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之誓死不降 第六十八章 第一次围剿
作者:寂寞不知从何说起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古人云,多事之秋。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但对于现在的时局来说,也是动荡的时节。

  这一年,保安团占领了应山县后兴修水利大力屯田,在众人的努力下,此时粮食长势极好,眼看就要收获了。可就在这时一个情报递到了仇天行的桌前。

  湖广总督府命令德安府与汉阳府合力围剿团匪。

  前世的红色政权谍战片看的多了,今世的仇天行自然明白情报的价值,有时一个机密情报甚至能抵得上百万雄兵。在情报上占据优势,弱小的一方就可以战胜强大的一方,一兵当十卒也不为过。明末满清的崛起也和它善于用间有很大的关系。鞑虏起兵初期,多少辽东大城都是陷落在内应细作的手中。在中原内地,鞑虏也有类似于晋商八大家之类的汉奸。正因为有这些人提供路径情报,所以崇祯年间鞑子数次入关都犹如自家庭院一般。

  既然这两个成功取得全国政权的组织都证明了情报的价值,那么仇天行怎会不注重情报?只是,因为保安团实力有限再加上又没有搞情报的专业人才,所以仇天行只能广派细作,在街头巷尾的打探各类消息了。

  好在这次鞑子觉得围剿保安团算不得什么大事,所以没有保密。在省城的许多居民都晓得此事,保安团的一个细作在包子铺吃早点时便听见两个食客谈论此事。得知这一情报后,该细作来不及验证真伪,便立马让人快马加鞭的将这个情报送回。

  看着这个情报,仇天行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小心总没有大错。于是,他让人找来张和生、周震、章壮成、刘进财等人,准备开个会,商量下对策。

  传令兵出去后,仇天行站起身来,准备走几步动动筋骨活活血,可是突然头一昏,赶忙便坐了下来。好一阵子后,方才平复下来。

  这种情况已经好几次了,仇天行知道这是自己这段时间太劳累的缘故。军事、行政、屯田、治安、卫生、交通、宣传、教育等等十几样的政务都要仇天行总拍板。如今仇天行早已经是疲惫不堪了,起五更睡半夜更是常态,但他却不敢松懈。敌人势大,自己势弱,以小博大就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稍微一松懈恐怕就会身死团灭。如此,仇天行只能咬牙坚持,在苦苦支撑时,他更加坚定了要加大教育的决心,培养出一大批保安团自己的干部,这样自己就能轻松些了。

  在略得空闲时,仇天行会想起前世的生活。或许那时的日子是简单乏味的,或许那时身上即将要背上房子、婆子、孩子这三座大山,终其一生就将会成为三座大山的奴隶,但那会儿他的心却是自由的。可如今,强大的敌人即将打来,自己的随意一个决策或许关乎数万保安团团丁,麾下数十万民众的生命安全。这种压力实在太大了,大到自认为自己是一个普通人的仇天行几乎要喘不过气来了。数十万人身家性命握在手中的感觉让仇天行的心里直发慌,他终于知道那些伟人们真不是寻常人所能做的了。在他们风光无限的背后却是一份份沉甸甸的责任!

  “娘的,要是我是一个魔法师就好了,一个魔法过去,鞑子帝都就没了。要不就是修真者,一柄飞剑过去,大地被劈成两半,然后鞑子帝都就沉下去了。实在不行黑暗召唤师也行啊,一个召唤仪式,什么黑暗生物、丧尸、骷髅啊的都出现了,那还不纵横明末,直接将鞑子帝给推平了啊。”

  这只是仇天行压力绷到极点时的幻想而已,也只是想想罢了。他很清楚的知道,这是一个现实到极点的世界,以上那些都是和平年代无聊时的瞎想而已。

  仇天行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将一个普通人推上他力所不能及的位置其实也是一种残忍。但作为一个活在现代生活中的人突然就回到三百多年前的明末,仇天行觉得这或许就是一种使命吧!所以,哪怕再难再累,仇天行都将坚持下去。为了宋秀,为了宋安,也为了部下民众们的血仇,将与鞑子抗争到底!

  正是凭着这股信念,保安团的团丁还有部下的民众们才能在缺衣少食,甲破剑钝的情况下还与敌人誓死相搏。不为了升官发财,不为了功成名就,只为了复仇。如此,保安团的人都没有饷银,武职有作战缴获提成,文职有生活津贴。身为团长的仇天行也只拿着一份仅仅能养活自己与妻子的口粮而已。

  休息了一阵子后,仇天行喝了一点糖开水,感觉舒服了许多。这时,张和生、周震、章壮成、刘进财等人过来了。进来后,每人和仇天行打了个招呼,然后从旁边拉了一把椅子,便坐了下来。于是,在仇天行的办公室里,一个小型的会议便召开了。可以预见的是,在会议结束后,保安团便将迅速的动作起来,以面对德安府与汉阳府的联手围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