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之工业革命 2.85 医学
作者:老陕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经过了香儿受伤一事,李不伟终于意识到了医学的重要性。其实在宋朝的时候,中医的发展已日趋完善,也有了一些著名的理论。虽然李时珍还要过三百年才会出生,但李不伟并不担心这些,因为他手头就有现成的《本草纲目》,而且附带有许多后来的医学家们对此书的注解。不仅如此,他的中医资料还包括了近现代许多全新中医理论,以及完善的针灸知识。

  但是李不伟也深知,许多疾病是无法完全凭借着中医便可以治疗的,尤其是在进入大航海时代之后,更会有一些从未见到过的疾病传入大宋。例如梅毒,便是哥伦布的水手从美洲带到欧洲的,后来又成为全球性的传染病。虽然在史冀一行人离开之前,朝庭也听取了李不伟的意见,并且特意下令,严禁商人与士兵随意接触当地女子。然而谁都知道,几千个男人,在将近一年的时间,又如何能忍耐下去?肯定会将朝庭的命令视若无物。

  全球文化与商业交流的同时,预防疾病便成了一个重要的任务。李不伟既然知晓了疾病起因与传播途径,自然会在这方面考虑甚多。当然,对于艾滋病,李不伟还无瑕考虑,毕竟在宋朝时,这种病还没有在地球上出现。

  万事开头难,医学知识的普及更是如此。其中的一个原因,是因为李不伟对医学基本一窍不通,自然也没有办法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第二个原因,是因为宋朝时的医学完全以中医为主,民间或官家的大夫对于解剖医学并无了解,特别是宋朝人对待尸体的态度,完全防碍了解剖医学的发展。

  香儿此时刚刚康复不久,却已嚷嚷着要帮忙抄写新内容了,但是周依依却死活不答应,只说香儿尚未完全恢复,这一个月之内是不能动笔了。李不伟看在眼里,虽然觉得周依依有些太过担心,但转念一想,这两位姑娘已有好长时间没有轻松一下了,抄写医学知识也不急于一时,还是由自己将相关的内容整理出来之后,再等香儿完全恢复了身体也不迟。

  看着眼前这近两千页的医学知识,李不伟着实有些头疼。接下来的几天,他一直没有外出,始终待在家中整理资料。倒是实验室中不断有好消息传来:新的战船与商船都在按计划进行制造,近日又有十多艘战船加入了编队训练,尤其是战船与运兵船的编队,以及抢滩登陆做战的演习。

  与南亚和西亚诸国的贸易进展有序,市面上流行的会子也回收得极为顺利。另外,史弥远也奏明朝庭,开始了大宋中央银行的启动计划。

  虽然一切都在意料之中,但李不伟仍是放心不下,他目前最关心的,便是电磁实验室与几个电气工厂的情况。根据范东来所报的消息,近日已有一批机床使用了三机交流电机驱动,而一些小型的机床则采用了直流电机驱动。直流电机所用的直流电源,全部取自蒸汽直流发电机。虽然这种能源转换方法会造成些功率损耗,但机床的稳定性却因此而大增,同时还有利于日后的全面电气化。

  得到这个消息没过几日,徐永红又带了几个工人来到了李不伟府上,将剩余的几间屋子全部接上了电线,然后又安装了一台更大功率的发电机。另外,徐永红还按照李不伟的要求,制作了一个小型的直流发电机,专门提供16V的直流电源,这也是李不伟需要给笔记本电脑充电而特意设计的。如此一来,校长府所有的屋子都通上了电灯。虽然这种灯炮的功率不大,但也已赶得上两支蜡烛的亮度了,而且平均使用寿命都能达到三百小时以上。此时皇宫中也只是有数的几处通了电,然而李不伟自己的府上却全部使用了电灯,并且美其名曰‘测试’。

  其实灯泡厂众人都知道,目前生产的这批灯炮,根本不需要进行太多的安全测试,因为几百只试验品中,还未有一只出现过突然爆炸或起火的情况。皇宫中尚未普及电灯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皇宫的占地面积太大,要将宫中所有的房子都布好电线并接上电灯,并不是一两个月就能搞定的事。

