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居一品 第二六一章 接班人的问题
作者:三戒大师的小说      更新:2023-07-07

  aaaaaaaaaaaaaaaaaaaa

  人家给就收着沈默把身子往椅背上一靠,没好气道:人家来就留着

  老爷说,权且先收留着,等少爷您回来再说。春花绷着个脸道:您快把他们都赶走吧,咱们这么小个家,原本我一人就能收拾过来,可不能白养这么多游手好闲的。

  沈默被她逗笑了,端起茶盏道:我爹呢,还在衙门里吗

  哪能呢春花见少爷不置可否,微微有些失望道:您现在是解元了,老爷怎么还能去衙门当差呢失了咱家的体统,也让上官们不自在。

  递辞呈了沈默微微皱眉道。老爹能混得有头有脸,也是很不容易的,却为自己中个解元,一下子就放弃了,实在是太可惜了。

  那倒不用。春花得意道:老爷这叫放长假,就算永远不回衙门当差,也还是府里的经历官,钱照,米照领的。

  沈默又皱皱眉头,但终究没说什么,而是问道:那我爹去哪了

  忙啊,简直太忙了。春花感同身受道:先是接连三天流水席,然后带着沈安给您准备订婚礼,忙得脚不沾地,嘴上都起了一圈大泡。

  何必呢沈默不理解道:双方你情我愿的,送个聘书不久得了吗

  哎呦。我地爷。春花掩口笑道:三书六礼里。咱们男方最重视地。便是这过大礼了。就是贫寒人家也得置办齐全。一丝不芶。唯恐让人笑话了。更何况

  更何况还是解元家呢。沈默抢白她一句。再瞪她一眼道:少把这两个字挂在嘴上。

  春花缩缩脖子。小声应道:知道了就是。

  沈默一摸茶盏。竟是空地。不悦道:那么多人闲着。却还让茶碗空着。养这么多人何用

  春花知道这是少爷借题作了。便自告奋勇道:我把他们都撵了。

  却也不能都撵了。沈默摇头道:传出去说我沈家不能容忍。且先留下五六个听你话地。其余地都些银子遣散了吧。

  还银子春花瞪大眼睛道:他们什么都没干,光好吃懒做去了。

  废话真多。沈默骂一声道:又不是让你掏钱,每人五两快去吧。见春花还在那磨磨蹭蹭,他怒道:再不去,你也拿五两走人。吓得春花屁滚尿流的跑了出去。

  这种达之前的老家人,自然不会随意清退,不过不时敲打还是必要的,以免她们倚老卖老,坏了规矩,反而不好相见。

  ~~~~~~~~~~~~~~~~~~~~~~~~~~

  吩咐铁柱带人协助春花,处理好院子的闲杂人等,沈默便换身衣服,先去沈家台门拜见沈老爷,再去知府衙门拜会唐知府,身为晚辈,这是必须的礼节,尤其是中了解元,就更不能让人家说出什么来了想到这,他心中不禁郁卒道:还嫌人家春花老把解元二字挂在嘴上,我自己又何尝不是常常放在心中呢

  却也终于明白,自己地生活真的被这个头衔改变了,好在是由低到高,由简入奢,倒是不难适应。

  见到沈老爷时,老头子自然十分高兴,摆开席面给他接风,也没有外人,就爷俩对酌,说话倒也自在。

  沈老爷先着实夸了他一番,又红光满面道:前天乃是黄道吉日,我便集合族人,与你爹一同告祭祖宗了。说着伸出五根手指头道:用地是五牲全礼,当初我和你师父中进士时,都没这么隆重过。

  沈默赶紧道:您可是折杀侄儿了,我实在是担当不起啊。

  担当得起。沈老爷摇头笑道:进士不稀罕,可小三元加解元郎,那就是个大四喜啊,不知道大明朝有没有过,反正我是没听说过。又一脸虔诚道:用这么重的礼,还有一重意思,乃是请祖先庇佑,保佑你再接再厉,再中个会元状元,完成世上无二的沈六,说着使劲拍拍沈默的肩膀道:那咱们沈家的门楣,可就要与府衙平齐了

  沈默这个汗啊,苦笑道:您老可真敢想,我这在浙江侥幸得第,但放到全国,可能就不算什么了。

  不会地。沈老爷坚定摇头道:你看看历代进士题名录,从洪武年间开科取士至今,浙江出了一半的状元。不无自豪地捻须笑道:你能在咱们浙江拿第一,放到全国便是最有竞争力的,说着又拍拍沈默的肩膀道:好好努力,我看好你呦

  沈默只能苦笑道:大伯可真是太瞧得起了我。

  沈老爷呵呵笑道:记得吗,你当初穿着补丁摞补丁的衣裳,被沈京拿来见我,当初就是那个落魄样子,我都相信你一定

  现在怎么样时间证明我的眼光实在是太着呲溜一声,干掉一个小酒,十分得意道:多少年后的史书上,记载你沈拙言自幼贫寒,却不坠凌云之志时,肯定要捎带着说我一句慧眼识英才,帮助你完成学业之类地好话。

