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居一品 第三八五章 被劫走的丝绸
作者:三戒大师的小说      更新:2023-07-07

  第三八五章被劫走的丝绸

  哎呦我的沈大人,黄锦一见面便大喊救命道:你可得帮帮我呀。

  别急,您慢慢说。沈默请他坐下道:您不是一直在杭州吗,怎么大老远跑过来了

  实话跟您说吧,黄锦愁眉苦脸道:我是避难来了债主已经把我的老巢给占了,我现在是有家难回啊说着竟抹起泪来。

  沈默有些奇怪道:哪个不开眼的,敢在太岁头上动土

  黄锦郁闷的瘪瘪嘴道:在咱们嘉靖朝,我们这些人算哪根葱,别看人家面上叫公公,心里还不知怎么埋汰俺们这些人呢。

  沈默笑着安慰道:不会的,尊.敬还是发自内心的。说着喝一口茶水道:到底怎么回事儿公公给下官讲讲吧。

  黄锦叹口气,便为沈默从头讲起,.原来他在沈默之前一年,便已经到了杭州,因为原先就是织造局出身,所以重建起来自然是轻车熟路,很快恢复了与几个大绸布商的联系,邀请他们为制造局代工。

  要知道这时候的绸布,因为被.海商垄断了外销的路子,价格自然被压得极低,绸布商们几乎是在赔本经营。现在黄锦立功心切,给得价格十分公道,却要比卖给海商划算得多,于是杭州宁波的几大绸布商,纷纷投入了织造局的怀抱,开始全力向其供应绸布。

  有人要问,宫里穷成那样,黄锦哪来的本钱不错,他.确实没钱,从北京出来就带了五万两银子,还全都充了门面,把破旧的制造局衙门翻修得十分气派。然后他就坐在这光鲜的衙门里,召集那些绸布商前来商洽,因为都是十几年前的老关系,商人们还记得当初制造局的规矩,都是先交货后算账从来不给定金的,现在见黄锦修个衙门都花了几万两银子,便不疑有他,都按老规矩办。

