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神雕之本色英雄 第五十八章 雄关如铁
作者:风雨各一程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有了与川东汪家的联系和帮助,穆青他们初入四川的工作一下便容易起来,整个三一教在川东北、川东也就是当年夔州路地界里的发展更是如虎添翼,风起云涌。当然,与汪家的联系暂时还处于保密之中,饶是如此,这一地区的实力对比也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除了该路中心夔州之外,下面的大小城镇、广大农村山区已经基本上在三一教自治势力的掌控之下。为了统筹各种力量经营四川,穆青终于在半个月后,在距离夔州大约百里的一个由三一教控制的山区小城中,召集已经陆续到来的三一教在四川地区的主要领导人开了一次会。东道主自然是负责经营川北、川东地区的穆一牺及其杨一尽、杨一其三位弟子,前来参加的包括负责川西、川南的穆一牛(牲)、杨一才和杨一政以及能够过来的三代弟子数十人。会上先是由穆一牺、穆一牛介绍了三一教在四川的整体情况以及四川的形势,然后大家共同讨论出今后的方向和办法。通过这一介绍,穆青对四川的情况有了更深的了解,也加强了尽速搞定四川的决心。

  自宋代开国以来,四川的经济得到了相当大的发展,可谓一片繁荣。是时四川境内分为益州(成都府路)、夔州路、利州东路、利州西路、橦川府路等,人口更多达250多万户,换句话说,仅在册户籍人口即高达1200多万人。虽然蒙古人的数次入侵也给四川地区带来了一些损失,但是因为没有能够深入四川腹地,没有伤筋动骨。四川至今为止仍然是个世外桃源并成为南宋朝廷的主要财源。这可是一个强大的力量,是当时横行世界的蒙古族人的数倍。如果能够善加利用,当大有可为。

  三一教势力在这里的发展也一直比较顺利,不仅控制着川东、川北大部分山区和农村,而且在成都平原乃至南部和川西地区的力量也有了相当大的发展。信教教徒近400多万,各级民军近25万。近两年,虽然因为官府和当地联盟勾结,对三一教采取强势的进攻战略,发展受到阻碍,但是各地教徒仍然在不断增长,只是地盘有所减小,原来手中的一些中等城镇也被夺了回去。

  当然也有一些积极因素,那就是四川统治阶层内部出现不太稳定的趋势,特别是极有威望、在前几次蒙古入侵中起到重要作用的余玠大帅病逝,曹友闻、张钰也相继离职,继任四川地区统帅的是奸臣史弥远的亲信陈枢,只知吃喝玩乐,搜刮民财、克扣军饷,孝敬他的靠山,不仅搞得民怨沸腾,连军队也怨声载到。陈作为四川地区主要军政首脑,下辖军队15万,主要部署在成都地区,其中包括镇守川北门户剑门关的守军3万多名,成都城驻军5万,占了一半多。剩下的则分散在其他四个路中,各路守军不到两万人。

  根据这种现实,大家最后决定利用现在与汪家联系,抓紧巩固在川东北的势力,密切注意川西、川南,集中主要力量谋划对成都府路这一核心地区的进攻,采用逐渐包围策略,分化驻军之间的联系,特别是争取剑门关驻军的中立,最终夺取全川,建立川蜀自治政府。为了统一领导,决定成立川蜀自治区总督委员会,由穆一牺任都督,穆一牛、耶律齐为副都督,杨一尽、杨一其、杨一才和杨一政为委员,负责统一领导和组织四川地区的斗争,同时派人急调耶律齐率领大批经过学校培训的弟子赶来四川,负责控制区内的政事民务,将其他弟子解放出来,专心进行发动民众和武装争。作了上述安排后,穆青便与六位夫人加上小丫头汪宜以及两名向导重新出发,打算经过剑门关进入成都。与此同时,二穆及其四杨也返回各地,抓紧组织力量,等待穆青的指令,互相配合,先想法做做驻防剑门关兵将的工作,同时经略成都平原,伺机控制成都。

  时间已经进入秋天,川北山地的气候也渐渐地开始变凉,草枯石墨,叶黄枝疏。如果说穆青他们原来在川东北经过的那条路只是一条可用于偷袭的小路的话,现在看到的这条道路可就是正儿八经的蜀道了。它自汉中南下,沿巴山秦岭,经过阳安关、白水、葭萌,穿剑阁、梓橦直至成都,绵延1000多公里,是历代北中国政权入川的必经之路。从先秦到近代,蜀道难就难在这里。因为这里除了有几道险关据守外,毕竟可以允许大部队通过,尽管非常艰难。想当初,诸葛丞相六出祁山曾率大军10万,魏国大将钟会也曾带兵10万与蜀国姜维数万守军在剑门关对峙。即使到了当代,蒙古大军数次以15万大军进攻四川,走的也是这条路。因此,穆青与诸位夫人才特意不辞辛苦,绕道汉中地区南下,走走这一条道路。除了考察道路并下达指示,在沿途建立三一教的根据地外,主要还是要见识一下闻名天下的剑门关,领略一下当初诸葛孔明用木门道大败魏军20万大军的古战场遗址。如果可能,想法和驻守剑门关的守将接触一下,探探口风。

