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之逍遥王爷 第三九五章 风云再起(三十七)
作者:120笑话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一道尖锐的喊叫声响彻天地之间。

  顿时就吸引了战场之两方人马,每个人都是惊讶的望向城头之。当看到城头的发生的场面时,每个人都愣住了。

  只见身穿深紫色五爪青龙袍的窦建德,脑袋向着一侧歪去,而一名身材伟岸的男子正用右手捏住他的脖子。

  下一刻,那男子嘴角咧开,露出洁白的牙齿,阴狠的一笑,随后窦建德的身子就被他从足有十丈高的乐寿城墙扔了下来。

  人都被他杀了,还要如此对待人家的尸身,说明两者存在极大的仇怨。

  “那不是宇文化及么?”

  李世民见到城墙那男子,当下不由得一愣。他记得两人似乎是联盟关系,这又是搞哪出?

  “哈哈…”

  干掉窦建德的宇文化及站在城墙之张狂的大笑着,扫了一眼李世民这个方向,身子一跃,脚下轻点,人就消失在城墙之。

  “那家伙杀了陛下,不要放过他!”

  “弓箭手把他射下来!”

  “冲啊,为陛下报仇!”

  过了足足有好几秒的时间,那些夏国的士兵才反应过来,一个个嘶吼着要替窦建德报仇,不过这个时候宇文化及的身影却是已经消失。

  “全军向中间靠拢,注意敌方动向,慢慢后撤。”

  突发的情况让众人都懵了,在经过短暂的思考之后,李世民果断的下令撤军。

  或许有人会觉得此时对方皇帝都死了。那不是最好的进攻时机吗?

  当然这个道理没错,但是要看对方是否能够组织起有效的攻击。敌方首领死了,群龙无首,没有人带领那么就很容易攻破;若是有人在这时候振臂一挥。将窦建德死亡而产生的哀伤发泄在李唐身,那就得不偿失了。

  至少李世民觉得尉迟敬德能够做到这一点,所以,现在撤退是最明智的选择。

  “大军立刻集结,集结四队小部队。每队五百骑兵,五百刀盾兵,五百长枪兵,五百弓箭手。从四个方向进行搜索,一定要将杀害陛下的凶手捕捉到。”

  尉迟敬德见李世民收兵,他也将大军集结起来,也没有追击李唐大军。

  “各军将领随本将入城。与各大臣商议册立陛下嗣子登基的事宜。”

  尉迟敬德将各军安排好,带着一些重要头领匆匆向着城内走去。然而,等他进入城内之后,才知道窦建德一家皆被杀害。

  对此,文武百官俱都是面面相觑。

  “如今。陛下遇害,且无登基之人,各位大臣以为如何?”

  一名文官站了出来,他乃是窦建德在时较为倚重的大臣之一。被任以夏国左丞职责的柳调。

  “不知柳左丞有何高见?我等俱以柳大人马首是瞻!”

  “是极,是极。柳大人有何提议快快说出。”

  众人都催促柳调将他的想法说出来。

  “既然如此,柳某不才。就说说自己的看法。”柳调整整了官服,对着空荡荡的大殿方拜了拜,随后一脸严肃的说到:“陛下驾崩,且无子嗣遗留。因此,如今只有两条路给我们选择。”

  “我等洗耳恭听!”

  “第一,为帝皇者,当德义兼备。故此,谁人觉得自己德义足矣,可带领我等,我等愿奉之为主。”

  柳调话中的意思也就是从众人之中选出一人,登基为帝。

  此话一出,众人皆愕然!

  “柳大人此话端的大逆不道,不当人子!”

  当下,就有一些迂腐的儒士,对着柳调破口大骂,更有甚者都要撸起袖子和柳调大干一场。

  “诸位大人安静,且听我一言。”柳调挥手制止众人,或许因为他曾经的威势,故此大家也都听话的静了下来。“陛下无子嗣遗留,也无旁系族亲存在。如今李唐大军在外,若是不早些决断,各位觉得我等性命可保否?”

  一席话说等众人哑口无言,在场没有几人愿意为窦建德尽忠到放弃自己的生命,尽一些臣子本分也就足够了。

  所以,一提到他们自身的安危,就无人继续反驳了。

  “柳大人,那不知第二个选择是什么?”

  侍中崔君肃见有些冷场,当下站了出来询问柳调先前所说的另一个选择。

  在场众多文武大臣,当然并非说没有一些想法,但是却也不敢说出来,若是遭人围攻,这个位置没得到,还因此丧命,就有些得不偿失了。

  “第二个选择,那就是我们选择一个势力投靠!”

