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三国之赵氏风云 第三十九章 天外锁魂箭破空
作者:酒中望月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CP|W:479|H:479|A:C|U:http://file2.qidian.com/chapters/20115/26/1964990634420352493703689353200.jpg]]]黄忠字汉升,南阳人也。其弓箭之技冠绝天下,时人比之前代后羿、纪昌、飞卫、李广之类。尝与帝八拜结交,帝毕生皆以兄礼事之。

  蔡琰《汉末风云·黄忠传》

  ********************

  早上,赵雷到后宅向母亲与徐婶婶问过安,又逗弄了一番已经两岁、粉雕玉琢般可爱的小妹赵柔。这小丫头已经开始牙牙学语,很是粘他这个做大哥的。只可惜他弟弟赵云拜的那位师傅、当世居于武道最巅峰的大宗师“蓬莱枪神”童渊以其学艺正是紧要关头不可分心为由,将他留在了常山老家。

  回到前衙,赵雷与钟繇商议处理了一些郡中的公务。不得不说,他这位师兄实是内政方面的天才。那一团乱麻般的琐碎事务遇到他这柄快刀,三下五除二便被理得顺顺当当。只是在将手中的公务处理完后,他立即由一个精明干练的能吏变回沉迷于书法的痴人,捧着赵雷以小楷书就、最少有“后世”王右军七分火候的《黄庭经》埋首揣摩,再顾不上说半句话。

  赵雷摇头苦笑,蹑手蹑脚地从房中退出,轻轻为他掩上房门。随意漫步走到太守府的后花园中,舒展手脚打了一趟太极拳,开始挂念出征青云山的徐风,算算日子,她也该回师了。赵雷想的倒不是她此行的成败——无论是领兵之能还是本身武功,她都没有应付不来一群乌合之众的看你——而是他们双方的父母已经商定,在今年年底为二人完婚。忆起前世被人打断的那一场欢好,实令赵雷心痒不已。

  正在遐思之际,赵雷心头忽地生出警觉,下意识地抬头,却见院墙另一边邻家的一幢三层阁楼的楼顶上,一个灰袍大汉伫立如山,他左手托着一张金灿灿高及人身的大弓,右手捏一支黑沉沉长达四尺粗如拇指的巨箭,搭箭于弦,推弓如抱满月,在赵雷抬头看到他的瞬间一松右手,那张巨弓一阵剧烈的震颤,形如短矛的巨箭离弦而出向赵雷射来。

  这天外飞来的一箭可怕至极点,前方的空气都被箭上附着的可怕力量射破,一路形成一个碗口粗细、若隐若现的真空隧道。面对声势如此浩大的一箭,赵雷一双可准确捕捉到十丈之内叶落花飞的耳朵却出奇地没有听到任何声音。事实上,这一箭的破空之声响如雷震,只是由于箭力太强,箭速太快,竟将所有的声音远远抛在身后。

  这一箭可是说是赵雷转生以来遇到的最大的威胁,几乎是在看到它的同时,那闪烁着冷幽光泽的箭镞便已飞至赵雷的面前,另他完全没有闪避招架的余地。为了保命,赵雷毫不迟疑地拿出了自己压箱底的保命绝学。

  双手轻抚丹田,浓郁如黏稠水银般的氤氲紫气疯狂运转,赵雷俊秀的脸上霎时间笼罩了一层莹莹的紫光,然后猛地张口:“吒!”随着他的一声清叱,一道手指宽二尺长的剑形紫气自口中喷出,正面撞上射来的巨箭。

  “蓬!”地一声沉雷般爆响。

  距赵雷面门不足三尺的精铁巨箭炸成四溅的铁屑,自他口中喷出的那道紫气亦随之烟消云散。

  脸上的紫光消敛后,赵雷的脸色略显苍白。刚才他使用的是武当祖师张三丰真人晚年所创的绝学“大天罡剑炁”。所谓“炁”者,指先天之炁,此乃天地之间最为精纯的一种神秘能量,威力无穷。传说张三丰以其地行仙的修为施展这门绝学,口中可以连续喷发六六三十六道无坚不摧的紫色剑炁,方圆百步之内,取人首级如探囊取物,实已无限接近传说中飞剑杀人的剑仙手段。当然,以赵雷如今的功力,竭尽全力也不过可以发出一道剑炁,而且威力只限于十步之内。

