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之誓死不降 第九十七章 心灵的洗礼
作者:寂寞不知从何说起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回去应山的路上,仇天行和信息科的两名科员一路潜行。时值夏日,天气闷热又蚊虫肆掠。仅仅过夜一宿,仇天行的身上就满是包,脸上更是红肿一片。当然,这是夏天,可以天当被子地当床。若是冬天,恐怕就有冻死的危险了。出门在外就不容易,何况是如今这逃命的时候呢?

  不过这些都是给仇天行身体上的伤害,更让他心里难受万分的是,一路前来他看到了许多村子都荒落了。断壁残垣,荒草丛生,野风吹过,白骨露野。

  这还是保安团的地盘吗?这还是抗鞑的根据地吗?

  竟然萧瑟至厮!

  其实仇天行心里早就知道,总部离开应山大半年了。即使散落四周的保安团残余的同志们与鞑子誓死斗争,也恐怕只能是一个相持的状态。战争年代中的人们,不怕大胜,不怕大败,就怕持久。战争持续的越久,他们遭受的伤害就越大。钱粮、武器,甚至是生命,都要他们付出。战争就是统治者争权夺利的工具,果实由胜利者品尝,伤亡却要由人民承担。

  望着空无一人的村子,仇天行心中有一丝不忍。他不是一个残忍的人,可是却做出了残忍的事情。因为保安团的缘故,这个村子的人全部死掉了。可以想到,像这样的村子在应山境内还有许多许多。只是身在这个时代,有些事情是不得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的,而是没有选择的。投降,不仅仅是做不了人,有时候恐怕连奴才都做不了。

  仇天行告诉自己,这场战争不是民族内部矛盾,而是两个民族之间的对立,彼此争夺生存权的决斗。胜者获取天下,由千千万万的失败者供养,而败者只能不甘的贡献自己的血肉,被敲骨吸髓着一代又一代。这样剥削压迫下,即使自己不站出来领导保安团抗鞑,以后数百年也会有千千万万的不屈之人站出来的。那样战争将持续数百年,破坏了十几代人的和平生活。既然如此,不如让自己这一代人独自承担吧!

  想到这里,仇天行的心里才好受了些,他觉得自己是反击侵略者的正义的一方,所做的一切事情都是正义的。

  一时间,仇天行竟然站在村外呆了起来。他身后的两个信息科的科员也是陪着仇天行站在这里。两人中一人背着干粮,一人背着水葫芦,彼此都是手执武器,警惕的打量着四周,防备着意外的发生。这两人中一人叫吕可,一人叫吴根,都进过学,识的字,和鞑子有着破家的血海深仇,是死也不会叛变的。在抗鞑精神上也是过得去的,所以由信息科派出来护送仇天行回应山的。若是抗鞑精神较弱,与鞑子没有血海深仇,恐怕就是仇天行自己也不敢相信他们,敢单独与他们同回应山的。

  两人都有字。可是仇天行记性不是太好,能记得一些人的职位和名字就不错了,有必要时还要记住手下的过往经历以及在保安团中的履历。这对前世连四级都屡次考不过的仇天行来说难度极大。所以,仇天行都是只记名字,不记表字,称呼别人也只是名姓和职位,表字不用,更何况号了。于是,在仇天行的带动下,辖下的将士虽然入夜校进学,可是大多也不用表字。

  记忆力是仇天行的一大短板,若是他记性好,前世就是当个翻译也能混个有模有样了,哪还会毕业数年还身无分文孑然一身?聪明的人大多记性好,就算理解能力差些,可光靠死记硬背的东西考试时也能超出其他人好多分。

