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首席潇洒军师 第二十章 池塘对
作者:三十六把刀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汉帝的銮驾离开了邺城。

  黄靖很沉默,他打死都想不通袁绍的脑筋到底是怎么想的?到手的好处愣是能给扔出去。后来当他辗转打听到一切都是郭图的意思时,黄靖无语了。

  郭图是这么说的:“如今袁公据有幽冀,正是大展拳脚的时候,头顶上若是还有一个汉帝,总不免束手束脚。倒不如将其转手曹操,让他受到限制。如此,即可节约奉养汉帝的成本,又可给曹操带去麻烦,一石二鸟何乐不为?”

  这只能说是见仁见智。如果袁绍太过迂腐,那的确会被按住手脚不好发展,可要是大胆一些,汉帝完全就会是手中有利的一张好牌啊。问题是,袁绍的的确确就是那种曹操所谓的“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义”的那种人,他还真就信了郭图的说法,痛痛快快打发汉帝去了许昌。

  这对曹操方面而言根本就是天上掉馅饼的事情。

  与此同时,在谁都没有注意的时刻,一个有些放浪不羁的年轻人郁郁不得志地也随之离开了邺城,跟着车驾去了许昌,并在荀彧的推荐下得到了曹操的赏识。

  历史在这一刻好像又回到了它原本的样子。

  唯一不同的,就是此时此刻的黄靖府上,有些结冰的池塘边上,一大一小两人并排垂钓,彼此都沉默不言。

  这正是刘备、黄靖二人。至于关羽和张飞,早早就奔去跟典韦互相切磋拳脚了。

  微风拂过,尚未冻住的水面泛起了微澜,将倒映的两张脸吹得褶皱模糊。

  刘备毕竟关心自己的事业,终于率先开口道:“不知先生何以教我?”完全就是学生面对老师的口气,这怎么看都有点滑稽的样子。

  黄靖其实一直都在偷眼打量这个历史上出了名的打不死的小强:刘备的皮肤很细腻,不像贫苦人家出身,反而透露着一股养尊处优的味道。眉目细长,但不会跟曹操一样有奸猾的感觉,反而是一种温和的善意淡淡散发出来,使人如沐春风。标志性的大耳朵虽然没有小说里叙述的那么夸张,但也的确是黄靖两世仅见,印象深刻。

  听得刘备发问,黄靖很快回神答道:“敢问使君大志?”

  刘备犹豫了一下,咬牙道:“欲申大义于天下!”这话其实说得很委婉很有水平,从表面上看似乎是说要匡扶汉室,把如今的不平不义给定下。可事实上,谁才有资格申大义于天下?毫无疑问,是皇帝。

  黄靖倒是有些吃惊刘备的坦白和真诚,也不由深感佩服:“使君既是以诚相待,那靖也不便藏私了。”

  刘备心中一喜,知道自己这一步赌对了,他方才有那么一瞬间只想说个假答案蒙混过关,但又觉得自己的心事其实黄靖是知道的,遮遮掩掩反而不美,倒不如坦白。

  “如今天下群雄,袁绍曹操间必有一战,江东孙氏,荆州刘表,益州刘焉,俱是一方豪强,更遑论吕布、公孙瓒、张鲁之辈虎视眈眈。使君若欲脱颖而出,必当行非常之事。”黄靖整理了一下这段时间来的思路,缓缓说道。

  刘备听得很仔细,从来没有一个人会站在天下的角度帮自己分析事情,所以格外重视黄靖的意见。

  “然俗语有云,‘人怕出名猪怕壮’,靖冒昧,若使君一味出头,不免为众豪强所记恨,就如那俗语所言一般。故高祖昔年斩白蛇起义,张良定计且不可冒头称王,即是此故。”

  刘备插言道:“备也不才,颠沛流离至今,只得平原一郡国,就是像称王亦不可得。”

  “使君莫忧,以靖观之,使君广布善举,使天下皆知使君仁德,则犹如千军万马之旗帜,一望可知也。”黄靖早就想到了对策:“如此一来,使君无地盘军马,诸侯必不以为患,而使君又享有大名,若得际遇坐有一州,也不会突兀。”

  刘备还是不大懂:“然则又如何?”

  这其实是黄靖最苦恼的地方,自己总不能告诉刘备说“老子是穿越来的你以后一定会坐领徐州的那时候你可千万守好了让我来帮你”吧?只得打了个哈哈道:“天机不可泄露,使君如今自当坚守本心,且不可太过急躁。”

  这种心灵鸡汤式的语言并未让刘备满意,心里不由想道:“莫非真如二弟所言,这是个没本事只会夸夸其谈的人?”脸上却不动声色,点头称是。

  黄靖继续又道:“靖将大略方针称之为战略,具体安排称之为战术。在战略上,使君尚缺一州之地施展抱负,区区平原犹如杯水车薪,无济于事。”

  刘备眼前一亮:“敢问如何获取一州之地?”

  “以靖观之,徐州为佳。”黄靖装着神棍:“陶恭祖花甲之年,操累过度,必不久命,宜取之。且徐州富庶之地,一旦据为己有,则兵粮不消担忧,使一萧何之辈统筹管理,必能大治。”

  “陶公一旦故去,曹操、袁绍如何肯坐视备据其为己有?”刘备也不是傻子,一下子就听出了一个破绽。

  黄靖笑道:“吾闻陶恭祖宽以待人,与使君颇为相似。若使君能与其亲近,定能得其看重。而陶公后人俱不成器,无可担重任之人,使君岂有意乎?”

  刘备心里如明镜一般亮敞:看来这黄靖是有真本事的人,他的意思就是让我去跟陶谦套近乎展现自己的才能啊。

  “敢问先生,若据有徐州,备该当如何?”刘备不由问了一句事关将来发展的问题。

  “使君,靖乃是鹿门中人,吾同窗诸葛孔明、庞士元皆天纵英才。若使君据有徐州,靖自当为使君引荐二人,如此,则大业可图。”黄靖并不具体说,事实上如果刘备从徐州开始起家,未来的发展谁也闹不准,倒不如留个悬念。

  刘备吃惊道:“莫非先生不随备同去平原?”

  “我此番离乡乃是为寻一有大志大能之主,好让我同窗几人施展胸中所学。如今事情既了,自当回归鹿门,以精进学业。”黄靖早就跟另外几个人说好了,一旦找到可以投效的明主就会回去。如今选择了刘备,也算是完成了任务。

  但刘备以为,这是黄靖的试验,看看自己究竟值不值得最终的投效。如果连徐州都拿不下来,那么黄靖一定会离开自己,心中不免有些惴惴,生怕这几个贤才会转投他人。

  “使君放心,靖虽不算什么君子,但也绝对不会无缘无故背信弃义。”黄靖安慰着。

  “如此甚好。”刘备调节心情的能力可是一流的,很快就适应了这个结果:“这么说来,备又不知何时才能见到先生这样的英才了。”

  “不会太久的。”黄靖默默说道,因为,不出意外的话,曹操的老爹此时应该已经被杀掉了啊。

  ………………

  “陶谦匹夫!吾誓杀汝!”曹操披麻戴孝,咬牙切齿地在军中誓师。本来迎接汉帝后自己很高兴,结果过不了多久就接到了自己老爹一家被杀的噩耗。

  “主公不可!”多名谋士表示了劝阻。

  “我意已决!诸位不必多言!”曹操大手一挥:“陶谦,我曹操与你势不两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