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首席潇洒军师 第二章 鹿门,我来了
作者:三十六把刀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小英,我只是说你不能像从前那样子疯狂地玩了,并不是说以后不再带着你玩儿呀。”黄靖微笑着道:“玩有很多方式,有人声色犬马是玩,有人踏青赏花是玩,有人纵情笔墨是玩,而有的人,以天下为棋局,以世人为棋子,这也是玩。”

  黄月英止住了哭泣,瞪大了水汪汪的泪眼,有些疑惑地看着自己的哥哥,觉得今天的黄靖说话特别奇怪。往常的黄靖虽然也很聪明睿智,还有一些超乎常人的奇思妙想,却很少涉及什么天下苍生之类的话题,印象中,这是自己的父亲偶尔才会跟一些至交好友聊起的话题,难道哥哥也知道?

  黄靖看着如此萌的黄月英,不禁又笑了,自己虽然也童心未泯,但不代表自己不够成熟,对于时事一无所知。相反,自从他知道来到这个时代开始,就已经着手准备了。这将是真正的乱世,不会有桃花源的存在,谁也别想避开这股潮流,只能逆流而上或者随波逐流。此刻的他并没有想到要阻止什么天下大乱,拯救万民于水深火热之中,他只想要好好守护自己的亲人,比如说,自己可爱的妹妹黄月英。但是,以他目前的能力来说,太过弱小了,尽管自己有着人类历史上最为聪明的大脑,面对着同前世截然不同的环境,他仍然觉得心有余而力不足。最好的办法,便是和这个时代那些出类拔萃的人一样,跟随名师学习,充实自己。

  他伸手轻轻揩去了黄月英挂在熟苹果般的脸上的泪珠,拉起她的手往家里去,边走边说道:“我准备跟爹爹说,去襄阳寻访名师,学习本领,还要想办法说服他让你也跟着我去。这样,我们既可以尝试一些新的玩意儿,又能够接触到各个地方的人,还可以让他们见见你这个本尊的真面目,借机澄清谣言。”

  黄月英对其他并不是很在意,只要能和哥哥在一起玩儿其他都无所谓,再加上澄清谣言这句话,顿时开心道:“嗯,我听哥哥的。”

  黄承彦此时正在书房内苦苦冥思,在这个消息滞后的年代,他刚刚得知十八路诸侯兵败,敏锐的他很快意识到:真正的大乱就要到来了。尽管身处荆州,似乎尚未被战火波及,但长此以往,肯定难以幸免。就在他考虑如何最大程度上趋利避害时,门外传来了黄靖稚嫩的童音:“爹爹,我和妹妹能进来吗?”

  “进来吧。”一想起这两个孩子,黄承彦心中不免一松,暂时抛却这些烦心的事情。两个小娃娃是他最大的骄傲,尽管一个不是自己亲生,一个是女儿身,但丝毫不影响他的拳拳父爱。眼下黄靖刚满十岁,就已经面如冠玉目若朗星,前不久还来了好些位荆襄望族的媒人来提亲,都被他一一婉拒了,在他心底里,自己的这个“麒麟儿”绝不是那些娇滴滴的世家女子配得上的,当然,在他这么想的时候丝毫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夫人也是世家女子。至于黄月英,他不免有些叹气,前不久传的沸沸扬扬的“阿承丑女”事件着实令他火大,作为一个女孩子这般好动他的确很无奈,可是,要说这聪明,世间又有几个男子能够超过她呢?可惜的是,世人并不需要一个女儿身的男子,他们只要听话端庄的妇人便可。

  “靖儿,你找为父可有什么事吗?”黄承彦暂时按下心头的情绪,和蔼地问道。

  黄靖恭谨地回答:“爹爹,我想去襄阳寻访名师。”顿了顿又说:“小英也跟我一起去。”黄月英紧张地扯住黄靖的衣角,抿着嘴唇,有些畏缩地看了一眼黄承彦。

  “哦?跟爹说说,你为什么要去襄阳寻访名师,莫不是嫌弃爹的学问不够啊?”良久,黄承彦才慢悠悠地问道。他没有开口责备,也没有一口回绝,因为他知道自己的这个养子决不能以童子看待,他这么说一定有他的理由。