  那射手极是果决,一击不中立即抽身便退。但赵雷无论如何都不能放他离去,放着这样一个可怕的神射手隐在暗中虎视眈眈,赵雷可没有信心下次还可接下他这锁魂夺魄的神箭。当下双袖一震,人如白鹤冲天而起,人在空中,双袖忽展忽缩宛如鸟之双翼,身形借力滑翔又忽左忽右飘忽不定,务使那可怕之极的射手难以锁定自己的方位。目光锁定那在城中人家的屋顶上疾射如箭的身影,锲而不舍的追了下来。

  两个人一先一后掠过城墙,出城后又是一阵狂奔。那灰袍大汉的轻身功夫极是了得,表面看去与常人奔跑无异,实则每一步跨出都是两丈多的距离,任赵雷将武当“梯云纵”的轻功绝技施展到极处,仍无法将两人间的距离缩短分毫。幸好他的速度也已提升到极限,同样无法将距离拉远。

  见始终甩不脱后面追兵,那大汉在一片密林中的空地上忽地驻足,将手中大弓在地上一插,伸手从一棵大树后拖出一口长达丈四的象鼻大刀。此刀刀身长有三尺,刀头翻卷形如象鼻;刀柄长达一丈,粗如鸭卵,通体遍布祥云图案;刀柄末端是一个带着一圈圈螺纹的一尺长圆锥。

  赵雷在那大汉三丈外站定,仔细打量此人。见他年约三旬,肤色古铜,面容端正,身高九尺上下,穿一件略显破旧的灰袍。一双虎目之中正气凛然,却怎都不像一个会暗箭伤人的宵小之辈。

  “阁下何人,与在下有何仇恨,因何欲置在下于死地?”赵雷拱手问道。

  那大汉面上现出一丝交织着无奈与惭愧的苦笑,抱刀拱手道:“赵大人到东莱之后,施巧计驱除宦官党羽,废苛税减轻百姓负担,肃清冤狱,平息匪患,实是难得的一位好官。在下因一己之私而不得不行刺大人,心中惭愧无比,实无颜面报上姓名,请大人见谅。”

  此人说话时带着一种令人信服的坦诚魅力,赵雷丝毫生不出怀疑之念,便诚恳地道:“照阁下所说,此次来行刺在下却是有难言之隐。只不知可否明言,或许在下可以帮忙呢?”

  那大汉脸上的愧疚之色更重,他将手中大刀一横,道:“大人恕罪,在下实是出于无奈,不得不坚持向大人出手。在下知大人一身武学高深莫测,请大人尽管放手还击,若死在大人手下,在下绝无怨言!”说罢竟是不由赵雷再追问,抡刀使一式“玉带缠腰”斩向他的腰侧。

  赵雷右腕一震,“青丝剑”刷的出袖,剑尖在大刀侧面上轻轻一点,剑身一弯一直,他的身体借助这一点弹力飘飞至两丈余空中,长剑下指,使一式“天河倒泻”,剑锋直指大汉头顶。