  至于不太顺利的事,只有一件,那就是放大电路的设计与制作了。由于目前的电子管都需在特定的电压下才能点亮灯丝,而工作电压却要小上很多,因此变压器是必须的。但制作变压器所需的硅铁芯却无法获得,这也是因为冶炼温度尚无法达到所需要求,变压器的研制只能说刚刚开始。但令人欣慰的是,特种材料厂已有了解决的办法,不出意外的话,在几个月之内便可研制出新型铁芯了。

  李不伟听取了众人的汇报之后,对于目前的进展颇为满意。既然实验室与工厂已能独立地运作,他也完全放下心来,全力投入了对医学的探索。

  过了几天,李不伟总算是理清了一此头绪。周依依与香儿看到李不伟整日将自己关在屋内,知道他又在准备一个大的计划,也嚷嚷着要过来帮忙,却都被李不伟以香儿身体不适为由拒绝了。

  这也难怪,对于十几岁的寻常女子,断然不会因为无事可做便闲得无聊。然而周依依与香儿却在这两年来养成了习惯,只要有一段时间不抄书,便会闷得发慌。李不伟看到眼里,自然生出感激之情,又见香儿已能下地走路,而且精神也好了许多,便将医学的主要内容一一讲与二人。虽然连他自己也不知道在讲些什么,但无论如何,医学的研究算是开始了。至于如何抄写教材,李不伟一时也没有主意,心想自己对于医学知识一无所知,眼下只好走一步算一步了。

  这一日,费太医替香儿把了脉之后,点头微笑道:“恭喜李大人,香儿姑娘已基本痊愈了。为安全计,老夫再开一些滋补的方子。”李不伟也笑道:“如此就有劳费大人了。”

  费太医低头忙碌一阵,开好方子之后,忽又小心翼翼地陪笑道:“李大人,上次冲撞香儿姑娘的那辆马车,其主人也受伤不轻,不过现也已治愈,此时正在校长府外等候,准备前来向大人请罪。”

  李不伟听得一愣,近来他忙得不可开交,早已忘记了此事。如今听到费太医又旧事重提,忽然心头一动,当下说道:“我记得费大人上次曾说过,这位受伤的马车主人,应该是你的学生吧?如此说来,他也算是精通医术了?”费太医点头道:“此人勤奋好学,不仅精于医术,而且常有大胆创举,令同行刮目相看,只是此人却并非医官。”李不伟闻言愕然,旋即又笑道:“不是医官,却还能精通医术,此人看来并不简单,就让他进来吧。”

  费太医应了一声,躬身退了出去,过了一会又陪着一位年约四十的男子走了进来。两人站定之后分别行了官礼。费太医道:“李大人,此人乃是老夫的学生宋慈,时任广州刑狱官。上次马车出了事故之后,宋慈也受伤极重,幸亏他自己懂得一些医理,治疗起来也容易多了。他此次前来,正是向大人请罪的。”

  听得‘宋慈’二字,李不伟只觉得极为耳熟,忽又想起自己上中学时,曾看过一部电视剧叫作《洗冤录》,里面的主角正是宋慈。而剧中的情节,也是关于刑狱官如何为嫌疑犯洗清罪名的。莫非眼前这人,正是电视剧中的那个仵作?

  宋慈垂道肃立,偷眼看到李不伟侧目皱眉,像是在想着一件重要的事情,当下也忘记了如何请罪,再看费太医时,也在那里莫名奇妙。

  李不伟自言自语道:“宋慈?这个名字我听过。对了,你是不是曾任过仵作?”

  此言一出,费太医与宋慈脸上都现出惊讶之色。宋慈远在广州任职,近十数年都未曾到过临安,不知这位李大人又如何知道他的官职?

  宋慈忙躬身道:“正是,下官在广州现任此职。”

  李不伟笑道:“看来我还没有记错。听说你对人体解剖学极为熟悉?”

  宋慈听得一愣,点了点头道:“大人当真是不出京城,便知晓天下事。下官的确对此有过尝试。大人所说的解剖,其实是对案发尸体的检验,也是给死者诊断死因。其实在一定程度上说,尸体检验要难于为活人诊病,而且必须具备深厚的医药学基础。下官司刚刚上任之时,当时的州县官府往往将人命关天的刑狱之事委于新入选的官员或武人,这些人易于受到案情的欺蒙,加之其中有的人怕苦畏脏,又不对案情进行实地检验,或虽到案发地点,但又遥望而弗亲,掩鼻而不屑,因而难免判断失误,以至黑白颠倒,是非混淆,冤狱丛生。”

  李不伟笑道:“想必你是对此看不惯,才开始进一步深入研究的?”

