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之誓死不降 第二百四十七章 第三次围剿(四)
作者:寂寞不知从何说起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洪承畴也是吃惊不已,他不敢置信的问道。

  “怎会有如此**行经?天地君亲师,怎能以子克父?还要与父断绝关系?甚至殴打父亲?实在荒谬,实在荒谬,真是滑天下之大稽!团匪之流连夷狄都不如!”

  因为无法相信,洪承畴口气急促的说了好多话。

  见洪承畴如此神态,陈忠清并没有吃惊。当初听到这事时,他也是这样的。虽然陈忠清是一个武夫,但是他一心向学,是十分尊崇五伦八德的。这也是他不愿投降保安团的一个原因。

  于是,陈忠清对着洪承畴苦笑道。

  “回经略大人的话,逃到府城的那些地主缙绅们正是看到了自家亲朋好友的遭遇,这才举家逃来府城的。好多人都是从庐州府、六安州、太平府方向逃来的。这次若非经略大人大军救援,即使末将守住了府城,恐怕这些人还将南逃,着实是被团匪的行经吓怕了。”

  听着陈忠清的话,洪承畴也是点头称是。不要说那些地主缙绅们了,就是自己,对于这批斗之事也是心有余悸吧。此刻洪承畴想到了当初松山之事。若是先帝在俘获自己后,若是也用这事威胁自己,恐怕等不到范文程试探,自己就降了吧。

  “忠清,你口才上佳,思绪通达,似乎进过学?”洪承畴压下了心中的惧意,岔开话题说道。

  “回大人的话,末将虽是武夫,但心慕儒学。虽然没有进过学,但是平常行军作战之余,也会请先生读读春秋,认识文字的。”

  “好好好,古有关云长夜读春秋,今有你陈忠清也读春秋。老夫虽然才疏学浅,但也是进士出身,这春秋也是多番熟读。有不明白的地方就来问老夫吧!”洪承畴笑着说道。

  听到这话,陈忠清欣喜不已,干脆直接就跪下嗻嗻了。而洪承畴身后的侍从将领们更是用嫉妒的目光看着这个陈忠清,心想好一个马屁精,竟然还让他拍着了。日后荣华富贵高官厚禄指日可待了。

  洪承畴和陈忠清一番作秀后,现场原本凝重的气氛缓和了下来,于是洪承畴继续问道。

  “忠清啊!你今后算是老夫半个弟子了。你说说看,这团匪有哪些长处和短处?”

  从陈忠清口中,洪承畴听到了许多名词,一时半会儿他又不明白什么意思。直接讯问有失自己的身份,只能慢慢的套话了。

  陈忠清驻扎安庆府城,与团匪周旋数月,再加上有从逃来府城的地主缙绅们口中得知的情报,自然对团匪熟悉多了。

  他沉思了一会儿后,便说道。

  “团匪除了在精神上压迫治下之民不敢反抗外,还擅长练兵。团匪的练兵之法平淡无奇,只有站军姿、走正步等区区几种,但是却训练了强大的纪律性。再加上他们每日一操,狠练战技,这才战力逼人。”

  “什么?每日一操?”洪承畴又吃惊了。

  这每日一操得消耗多少粮食啊?即使朝廷如此强大,财富如此富庶,也撑不起一日一操啊!因为当兵的都是大爷,不仅军队行军都要开拨费,这操练也要赏银啊!一旦操练起来,那么粮食、箭枝、刀枪等武器耗费就海了去了。这团匪怎能一日一操?

  见洪承畴疑惑的看着自己,陈忠清急忙解释道。

  “团匪操练主要以训练队列为主,这样不会浪费军资的。即使训练战技,其长枪手也是刺击草把子,不会损害枪头的。还有,团匪是没有军饷的,这样他们就不用发开拨费赏银之类的。只要粮食足够,他们就可以一日一操。除了正规军外,他们的民兵也要三五日一操,用他们的话就是藏兵于民。”

  “啊?民兵?”洪承畴再次失口问道。这一刻,他觉得朝廷对团匪了解的太少了。兵法说,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团匪对朝廷了解颇多,可是朝廷对团匪缺乏了解。这就犹如我明敌暗,这仗可就难打了。一瞬间,洪承畴心中闪过一丝不安。

  “团匪攻城主要以蚁附攻城和爆破攻城两种。蚁附攻城只能用足够兵力固守,而爆破攻城可以预备大量清水,从城墙上向下淋,将火药淋湿就可以阻碍火药爆炸了。只是若是团匪挖地道,水流不进,那就难办了。”

  “团匪还有一种叫炸药包的武器,从几斤到十几斤的都有。虽然这种武器威力巨大,但是若是引线未烧完,只要切断引线就可以阻止爆炸了。末将守城时可是用此法阻止了许多炸药包的爆炸。”

  “另外团匪还有一种奇怪的树炮,只是这种炮大多都是一次性的,多用两次就会炸膛。威力虽然大,但是一来距离近,二来寿命短。野战不行,守城还是可以的。”

  在陈忠清滔滔不绝的说了许多团匪的情报后,洪承畴越听越是吃惊不已。在朝廷的眼皮底下,这团匪竟然发展成如此的声势。竟然还有许多自己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武器和战法,这让洪承畴心中五味杂陈。

  若是十余年前,自己有团匪这些战法,或许前明也就不会亡了,或许这个天下早就太平了,或许没人背后戳自己的脊梁骨,或许自己的老母和兄弟也不会与自己势如水火了。

  时也命也,一时间洪承畴竟然恍惚起来。

  当洪承畴陷入沉思时,身旁的人都不敢打扰。好半天,等洪承畴清醒过来时,见到四周之人的神态,就知道自己沉思过久了。他自嘲的笑着说道。

  “老了,老了,人一老就是喜欢回想。”

  “忠清,老夫见你对团匪了如指掌,这些情报都是从何得知的?”

  “大人,这些都是末将从受伤被俘的团匪口中得知。虽然一些团匪杜绝治疗甚至自尽的,但是还是有一些胆小且无家眷羁绊的人愿意投降朝廷。于是,末将便对团匪了解颇多。”

  “好好好,朝廷就是缺少忠清这等将才啊!这次忠清守住了安庆府城,如此大功,老夫会向朝廷表忠清为总兵!”

  “末将叩谢经略大人的提拔大恩,末将必将忠心朝廷忠心经略大人!”

  这一刻,陈忠清的春天终于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