  说这句话的时候,柳调眼中精光一闪,他之所以说出两个选择,其实真正的目的就只有这一个,当然场中众人是不知道他的想法。

  一直不说话,盯着众人的尉迟敬德,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

  “这个…”

  众人都有些为难,投靠别的势力没有问题,只是自己现在的一切又怎么办?投靠的那个势力是否会让自己继续呆在如今这个职位,而且不排除对方卸磨杀驴。

  因此,众人再次沉默了。

  “众位大人,时间紧迫,强敌在外,若是我们不早点拿出个决断,到时被李唐攻破城墙,那再说什么也都是虚言了。”

  柳调见众人犹豫着,从心理对他们进行压迫。

  “众位大人,某有一个提议,不知可否听某一言?”

  正在寂静无言之时,一道与文人声音不同,略显粗狂的声音响了起来。通常文臣商议,武将都会很自觉的不说话。这一道声音明显就是武将的,众人不约而同的朝着声音响起的那个方向望去。

  “原来是尉迟将军。不知尉迟将军有何高见,尽可说出。”

  “尉迟将军高才,我等洗耳恭听。”

  不过,在看到说话那人之后。众大臣一番马屁响亮的拍了去。

  如今人家可是掌握着夏国十几万的大军,要解决他们还不是易如反掌,所以谁也不敢得罪他,即使是心里看不起这个黑脸的大老粗。

  “柳大人所言投靠一个势力,某以为此计可行。”尉迟敬德首先表示出自己同意柳调的说法,随后又接着说到:“细数天下各大势力,某以为有一个势力适合我们。”

  “哦,我等静听尉迟将军高见!”

  “不知何人。当得尉迟将军这话。”

  尉迟敬德拈须轻笑,平淡的话音如同惊雷一般在大殿之内响起。“这个势力远在天边,近在眼前!”

  众大臣皆是一愣,随后其中一名反应比较灵敏的大臣低呼道:“莫非是李唐?”

  “唰!”

  众人目光都扫向尉迟敬德。想要知道这位大臣所言是否属实,随后就得到尉迟敬德确认的反应。

  “这…”

  有些大臣愕然,大家先前才打了一场,现在就要投靠人家,怎么想都觉得诡异。

  一边的柳调眼睛也是一亮。充满智慧的双眼从尉迟敬德的身扫过。若不是有人在场,他都想扑去来一个响亮的吻。

  这提议实在是太合他的心思了。

  “陛下本贤明之主,然则却在李密的怂恿之下无端与李唐开启战事,最后却为同联盟的宇文家所害。从根本来说。我等与李唐并无深仇大恨。”

  这一席话说的众大臣皆点头称是。

  “李唐选用人才不看出身,任人唯贤。且发布改革政策,一切都是本着为人民服务。这不是众位大人的宏愿?”

  为天下万民办事,这是曾经每个人心中都有的念头,但是随着时间的迁移,一些思想慢慢的被同化,或者改变,如今被尉迟敬德这一提,都有一种幡然醒悟的感觉!

  “各位大人皆有才能,到了李唐还怕会保不住自己的地位?”

  这一句话说的中听,一些大臣满意的点了点头。

  “既然如此,那我等商议一番,派人前去与李唐商议。”

  有大臣雷厉风行,当即就要开始着手准备。

  “这位大人且稍等。”尉迟敬德叫住那大臣,让那大臣不由得一愣,不是你提的意见么?现在难道又要反悔?

  “诸位大臣且听某将话说完。”

  “尉迟将军且说!”

  众大臣都是恭敬的说到,尉迟敬德手握夏国十几万大军,投靠李唐的话肯定会得到对方的重用,现在先拉好关系再说。

  “虽然我等头靠李唐,但是也不能如此简单。”尉迟敬德伸出两根手指,一脸严肃的说到:“我等投靠李唐,那么李唐必须完成两个条件才行。”

  “哦?不知是何条件?”

  众位大人都是一脸好奇,今天的尉迟敬德好像异常给力,头脑清晰,条理分明,怎么看都不像是一个武将。

  “第一,李唐要为陛下报仇,将击杀陛下及陛下一家的宇文化及除去,我等方算是真正的投靠李唐;若是对方不同意,或是故意拖延,那么我等可自行离去。”

  这一点众大臣却是无所谓,时间久了或许也没多少人记得窦建德。

  “第二,李唐要以王礼厚葬陛下!”

  “呃…”

  听到这句话,众大臣再次愕然。这条件会不会太高了?如今是你投靠人家,难道人家会随随便便给你一个王号?

  “尉迟将军,这个条件是不是有点困难?不如更换一个?”

  “不行,条件就这两个,若是李唐同意,那么我们投靠,若是不同意,我们就另选他人。”

  尉迟敬德一脸坚定的说到。

  见此,众大臣也只能无奈同意,至于李唐是否同意,他们可没有多少信心。不过,谁让掌握兵权的是尉迟敬德,众人也只能听从。未完待续。。

  看首发无广告请到

  请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