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居一品 第三四二章 富有嘉靖特色的下半场
作者:三戒大师的小说      更新:2023-07-07

  第三四二章富有嘉靖特色的下半场

  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

  擦擦额上细密的汗珠稍稍检查一遍,上面便一声锣响,命考生停笔交卷

  因为这次考试时间太紧,有些考生仍未誊抄完毕,还想抓紧时间再添几笔,却被收卷官们大声喝止,并恐吓道:再写一个字,按作弊论处吓得考生们赶紧丢掉毛笔,正襟危坐,只是免不了愁眉不展甚至暗自垂泪也是有的。

  沈默这一行,是李默亲自监督收卷的,他已经从赵贞吉处,得知了这小子的座次话说沈五元可能是人品耗尽,好运到头,他出道以来的对头也不算多,偏偏这次三个读卷官中就占了两席,比起之前五场,考官一路眷顾有加,简直是天壤之别。

  偏生他这次又不是无懈可击待收到他的时候,收卷官禀报道:这个贡生的草稿纸是空的。

  李默阴着脸走过来,一看,下来的稿纸上果然是空空如也,便冷笑连连的打量着沈默,沈默也面色平静的回望着他,丝毫没有慌张的意思。

  死到临头了还样李默冷笑一声,挥手沉声道:把这份卷子黜落了。此言一出,有些混乱的考场中霎时针落可闻,所有考官和考生齐刷刷望了过来。

  敢问大人,学生触犯哪条律,引得如此无妄沈默只好起身一礼,不紧不慢的问道。

  看到他这副定神闲的样子,李默便气不打一处来,一字一句道:你这考生难道不知科场必具其稿,以防代作之弊吗说着直接拿起那卷道:黜落了

  且慢。沈默一拱手道:大人且听学一言。

  李默手一顿。面带讥笑望着他。只听沈默不卑不亢道:正如大人所言。科举考试之所以须草稿与答题卷一起上交是为仿制有人代作而已。然今非试于号舍之内试于殿陛之间。一举一动。众目所瞩。有何嫌需要避之

  强夺理赵贞吉正欲作学士张治过来道:这考生说地有些道理。众所瞩目之下。确实没法代做。说着呵呵一笑道:孟静身为部堂。当严则严。宜宽则宽么。

  李默也法当众驳阁老面子。只好怏怏作罢说:反正我已经看了他地卷子。到时候低低地落进三甲里去。让他中了进士也跟吃了苍蝇一样。此人~眦必报。气量比赵老夫子还不如。~~~~~~~~~~~~~~~~~~~~~~~~~

  礼部官员将卷子收上去后。鸿胪寺官员端上来钦赐地盒饭装在朱漆盒子里地一品豆腐金掐菜三仙丸子溜鸡脯和罐煨山鸡汤。两荤两素一个汤菜色香味俱全。尽显御厨手艺每样都是一小份。决计撑不着你。

  只是贡生们都在担心下午地考题谁还有心思吃饭一个个面色愁苦。味同嚼蜡了鸿胪寺地一番心意。

  吃完午饭。稍事休息。第二场接着开考。待考题下来。所有人都倒抽冷气。心说这是什么狗屁玩意儿啊。却一个不敢吱声

  因为这一场,考的是一种极为华丽的骈俪体,名曰青词,要求考生以严格到变态的对仗格律,华丽丽的文字,表达出皇帝对上天神灵的敬意和诚心。

  三十年前除了道士之外,谁会写这些鸟玩意儿但现在满朝公卿,就算不会写公文,也都会写这种形式工整文字华丽,空洞无物的东西,而且上至阁老,下至科道,无一不日日钻研,精益求精,都想写出比别人好的青词来。

  为什么无他,皇帝需要尔,嘉靖陛下求仙心切,性子又急,所以青词总是供不应求。官员们很清楚,要想青云直上,就得讨好皇帝;要想荣华富贵,也得讨好皇帝;要想永保平安,还得讨好皇帝。既然吾皇就这一口,咱们就得投其所。那些写的出类拔萃的,就进了内阁,比如说严嵩李本张治,甚至于徐阶,虽然有更深刻的政治意义,但同样也是青词高手。至于写得一般的,那也得写,因为诚意比什么都重要,是加官进爵,消灾免祸的重要法宝。

  上面也知道考生们没做过青词,所以连同题目下来的,还有一篇格律表,实在不会,就比着葫芦画瓢吧。好在八股文若做的好,随你做什么东西,要诗就诗,要赋就赋,都是一鞭一条痕,一掴一掌血,这青词虽然复杂繁芜,却也逃不脱骈俪二字。

