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之誓死不降 第一百四十一章 会师(三)
作者:寂寞不知从何说起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战事越来越激烈,每日里鞑子都是大炮轰城,然后驱使抓来的百姓攻城以消耗城中的守备物资。而保安团也用新丁驱使城中抓来的不安定分子守城,没有经过训练的双方攻守人员迅速的牺牲在前后交加的攻击下,不是被敌人杀死就是被督战队砍死,每日里双方死亡人数都要上千。好在如今天气渐冷,否则尸体腐烂散发的味道就让人受不了。

  如今安陆城就成了一个巨大的屠宰场,被宰杀的都是活生生的人类。

  城中一处幽静之地,坐落了一个很大的宅院。四处许多人严密把守,不时还有一队团丁巡逻而至。宅院里,周秀正独居在一个小屋中,她此时已经怀孕七个多月了。因为上一胎不幸流掉,所以她很担心害怕这一胎也保不住,所以每日里她都是向上天,向满天神佛虔诚的请求,让自己的孩子平平安安的降临人世。

  去年的那场逃难给周秀留下深深的阴影,如今城外战事再起,那种阴影深深的笼罩了她,让她冥冥中觉得似乎自己又要逃亡了。恐惧,无力,让周秀如今特别害怕脚步声。生怕如去年一半,一阵阵急匆匆的脚步声传来,刺耳的兵器撞击声由远及近,然后心腹之人重重的推开房门,大呼敌人将至,侍卫抵挡不住,速逃。

  这种情形如今就如梦魇一般,让本已有孕期综合征的周秀每日里疲惫万分。夜半惊醒,白日心悸,人也渐渐地消瘦了下去。而丈夫忙于战事已经数日没有归家了,这让渴望丈夫陪伴的周秀心中更是低落。于是她听从了亲近之人的建议,在家中设立了一个佛堂,又设立了一个道坛。每日里拜过佛祖观音后又给三清上上香。就这样,几天后周秀感觉心里的空虚畏惧等杂念少多了,人也充实了起来。其实无论是佛还是道,周秀都不信,但她认为拜多了总有一个有用吧。

  于是,丈夫在外杀人,妻子在内修身,夫妻俩也算是相得益彰了。

  城外杀人仍在继续,城中恐惧不断加剧。酒楼、**等场所已经没有生意关门大吉了。唯有粮店还开着大门,外面排着长长的队伍。保安团实行粮食配给制度,一日不领粮食一日就不得食。所以哪怕心中再畏惧也不得不鼓起勇气上街排队领取当日的口粮。

  城外厮杀声震耳欲聋,城中却人人闭口不谈寂静无声,只有装粮食时候的沙沙声。

  恐惧笼罩在每个人的心头。

  一百里外,两只大军一前一后正向安陆城星夜驰来。为了加快速度,陈晨抽掉了三个大队即五千精兵作为先遣队,并亲自带队逢山开路遇水架桥,保障道路的通畅。

  一路上陈晨遇到许多难民携儿带女的向着后方而来,询问了消息后,得知五日前鞑子就包围了安陆城了。如今城池是否陷落他们也不得知,他们逃难的原因是因为鞑子四处抓捕乡民作为攻城小卒,所以便想往信阳方向逃难以避免被鞑子驱使攻城落得个赴死的下场。

  得知这一消息后,陈晨心中焦急万分。鞑子围城数日了,不知团部如今情况如何。就这样,先遣队距离后方大部队越来越远了,当先遣队接近安陆城时,已经距离后方大部队六十多里地了。而此时,先遣队的团丁们蓬头垢面、衣衫褴褛,干粮即将耗尽,战力虚弱到极点。

  就在先遣队离安陆城十里之地时,鞑子方面已经发现了先遣队。得知自己即将腹背受敌,孔有德撤下了攻城部队,采取了防御态势。

  今天的攻击又失败了,鞑子方面的战将们并没有士气大落。这几天他们的攻击都是远程又大炮轰,中程用弓箭射,近程则用抓来的团匪治下乡民蚁附攻城。总之自己这方的核心战力还是没有多大损失的,唯一损失稍大的还是弓箭手。

  其实打到如今这幅态势的是有原因的。因为云梦城打的太惨,让孔有德意识到了团匪虽然战力不强但是战斗意志却非常强大。这样的对手若是守城肯定会让自己损失惨重的,可若是拉到城外野战,那么战斗意志的作用就没有守城时那么大了。

  所以,孔有德打的主意就是围点打援,围住团匪的总部,将团匪的羽翼都拉来,然后逐一歼灭。

  如今,孔有德的战略目标实现了,第一批的团匪援兵已经出现在十里外。据探马来报,来援的团匪约数千人,大多都是步兵,只有不到一百的骑兵。而且团匪援兵风尘仆仆,看样子就是疾驰而来,还没得到休息。

  孔有德望了望日头,只见太阳高挂当空,看情形应该是午时左右,秋冬之际的太阳烈而不热,正是作战之时。

  古代行军作战走失、冻毙、水土不服、伤口感染而死的士卒远远大于阵亡的。所以即使用团匪乡民蚁附攻城,但是大军中还是有数百伤病员,所以如今孔有德的所有战力除去抓来的乡民外也就一万一左右了。这一万一可是实打实的战兵!其中更有精锐的汉军八旗兵!相比于保安团总部新招的新丁,这些人可以说是可以以一当十,甚至能以一当百的!明末之时,鞑子入关劫掠,就以数十八旗兵撵着数千前明官兵跑,而此时这些新丁们的战力连那些前明军队还不如。所以,对于野战,孔有德非常有信心。

  留下三千人守着营寨防止团匪出城夹击,孔有德点起八千大军向着陈晨的五千先遣队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