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风云之韩国再起 第一百八十二章 分兵
作者:蚂蚱不吃鱼的小说      更新:2023-01-12

  蒙骜等人沉思不语,等着廉颇下后“决定”。大家都很清楚,照顾到所有国家利益是不可能,这是一场博弈,既然是博弈,总有输家有赢家。这个时候,每个国家底牌就变得很是重要。

  廉颇将众人神色一一记心中,许多人患得患失,为了利益人人可以铤而走险,但若是冒着巨大风险后还便宜了别人,这就是存问题。不过,这次其实是伐秦,而不是灭秦,适可而止是廉颇所要掌握。

  没有让众人等太久,廉颇洪亮而沉稳声音大帐内响起,“诸位,按照我国所掌握情报和我多年行军经验分析,我以为我六国联军当兵分两路伐秦。一路以我赵国、燕国、齐国为主,出兵河西郡,绕过函谷关经略内史郡;一路以韩国、魏国、楚国为主,出兵峣关、汉中,分散秦国注意力。若是行动顺利,大军咸阳汇合,若是不利,则步步为营,占领几处要塞!”

  “兵分两路?”众人怎么也没想到,向来权力*甚重赵国居然甘心分兵。三十万大军聚集一起固然声势浩大,但终究行动不便。若是均分成两支话,行动上大大便宜了。但如何分配权力这是很重要事情,搞不好,会给日后分裂造下伏笔。

  蒙骜等人静静地望着廉颇,等他后面言语----既有这样分配解释,也有分兵后各国是各自行事还是任命一人为指挥答疑。

  廉颇自是知道众人等自己解释,于是说道:“诸位,用兵之计于虚虚实实。若是我们聚集一起,行动不便尚且不说,重要是我军动向必定完全为秦国掌握,于我不利。因此我以为兵分两路乃是合适。至于为何我国和燕国、齐国分一起,韩国、魏国、楚国分一起,有两个原因。一者同为北方国家。战术相似;二者补给便宜。”

  田单听到这里心里就悲愤起来,“娘,劳资齐国距离前线十万八千里好不好!补给便宜个毛!燕国也是!要说补给便宜,恐怕只有你们赵国吧!至于同为北方国家。战术相似,是无稽之谈。拜托,韩国、魏国才是!你们当初三国合力把秦国揍得找不到北呢!”

  蒙骜心里想得则是赵国到现还不忘记压制齐国啊!这一次联军分为南北两路,北路拥兵十六万,南路拥兵十四万。赵国有这样考量也是根据各国出兵数量吧!也算是权宜之计!不管怎么说,齐国这次是被赵国吃定了。至于燕国出奇地配合,应该是被赵国用什么好处收买了。

  果不其然,廉颇话音刚落,燕国将军荣蚠就附议道:“廉将军此计甚好!南北两路兵力相差无几,且有田丞相这样老谋深算名将。我北路军当一路势如破竹!”

  廉颇笑着点了点头,回应了荣蚠夸赞。田单没来由觉得自己中计了,这一支大军里,赵国一直想压制自己,燕国则是心怀叵测。如果不是自己。燕国肯定会成为继赵国之后又一个庞然大物。但因为自己,燕国也是受了重创!

  楚国景阳则是心里暗喜不已,首先楚军又回到所熟悉山地战中,其次,楚国补给会相当方便。有燕国和赵国悉心照料,景阳深信,田单一定会受到好“待遇”!

  魏国晋鄙心思则是有些复杂。虽然逃脱了猛攻函谷关“厄运”。但魏国却要自食其果,要跟着韩国一起攻打峣关。峣关啊峣关,又岂是那么好打!足足四万大军足以将峣关经营地固若金汤!至于汉中方向,魏国得到了又有什么好处呢!现,魏国只想着收回函谷关,扩大河东郡土地。当然。魏国也不是完全没有机会。只要可以打破峣关,魏军就可以悄悄行军到函谷关西侧,里应外合之下,函谷关必定重归魏国。