  黄锦之所以敢这样空手套白狼,自然有他的道道.在里面离京时凭着跟陆炳的良好关系,要到了一封大都督亲笔信,抵达浙江不久,便置备厚礼,往平湖陆家拜山。

  他是老江湖,十几年前干杭州制造局的时候,便.知道但凡想要把买卖做好,一定要先拜平湖陆家。

  因为世代为官.的陆家在浙江根深叶茂,尤其是陆炳崭露头角之后,更是无人可出其右,唯其马首是瞻。可以说在浙江,基本上没有陆家办不成的事儿。所以黄锦怀着极大的诚意,准备用二八分成这种极具诱惑力的条件,换取陆家为自己的牵线搭桥,联系销路当然不是卖给海商了,他准备另辟蹊径,往南运。

  ~~~~~~~~~~~~~~~~~~~~~~~~~~~~~~~~~~~~~~~~~~~~~~~~~

  往南沈默轻声道:想找佛朗机人吗。

  聪明果然是陛下看好的人黄锦赞道:沈大人你有所不知,去岁我离开京师的时候,广东省就答应了佛朗机人在一个叫濠镜澳的小岛上有偿居住,这事儿并没有让内阁下发部议,只是在几位阁老间讨论了一下。说着苦笑一声道:说起来也是钱逼得,严阁老觉着,荒无人烟的小岛,闲着也是闲着,还不如租出去让广东吃点租子呢,便答应了下来。

  所以你准备找佛朗机人碰运气沈默问道。

  不能叫碰运气吧少字黄锦道:王直那伙人垄断海运,佛朗机人也被吃得死死的,想要我大明的货物高价,就得忍受王直的敲诈。说着挠一挠胖胖的下巴道:我觉着如此一来,咱们就和佛朗机人有了共同语言,一拍即合的好事儿,岂有不成之理

  这不挺好么沈默笑问道。

  好什么好黄锦骂一声道:我真是八十老娘倒绷孩儿,可让陆家的小兔崽子给坑苦了。

  怎么回事儿一听这话,沈默眯起眼来,陆家的大铁箱子,还在自己府衙里躺着呢,至今没人找他要。

  原先陆家管事的二老爷,已经去了好几年了。黄锦郁闷道:现在是陆家的小少爷在当家,我看他年纪轻轻,有些不大放心,但想着这么大个家这么多人能让他做主,显然有其过人之处。

  沈默不置可否的笑一笑,听黄锦继续道:所以我就姑且请他试一试,结果那小子还真厉害,没有个把月,便说已经安排好了,一千辆大车往南运,货到付款,还给我定金一万两。

  一见到那些大车,我就有些信了,又觉着有陆炳那层关系在,他不可能骗我,因此便痛快交货,但毕竟是第一次,所以没给他多了,只给他绸两千匹,纱和绢各三千匹,请他代为运送。

  到了去年底,那边的款子到账了,一共八十万两银子,一分也不少。黄锦说着一脸郁卒道:于是我便将全部的绸一万匹纱一万匹绢两万匹,悉数交给陆家那小子,盘算着这四百万两到手后,除去跟绸布商结算的,给陆家提成的,还能剩下个百八十万两交给皇上,那我这奴才也算是立功了。说到这,他竟心痛的腮帮子直哆嗦道:谁知道到了福建境内,竟然碰上了倭寇,将我的货全都抢光了,呜呜这下是真哭起来了。

  沈默皱眉道:既然是走陆路,从江西去广州多近何必要绕远走福建呢

  谁知道是怎么回事儿黄锦带着哭腔道:我以为陆家人罩得住,就任由他们捣鼓去了,谁知道他们怎么走了福建呢

  这里面问题多多啊,沈默叹口气道:不是我说你,黄公公,人家这摆明了是在阴你现在这年头,哪还有货到付款一说大家都是不见兔子不撒鹰,至少也得先把本钱要回来再说,哪有您这样大方的主

  我也不想这样啊,黄锦愁眉苦脸道:那陆家小子太能说了,他说佛朗机人最讲诚信,既然合同定了,砸锅卖铁也会履行,我让他左一句有一句,结果就稀里糊涂的答应了。

  哎沈默陪着他叹口气道:这个哑巴亏吃的可够大的。

  谁说不是啊黄锦腮帮子哆嗦道:那些债主整天在织造局衙门里等着呢,弄得我是有家不能回,只好来投奔沈大人您了。

  公公来我这自然双手欢迎,沈默道:可是您除非永远不干这行,不然欠了账还是得还的,否则谁还敢接织造局的活儿

  那是黄锦如泄了气的皮球一般,瘫坐在椅子上,过了一会儿才突然抬起头来,双手紧紧抓着沈默的右手道:沈大人,奴婢离京前,陛下曾对我说,如果遇到解决不了的麻烦,只管找您,您可不能见死不救啊

  沈默不着痕迹的抽回手,笑着安慰道:公公先在我府上住下,休养一段时间,待我把手头的事情理顺了,看看有没有法子帮你把问题解决了。这不像万福记那种不担也得担的事情,沈默可不想轻易背上这平白无故的千斤重担。

  黄锦有些失望,但更多的是感激,因为他也知道,沈默同样是初来乍到一穷二白,也不可能有什么办法,只好强笑:得,我就叨扰一阵子了,有道是一人计短二人计长,咱哥俩早晚能合计出来。

  就是这个意思。沈默点头笑道。

  ~~~~~~~~~~~~~~~~~~~~~~~~~~~~~~~~~~~~~~~~~~~~~~~~~

  待把黄锦安排到内宅,命人好生伺候,沈默坐在太师椅上闭目深思,想不到上任第一天,事情就如潮水般奔涌而来,一下子把人淹没了,不由自嘲的笑笑道:清闲的日子,是一去不复返了。

