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 《秦楚风云人物》——宋义
作者:庄不周的小说      更新:2018-01-16

  宋义是个悲剧人物,在很多人的眼里,他所起的作用,只是为了反衬项羽的英勇无敌,再往深里发掘一点,他好象还是楚怀王失败的根源,就是因为他的被杀,楚怀王的大好形势一落千丈,为他最终被杀埋下了伏笔。

  这是宋义给人的印象,然而,只是表面上的印象。

  按规矩,先说一下宋义的背景。

  宋义没什么背景,无论是《史记》还是《汉书》,都没有提到他的背景,他的出场始于项梁在东阿大破章邯,开始骄傲以后,是他提醒项梁骄兵必败这个道理,因此被项梁支使到齐国出使去了——似乎是看他不顺眼,不想看着他烦人——宋义因此遇到了齐国的使者高陵君显,对项梁的战败作了预言,为自己的意外崛起作了一个准备。随后被夺权成功的楚怀王看中,《汉书》上说,“王召义议事而说之,因以为上将军”。《史记》的记载大同小异,只多一个字,是“大说之”,似乎楚怀王对他十分满意,随即让他做了楚军的最高将领,率兵救赵。他在安阳(这个地点现在不名,按前后文的意思来看,应该还在河南,而且离无盐县不远,因为后来他送儿子宋襄相齐,曾经在无盐聚酒高会)一停就是四十六天,然后被项羽杀了,连带着他的儿子宋襄也被项羽追杀,他的历史使用到此为止。

  宋义是失败的,父子两人死于项羽之手,还沦为历史的笑柄。他之前的情况不明,不知道是什么出身,但是宋家后面的日子不错。他的孙子宋昌后来跟了刘邦,立了功,后来做了代中尉,也就是相当于代国的首都警备区司令员的样子,负责代国国都的安全。后来在代王成为文帝的过程中,他又起了很大的作用,因此被封为卫将军,壮武侯。从那个时候起,宋家搬家到扶风平陵,扶风平陵宋氏在西汉一代没出什么大名人,但是到了东汉,宋家很风光,出了两个贵人,一个皇后,一个王妃,但是并没有因此成为显赫的外戚,在东汉此起彼伏的外戚中,宋家默默无闻。因为那个皇后,宋家还倒了大霉,连带着让曹操也跟着走了霉运。曹操的从妹嫁给了那个宋皇后的弟弟(氵隐)彊侯宋奇,宋家倒台,他也因此丢官。

  后面的情况不铺开来说,我们还把目光集中到宋义身上。

  宋义的突然上位,源于他对项梁兵败的预测,看起来很牛叉,其实并不复杂,项梁的实力当时虽然不错,可是秦军的势力之强,并不是项梁能够比拟的,他打败了章邯,却不趁胜追击,扩大战果,反而转攻定陶,这个战略失误是很明显的,(当然项梁也有他的苦衷,他的兵力不足以攻破濮阳,大概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他才派宋义去齐国,请齐国一起出兵。)而章邯的特点又是以奇袭著称,不久前,他就在临济城下上演过这一幕,一战而击溃了项佗和齐王田儋带领的齐楚联军,田儋阵亡,齐国陷入内乱。只要有点战略思维的人,都可以预见项梁的失败。

  随后楚怀王听了高陵君的推荐之后,召宋义议事,宋义说得头头是道,把楚怀王侃晕了,“王大说之”,就让他做了上将军。从这里可以看出,宋义就算不是什么天才,但也不是什么蠢蛋,至少能把楚怀王说得大说,宋义还是有两把刷子的,至少是口头上。

  对宋义的指责,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他带兵救赵,“四十六日不进”,二是他派儿子到齐国为相,项羽宣布他的罪名时,就说他“与齐谋反楚”。我们要分析的,就是这两点。

  第一,他为什么要在安阳一停就是四十六天?

