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首席潇洒军师 第三十三章 李儒(二)
作者:三十六把刀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李大人,里边请。”黄靖这时候当然不能表现出什么情绪,笑呵呵地把李儒请进了蔡府——不知不觉,他把自己当成了蔡家的一部分,俨然以主人自居了,奇妙的是,蔡家也没有人觉得不妥,一切都很自然地发生,尽管他们之间最大的联系只是蔡琰的那一封书信。

  蔡邕知道,李儒这次来绝对不是找自己讨教学问这么简单,他更大的兴趣是这个黄姓少年,所以他很识趣地告罪了一声,推说年老身体不适离开了,留下两人在客厅里相对跪坐着,久久也都没有开口发言。

  “太师很看重你。”李儒斟酌了许久,才吐出这么一句话,因为他也实在很难把握现在黄靖的心思,只得用这句话打头阵,探探黄靖的口风。

  “承蒙太师器重,在下惶恐不已。只是靖何德何能,能入太师法眼?”黄靖也打起了官腔。

  “哈哈哈,黄公子以十岁之龄,却能击败天下第一武将,这种成就放眼天下,又有谁能企及?光凭这一点,太师就看重你了。更何况,黄公子你天纵之资,提出诗道,可谓是开宗立派的人物。圣人以降,再无人可及也!”李儒的这话把黄靖捧得很高,也很危险。

  黄靖当然知道这一点,可是他讲的都是事实,也不好出言推辞,否则便显得矫情,他只得又打起了太极拳:“李大人盛赞,在下实在惭愧。击败吕将军,不过是投机取巧,耍了些诈,做不得数的。至于诗道一说,无非是图个新奇罢了,等过些日子,各位都熟悉了解后,新鲜劲一过,也就没什么出奇之处了。”

  “黄公子有此大能,却依旧不骄不躁,稳如泰山,这份心性便是儒也很是自愧不如啊。假以时日,黄公子必成大器。不过,当年的毛遂先生说过,锥子虽然一放到布袋里就会脱颖而出,可至少也得需要一个袋子。如今天下最大的袋子就握在太师手中,黄公子岂有意乎?”李儒终于露出了自己这次见面的主要目的,因为他发现这小滑头实在太能扯了,再这么下去估计两人天南海北都可以聊到可就是没法讲到正事。

  黄靖心里咯噔一下,暗道不妙,被董卓惦记上绝对不是什么好事。自己如果答应了的话以后清算的时候就绝对逃不掉,本来还想把蔡邕给拉出来呢,没想到董卓居然来了这么一手,显示自己的大度,不但将坏影响消弭于无形,还稍微提高了下自己的声望和礼贤下士的名声。而如果不答应的话,那就死得更快了,对于有本事的人,如果不是自己这一方的,那就相当于是一个打对手,以李儒狠辣的性格绝对会选择把危险扼杀在摇篮里。

  脑海中一瞬间闪过了千万个念头,黄靖突然想到:既然这些都是蜘蛛网的话,那自己成了蜘蛛不就不会被缠住嘛!蜘蛛的特点是什么?在各个线上都能行走,串起那些对别的虫子都很危险的线。既然如此,那么何不利用一下董卓这条线呢?

  打定主意的黄靖立刻露出了招牌的露齿笑容:“既是如此,就有劳李大人帮我在太师面前美言几句了。靖不过一后生小子,人微言轻,往后还得请李大人多多照顾啊!”

  这回轮到李儒愣了,他怎么想都不会想到黄靖会答应得这么快,在他看来,这种读书人大多会瞧不起董卓。即便董卓权大势大,而且为人又残暴,但一些清高的读书人依旧是选择宁死不屈。黄靖此前表现出来的就是那种感觉,否则就不会在蔡府当众大骂董卓了。如今这个转变未免太快了些,饶是李儒见过不少风浪,才智机敏,此时也不知道怎么应对。

  他头一次发觉,自己讲话竟然会语无伦次:“这……黄公子……那……当然好了……儒实在是……啊,高兴不已呀高兴不已。在下一定会跟太师说明情况的,太师得黄公子定是如鱼得水,如虎添翼啊。”

  黄靖偷笑道:“看你还怎么出招,我就先委身事贼,打入敌人内部,来个无间道!”他知道李儒在惊讶什么,于是继续把自己的招牌露齿笑展露到底:“李大人可是觉得奇怪,为何在下前番还在此地詈骂董太师,翻脸就甘为太师作用?”

  李儒有些尴尬道:“虽说太师一向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但黄公子此举未免匪夷所思,在下作为太师臂膀,不得不防,还望公子不要见怪。”

  黄靖深知,消除一个人疑惑的最好办法就是开诚布公,譬如后世的许多领导,为什么会如此被人信任,很大程度就是由于他们喜欢装神秘。平时神龙见首不见尾,只有在一些重要场合以及电视节目上才露个面,老百姓见他们的难度就跟古代的乞丐见皇帝一样困难。而对于一些敏感问题又讳莫如深,简直就是在变相引导大家胡思乱想。假如他们公开一些,透明一些,那谣言和阴谋论自然就随风而逝了。

  所以,黄靖直言不讳道:“李大人可是觉得,在下乃是刻意为之,好博取太师的信任,进而来一出‘祸起萧墙’的好戏?”

  “这……”李儒很是迟疑,如果黄靖没这么说的话那自己当然是有这样的怀疑,可如今他都先自己招了,那还有这种可能性吗?理论上讲,是有的,而且的确黄靖就是利用了这种心理,可李儒不会这么想,毕竟这小子再聪明也不过十一岁,要是在算计方面已经这样的炉火纯青,那绝对可以去当妖孽了。所以,他最终还是选择了相信,于是问道:“那黄公子何以会有此转变呢?说句诛心之论,如今天下的读书人,可对太师恨得厉害呐。黄公子若是坚持先前之论,只怕这声望将会一发不可收拾,何以?嗯?”

  李儒不好说得太明白,不然触怒董卓的就是自己了,他相信黄靖能够明白自己的意思。

  “哈哈哈,‘虽万千人吾往矣’,悠悠众口,我又何惧?太师心里恐怕也是这么想的吧?”黄靖不正面回答,而是不着痕迹地拍了董卓一记马屁,暗示他跟董卓一样都是个个性豪放不羁的人,不会把他人的想法放在心上,而且还拿出了亚圣孟子的话来做佐证——虽然这意思已经被篡改得面目全非了。

  李儒又是一愣,觉得黄靖不愧是个读书人,讲起歪理来也是一套一套的,而且刚才的话要是当面被董卓听到,以他对董卓的了解绝对是会心花怒放的。高,实在是高,这么快就进入了角色。他心里的警惕已经放松了不少,毕竟会这么溜须拍马的人一般来讲都会没有原则,没有原则的人虽然难以控制,可是,却正适合董卓的阵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