷纷围观。赵翔不为所动,五指并拢,双掌相接拱手慢慢走着。

  一袭青衣的窦豆淡妆素裹。温婉的跟随赵翔的步伐。

  他们终于走到族长身前。

  族长看着眼前这对伴侣。额头的白眉扬了扬,轻声说道:“孩子,你们回来了。”

  赵翔依旧低头,高声唱喏:“不肖子孙赵翔赵子鱼。回宗族祭拜先祖!牲享天地!请族长应允!”

  。。。。。。

  常山郡内,付陆带领大军早已等待在一处属于黑山军必经之路的山隘口。

  付陆的脚步重重跺在山石上:“就这里!某要让张燕的十万黑山军,再无法前行一步!”

  他的身后,一千名庆丰军和两千常山郡卒严阵以待。

  薛歌神情淡然,似乎对接下来的大战丝毫没有担心。

  张燕还在催促士卒加快行军,有前方斥候来报:常山官军在前方拦截。

  “什么?”张燕闻报愕然,随即却开始冷笑:就凭一个常山郡的士卒,能有三千人?还是五千人?就想阻拦我十万黑山大军?

  “传本统领令!”张燕大喝:“全军加快行军速度!”

  黑山军前军终于来到山隘口前,迎接他们的是闪着寒光的如林矛戟。

  黑山前军的将领是一个年纪不大的青年汉子。

  他头上戴着黄巾,高声呼喝道:“前军出击!”

  三万黑山前军如同人潮,向着山隘口滚滚而上。

  付陆面对十倍于己的兵力,却是神色如常。用一种十分自信的口气喝道:

  “传本将令,弩同曲弓齐发,仰天两分,力一石。”

  付陆身旁的亲兵领诺传令。

  早有郡兵小校统领六百弓弩手等在后阵。得到付陆的命令后。

  那小校神色一厉,铿然拔出腰间佩剑,声音如同箭头一般冰寒道:

  “弓手听令,上弦!”

  “弩手听令,望弩!”

  “仰天两分,弓手力一石。齐放!!”那小校说完,手中佩剑狠狠向前方劈落!

  “继续上弦!”

  “放!”

  “不要停手!”

  在那名小校的呵斥下,一波接一波羽箭从这个阵地射出。带着点点冷芒,向着正在冲击山隘口的黑山军袭去!

  黑山军中立时一片人仰马翻。但这些黑山士卒却与以往的黄巾有着很大的不同。

  就算遭到了付陆军的箭雨侵袭,他们仍然步履坚定的向着山头冲去。

  他们的眼神冷漠,丝毫不顾身旁袍泽的哀嚎。向着山隘口的庆丰军而来。

  付陆站在顶端,看着离山隘口越来越近的黑山军。眉眼间终于开始显露凝重之色。

  薛歌站在一旁,略薄的嘴唇,细长的眼眸。神色上依旧看不出其心中变化。

  黑山前军终于在付出了两千人伤亡的代价后,成功的冲到了庆丰军御守的山隘口。

  雷薄和陈兰已经是庆丰军中的百夫长。看着人海一般的黑山军,他们面色冷峻。

  “橹盾手!盾起!”陈兰高声喝到。

  随着他的话语落下,庆丰军前排出现了一面面厚重的橹盾。阻拦着黑山军。

  “矛枪出盾隙,奋勇杀敌!”这是雷薄的声音。

  从一面面橹盾中突然刺出一根根锋锐的长矛。不停的穿插着黑山士卒的胸膛。

  这个山隘口实在过于狭窄,这导致双方真实接战的人数只有不到三百人。

  地理形势对庆丰军十分有利。

  但是黑山军的人数实在太多了。他们不停的冲击着厚重的橹盾。已经有数面盾牌上出现龟裂的痕迹。

  庆丰军开始节节后退,但是他们每向后退一步,便有数百名黑山士卒倒在他们脚下。

  张燕也带着黑山大军赶到山隘口前,为前军压阵。

  张燕的目力极好,一眼就看见了站在山顶的付陆。他神色一动,从亲兵手中接过一把二石弓。向着战场潜行而去。

  始终攻不下眼前这个小小的山隘口。黑山前军的将领面色显露狰狞,终于也是提刀奔向战场。

  元氏县外,一匹飞骑正在向付陆所在的战场飞奔。马上骑士神色间略显憔悴,眼神却坚定无比:快点,再快点!一定要赶到!

  陈兰还在激励橹盾手奋力坚守,突然一道脆裂的声音传入他的耳朵。

  寻声看去,竟是一面橹盾被敌人劈成碎片。庆丰军的橹盾防线瞬间出现一个漏洞。

  随即,数十名黑山士卒便从那个漏洞中涌出,疯狂的屠杀双手持盾的橹盾手。

  越来越多的橹盾手倒下,长矛手终于也开始暴露在黑山军的兵锋下。

  陈兰眼神一厉,大喝道:“橹盾后撤!长戟顶上去!”

  雷薄也是挥舞佩剑保护着长矛手。他两剑刺翻了一个黑山士卒,却遇见了一个棘手的人物:黑山前军将领!

  那将领面露狠厉之色,狠狠一刀劈在雷薄的佩剑上。

  雷薄猝不及防下,被劈的后退两步,手中佩剑几欲脱手!

  直娘贼!雷薄心中大骂,也不做声。提剑向那将领斩去。

  片刻后,两人分出了胜负。

  黑山将领死了!

  雷薄拿在右手的佩剑染着黑山将领的鲜血,却也随同那只右手永远的留在了这片战场。

  断臂处的鲜血不断涌出,雷薄的脸色如金纸一般。

  他目光晕眩的看着身边的袍泽和敌人。终于是双膝一软,匐倒在地。

  看着庆丰军的防线几欲崩溃,付陆终于高声下令:“放哨箭,庆丰军回撤!命郡卒坚守阵线!”

  山隘口前方,付陆只放了五百庆丰军士卒。而在山隘口的中段,付陆却部署了一千名常山郡卒!

  一声嘹亮的哨箭划过天际。陈兰听到声音立即下令:“庆丰所属,长戟断后!撤!”

  一排又一排的长戟终于出现,架在黑山士卒的身前,使其无法再向前冲锋。

  无论黑山士卒如何叫嚣咆哮,如何将手中兵器当做暗器扔到自己眼前。庆丰军的长戟手都不为所动,神情淡漠的奋力握紧手中长戟。

  庆丰军有序的撤到常山郡卒的阵后。

  一百多名橹盾手和两百名长戟手。却被永远的留在了这个山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