  先说当时的外在环境。

  章邯击杀项梁,移兵河北,一战而取邯郸,章邯拆除了邯郸城,移其民于河内,赵王歇在张耳的保护下逃到巨鹿。章邯令王离围巨鹿,筑甬道而饷王离,秦军的具体兵力不详,但是据最后还有二十万秦军被项羽坑杀来看,大概说秦军的总兵力在四十万左右没有太大问题。兵多,粮足,秦军的势头之猛,在当时看来,是没有一点败亡的征兆的。

  而与此相对比的山东六国的情况又如何呢?

  韩国,张良在项梁的支持下,辅佐韩王成当时正在为恢复韩国而努力,立成为韩王,张良为司徒,“将千余人西略韩地,得数城,秦辄复取之,往来为游兵颖川。”韩军自保都不足,根本没有实力救赵,可以忽略不计。

  魏国,魏王咎死后,魏豹到盱眙向楚怀王求援,怀王给他数千人,使魏豹徇魏地,得二十余城,怀王立他为魏王。汉书上说魏豹为王的时间是项羽战胜章邯之后,想必在巨鹿之战前,魏豹自顾不暇还没有实力去帮楚军。他出兵从项羽,是以后的事情。

  燕国,燕王韩广使大将臧荼率军援救,人数不详。

  齐国,齐相田荣因为田角、田间的事情,一直不愿意出兵援赵,援赵的齐军将领田都、田安都是背叛了田荣私自出兵的,人数不详。

  陈余,他的兵力也不详,但是有一个模糊的数字,张耳曾经责备陈余见死不救时说,“公有兵数万”,究竟是几万,不清楚。

  张敖,这个相对准确一点,万余人。

  燕、齐、赵的援军加起来有多少,没有准确的数字,从诸军“十余壁”的情况来看,大概在十万左右。这么多人到了巨鹿城下却不敢动,从另一个侧面可以估计秦军当时不是强,而是很强。

  楚军共有多少人?众说纷云,项羽说是“扫境内之兵”,后来又派英布、蒲将军两万人先渡河,比较合理的推测是楚军的总兵力大约在八万到十万左右。

  从这个兵力对比来看,宋义屯兵于安阳不进,是有一定道理的,你可以说他是怯战,也可以说他别有用心,但是这个决定在当时看来并没有多少让人指责的地方:楚军救赵根本没有胜利的希望,否则项羽渡河之后,也不会破釜沉舟,以示士卒必死,“无还之心”了,这是豪赌,孤注一掷的豪赌,人不逼到没有后路,不会这么干,由此可以想象当时情况的危险。

  项羽赌赢了,所以他是对的,可是如果他赌输了呢?那么宋义就不是现在这个形象了。

  历史不好假设,我们只能说宋义倒霉。

  然而宋义在安阳也没闲着,他办了两件事,一是压制项羽,一是派儿子宋襄到齐国为相。正是后一件事,让项羽有了杀他的理由,说他“与齐谋反楚”,这句话半对半不对。“与齐谋”是对的,“反楚”则不然,实际上他反的是项羽。因此,这两件事可以说是一件事的两个方面。

  而且有一点要指出的是,宋义不是私自与齐谋,而是得到了楚怀王的授意的。这件事的分析,还要从临济城下章邯夜袭开始说起。

  章邯包围临济,魏王咎向齐楚赵求援,楚军派出了项佗,齐军则是齐王田儋亲自带队,没想到临济城下遭到了章邯“衔枚夜击”,齐楚联军大败,田儋战死。田儋一死,齐国就乱了,齐人立田假为王,田角为相,田角弟田间为将。要注意的一点是,田假是齐国最后一个王田建的弟弟,比起田儋、田荣来,他们的宗室身份更正宗。也正因为如此,齐相田荣连临济也不救了,田儋的仇也不报了,立刻回兵,把田假他们打身为了,田假逃到了楚,田角兄弟逃到了赵。田荣立田儋子田市为王,自为相,弟田横为将。虽然夺回了王位,但是田荣对田假等人的威胁时刻不敢放松。项梁要求他出兵一起解临济之围的时候,他就提出要求,要赵楚把这三个人送回齐国才肯出兵,赵楚不肯答应,齐国也就拒绝出兵。

