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之誓死不降 第三百三十章 第二次东征(十二)
作者:寂寞不知从何说起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当张连生带着大部队行经至宁国府和昌化县交界之地时,水路不通便大军上岸了。这时,他接到了两道情报。一道是昌化、于潜、临安等地反动地主武装无比活跃,正不断的冲击保安团刚刚设立的政权机构。另一道情报就是杭州城拿下来了,不过重要的府库机构全部被鞑子焚毁,城中近三成也被烧毁。居民们无粮食用,为了接济他们,林家旺动用了军粮。只是城中军民太多,即使动用军粮也支撑不了多久,希望大部队赶快前往杭州,重要的是运粮队前往杭州接济。

  得知杭州财富被焚毁一空后,张连生遗憾不已。杭州城也是一座历史名城,论富裕程度不逊色于金陵几分。只是如今已是如此了,再哀叹也是无益。而且杭州一下,这浙江局势又变了。张连生也没想到鞑子竟然会如此胆小了,竟然连城也不敢守了。不过鞑子不敢守城也是好事,至少他们已经开始畏惧了。

  原本金砺为了守城几乎将麾下兵力都集中在了杭州城,如今弃守杭州后,大部分兵力都散掉了,于是原先属于金砺的严州府、绍兴府、金华府、衢州府、处州府就处于兵力空虚的状态了。之后保安团大军攻城已经不用费力了,而是变成了行军。

  当机立断,张连生又分出了三个纵队南下,其中五二纵队之前就前往严州府,现在张连生又派五零纵队前往严州府,然后五三纵队和近一纵队前往金华府。这样一来一个府就有两个纵队了,其中严州府有五零纵队和五二纵队,金华府有五三纵队和近一纵队。而张连生亲帅剩下的五一纵队和近二纵队、近三纵队、近四纵队和近五纵队,剩下兵力将近十万。

  至于杭州府各县反动地主武装反扑的事情那根本不算什么,当张连生的十万大军一路碾压过去后,这些人或是被杀或是统统逮捕抓进了劳改营,等待他们的将是浙江省的基建工程建设。

  为了避免此事的发生,张连生交代了几名纵队长,让他们在清理地方时手段可以再严酷一些。短短一句话就是上万家庭的生死离别。一个人的地位到达一定的高度后,仅仅一个眼神都能关乎到无数人的身家性命,这是上位者的荣耀,更是底层人的悲哀。如今这个乱世更是如此。

  于是二方面军再次分兵了,数万人马向着南方滚滚而去,一路连克分水、新城、桐庐等县。连带保障他们后勤的二十万民夫,兵力庞大的简直可以攻克一省了。

  就这样一路横扫着,张连生率着十万大军来到了杭州城下。此时张承武也带着一方面军赶了过来,杭州城下重兵云集,一时间红旗几乎将天空都遮住了。

  这时,金砺带着部队一路南逃直到处州府这才停了下来。这一路上三千精兵跑散了数百人,如今只剩下两千五六了。不过主要大将吴汝玠和马进宝还在。吴汝玠麾下本是驻防在杭州城的八旗大军,只是数年大战打下来,麾下的八旗大军早就损失惨重了。而且吴汝玠仅仅是汉军旗人,在被朝廷抛弃了也就转头全心全意的靠向金砺了。所以这次他建议金砺放弃杭州,并与金砺一起逃亡处州府。处州府已经靠福建了,距离杭州五六百里,金砺这才稍稍放下了心。而且他也不想完全丢失浙江的地盘去福建寄人篱下。毕竟有块自己的地盘就是投靠别人也能让人更器重一些。处州作为福建的北方屏障,金砺相信耿继茂会大力支持自己的。

  金砺暂时逃过一劫,但是处在宁波府的鲁王朝廷却仿佛巨浪滔天一般。朝臣们或是请求鲁王召集新降的明忠公耿继茂、明德公尚可喜等人救驾,或是请求鲁王带着朝廷转移到舟山去,或是请求鲁王南下福建躲避把保安团此次的进攻。

  对于朝臣们的建议,鲁王也慌了手脚,他一时之间也不知道该去怎么办?

  “怎么会这样?怎么会这样?我们不是和保安团的关系不是挺好的吗?”鲁王喃喃自语道。

  虽然当初保安团准备进攻金砺黄宗羲调停未果后,鲁王应朝臣们的建议将黄宗羲召回了宁波。不过当时鲁王可没想到保安团会攻下杭州,兵锋直指绍兴甚至是宁波。

  杭州到宁波仅仅三百余里,尤其是杭州府和宁波府之间的绍兴府经过自己与金砺数年之间的拉锯战几乎就成了一片白地了,可以说绍兴府是挡不住保安团的。如今保安团近百万大军进入浙江,怎可抵抗?怎么抵抗?

  就在鲁王着急的冷汗直冒时,张名振站了出来。

  “王爷,值此危亡时刻,我军上下当众志成城,势与团匪死战到底!”

  此话刚落,大学士张肯堂就反对了。

  “定西候,此话差矣。我朝兵力堪堪五万不到,团匪此次出兵几有百万之众,怎么抵抗?与其白白牺牲不如保存实力前往舟山。团匪虽然陆上强大,但是他们的水师舟船却不多,无法进攻舟山。”

  “是啊,张大人所言极是。”刘世勋王善等人纷纷应和道。

  “逃逃逃,此时我们还能逃到哪里去?”张煌言也站出来说道。

  张煌言此话一出,众人皆是沉默不语。这将近是十年来,众人都是一路逃亡,如今总算有了小小的根据之地,他们也实在不想逃了。只是这次敌人如此强大,不跑又打得过吗?

  “张侍郎,此次不是鞑子攻来,而是保安团。毕竟保安团也是我族之人,若事不可为,不若,不若降了吧。总比降鞑子要好得多。”左都督张名扬咬着牙说道。

  听闻这话,张名振和张煌言大吃一惊,急忙对鲁王说道。

  “王爷,投降之事万万不可。难道王爷忘了团匪的政策了吗?”

  听闻这话,鲁王心中一惊,顿时打消了投降的念头。于是他开口说道。

  “投降之事不必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