  宋慈道:“正是。下官曾说过:狱事莫重于大辟,大辟莫重于初情,初情莫重于检验。‘大辟’即杀头是最重的刑罚,这种刑罚则是由犯罪事实决定的,而犯罪事实必须经过检验才能认定,所以检验的结果往往是生死攸关的。唯其如此,对待检验决不能敷衍了事,走走过场,而必须认真负责,务要从实,一定要查出案件发生的真实情况。而要做到这一点,当检官员必须亲自临视。无论案发于何处,也要躬亲诣尸首地头。即使案发于暑月,尸味难闻,臭不可近,当检官员也须在专一,不可避臭恶。”

  李不伟赞道:“宋大人说得极是。事关人命,必须要查清真相才能定罪,否则岂不是拿人命当儿戏?”说到此时,话锋一转,又问道:“宋大人,我听说你写过一本书,名叫《洗冤集录》,可有此事?”

  宋慈又是一愣,着实想不通眼前这位大学士为何对医学感兴趣,而且所问的问题均是深奥莫测,当下侧目沉思良久,回忆了自己所著的几本书,终于摇头道:“大人,下官虽然也曾写有几本册子,然而都是些与办案相关的,并未写过《洗冤集录》。不过下官在平日的办案过程中,曾收集了许多资料,也准备写一本刑狱办案相关的书,只是尚未有时间进行整理。大人刚才说的《洗冤集录》,倒是正好用于下官的书名。”

  中国古代名人辈出,而宋朝又是科技发展的巅峰。这一时期的科学家、文学家、词人、医学家、思想家层出不穷。李不伟纵然有那套《大百科全书》在手,也万无可能知晓这一时期的所有历史。尤其是对于医学领域,李不伟这两年从未认真考虑过。在香儿受伤之前,他总觉得机械与电子方面的科技,才是推进人类发展的重要工具,而医学、艺术、哲学等,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

  此时李不伟忽然准备在大宋研究医学,这对他多少是个挑战。而任何一门学科的兴起,都需要一个积累,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决的事。但李不伟既然有了八百年后的所有知识,这又与正常的发展有些不同了。倘若他需要开始一门新学科的研究,只需找到当时的一些相关历史名人,再经由这些人之手,便可发展出一些简单的知识体系。等到几十年,甚至几百年之后,这些学说与知识也成熟起来,要达到八百年之后的水平也未尝不可。

  然而李不伟刚说的《洗冤集录》,却是犯了一个时间性的错误。《洗冤集录》一书,是在宋慈晚年时所著,同时也是极为著名的法医学参考书。

  在宋代,法医方面的知识有了比较迅速的进步,先有《内恕录》、《折狱龟鉴》,后有《棠阴比事》、以及《平冤录》、《检验格目》等有关法医检验的著作接连问世。宋慈综合了上述的全部书籍,再参以当时执法检验的现场经验,于晚年写成了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系统的法医学著作《洗冤集录》。此书记述了人体解剖、检验尸体、检查现场、鉴定死伤原因、自杀或谋杀的各种现象、各种毒物和急救、解毒的方法等内容。书中对于自杀、他杀或病死的区别十分明确,案例详明。如溺死与非溺死、自缢与假自缢、自刑与杀伤、火死与假火死等都详加区分,并列述各种猝死情状。这部书中所记载的如洗尸、人工呼吸法、夹板固定伤断部位,以及银针验毒、明矾蛋白解砒毒等都是合乎科学道理的。《洗冤集录》不仅在中国沿用六百多年之久,而且广泛外传,被译成荷兰文、法文、德文以及朝、日、英、俄等各种文本。

  但是李不伟却并不知道这本书还要过十几年才会写成,随口便问了出去之后,再看到宋慈错愕的神情,已隐隐猜到了其中的缘由,当下暗笑自己太过心急,又改口道:“宋大人,听说你这次是前来请罪的。其实要请罪也容易,你这几个月先不急着回到广州,我这里正好有些事需要帮忙。”

