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朝当姑爷 第七十四章 一报难求
作者:舟遥青衫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名人坊,于小川伏于案后,用毛笔写着些什么,而琴心则在一旁观看。

  “于公子的书法,似乎比之几月前又有所精进。”

  于小川顿了下道:“算不上精进,只能说是堪堪入门了而已,像吏部右侍郎王大人,礼部侍郎李大人等名满天下之人,那书法才叫一绝。我这自个琢磨,登不得大雅之堂。”

  “于公子过谦了,像这种别具一格的字体,已经走在了无数人的前面了。”

  于小川微微一笑,并为反驳,就在此时一名家丁进来道:“公子,外面来了一群秀才,说是……”

  于小川放下笔墨道:“他们说什么,你尽管说来。”

  “他们说公子是朝廷反派,竟冒天下之大不韪,要与全天下的士子作对,还扬言说要向朝廷检举你,公子,这可如何是好。”

  “无妨,他们这是雷声大雨点小,他们这么做,你以为他们真是仁义之军?有道是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且看他们所为的利是什么吧。”

  “你们这么堵着,是什么意思,还不让你家主子出来,你当我等是什么人,大明农商,何敢比肩天下士子,当真胆大包天。”

  “谁胆大包天,岂是你说了算?”人群中突然响起一道响亮的声音。

  “你是何人?竟敢帮着他人说话?”

  于小川淡淡一笑道:“我是何人?哈哈,原本以为来了一群来不得的人,结果却是一群随波逐流之辈,你们要找的人,便是在下,我问你们,你们到我馆前,有何指教?”

  “就你?你就是东家?你没发热吧。”人群中突然爆发出一声嘲笑。

  于小川面色一冷,吼道:“尔等无知之辈,自以为读了几日圣贤,便整日自诩士子,你们配吗?我说农商就比你们这等脓包有智慧,怎么了?嗯?看看你们身上穿的,吃的,哪一样不是出自农商之手,亏你们还自诩读了圣贤书,你们不羞耻,本公子还感到羞耻呢。”

  于小川这一言,无异于一石激起千层浪,这些人面色通红,想要发作,又不得不自持身份。一时之间竟无人做出头鸟。

  于小川摇摇头,有些意兴阑珊,若这些人真的代表了大明的俊秀的话,恐怕大明气数将尽,国之将倾。

  突然人群中窜出一名粗麻衣青年,年约二十,他向于小川施了一礼道:“这位公子,小生李幽,家里世代从商,至我这一代,家道中落,小生连考两届,皆是无功无名,小生自恃读了几日圣贤,虽不能与天下士子相比,但小生以为公子言语欠妥。”

  于小川瞧前面的青年年龄与自己相仿,说话又有礼有节,不卑不亢,不由道:“好说,这位小哥,我失言之处,还请指出。”

  “小生已说过,祖父,家父皆是商人身份,以前家里也还殷实,可是近几年以来,经商一途越发难做,如今已是关门自守,全无收入。因此,小生以为,只有获得功名,才能改变这一切,农商虽然能在物什一途满足众生,但终究太过势单力薄,无法持久,小生才疏学浅,不敢比之于他人,但绝不苟同公子斥天下士子之功利于农商之下。”

  于小川突然拍拍手掌道:“若是公子未出现之前,我还真是要扬农商而弃那些自诩士子之人,如今看来,真正的士子都是大隐隐于市之人,公子虽然说得有些道理,但光说服我是没用的,公子要将此事说于天下,让大家知晓你的观点,我才会服输。”

  李幽面露一丝尴尬道:“小生不过随性而为罢了,再说小生只是道听途说,并未见其农商赋一文。再者,小生说的话,只能代表自己而已。”

  于小川从袖口取出一份邸报道:“既然如此,公子不妨拿这份报纸看看,在写一份反驳的文章与我,说不定能上这邸报,对了,这份邸报可是最后一份,如今就算是花费更多的银子,也买不到了,现在赠与你吧。”

  李幽面色一喜,接过报纸道:“看来公子并非不讲道理之辈,小生有一疑问,望公子解惑。”

  “你且说来便是。”

  “你这邸报既然公诸于众,可能登载我等笔下之文?”

  于小川提高一些声音道:“自然,这邸报本是公众读物,大家若是有好的文章,不妨交由馆中掌管之人,若是有真才实学,登上这头版,也未尝不可。当然,若是像某些自诩才华之人,想要上这邸报,却是难之又难。”

  “哼,我等有没有才华,你未看过,又怎会知道,我还偏不信了,我这里已有写好的文章五篇,你既然自称东家,可愿收下这稿纸?”

  于小川走向那说话之人,接过稿纸道:“当然愿意,只要你有真才实学,本馆欢迎之至。”

  “我这里也有一份。”

  “我这里。”

  “小生偶得佳作,今日恰好带在身上,还望东家收去看望一二。”

  于小川没想到这些人竟然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写了这么多文章,不得不让几名下人来打点这一切,自己找了个空隙,逃离出了人群。

  琴心将门外的一切看在眼中,见于小川回来,面带担忧道:“公子那番愤慨之言,恐怕是刻意为之吧?可是公子别忘了,虽然这些秀才并无任何势力,可他们毕竟代表了一类人,你这样攻讦他们,就不怕引来祸事吗?”

  于小川神秘一笑道:“京师太大,水太深了,想要搅浑,就得下点猛料,至于惹出什么麻烦来,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这些人急于功名,只有将他们激怒,才能引起更大的效果。”

  “公子一言一行皆是异于常人,琴心识人无数,不得不佩服公子才华。”

  于小川被这么一夸,有些不好意思道:“哪里哪里,这些想把戏别人未必就没想到,只是不屑于用罢了,像我这等小人物,反而不在意什么名节了。”

  “公子以前虽然是小人物,可从今日起,就不再是小人物了。都快成了别人眼中的香饽饽了。”

  “是吗?我怎么没觉得。”

  “那是公子自谦……”

  “咳……但愿是这样,琴心忙着,我接着去弄稿版了。”

  有了这些外来的稿纸,于小川就不用耗费更多的精力去挑选素材了,但如今名人报刚起步,选取文章是一门很深的学问,比如这头版,当然是要留给已经名满天下的文人的,这样就能凸显名人报‘名人’的效应,这扉页,自然是要挑起新的矛盾,让更多人去关注他,去思考他,这个朝代的人们,生活实在太单调了,出了一件新鲜事,自然很容易就能一传十十传百,这个时代信息传递相当落后,但它毫不影响天下人对新事物的关注。再在报纸的其他地方加入一些诸如故事,笑话等等一系列的东西,这样就能让报纸全面起来。这也是于小川考虑到不同人群都会看到报纸的缘故,就比如,商人未必去看文人卖弄诗词,而文人又未必去看商人如何行商一样。可是于小川做的这一份报纸,足够满足大众的口味。

  翌日清晨,名人坊的第二份报纸早早出炉,又有数民孩童散于街道茶肆卖报,这些孩童刚一出现,便被人围上去,抢购他们手中的报纸。今日的报纸量依然是一千份,而更多的人好奇于这邸报到底写了什么,所以强买之事越加激烈。很多人更是花更多的价钱,希望从别人手中买回来。

  还未至中午,一千份已经卖完,于小川沉思半响,决定再赶制出一千份来,一旁的下人不解问道:“东家何不多做一些,这样能赚取更多的银子。”

  “不急,咱们一定要吊足了胃口,才让他们吃饱,当然,要让他们只吃个七分饱。”

  下人不明所以,只得面带疑惑,继续赶工去了,虽然才刚刚入市两天,京师已是一报难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