  齐国不出兵,项梁只好独挑大梁,但是和齐的梁子也就在这个时候结下了。有一个事情需要注意的是,当时楚国的事情项梁说了算,拒绝齐国送回田假的要求,也是项梁拒绝的,因此,楚与齐的矛盾,实际上是项梁与齐的矛盾,并不是楚怀王与齐的矛盾。齐的使者高陵君去楚怀王究竟是为了什么,想必与这件事也有点关系。

  后来项梁死了,楚怀王当了权,这个时候楚国的事情他做主了。楚军援赵,实力不足,楚怀王肯定会希望齐国的帮忙。齐楚并称大国,楚军在连败之后还能有兵近十万,齐国出十万兵,也不是不可能。如果齐楚联手,再加上赵燕的帮衬,解巨鹿之围的可能就要大得多。

  更何况楚怀王对项羽一直不放心,项梁自立为武信君,架空他的事情,他不可能不引以为鉴。而齐与项梁之间的矛盾,这个时候也就转化成了齐与项羽之间的矛盾,与齐联合,从另一个角度说,就是针对项羽。

  如果没有楚怀王和齐相田荣之间的约定,作为上将军的宋义把儿子送到齐国为相,这件事就显得相当不靠谱了。一般来说,宋义带兵出征,又是举国之兵,他的儿子应该留在彭城做人质,没有怀王的允许,他怎么可能带在身边?再说了,到齐国为相,那就是代替田荣的职位,如何没有交易在其中,田荣会答应这件事?

  因此,这件事的真相可能就是楚怀王为了以送回田假为条件联齐救赵,同时压制项羽,而田荣让出齐国的相位给宋襄以示合作诚意。一旦合作成功,内则楚怀王成功压制了项羽,田荣解除了田假这个心头之患,外则破秦救赵,可谓是双丰收,各得其所。

  宋义担当的,应该就是这个任务,在合作成功,齐国出兵之前,渡河救赵,并不是宋义或者说楚怀王计划中的事,没有齐兵的帮忙,楚军根本不可能担当起这个艰巨的任务。

  你可以说楚怀王和宋义胆怯,但是你不得不承认,这个方案比起项羽破釜沉舟式的豪赌更有可行性。

  但是这样一来,项家就成了最大的受害者。有了齐国的支援,楚怀王的底气更足了,如果再打赢了巨鹿之战,他的威望将彻底盖过项家。再加上他是名正言顺的楚国王族,项羽到时候再想翻身做主人,基本就成了幻想。

  这里我们插一句,就是英布、蒲将军等人现在是项羽的人还是怀王的人?名义上说,楚怀王是王,上将军是宋义,项羽只是个次将,英布、蒲将军等人是归宋义直接领导的,不从属于项羽。项羽杀宋义之后,“诸将慑服,莫敢枝梧”,可见,他们事先并不知情,更谈不上支持。从这一点来看,他们和项羽的关系,不仅名义上没有从属关系,而且实际上也不是一条心,项羽还能控制的,只有项家自己的力量,大概也就是以渡江的八千精兵为基干的兵力,以及像桓楚这样的亲信将领。

  因此,项羽不能再忍,他知道宋襄担任齐相的后果,他只能孤注一掷。

  杀宋义是孤注一掷,而渡河救赵,同样也是孤注一掷,不救赵立下盖世之功,提高自己的威望,进而震慑众将,他的下场用脚指头都可以想得到。因为到这个时候为止,项羽的名望还远远不能和项梁相提并论,他需要一场酣畅淋漓的胜利来建立属于自己的威名。

  这恐怕就是项羽破釜沉舟的深层原因,救赵,不过是表象而已。

  至于宋义,他是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被人剁了脑袋,当然也只能随便人泼脏水了。这个时候,楚怀王不会因为他而和项羽翻脸。由此可见,任何智谋,如果没有暴力作为依仗,都是不太可靠的事情。从这外角度来说,说宋义是个书生,也没太冤枉他。

  如果他能抓紧时间打一些胜仗,慢慢的把英布等人牢牢的控制在手里的话,项羽大概也翻不了身的。可是他饮酒高会,不恤士卒(权当这个说法是真的吧),无疑是坐在柴薪上玩火而不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