  ……

  送走费太医与宋慈之后,李不伟又转身进入书房,拿出自己早已整理出的那一大堆医学资料,刚刚看了一眼,又是一阵郁闷。这些资料虽然只有不到十页,但每页都用铅笔写得密密麻麻。

  李不伟深深吸了一口气,找出第一页,轻声念道:“医学主要包括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两大类。而基础医学又有医学生物化学、医学生物物理学、人体解剖学、医学细胞生物学、人体生理学、人体组织学、人体胚胎学、医学遗传学、人体免疫学、医学寄生虫学、医学微生物学、医学病毒学、人体病理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医学实验动物学、医学心理学、生物医学工程学、医学信息学、急救学、护病学、新中心法则。而临床医学则包括:临床诊断学、实验诊断学、临床治疗学、职能治疗学、化学治疗学、生物治疗学、血液治疗学、组织器官治疗学、饮食治疗学、物理治疗学、语言治疗学、心理治疗学、内科学、外科学、泌尿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老年医学、眼科学、耳鼻喉科学、口腔医学、传染病学、皮肤医学、神经医学、精神病学、肿瘤医学、急诊医学、麻醉学、护理学、家庭医学、性医学、临终关怀学、康复医学、保健医学、听力学。”

  一口气念完之后,李不伟做了一个深呼吸,对于自己的肺活量很是满意。然而他忽又觉得有些无聊,心想我又何必一口气念完呢?难道实在是闲得无聊,要测量一下自己的肺活量?对了,宋朝有没有仪器测量肺活量呢?还是现在根本就没有这个概念?

  如此胡思乱想一通,李不伟眼前又浮现出费太医与宋慈那种惊讶的表情,心想:我只是说了一下大概的西医理念,这二人就已惊讶如斯,若是我将所有医学类别都讲了出来,他们岂不要被吓傻了?费太医此人极重功利,想必又会启奏皇上,将那些医学实验室,医疗器械厂、药厂的创意都归于他的功劳。不过如此一来,我倒省事多了。费太医必定会想办法将一些名医都召集起来,充入医学实验室中任职。

  其实自从有了牛痘的功劳之后,费太医对于李不伟多少有些敬佩,又觉得些高深莫测。然而为了自己的声望,他终于还是未将实情讲于旁人。

  既然有人自愿相助,李不伟也不用考虑太多的事情了。不过凡事总要有个开头,眼下最重要的第一步,就是如何将一些基本的理论讲与众位医官。

  对于医学,李不伟着实没把握,好在他还有一套中学的生物课本,这本课本里大概讲了人体的血液循环、神经网络、各种器官与组织等知识,估计也够应付一阵子的了。等到这些基本知识都讲完了,再开始更深层的讲授计划也不迟。但眼下还有一件极为头痛的事,这便是教材的抄写了。香儿刚刚痊愈,看来还要休息一阵子,但教材之事又不能耽搁太久,这又该如何办呢?

  周依依与香儿看李不伟郁郁不乐,也为他感到着急,后来听说是为了教材之事而烦恼,二人也一时想不出好的办法。香儿沉思良久,忽然说道:“既然这本书不能被外人看到,不如由我和依依姐姐念了出来,然后由别人来抄写。”

  李不伟摇头道:“这样不好。医学书中所讲的大都是一些人体构造,而现下男女有别,一时又找不到合适的女医官。若是由你们讲给那些男人,未免不太合适。不如这样,你们先将那书中的内容记熟了,等到时机成熟,我再另想办法吧。”

  两位姑娘看到李不伟心意已决,当下也不好再多说,二人相互使了个眼色,拿起那本高中课本,转身走了出去。

  虽然宋朝对于人体态度极为严肃,但费太医作为医者,却又与寻常人不同,在他听来,李不伟说的那些简单解剖医学也可以接受。尽管如此,李不伟也深知,解剖医学若要发展起来,必定会经历一番阻难。

  李不伟想得没错。后来的事实也证明,在有着几千年中医历史的古代中国,忽然要推行一种全新的医疗手段,比起推广兵器要难上何止十倍。也正因为如此,过了若干年之后,此事竟然神差鬼使般地,让李不伟有了独一无二的先进医疗方法,而且因此获益颇多,此是后话。

