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居一品 第三零四章 赈与察!故事与风暴的起源!
作者:三戒大师的小说      更新:2023-07-07

  第三零四章赈与察故事与风暴的起源

  我堂堂大明的国库,只能拿出两万两嘉靖帝气极反笑道:银子呢,都到哪去了都让你方司农搬家里去了

  陛下若是不信,可以派人去国库,去微臣家里查。方钝无限委屈道:若是微臣有一丝贪渎,任凭陛下处置。

  不贪污就没罪了么嘉靖帝突然作色道:这么大个国家,让你这个理财高手,理的只剩两万两银子,就凭这一点,现在斩了你也没人叫屈

  方钝五十多岁,与钱粮打了二十几年,可以说是大明财政方面的权威,听到皇帝这样贬低自己,他当然要据理力争了。便从袖子里拿出一本账册,双手奉上道:户部正好盘点完了今年的国库收支,已经编造成册,恭请陛下御览。

  嘉靖点点头,黄锦便将那账册转呈上来。嘉靖低头看一眼,只见宝蓝色的封面上,赫然写着嘉靖三十四年总账册几个工整的楷体字。

  他细长的手指在封面上无.声划了几下,仿佛在考虑要不要打开看一看这一本烂帐。

  丑媳妇总得见公婆。嘉靖帝暗叹.一声,还是掀开了第一页,那边的方钝也开腔道:如陛下所见,嘉靖三十四年,两京一十三省的总税收,折银共为三千三百七十五万两,同时各省年初各项开支预算为两千九百七十五万两,所以解往国库的税银,仅为四百万两。

  可是各部这一年报来的账单,.总耗银竟达到一千一百万两之巨,收支两抵,这一年亏空竟达七百万两之巨方钝背有些驼,脸上皱纹也密而深,大半是给这个烂摊子给愁得。

  方钝说完,嘉靖帝仍然翻阅那本账册,待看完最后.一页,便很干脆的往地上一丢,便闭上眼睛道:这些狗屁倒灶过了年再说,先把眼前这关糊弄过去看一眼边上侍立的黄锦道:不是说铜铁局已经把开春的矿银,提前解进京了么铜铁局顾名思义是监督国家矿藏生产的部门,遍布全国,且矿监都是太监,隶属于内廷司礼监,所以皇帝才会问黄锦。

  黄锦恭声道:回禀陛下,前天刚送进国库,方大人的.收条还在奴婢身上收着呢。大明朝是没有内帑的,也就是说皇帝的收入也送国库,同样皇帝要花钱,也是直接从国库里拿。

  虽然是寅吃卯粮,但权且救急吧,嘉靖帝挥挥手.道:方爱卿,把这个钱拿出来吧。

  ~~~~~~~~~~~~~~~~~~~~~~~~~~~~~~~~~~~~~~~~~~~~~

  回禀陛下,这些.钱已经被各部订下了。方钝无奈道:所以国库里只剩两万两可以动用了。

  哪个部手这么快朕的银子还没捂热乎呢嘉靖帝细长的眉毛一阵阵抖动,声音带着火气道:快说

  回陛下,是工部兵部和吏部。方钝缓缓道:工部要了五十万两,兵部要了七十万两,剩下的三十万两,加上原先的存银二十万两,一并拨付了吏部。

  这么急吼吼的搂钱,都要干什么用嘉靖帝语气十分不善道。

  兵部的七十万,是修京师的城门和城墙的,方钝闷声道:四座城门,十多里城墙坍塌,其余的地方也要重新加固,他们报上来的是一百万两,最后我给压到七十万两,只等内阁开票便拨款了。

  皇帝不置可否的哼一声道:那工部呢,又凑什么热闹

  方钝咽口吐沫,心说:怎么这么倒霉哪个部的问题都要找我。面上还不敢怠慢,赶紧道:是给陛下修西苑的。西苑是成祖爷的潜邸,虽然彩头不错,但毕竟是一百五十多年没住人了,嘉靖皇帝住进来之后,每年都花不少钱翻修,却还是有许多破房子,在这次地震中一晃悠就倒了。

  皇帝的眉头微不可察的一皱,沉吟片刻道:那吏部呢

  方钝终于松口气,吏部尚书李默在此,自然不用他越粗代庖。李默出列道:回禀陛下,吏部拖欠京官历年薪俸已达二百万余两,这五十万两只是补上四分之一。

  嘉靖一听,呵,谁都有理,谁都要钱,那怎么办只能凉拌了。沉默足足半刻钟后,他才轻声道:光把外城两座门修好了就行,内城墙等来年再说。还有西苑那些破房子也先别修了,光把朕的玉熙宫修好就行了,朕住着不习惯。说着有些不好意思的看一眼李默道:至于京官的薪俸么,也不要急在这一时了,发点钱够过年的就行了,等来年咱们喘过气,再好生清偿。身为大老板,老不给员工发工资,实在不是什么光彩的事,虽然嘉靖帝已经习惯了。

  李默一听皇帝说只修玉熙宫,便知道肯定又要克扣薪俸了,腮帮子一阵哆嗦,但终究胳膊拗不过大腿,只好闷声道:不知陛下能给多少

  五万两,你看怎样嘉靖帝心虚笑道,见李默的脸都绿了,便又加上五万两道:十万两,总可以了吧少字过年足够了,不能再多了。

  李默郁闷道:原先是勉强够的,但大灾之后,物价势必飞涨,恐怕这点钱,只够同僚们过年吃素馅饺子的。

  见他话头松动,嘉靖帝呵呵笑道:国难期间,一切从简,这个道理你跟他们讲清楚,如果有人不接受,你让他们来找朕。朕会板子招待的。当然这最后一句话,是不会说出口的。

  臣遵旨。考虑到自己接下来的计划,还需要陛下的鼎力支持,所以李默决定答应下来尽管会被同僚们骂的满头包,但严阁老的经历已经提醒了他,陛下好才是真的好,其余都是浮云,所以他不怕被同僚骂。