  很,所有人都意识到这次分兵有着不得已苦衷。如果不是秦国固若金汤要塞堵住了联军前进道路。联军应该不会分兵。现分兵办法,已经大程度地照顾了各国利益。若说牺牲,那么应该就是不知所措“齐国”了。

  赵、韩、楚、燕坚定支持影响下,魏国有些犹豫地答应了,齐国则是完全受限于形势,不得不答应。于是,三月十六日,联军终于确定了后续进攻方向。六国“愉地”达成了一致。

  因为六国伐秦一事,秦国和山东六国贸易几乎完全被切断了。沿途基本上见不到行人,若是有行人,大可能就是----对方是敌国密探。六国旌旗依然飘扬安邑,但各国大军主力却是借着黑夜掩护,一南一北,悄然离去。

  北线军团主将毫无疑问是廉颇,南线军团主将却是落了蒙骜头上。论兵力,魏国还比韩国多一万,论资历,楚国景阳则是优先。但主将依然不是晋鄙,不是景阳,而是韩国贵---郎中令蒙骜。

  虽然晋鄙和景阳都出于对赵国尊重认可了廉颇任命,但廉颇为了计划顺利实施,解释道:“武关目前韩国手上!补给为方便。韩国、楚国、魏国三国大军粮草用度由韩国提供,论地形熟悉论后勤补给,蒙骜三人占优!所以,蒙骜是主将佳选择!”

  一路旖旎,秦国自然没有想到,六国联军居然不知死活地要分兵。是,就是不知死活!秦国看来,六国联军聚拢一起话,秦国不倾全国之兵,是万万没有机会打败联军。但联军若是分兵,秦国完全可以局部占据压倒性优势,各个击破!

  当然,因为消息闭塞或者说六国刻意地封锁消息,秦国眼下还不知道联军已经分兵消息。他们洛水以西,函谷关上,峣关上,安静地等待六国联军到来。秦国主力已经栎阳、阴晋一线完成了集结,只等确定六国联军主攻方向后就待机而动。

  联军南线军团出安邑后,先是向东五十里,接着才南下,过渑池,经宜阳,穿城,后直抵南阳郡。

  一路上,晋鄙和蒙骜交流甚少,哪怕没有那段不愉争论,晋鄙怕是也不会心服蒙骜。毕竟,他自己是魏国高军事将领,而蒙骜上面还有暴鸢。而且,让晋鄙失望是,廉颇明明认可了自己函谷关佯攻、峣关偷袭策略,却偏偏任命了蒙骜为将!耻于人下,就是晋鄙现想法。如果不是因为南阳韩国手中,这主将位置还真不一定是蒙骜。

  景阳想法则不同了,虽然他也是楚国高军事将领,但终究没有晋鄙那么深厚底气。毕竟楚国元气大伤后就没有恢复过来,楚国现是谁都得罪不起,除非楚国拼着后一口气,还是可以把齐国之类“咬重伤”!

  正是基于这样想法,所以景阳不惜放下身段,多次拜访蒙骜。景阳看来,楚国若是想要这次伐秦战事里获得多利益,必须交好韩国。况且,多一个朋友多一条路!韩国国力这两年发展地很,已经渐渐把魏国拉远了,燕国人口底子那里,虽然如今燕王也是比较贤明,但还需要一定时间。现,各国国力排序话应该是秦国、赵国、韩国、魏国、燕国、齐国、楚国。

  对于景阳示好,蒙骜也给于了足够尊重。诚实地说,位置决定态度,蒙骜也不是有心要为难晋鄙,想要对方难堪。但阴差阳错之下,造成了现这种两人关系浮于表面现象。蒙骜虽然不愿意,但也不会因此向对方屈服。现他代表是韩王,自己屈服了,就是韩王屈服了。

  要知道,秦国这块肥肉,看似很大,但也有很多骨头。这次韩国想要咬下部分,当然容不了魏国插手。如果魏国不识好歹话,蒙骜不介意阴一下魏国。

  四月初时候,十四万大军抵达宛城,这里,蒙骜下令全军休整数日。按照行程,联军北线军团行程会比南线军团多得多,也困难多。因此,蒙骜决定稍微等一下北线军团。

  ps:

  明天补上今天欠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