  ~~~~~~~~~~~~~~~~~~~~

  听他这样说,沈默便诚恳道:您老说的是,若没有您老地照拂,我是不可能完成学业的。说着给沈老爷端酒道:您老地恩德,沈默没齿不忘。

  沈老爷高兴的接过酒杯,刚要喝却想起了什么,眼圈霎时通红道:其实你师父,比我更应该喝这杯酒。

  沈默黯然地点点头道:我这个当徒弟的太不孝了,不仅帮不到师傅,连沈襄师兄也帮不到。

  沈襄终究没有捞着参加乡试,即使是王学门人已经将其运作进录科的名单,可他参加秋闱地资格,还是被无情的剥夺了。

  因为就在七月底,拖了半年,悬而未决的沈炼一案,终于判下来了,加在沈炼头上的罪名,除了诽谤攻击朝廷明官外,还有另外一条因为给他定罪的刑部侍郎王学益,精通律法且是严党成员,知道骂人是没法杀头的,而组织上又严令他从结果了沈炼,,所以王侍郎便又加了一条诈传亲王令旨,坐实了沈炼地死罪。

  虽然刑部尚书何鳌很想坚持原则,不予批复,负责令的刑部郎中史朝宾还明确表示,绝不执行。但严阁老地旨意岂是可以随便执拗的很快史朝宾便被罢官,何鳌也被警告说,再不听话,也滚蛋,你俩还能做个伴。

  何鳌大半辈子才混到部堂高官,无法为了良心断送仕途,只好选择妥协,给出了处理意见依律处决,立即执行,然后上报给皇帝勾决。

  虽然在乡试前几天,北京传来消息,陛下不同意处斩沈炼,只是命令刑部继续关押。但沈炼的罪名没有洗脱,沈襄也就依然是犯官之子,也依然无法参加乡试了。

  ~~~~~~~~~~~~~~~~

  见沈默自责的样子,沈老爷却开心笑道:不用自责,陛下压下你师父的案子,可见是不想被严嵩借刀杀人,这在几年前,是万万不可能地。

  沈默突然压低声音道:原来的夏辅,就是被这样杀了地,可我师傅却活了下来,大伯,您说这说明什么

  严阁老对陛下的控制哦不,影响力下降了沈老爷轻声问道。

  绝对是这样的。沈默自信道:我有三个理由,第一,我们东南总督的人选,从张经去了换成周,周去了换成现在的杨宜,却偏偏不用严阁老推荐的人;其二,严党对张经那么凶猛地攻击,天下人都以为张部堂死定了,连带着徐阁老也完蛋了。结果张经只不过回家安度晚年,徐阁老的日子也越滋润;其三

  其三是严嵩地老对头,李时言起复重任吏部尚书。沈老爷轻声道:这是为什么呢难道陛下厌烦严嵩了么

  厌烦倒不至于,沈默轻笑道:种种迹象表明,是一个叫年龄的朋友,在挤兑严阁老。

  年龄沈老爷恍然道:严阁老应该已经七十六岁高龄了,过致仕年龄六年了。

  就算他老先生龙马精神,老当益壮。沈默笑道:陛下也得嘀咕,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毕竟这么高龄地辅,我大明朝可没有过。

  是啊,人上了年级根本说不准。沈老爷点头道:说不定今天还好好的,明天就一命呜呼了。

  陛下身为天下之主,他不可能不考虑这个问题。沈默笑道:所以我敢说,徐阁老也好,李时言也罢,都是陛下准备地严阁老接班人,试问严阁老怎能斗倒他们呢

  那么说,沈老爷欢喜道:你师父的冤案有望了谢天谢地,他没有骂皇帝,只要严党一倒台,他肯定立刻就平反

  ------分割

  第三章,突然现一件事情,本月历史分类月票榜的第十二名,便可以拿到月票奖了。而我现在是十三名,差了票,和尚心动了

  便下宏愿,只要这个月能拿到分类月票奖,在整个十二月,我都会在周一到周五保持三更的,如果做不到,便不再要月票,口说无凭,例字为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