  于是乎,紫光阁前的平台上,众考生吭哧吭哧,搜肠刮肚的遣词造句,既要符合格式,又要合辙押韵,还得把神仙和皇帝都夸进去,这对初涉此道

  们来说,实在是强人所难了。

  即使沈默也吃力的紧他之所以一路过关斩将,势如破绣,所恃者无非经书学得扎实,八股做得好,以及远同年的从政经验,这让他的文章无可挑剔,令人心服口服。但这种学问应试性太强,于文学一道,可以说是高分低能,所以即使连中五元,在琼林社中也不敢称才学第一。

  现在变数出现了,这青词虽然他也可以做得,但既不是他擅长的八股时文;又不是可以体现他高人一筹的政治敏锐性的策论,完全抹杀了他的长处,暴露了他的短处,让沈默第一次感到了深切的危机。

  偏这危机又不是可以凭急智解决的,非得有华丽丽的文采才行,沈默自问没有这方面特长,至少与徐渭比起来,两人的文章便如凤凰与老龟一般虽然都是四大瑞兽之一,可光彩照人的程度就判若云泥了。

  所以沈默笃定这一场比不过徐文长,甚至连诸大绶陶大临这几位也不如,不由有些沮丧,心说:好好写吧,怎么也不能迭出二甲三十六,不然就丢死人了。便打起精神,咬文嚼字的写道:

  洛水玄龟初献,阴数九,阳数九,九九八十一数,数通乎道,道合原始天尊,一诚有感。

  岐山丹凤双呈祥,雄鸣六,鸣六,六六三十六声,声闻于天,天生嘉靖皇帝,万寿无疆。

  诸如此类的:~造句,可不如代圣人立言轻松了,好容易憋出一片尚算优秀,但绝对称不上卓越的青词,沈默想了半天,现自己才尽于此,再想写得肉麻点倒还可以,但想再华丽点就万万不可能了。

  一想到入了翰林,当了词臣,以后经常写这种东西,沈默不禁头大如斗,心说:也不知张居正这十年怎么熬过来的。又想道:要是没选中庶吉士,落个榜下即用也好,倒省了整日写这种狗屁了。想到这里,心情又轻松起来,一掸那卷子,暗道:爱谁谁吧,别了,我的沈六之梦

  ~~~~~~~~~~~~~~~~~~~~~~~~~~~~

  三月份天还短,到了酉已经黑下来,考官便了一根蜡烛,燃尽之后其实还没到酉时末呢,便敲锣收卷了。

  这考生们学乖了,都老老实实坐着,没人敢喧哗,待所有考卷收齐之后,本次殿试的总监官张治和颜悦色道:诸位辛苦了,现在可以回去休息两日,陛下会在明后两日亲阅诸位的试卷,大后天,也就是三月十八,请诸位准时前来参加传胪大典,一个都不能少哦。

  考生们过考官,又朝着紫光阁前的宝座叩叩再叩,对那位早回去修炼的皇帝道:学生告退殿试后,便是天子门生,这块金子招牌,可是十分了不得的。

  礼部官员便将众贡生领出宫门,众人这才算是彻底彻底松了口气,不论好歹,总算是彻底彻底彻彻底底的考完了,无论最后结果如何,都是件值得大肆庆祝的好事,毕竟比起天下千千万万的读书人来,他们已经是成功者了。

  但现在天色已晚,人又疲累,考生们相约次日一同踏青庆祝,不见不散,便各奔东西了,沈默自然要回家看媳妇,不能与琼林社的几位兄弟同行六人便挤在一个车厢里回去会馆,也不怕压散架了。

  车厢里,孙铤突然道:我觉着六要悬,李默和赵贞吉这家伙说完就后悔了,赶紧捂住嘴道:当我是放屁。

  臭不可闻。乃兄孙冷笑道:如果拙言兄没有中六,我以后叫你哥。

  陶大临摇头道:确实,我觉着文长兄会夺魁。

  诸大绶也道:论文采,拙言确实稍逊一筹。

  吴兑却道:我觉着不然五个人,三比二,看好徐渭的稍占上风。

  这事徐渭却出一阵古怪的大笑,指着众人道:痴人啊,痴人,其实结果再明显不过了。

  什么结果众人异口同声问道。

  徐渭嘿嘿一笑道:三天后就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