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之誓死不降 第二百一十二章 北上(六)
作者:寂寞不知从何说起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一刻钟后,鞑子府城方面的援军终于来了。只见不远处尘沙漫起,旗影憧憧,大股敌人正踏地而来。

  “戒备!”各级军官纷纷命令手下们,时刻戒备等待命令。

  在军官们的命令下,执盾兵竖起了盾牌,弓箭手搭弓上箭,长枪手也握紧了长枪。

  当鞑子来到一营阵前两百步时便停了下来。鞑子带队的参将望见一营竟然如此之多的人马,心中大吃一惊。行军中他有些轻敌冒进,没有广布探马,因为他以为即使匪众攻下了颍上县,恐怕也是忙着搜刮全城呢。却没想到匪众竟然出城与自己野战,所以直到现在他才知道匪众的实力。

  “匪众竟然如此之多?难怪竟然胆敢与朝廷相抗,竟然敢与朝廷大军出城野战。哼,若是你们死守城池尚且还有几分活路,如今嘛,哼哼!”参将心中冷哼道。

  这几年,颍州府也不太平,反贼叛逆多如牛毛,上万人的队伍参将也带队剿灭过,自然不将一营放在心上。唯一让他吃惊的是一营不老老实实的守着城池等他带队去攻克,反而出城与自己野战,这让他难以想明白。

  不过,既然出城野战,那也算是给自己省功夫了。

  “为朝廷效忠,剿灭叛逆!杀啊!”参将喊道。

  虽然一营攻克了颍上县,虽然一营人数众多,但在参将眼中什么也算不上。自己手中的兵力虽然是绿营兵的守兵,但是那也是作战经验丰富的守兵。

  “杀啊!”

  在参将的命令下,鞑子的兵丁们纷纷呐喊的冲了上去。队伍杂乱无章,进攻阵型毫无章法,全凭借其中的精锐士卒带动。这种战法就是全凭心中的一腔热血将自己的勇气激发出来,然后忘乎所以的厮杀,直到胜利或者落败。

  就这样简单的战法,参将面对那些义军胜利了无数次。在他眼中,一营也如那些义军一样,刚洗干净泥腿没几天能握紧武器就不错了,恐怕过会儿看见头颅掉落躯干散碎就吓傻了吧。

  参将心中满满的都是自信,只要自己冲过去和这些匪众交织在一起,那么自己就胜利了。虽然参将也看见了匪众阵前有木桩,但是参将认为这东西也就仅仅是一个阻碍而已,就跟拒马差不多,自己大多都是步兵不怕这个。

  其实这个时代的许多战斗也是无比简单,战略上讲究机动包抄合围劫道围点打援什么的,但是战术上大多都是硬着头皮冲,只要冲过箭雨冲过炮弹弹丸的覆盖,再将敌人砍翻在地,那么你就赢了。

  拥有着许多次战斗胜利的经验,参将十分的自信。

  当鞑子接近五十步的距离时,阵前的军官便纷纷喊了起来:“预备!”

  当鞑子接近三十步时,军官们便命令道:“弓箭手,射!”

  于是,数百支弓箭齐齐的射了出去,当弓箭手射出手中的箭枝后,迅速的又搭上箭枝开弓射箭,形成了绵绵不尽的箭雨。

  抱着冲过去就是胜利的想法,鞑子们冒着箭雨硬冲着,只是当他们来到阵前二十步时,杵地上的木桩让他们速度减慢了起来,这样速度慢了后弓箭的杀伤力就更大了。

  见到自己的部下伤亡惨重,参将心中一惊,什么时候匪众竟然有这么多的弓箭了?

  只是如今正是士气高昂的时候,若是撤下来那么士气就泄了,下面的仗可就不好打了。

  “上!将旗押上!”

  对于这些义军,参将有自己的一套剿灭办法,那就是第一次攻击一定要迅猛,要如猛虎搏兔一般将这些所谓的义军击败,让他们恢复匪众的本色,然后四散而逃。

  密密麻麻的人群举着刀枪散发出强大的杀气,这样的情形可是十分骇人的。只是参将估错了情势,也看错了对手。

  参将自以为强大的实力在陈晨眼中只是小儿科而已,光是木桩和弓箭就让鞑子喝一壶了。

  鞑子一时间冲不过去,一些悍勇的鞑子拿起弓箭对射起来。一些弓箭射在了盾牌上,也有一些弓箭越过了盾牌射中了后面的团丁,造成了一些伤亡,也让一些新丁恐慌不已。面对天上落下箭枝,新丁想要躲避,可是左右都是团丁,他们将自己挤得紧紧地动弹不得,只能眼睁睁的望着箭枝从天而降射在自己的身上,那种无助的感觉,那种死亡从天而降的感觉让有的新丁都要崩溃了。虽然这些流矢的杀伤力不大,但是十分影响士气。这是许多新丁的第一战,恐惧、焦虑、不自信,这三者的任何一项都可能让新丁的战斗力锐减,甚至还会崩溃。

  战场上,十成本事能发挥三成就算得上精锐了,何况这其中许多未经训练的新丁?陈晨带他们出来不是让他们真正作战的,而是让他们感受一下战场气氛,纯粹的以战代练的。

  陈晨的杀手锏就是那近百个小号的炸药包。

  随着弓箭的射击,弓箭手的体力在急速的消耗,臂膀也渐渐酸痛起来。木桩和弓箭的防线也渐渐岌岌可危起来。战场上有所谓的一枪三刀六箭之说,面对身穿铠甲的敌人,弓箭的杀伤力其实并不大,弓箭主要起到袭扰的作用,用来搅乱敌人的阵势,然后好趁势掩杀。不过如今,一营有了更好的东西来替代弓箭的作用。

  当鞑子冲过了木桩和弓箭的防线后,执盾兵后方的长枪手开始忙活了起来。站在前排的长枪手都是老丁,他们沉着冷静的向着鞑子刺出一支支长枪,每一次的直刺右刺都带出一股股鲜血,留在鞑子身上的都是一个个巨大的血窟窿,三棱角留下的伤口除非是战场上及时的缝线,否则是难以愈合的。等待这些鞑子们的则是慢慢的失血过多而死。

  “掷弹兵,上!”

  得到命令后,掷弹兵从间隙中挤了过去,来到了执盾兵身后,这些掷弹兵们纷纷拿起了手中的炸药包,就着手中佛香上的火头点燃了引火线,然后用尽全身力气扔了出去。

  因为掷弹兵距离盾牌不远且要扔过盾牌外,这角度有些偏上,所以这些炸药包扔的不是太远。

  因为时间匆忙,制成了炸药包后也没有试验,所以陈晨也不知道这些炸药包的威力。对于这些炸药包的战果,陈晨也十分期待。

  而鞑子面对这种炸药包的攻击也不知道躲避,开始时还以为是石头纷纷躲开,但当他们发现这些炸药包撞击在身上不疼时,鞑子也就不躲了。甚至还有人反应快的从身上一把接过即将坠落的炸药包,看着燃烧的引线,他们也不知道如何处理。

  就这样很快的,炸药包的引线燃尽了,爆炸开始了。

  “轰!”

  “轰!”

  “轰!”

  数十声巨响在鞑子的队伍中响起,一股股黑烟腾上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