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首席潇洒军师 第九章 长安,长安
作者:三十六把刀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大军缓缓西行,这也是无奈的事情。半途中加入了两个娇生惯养的女人,不得不迁就一下。不过黄靖倒是因祸得福,不必再遭受骑马的痛苦。

  一路上众人都很沉默。

  本来以近乎奇迹的方式击败了南匈奴人,是一件怎么庆祝都不为过的事情。但由于蔡琰,所有人都小心翼翼的,不敢太过放肆,以免被误会。

  那天在从黄靖口中知道了自己父亲已经遇害的事实后,蔡琰一时间难以接受这么大的冲击,加上之前的惊吓,结果脱力晕了过去,直到晚上才悠悠醒来。

  黄靖一直在旁边候着,他倒是不怕闲言碎语,这番作态已经让不少人认定蔡琰就是未来的黄夫人了,对黄靖佩服不已的众人连带着看蔡琰也觉得尊敬许多。

  蔡琰悠悠醒来时,黄靖正焦急地在一侧守着,看见她醒来不由一喜道:“万幸无事!”但转而又想到她之所以晕过去的原因,便又不知该如何开口。

  倒是蔡琰微微一笑:“黄公子,生受了。”

  黄靖傻呵呵地乐道:“不会不会。”

  蔡琰咬着唇迟疑道:“黄公子,你……能跟我讲讲我爹在长安的事么?”

  “这……好吧,左右闲着无事。”黄靖略一犹豫便同意道:“不过年初至今我倒是几乎都在四处逃亡,也不知详情,只是从袁绍处稍稍听了一些。”

  当下便从自己去年到长安说起,如何斗吕布,杀王允,除董卓,最后被贾诩设计进而逃亡的事情说了一番,但不知为何,下意识地略去了貂蝉的事情。倒是再次谈起殷素素时,心中又是好一阵悲伤。

  蔡琰也少不得垂泪:“可怜的人儿,黄公子你真真是有福气的。”

  黄靖讪讪笑着,连忙又道:“后来辗转到得邺城,见了袁绍,于是说服他给我一支军马来迎皇上。我听说蔡中郎是在一次宴会上因不合说了几句李傕,彼时李傕正醉酒,大怒之下便挥刀行凶,蔡中郎以此不幸遇害。”

  蔡琰默然,黄靖知她心中悲痛,少不得安慰道:“蔡姑娘,逝者不可复生,切莫悲伤过度,否则,蔡中郎在天之灵也必不忍心。”

  “我晓得。”蔡琰凄然一笑:“只是我自小便只有爹爹一个亲人,如今他老人家故去,世界虽大,又有何处可以安身呢?”

  黄靖冲动道:“还有我呢!”

  蔡琰俏脸一红:“黄公子,你……”

  黄靖这才醒悟有些唐突了,连忙辩解道:“在长安时多蒙蔡中郎照拂,正不知如何报恩。且蔡中郎一向视我为子侄,如今他既已仙去,我自当好生照顾你。”

  “可……可你也还是一个小孩子呢。”蔡琰支吾道。

  “甘罗十二岁拜相,我虽然不及他,但你看这三千人马谁人不服我?这样子还不能照顾好你吗?”黄靖也是豁出去了,当下拍胸脯保证着。

  蔡琰终是无奈,毕竟如今也的确无处可去了,念在黄靖尚与自家有不少交情,且人尚年轻,多半不会有什么不轨的念头,便就答应了。要是让黄靖知道,蔡琰是因为自己年纪尚小没有作恶的先天能力这才答应的,估计得叫出那句经典台词来:“小怎么了?小怎么了?小就不能满足你了吗?”

  眼下黄靖只是欣喜蔡琰暂时从悲伤中走出来了,连连道:“你身子虚弱,还是先多躺会儿吧,一会儿让人熬了汤来给你喝。”

  蔡琰点头致谢,身子也的确疲乏,便就沉沉睡去了。

  黄靖轻手轻脚地出去,发现丫鬟正忐忑地候在门外,不免有些好笑道:“你家小姐没事,你就放心吧。”

  “这次真是多谢公子了。”丫鬟真挚道:“我叫碧桃,是小姐的丫鬟。”

  “碧桃,你也去歇息吧,这次一惊一乍地很耗心神,接下来还有好段路程要赶,若是熬出病来可不好。”黄靖笑着说。

  “这……”碧桃很是犹豫,觉得自己身为下人就该为小姐分忧,怎么可以也呼呼大睡呢?

  “听话,没事的,一切有我呢。”黄靖保证着。

  也许是黄靖的话太有魔力,碧桃不由自主地便点点头,有些愣愣的,等回过神来只看见了一个潇洒的背影,心中油然一种温暖的情绪:公子的笑容很温暖呢……呀,碧桃你在想些什么,羞羞羞!

  胡思乱想着,碧桃也就迷迷糊糊地休息去了。

  “黄公子,这二位……”已经憋了半天的朱灵见黄靖总算出来了,连忙问道,展示出了一个八卦记者应有的素质。

  “这是蔡中郎的千金和她的丫鬟。”黄靖随口答道:“我曾蒙蔡中郎照顾,当初在长安时一直寄居蔡家,此番蔡家罹难,少不得要帮衬一二。”

  朱灵一脸“你丫骗谁呢这根本就是你相好的吧”的表情,黄靖只好摇着头随便他们怎么想了,毕竟人心没法操控,人家爱怎么想是他们的自由。

  果然,不出一日,小兵甲便鬼鬼祟祟地拉扯着小兵乙一脸**地笑道:“知道那蔡姑娘是什么人么?据说啊,是军师大人相好的,这次军师大人之所以这么狠辣就是为了他。诶,跟你说啊,这可是绝密,不要跟别人说啊。”

  小兵乙发了一通毒誓后转头就跑去鬼祟地跟小兵丙说了:“你知道那蔡姑娘是什么人么?据说啊,她跟军师大人青梅竹马,私定终身,这次军师大人大展神威就是因为见不得她受委屈。当然了,这些都是绝密,不要外传啊。”

  如此下来,到得最后,全军的人都形成了这样的一个观念:蔡姑娘就是未来的军师夫人,大家可都把招子放亮了,都尊敬些。

  除了当事双方二人以外,其余众人均是觉得自己掌握了什么核心机密,行事也越发小心翼翼起来,弄得不知缘由的黄靖很是别扭,只好每日在马车里跟蔡琰谈谈诗词歌赋排解心情。

  “再有两日就能到长安了啊。”蔡琰感慨着:“这几天与公子长谈,收获颇丰呢。不知此时公子可有应景的句子?”

  黄靖最受不了美女这种殷切期盼的眼神,当下就甩出了千古名句道:“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这……公子是少年白头,而且发少?”蔡琰不解地问道。

  黄靖这才发现抄太爽露馅了,窘迫道:“这乃是我遥想蔡中郎当时的心境所写,故不免有些老气横秋。”

  蔡琰眼神黯淡下来:“是呢。‘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打那以后我竟是一封家书也未曾收到呢。”

  哎,好端端的又把人姑娘弄哭了,黄靖只好使出后世**姑娘的手段来好生哄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