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厂枭雄 第三十六章 冤家宜解不宜结
作者:风起漠北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在大明帝国,没有白吃的午餐。

  要想成为人上人,就必须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看着面前的双腰牌双告身,那条金光灿烂的大道,如梦如幻般的前途,忽然之间,在赵信的眼前,变得非常真实了。

  金光大道的两旁,不仅有陷井,也有刀山火海,他想一路上升,便要踏在无数人的血肉之上!

  “掌班大人的恩情,卑职自当永记于心!”赵信站起身来,对常胜恭敬地行了个礼。

  “赵兄弟客气了,咱们东厂都是群大老粗,有兄弟这种眼光的,万里无一,”常胜笑道,“你是咱们卯颗的人才,颗中虽以掌班为主,领班为副,但只要兄弟你领上案子,咱们全颗的兄弟,都得依仗你才行,老哥和颗里的兄弟们,必定全力给你打好下手!”

  东厂每年的案子不少,油水十足,但几乎每桩都牵涉到某个大人物,因而相当危险。

  “血泡银子”,这是东厂番子们,对查案的共同认知。

  因而有很多档头和番子为了躲避危险,便生造出一些冤假错案,从中捞取大笔银子。

  至于真正的大案子,便采取古往今来的第一要决:“拖!”

  将大案拖成小案,小案拖成没有案,比如前些时候的卯颗福建失银案,便被颜四喜拖了两个多月,若不是郑千户大发雷霆,恐怕会一直拖下去,直到不了了之。

  “只要督主不过问的案子,那便不是案子!”这是东厂番子们心中的金句之一。

  督主不问,便是皇帝不关心,皇帝都不关心了,那番子们干嘛要去关心?

  人到中年的常胜,和刚满十六岁的赵信,亲热无比地交谈着,年纪已然是父子的差距,却以兄弟相称,若是有第三人在场,恐怕会有相当怪异的感觉。

  “赵兄弟三代皆事东厂,对厂里的规矩,想来也是熟门熟路,老哥就不多废话了,”客套了几句,常胜笑道,“你眼下已是档头,咱们卯颗共有三十七名档头,在厂里既不算大颗,也不算小,在跟的案子,也有那么几十桩……”

  说到这儿,常胜侧头看了一眼赵信,见这少年气定神闲,心中也不禁暗自赞叹了一声,临大事而不惧,怪不得能被王督公挑上,便不再卖关子,继续说道:“眼下最棘手的案子,便是福建沉船案,死了九个兄弟,还不见了一万两银子!”

  赵信点了点头,这个案子,他是知道的,不过眼下负责查案的,是他的冤家对头颜四喜!

  虽说厂内兄弟义气为先,但他不以怨报怨,就已经是义薄云天了,若是还要让他去替颜四喜擦屁股背黑锅,那是打死也不愿意的。

  常胜也知道这个少年和颜四喜的过节,便笑道:“小颜这人,心胸狭窄,成不了什么大事,若不是他父亲与王督主相熟,早就被乱棍打出东厂了,郑大人昨日下令,将他调到贵阳去了,三年之内,不准返京,他留下的东长安街,便交由你打理!”

  贵阳与京师相隔万里,颜四喜被贬谪到那儿,既是对他查案不力的处罚,也是替赵信出了一口恶气。

  赵信见自己还没出手,仇家便被贬到了万里之外,也不禁有些怅然若失。

  常胜这话,软中有硬,既交待了颜四喜兄弟俩的背景,又表达了王督公对赵信的坚决支持,若是赵信还想得陇望蜀,讨价还价,那就未免太不懂做人的道理了。

  颜四喜占据了东长安街的两侧,比起包铁的地盘,有着更加丰厚的油水!

  赵信忽然发现,一个人的能力,跟他所占据的地位,并没有必然的联系,只要你的靠山,把你放到这个位置,就算是头猪,也能干得有声有色!

  最典型的例子,便是那些少年登基的皇帝,以及后世的某些官僚。

  他才十六岁,只不过先后得到了郑仁泰和王安的赏识,短短十余日间,便从一个无名小卒,坐到了东厂档头、锦衣卫百户和东长安街土皇帝的位置!

  人生真是变化无常得太激烈了!