  便抬起头来,清清嗓子道:来人。

  外面伺候的三尺进来道:大人有何吩咐

  两件事,一,请归先生来,二,准备一下,本官夜里要微服出行。

  尺出去,不一会儿,归有光急匆匆赶来,恭敬施礼道:大人有何吩咐经过下午在后堂的一出,他现在丝毫不敢小觑这年轻的大人。

  请先生帮我做两件事情,沈默也不跟他客气道:第一,从明日起,将苏州城的米面肉蛋等民生商品的物价统计起来,最晚中午给我,每日皆如此。

  虽然有些麻烦,但不是什么难事,归有光应下道:遵命。

  第二,这件事情有些复杂,沈默吩咐道:请先生找出被统计商品的主要产地,并以本官的名义,行文该地,命令或请求其协助监控物价。

  虽然有些困难,但也不是办不到,归有光便轻声应下,又问道:大人,您监测物价干什么

  沈默当然吐露实情,便笑道:这个东西可太重要了,有道是民以食为天,老百姓只要不为吃发愁,就安生的多,我们掌握物价,并设法将其保持合理,老百姓就乱不起来。

  归有光琢磨片刻,眼前一亮道:大人高见,属下这就去办。便告辞快步而去。

  这时候已经申时了,天色渐晚,铁柱进来道:大人,前院收到三份请柬,请您过目。

  沈默接过来一看,一份儿是苏州城的学社文会,联合请府尊大人赴宴狮子林;另一份是城内大族王家邀请大人赴宴拙政园;还有一份儿,也是苏州豪族吴县陆家,请他赴宴沧浪亭。

  看着这一个个如雷贯耳的地名,沈默不由摇头苦笑道:这么多名胜,干嘛要一股脑的集中在一个地方呢分给别处点儿不好么。当然只是说笑,因为他也知道,向来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精雅富丽的地方就会一个劲儿的雅丽,粗疏狂放的地方,也会儿一股脑的粗狂,这是没法避免的。

  ~~~~~~~~~~~~~~~~~~~~~~~~~~~~~~~~~~~~~~~~~~~~~~~~~~~~~

  夜里,沈默换上一身黑衣,坐马车悄悄出了府,在苏州城内左拐右拐,直到确定把盯梢的全部甩开,才在一个十字路口跳下车,让马车继续在城里转圈,他则在铁柱的护卫下,向城南混杂的居民区行去。

  接着清凉的月光,两人一条接一条的街道的找下去,终于在某条街口,找到了那个奇怪的符号,按照符号的指引,铁柱敲响了倒数第二家的大门。

  三长两短,两短三长的敲门声,打破了夜的寂静,也惊动了里面的人:什么人

  酒友。铁柱道:杭州喝过,京城也喝过。

  里面安静片刻,大门吱呀一声打开了,露出朱十三那张熟悉的老脸。

  一看是果然是沈默和铁柱,他赶紧将两人让进屋去,又命人出去转转,看看有没有盯梢的探子,这才将沈默引进了正屋,笑道:昨天才听说您到了,正想着怎么去拜会大人呢,想不到您先来了。

  沈默佯嗔的看他一眼,道:什么您啊你呀的,还认不认我这兄弟了

  嘿嘿朱十三受宠若惊道:您现在是大人了

  大什么大人什么人沈默笑骂一声道:我永远都是那个沈拙言,你也永远都是我的十三哥

  朱十三想不到沈默成了一府之尊后,竟然还如此谦和,不由喜出望外道:中,那我就高攀了。两人便执手大笑起来。

  朱十三吩咐手下上几个小菜,烫一壶老酒,便屏退左右道:我要和沈大人吃酒说话,你们都出去盯紧了,哪个不开眼的敢过来,甭管是谁,一律拿下说到这儿面上竟然杀气凛然。

  待下面人都走了,沈默小声问道:听哥哥这意思,您的手下里还掺了沙子

  嗯朱十三重重一哼,却又发现自己语气不妥,便放缓道:这也是难免的,我又不是从浙江干起来的,一下子从从天而降,想要把那些兔崽子都镇住,还需要一些日子。

  见他不肯将内部的事情详谈,沈默也就知趣不问,与他闲扯几句,便直接道明来意道:我来问哥哥一件事。他这么晚费劲找来,自然不是和朱十三叙旧的,也就没必要东拉西扯。

  你讲,只要我知道的,都会告诉你。朱十头道。

  平湖陆家沈默轻声问道:和大都督什么关系

  平湖陆家朱十三道:大都督的老家,根儿呗。

  联系密切吗。沈默问道。

  那是当然,大都督是何等地位,没关系还要巴结着呢,何况是一脉相承的血亲朱十三回忆道:逢年过节,浙江都有孝敬送到,每次都是以百车计,但人家是一家人,谁也说不出什么来。说着望他一眼道:兄弟,你问这个干什么

  沈默淡淡道:不瞒哥哥说,我在上个月,下榻萧山驿的时候,遇上了刺客,是陆家的。

  不会吧朱十三失声道:大都督告诫过他们,不许跟您为难的

  听了这话,沈默心一沉,看来这里面确实是有猫腻的,要不然,陆炳也不会说出这种话再联想到黄锦的遭遇,一个答案呼之欲出了

  但他不能说,至少不能当着锦衣卫的面说,便强行镇定下来,笑道:那再问一句,吴县陆家与平湖陆家,有关系么

  应该是有,朱十三给出肯定的答案道:虽然我也不知道是什么关系,但我给大都督清点礼品的时候,见平湖陆家送孝敬里,都有吴县陆家的份儿。

  原来如此沈默缓缓点头。

  朱十三的双眸在烛光中晦明晦暗,仿佛下了很大决心,才小声道:兄弟,哥哥我劝你一句,不要跟陆家对着干,就算你比他们道行深,手段高,可有大都督在上面,你就无论如何也赢不了

  嗯沈默吐出一口浊气,他自然听得懂朱十三这话的意思,无意识的转动着手中的酒杯,幽幽问道:要是我们起了争执,你会帮他们吗。

  当然不会了。朱十三使劲摇头道:咱们兄弟一场,我怎么能帮着外人整治你呢说着苦笑一声道:但我也没法帮你。

  那就好。沈默哈哈一笑道:只要你不插手,自古都是民不与官斗,我不信我治不了他个小样的

  既然如此,兄弟好自为之吧。朱十三知道沈默主意正,便不再劝阻道。

  再麻烦哥哥一件事,你帮我查一下,上月织造局被劫走的丝绸,现在在哪里。沈默与他对饮一杯,想起什么似的道。

  这个没问题。朱十三道:你等我信儿吧。

  分割

  我认为,十二点以前,还是算上午的,嘿嘿

  第三八五章被劫走的丝绸

  第三八五章被劫走的丝绸,到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