  ~~~~~~~~~~~~~~~~~~~~~~~~~~~~~~~~~~~~~~~~~~~~~~~~~~~

  这样户部能拿出多少钱来嘉靖帝问道。

  方钝沉吟道:若是只修外墙,四十万两足矣,可省三十万两;若是只修玉熙宫,十五万两足矣,可省十五万两;再加上四十万两的薪俸钱,可拿出八十五万两,哦,加上余银是八十七万两。

  勉强可以应付一阵了吧少字嘉靖帝问道。

  陛下仁慈,一直在入定的严阁老,终于开腔道:这笔款项,足够四十万人越冬了。

  但是还不够李默插言道:根据嘉靖二十七年的经验,朝廷至少得做好解决一百万灾民的准备而且如果受灾面积翻倍,这个数字一样要翻倍,不然会形成流民的

  嗯,嘉靖点点头,这道理他当然知道,目光扫过众卿,缓缓道:命令官绅富民,捐资助赈吧。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了,但现在火烧眉毛,也顾不得那么多了。

  众大臣面面相觑,严嵩看一眼李本,李阁老只好轻声道;请问陛下,官员们可否排除在外,朝廷还欠他们的俸呢,不太好再让人家掏钱了吧少字

  欠俸是欠俸,但不代表家里穷。嘉靖帝冷笑道:就拿你们几个来说。自被任用以来,家计颇已饶裕,别以为朕不知道

  几人赶紧跪下,表示自己奉公守法,不拿群众的一针一线,虽然鬼都不信,但不这样才会见鬼呢。

  朕没有说要查你们嘉靖面上带着淡淡嘲讽道:朕只是拿你们做个比喻事实上像朕所说的,在京官中大有人在,但这并不是最可恨的,最可恨的是这些人,全无为国报效之心,平时贪酷,习以为常,到了这时候若还是一毛不拔,不加省改,一经查出,追究到底,决不饶恕

  这显然是让那些大官们破财消灾啊

  ~~~~~~~~~~~~~~~~~~~~~~~~~~~~~

  但大部分官员还是没有油水,靠死薪水吃饭的,拿不出钱来怎么办这好办,皇帝要他们的钱,而要用他们来平息上天的愤怒。

  把赈灾的问题说完了,嘉靖帝的目光投向远方,悠悠道:还是那句话,赈灾只是治标,不能治本的话,就会三天两头,没完没了的赈只有改正错误,祈求上天原谅,才能将祸事消弭于无形今年新年不做任何庆祝,朕从小年到十五,都在静室自省,你们虽然要忙着赈灾,但也不要在这件事上偷懒。

  臣等自省。众臣工齐声道。

  嘉靖帝点点头,看向李默道:至于李尚书,你就不要参与赈灾了,你把本职任务做好就成。说着狭长的双目眯起来道:知道是什么吗。

  李默杀气四溢道:臣一定利用这个机会,将京官好好审查一遍,决不让任何一个蠹虫再留在朝廷中了,请陛下放心。

  很好。嘉靖帝疲惫的挥挥手道:朕允许你便宜行事,都下去吧。

  分割

  第三章,又写到两点多的和尚奉上,我已经对三痴菊极度怨念了,大家就遂了我的愿吧。在此立下宏愿,如果可以大爆三痴,嗯,周六周日也不休息了,一样三更信和尚者,得永生

  第三零四章赈与察故事与风暴的起源

  第三零四章赈与察故事与风暴的起源,到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