  不过有所得,必然会有所失。

  常胜看了看赵信的脸色,又继续说道:“按理说,你年纪尚轻,又没有得力的番子相助,就算当了档头,也得过个几年,才能委以查案重任,只是郑大人吩咐下来……”

  新任档头,除非是老年番子逢了第二春,手下自然有一群得力的兄弟,才能一上任就得到案子。

  其余的,都得先收上几年的孝敬银子,养出一群悍不畏死的番子和帮闲,才能委以重任。

  赵信是走了大运才当上档头的,因此手下并没有得力的番子和帮闲,若是他不敢接下案子,在王督公的心中,地位自然会直线下降。

  别说档头了,就是精忠武馆总教习的位置,恐怕也难保!

  档头这个位置,并不是普通人能胜任的,但在赵信的心中,这个挑战,值得去尝试一下!

  连穿越这种事情都发生在他身上了,登上了泰山,便可以“小天下”,还有什么事情能令他恐惧的?

  只要他接下这个挑战,那么郑千户和王督公,都是他最坚实的后盾,有他们撑腰,整个大明还有什么人值得他去害怕?

  赵信在脑海中飞快地权衡了一下自己的优劣之处,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穿越一场,又身在东厂这个特殊的体制之中,掌握着天下人羡慕不已的特殊权力,那他就不能只是混混渡日。

  要夺取更多的权力和财富,做那条不败的鲨鱼!

  这是他心中唯一的野望,那么从现在开始,就要多学一些实务,在东厂中力争上游。

  破案、孝敬银子、武馆弟子、权力,一个都不能少!

  王督公和郑千户给他的挑战,何尝不是一个机会?

  不懂破案,那就去学!如果连一个案子都不敢接的话,他又有什么资格成为那条不败的鲨鱼?

  “常大人,那福建沉船案,便交由卑职来做吧!”赵信一咬牙,便将这桩麻烦事扛到了肩上!

  见眼前的少年终于主动接了这个案子,常胜不由得松了口气,王督公和郑千户吩咐下来的事情,他不得不做;逼一个东厂的红人接案子,是个得罪人的差使,幸好这少年相当聪慧,自己还没说上几句,他便主动说了出来。

  少年人,还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啊!

  说完该说的话,办完该办的事,常胜便将那两块腰牌和两道告身文书,交给赵信,笑道:“恭喜赵兄弟!”

  连升三级的赵档头,心中无比感慨,谢过常胜之后,便领过了腰牌和告身。

  常掌班站起身来,正准备告辞离去,忽然又坐了下来,沉吟了好一会儿,方才开口问道:“赵兄弟,老哥说句不中听的话,你别往心里去。”

  赵信见他表情肃穆,不由得恭敬地回道:“常大人只管吩咐便是。”

  “你手下没有得力的番子,”常胜说道,“那颜四喜被贬谪后,他手下的番子,也没有了档头,都是卯颗的兄弟,冤家宜解不宜结,你想要谁,只要言语一声,老哥就把他调入你的麾下!”

  颜四喜被贬到贵阳去数大山,赵信胸中的怨气早就解了大半,闻言便点头道:“多谢常大人点拨,卑职岂敢怨恨同颗的兄弟,不过各为其主罢了,那东长安街的冯有财,跟卑职曾有宾主之谊,平日里也有来往,这个人……”

  “他明日便调入你的缉事队中!”常胜大手一挥,问道,“还有何人?”

  东厂的全称,是东缉事厂,役长和番役,皆为缉事。

  一个役长,也就是档头,所领的若干番子和大小帮闲,便被称为缉事队。

  赵信想了半天,才发现自己居然不认识几个番子!就连帮闲,也就是梁成和恶人丁等少数几人。

  崛起太快,根基果然不稳!

  没有足够的番子和帮闲,如何能够查案?

  他迟疑了一下,才慢慢说道:“东江米巷的那群帮闲,还有,张超和他的那群帮闲!”

  梁成等人虽然是包铁的人,但都是卯颗的帮闲,调到赵信的手下,并没有什么大碍。

  只是张超和他的帮闲,魏朝魏太监的干儿子、徐伯玉的心腹番子,脖子上永远挂着一根粗大无比金链子的中年胖子,张超,那个被赵信踩在脚下的第一名番子!

  以及拼命三郎孟贵、黑心秀才林中、赌坊护卫头子邢风、王青龙、李刀疤等人,随便出来一个,都和赵信势不两立,还有站在他们身后的魏朝与徐伯玉!

  常胜苦笑道:“赵兄弟,这又是何苦来着呢?”

  赵信年少成名,气盛无比,当上档头之后,想整治一下昔日的仇家,无可厚非,只是冒着得罪魏朝和徐伯玉的风险,那就有些不智了。

  大家都是王安一系的同党,何必为了一些小小的恩怨,就逼迫不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