  大汉大刀反挑,刀柄末端的螺旋圆锥在“青丝剑”上巧妙无比的一拨,已将赵雷的攻势带得偏向一旁的空处。而后双臂一错,刀头自下而上反撩,斩向对手胸腹之间。

  赵雷不及收剑,左手大袖在刀锋上一拂,使出“流云飞袖”的绝技,以一股柔和无比的劲力将大刀拂开。同时右手震颤,刺偏的“青丝剑”如灵蛇般一下掉头,转刺大汉左侧耳门。

  那大汉急收大刀,一扇小门板似的刀身在耳边一立,便如一面盾牌护住头脸。

  “叮”的一声轻响,“青丝剑”剑尖刺中刀身,赵雷这一式百试百灵、令人防不胜防的“绕指柔剑”竟然未能建功。

  他们两人均知对方为罕遇之强敌,故此出手极为小心。一刀一剑,出力十分,留待准备后招变化之力却有十二分。如此刀来剑去,攻守转换间,百招已过仍是平手之局。

  大汉似已不耐,大刀招式忽地一变,横砍直斫,势挟风雷,他们们战圈周围的合抱粗大树只要稍被刀锋波及,无不朽木般断折倾倒。

  见此情形,赵雷亦用出武当流传最广却最是难以得其精髓的“太极剑法”。掌中“青丝剑”每一剑均是以弧形刺出又是以弧形收回,在空中画出一个个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圆圈。每画一个圆圈,都将一条蛛丝般的劲力附着在对手的大刀之上。

  那大汉初时不觉,渐渐地感到手中大刀的分量在不断加重。由一两而一斤、由一斤而十斤,最终竟似挽了千钧重物般运转艰涩。初次见识到太极剑法威力的大汉惊骇万分,他自知此刻的自己便如同一只落入蛛网的昆虫,若任由对手将一条条蛛丝缚在自己的身上,最终唯有败亡一途。想到等待自己归去的那个人,他终于使出了自己压箱底的杀招,口中一声长啸,厉声喝道:“一刀两断!”全身功力尽都注入大刀,刀锋处迸射出寸许宽的一刀淡淡金芒,挟着将宇宙乾坤一刀两断的霸道威势向着赵雷的头顶劈下。显然,他是想在被我的太极剑法生生困死前,做乾坤一击以定输赢。

  面对这这强悍对手的雷霆一击,赵雷左手乌光一闪,藏于袖中的尺余长“勾魂判官笔”落入掌中,笔尖向上刺出,如鸟啄、如蜂刺,奇快无比在刀锋上连点七记,将刀上附着的万钧之力尽都化去,而后笔杆黏住刀身往旁边一带,用的是书法中的一笔撇画,他的本意只是将这柄八十余斤中的大刀带的向一侧略偏一偏,而后乘隙反击。不料一带之下,看似力道万钧的大刀上竟是空荡荡虚有其表,被他手中的判官笔一带立时荡向一旁,对手立时空门大开。赵雷心中意外,手上却是本能的丝毫不缓,“青丝剑”化作一道青碧电芒,直刺对手空门大开的心口。

  那大汉面上现出一丝解脱的微笑,竟是不再招架躲闪束手待死。却见那形制特异的细长利剑在触及自己左胸的衣服后,整柄剑被顶的弯成弧形,剑尖竟刺不入身体。他心中一愕,随即明白对方在剑尖及体的瞬间散去了剑上的劲力,有意留下自己一命。

  赵雷的“青丝剑”仍抵着他的心口,只须将内力灌注剑身使其弹直,便可轻松贯穿他的心脏:“阁下身负如此一身绝学,为何如此气短,竟致自求死路!”

  他愣了半晌,颓然抛下手中的大刀,叹道:“对于太守大人的德行武功,在下心服口服,便请给黄忠一个痛快!”

  “黄忠?”赵雷手腕微震,将“青丝剑”收回袖中,“不知昔年魔宗‘大罗洞’七大高手‘北斗’中的‘开阳’黄韬与阁下如何称呼?”

  那大汉甚是惊诧:“赵大人如何得知先父名讳?”

  黄忠这个名字赵雷自然是在前生时便已如雷贯耳,但其身世详细却是从幻化为贾诩的魔宗左相真羽口中得知。当日洛阳城郊一晤,以他的老谋深算,倒还不至于在天下乱象方始萌芽之际便莽然将宝压到赵雷的身上,不过在对抗已成死敌的魔宗一事上,他们二人却达成了共识。既然合作,大家自然要做到信息共享,贾诩将自己多年来暗中搜集到的与魔宗有关的情报有选择地交给赵雷一些,这其中便包括了黄忠的身世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