  “爹爹,是这样的。您的学问我当然是佩服得很,直到现在我还没有学全那奇门遁甲之术,当然是博大精深了。可是,‘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孩儿斗胆说一句:孩儿自觉看过的书不少了,却还没有多少阅历。若是去襄阳寻访名师,则一可以印证书中所学,二可以交友论道,子曰:‘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此其一;爹爹的学问虽然渊博,但毕竟是一家之言,孩儿想,世间有名山大川,亦有土丘池塘,莫不是由黄泥积水成就,所差的无非是其容量。孩儿若是一味学习爹爹的本领,则终身亦难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需得博采众长,方可更进一步,此其二;当然,孩儿还有私心,希望带着小英一同出访,既可以淡化最近的流言蜚语,更能够借此让那些人看看,我的妹妹不是丑女无盐,此其三。”黄靖侃侃而谈,把心中的所思所想一股脑儿地倒了出来。

  黄月英听得瞪大了眼睛,她虽然也能够洋洋洒洒地写文章,但所言无非是些赞美山川草木之类的华丽辞藻,可是却不曾有哥哥这样清晰的思维,不禁更加佩服了,难怪爹爹一直说哥哥聪明。

  黄承彦也有些惊愕,他有心理准备,却是没料到黄靖这样地出人意表。这番话如果出自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年之口,或许带来的震撼也不会特别大,但黄靖却只有十岁,谁家的孩子十岁就能够在想这些事情的?而且,“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这句话简直道尽了读书的真谛,更不必说那个名山大川和土丘池塘的比喻了。不单如此,他还想到用这种方法来消除之前的流言蜚语带来的负面影响,可谓是一举多得。

  突然,黄承彦不再为要到来的乱世发愁了,因为,自己的这个孩子完全有能力应付,甚至,改变这乱世局面的关键人物就会是他也说不定,或许,这也是他提出要去寻访名师的原因吧。黄承彦猛然一惊:莫非,他已经察觉到了什么?如果真是这样,此子的前途真是不可限量啊。他打定主意,深吸一口气道:“靖儿,为父明白你的意思了,这件事情,我准了。”

  黄靖和黄月英都松了一口气,相视一笑,开心地喊道:“爹爹真好!”

  “不过嘛。”黄承彦故意摆出一副威严的模样,郑重其事道:“寻访名师就不必了,为父在襄阳有个好友,乃是庞家的庞德公。此人淡泊名利,但是有经纬大才,目前在鹿门山下开办私学。待为父修书一封,你二人可以去他那里求学,顺便可以寄住在那儿,也好有个照应。”

  黄靖大喜,自己之所以要去襄阳寻访名师,为的就是拜入庞德公门下,没记错的话,三国有很多厉害的家伙都是他的徒弟,卧龙、凤雏也与他亦师亦友,水镜先生也和他过从甚密。能与他的鹿门书院齐名的只有出过郭嘉徐庶等人的颍川书院,这两个地方可谓是三国时期的谋士摇篮。想不到,自己的这个便宜老爹竟然还有这样的人脉,真是意外之喜。不过也对,毕竟历史上是诸葛亮的老丈人,跟诸葛亮的老师当然也会有来往,只是没想到他们这么早就认识了,而且看样子关系还很不错。

  黄靖这么做并不是心血来潮,他深知自己的优点就是无与伦比的记忆力和理解能力。但是,他同样也清醒地知道:有时候,一个人最大的优点同时也会是他最大的软肋。“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天堂和地狱只有一线之隔。这种简单的哲学道理很多人其实都知道,却很少有人会重视。比方说,我们常常会发现,一些年少时期体弱多病的人往往能够得享长寿,而身强力壮的人却很容易暴毙,究其原因,就是因为体弱的人深知自己的不足,所以在对待自己的身体方面总是小心翼翼步步为营,反而能够活得长久,而强壮的人往往把自己的健康当成了理所当然,恣意挥霍着天赋,也使得隐患一点点累积,最终爆发不可收拾。

  很幸运的是,黄靖并没有把自己的天分当成是无懈可击的存在,反而处处谨慎,不断完善着自己。去鹿门书院将会是他这辈子最重要的决定之一,因为他将有机会跟这个时代最为聪明的一群人打交道,取长补短,提高自己的能力。

  黄承彦也不是拖泥带水的人,拍板决定后便立即着手准备,看着他在书案上挥洒出一封交给庞德公的信时,黄靖在心中暗暗喊道:鹿门,我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