  虽然眼下看不到医学的发展前途,也想不出好的对策,但是在李不伟心中,此事已经解决了。

  一件事情,当你想不出解决办法时,就将其放在一边,先做一些准备工作,等到时机成熟之后再继续。这就是李不伟的想法,同时他也认为这是最好的、而且是唯一的、同时也是最无奈的解决办法。

  看似无奈,有些事情仍然需要继续。随着大军北伐日程的临近,消炎药与麻醉药的制作也迫在眉睫。李不伟这时才感到有些后悔,自己怎么没有早些想到医学的发展呢?如此看来,还有更多的领域需要开拓,而以他现在的阅历,还无法明确到底哪些才是最重要的。

  还是最无奈的办法:走一步看一步了。

  李不伟又翻开《大百科全书》,里面有一章这样讲:青霉素,是指分子中含有青霉烷,能破坏细菌的细胞壁并在细菌细胞的繁殖期起杀菌作用的一类抗生素。二十世纪以前,若某人患了肺结核,那么就意味着此人不久就会离开人世。后来,亚历山大-弗莱明由于一次幸运的过失而发现了青霉素。有一次他外出度假时,把实验室里在培养皿中正生长着细菌这件事给忘了。三周后当他回实验室时,注意到一个与空气意外接触过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培养皿中长出了一团青绿色霉菌。在用显微镜观察这只培养皿时发现,霉菌周围的葡萄球菌菌落已被溶解。这意味着霉菌的某种分泌物能抑制葡萄球菌。此后的鉴定表明,上述霉菌为点青霉菌,因此弗莱明将其分泌的抑菌物质称为青霉素。然而遗憾的是弗莱明一直未能找到提取高纯度青霉素的方法,于是他将点青霉菌菌株一代代地培养,并将菌种提供给准备系统研究青霉素的病理学家弗洛里和生物化学家钱恩。通过一段时间的实验,弗洛里、钱恩终于用冷冻干燥法提取了青霉素晶体。之后,弗洛里在一种甜瓜上发现了可供大量提取青霉素的霉菌,并用玉米粉调制出了相应的培养液。此后一系列临床实验证实了青霉素对链球菌、白喉杆菌等多种细菌感染的疗效。但是青霉素会使个别人发生过敏反应,所以在应用前必须做皮试。在这些研究成果的推动下,没过几年便开始对青霉素进行大批量生产。

  青霉素听起来神秘,但李不伟看了其培养方法之后,又感觉不是难事,因为这其中并不需要用到先进的仪器,也不需要用到新式材料,更不需要用到现下无法找到的一些有机物。李不伟终于放下心来,因为这种药品之所以出现得晚,完全是因为其发现过程的偶然性。如今自己既然已提前知道了此种药物的功效,又了解了其制作方法,看来在宋朝要制作出消炎药也并非难事。

  制作青霉素的原料都较易获得,而且看书上记载的培养过程,也是极为容易。即使完全按照弗莱明的过程去做,也只需几年时间而已,况且自己现在又掌握了后来更为快速的培养方法,按其上所说,也只需不到一个月便可完成结晶。

  至于麻醉药,中国古代华佗的麻沸散便可实现局部麻醉,而且疗效甚好,其主要成份是草乌、曼陀罗籽、天南星。至于人工合成的麻醉剂则有乙醚、三氟乙烷、氧化亚氮、三氟溴氯乙烷、甲氧氟乙烷、三氯乙烯、硫喷妥钠、羟孕酮酯钠、甲苄咪唑等。这些药品大部分李不伟都是第一次听说,但乙醚的制作并不太难,用浓硫酸使酒精脱水便可制得。至于氧化亚氮,也称为笑气,加热或撞击硝酸铵可以生成一氧化二氮和水,当水中溶解大量笑气时,将水冷却,就会有笑气晶体出现。倘若再把晶体加热,笑气就会逸出,完全可以利用笑气这种性质,制作出高纯度的笑气。

  但是对于其它种类的麻醉剂,制作起来却不太容易,至少以目前的有机化学水平,尚无法进行制作。不过李不伟早已心满意足,因为只要有了笑气与乙醚,再加上消炎药物,便能进行一系列简单的外科手术了。

  “不管能不能实现,尝试总是有必要的。”李不伟如此想着,已觉得自己是个医学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