  今世的仇天行虽然小有基业,可是也深受记性差的危害。

  一只队伍的指挥官要记得东西太多太多了。兵员数量、器械数量、伤病员多不多、粮食够不够,前方敌军的情报、后方友军的信息。还有自己部下何人擅长攻坚、何人擅长防御、何人与自己一条心、何人是上面安插的监视者。还要清楚行军道路是否通畅,哪里可能会有埋伏,雨水多要防备水攻,雨水少还要防御火攻。交战时对方指挥官的特点、对方部队的特点,其人员兵器数量质量等等,还有自己哪只队伍派出,哪只队伍待命,哪只队伍遇敌交缠,哪只队伍与敌对峙,这些都要一一记清。除了行军作战,平日里还要与下属多接触,了解下属的想法,解决下属们的困难,知晓下属的履历,了解下属的能力,这都需要强大的记忆力。甚至还有人能认出所有的部下,一一能叫出他们的性命,哪怕对方仅仅只是一名小兵而已。当然,这也许只是作秀而已。这样的能力放在后世,别说四六级了,八级也是小意思了。

  在古代没有参谋制度时,仅仅靠一个军师几个谋士帮扶远远不够。更多是还是要靠将帅们自身能力过硬,强大的统筹能力、强大的记忆力、强大的人格魅力、强大的练兵指挥能力等等,所以才有千军易得一将难求的说法。

  仇天行就是这方面太弱了,所以他接触最多的只是数量有限的保安团高层,与中层将领接触过少。这样带来的后果就是轻易的被架空了。

  而正是因为知道了自己这方面的弱势,仇天行才认为自己不是日理万机的料,放权才是唯一的出路。分封手下不仅分离了自己手中的权利,也减轻了自己身上的担子。

  站在荒落的村子前,仇天行思绪繁杂。开始时有些不忍,后来又被自己说服,就算自己不抗鞑,这些人或许也活不下来,即使侥幸活下去,后代也会世世代代遭受刀兵之祸。

  最后,仇天行用一句话坚定了自己的信念。

  上天既然让自己来到这个时代,那就是让自己改变这个时代的,自己可是有天命在身的。即使自己是一个凡人,有着这样那样的缺点,性格偏软、犹豫不决、记忆力差、能力不足等等,但唯一拿得出手的就是坚定的抗鞑信念!

  对着这个荒落的小村默哀,也是对着自己心灵的一场洗礼。半个时辰后,仇天行带着吕可、吴根离开了这个两省交界的小村子。

  越靠近应山,村子就越多。虽然许多村子有着刀兵的痕迹,一些村子甚至就是在火后废墟的原地上重新建立起来的。但至少,已经有了人气了。

  人都是有着群聚的心理的,哪怕是遭受到极大的危险,可是在危险过后还是会聚集起来。在这些村民的心中,应山就是他们的中心。

  仇天行路过这些村子并没有进去,而是直接冲应山而去。

  虽然没有进村,可是仇天行明显的感觉到了许多不同。墙壁上的标语没有了,村口也没有少年团儿童团执枪排查的情景了。似乎,保安团的痕迹淡了许多。

  又走了两个时辰,终于应山遥遥在望了。

  看着那墙壁损毁,城门倒塌的场景,仇天行心中酸楚十分。曾经自己在城墙上检阅入城的将士,曾经自己也在城墙上抵死相抗,曾经自己在城墙上接受同志们的欢呼。这些都是昨日黄花,强大的总部已经烟消云散了,所留下的只是遍地残兵而已。

  不到一年,自己在夜里匆忙逃亡信阳后,又悄悄地逃回了应山。似乎是一个轮回,走时残兵败将,回来时又是孑然一身,带回来的仅仅是抗鞑精神而已。

  不过,只要自己还有信念,还有斗志,就可以再立团部!

  曾经自己一无所有,白手起家建立保安团。今日,自己单枪匹马回到应山,照样可以再续辉煌。

  踏入应山城中,仇天行仿佛觉得他与一年前的自己重叠了起来。不同的是,失败后的自己更加成熟了。大半年来的点点滴滴都让仇天行改变了许多,不求屡战屡胜,但求屡败屡战!生命不息,抗鞑不止。纵然前路已绝,也誓死不降!

  今日踏入应山,就如凤凰涅槃,他日再建总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