  蜀道之艰难,巴山秦岭之雄伟和秀丽自不必言,一行10人或骑或步,或急或缓,穿行在川蜀道上。由于这一地区三一教实力强大,当然没有遇到什么麻烦,生活也相对舒适。经过20多天的昼行夜宿,终于进入大小剑山地区,离川蜀咽喉剑门关已经不远了。

  剑门关,地处四川盆地北部大、小剑山中断处,是数百里大剑山中段的一个缺口,七十二峰形若利剑,俨然一道天然屏障。两旁断崖峭壁,峰峦似剑,两壁对峙如门,故称“剑门”。诸葛武侯曾在此修筑栈道,设关守卫,称“剑阁”。那个爱喝酒的李白也曾写过什么“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句子。剑门关在三国时期名声大震,当时诸葛丞相率军北伐,六出祁山,曾在此屯粮、驻军、练兵;又在大剑山断崖之间的峡谷隘口砌石为门,修筑关门,派兵把守。历代相传,欲得川蜀,必先剑门,“打下剑门关犹如得四川”。本朝蒙古大军数度入川受阻,也得益于该关。保住剑门与否,是能否保住四川的重中之重。

  穆青等人牵马缓行,渐渐地临近这一传的神乎其神的险要关隘,只见壁立千仞,地势险峻之处矗立着一座牢固宏伟的谷关城楼。城楼是三层翘角式箭楼,楼上书有“天下雄关”和“雄关天堑”的字样。关楼西依群山峻岭,东侧数仗绝壁之上竟是平顶,这一山顶正是驻防官兵的主要阵地,当年曾经由姜维列营镇守,名曰“营盘嘴”,也叫“姜维城”,现在则有大将王坚率部驻守。真不愧是“蜀北之屏障,两川之咽喉”。

  由于蒙古大军早已退去经年,剑门关似乎已经忘却了战时的刀光剑影,战火纷飞,变成了商旅交通的中转站和文人墨客凭吊游览的场所,虽有几名士兵例行公事般的检查站岗,实际上给摆设差不多。因此,穆青一行没有费多大劲就通过了关隘,进入了关下的剑阁县。由于剑门关地位重要,一直有重兵驻守,所以从剑阁县设立开始,就主要是为了守关将士服务的,在隶属关系上也一直是以关辖县。虽然也算繁荣,但是见到更多的是士卒兵丁及其家眷,其他的也都是围绕着为这些士兵服务的设施和场所。当然了,由于是入关后最近的一座县城,自然少不了大量的客栈和行舍。穆青等找到了设在这里的天然居饭庄入住完毕,与三一教当地负责人通了情况并打听了一些驻军消息、特别是守将王坚的一些情况后,决定在这里待上几天。因为事关重大,虽然在守军中有一些三一教的教徒打入,但是多是些下层士卒,而且王坚治军极严,又不好什么歪门邪道,想要接近远非易事,所以穆青干脆不与这些人接触,更不敢透露自己的意图,只是装作一般文人墨客,游山玩水而已。

  如此盘延了数天,这天过午,穆青带着龙女诸位在县城的一座园林里游玩以后决定就在园林旁边的一座酒楼里饮酒用饭,三杯两盏过后,背负险关绝壁,前观亭台湖波,穆青突然豪兴大发,一手持杯,一手持扇,高声吟诵起一首诗来。为了助兴,程英竟然持笛在手,低声伴奏,如果再加上龙女的琴声,尤莉的剑舞,简直可以够得上一场不错的演出。优美平和的笛声中,一个舒缓、平静的男声在吟咏,似有所思,又好像随意捻来,无拘无束。

  策马巴山麓,卧饮川江东。

  投鞭天府地,剑舞峨眉中。

  临关唱古今,踏秋牧群峰。

  一关分胡汉,匹马拒北蒙。

  关北胡马咽,关南歌舞平。

  鞑儿笑关外,妇孺泣关中。

  将军白发见,士卒菜色饥。

  国破家亡在,犹闻**曲。(HT)

  呜呼河山碎,哀哉哭民生。

  安得长缨在,长天歌大风。

  曲住声停,众人良久无语。突然,门外传来一声爽朗的叫好声:“好曲子!好意境!当今天下缺得就是这种忧国忧民的精神和纵横天下的气势,如此人物老夫倒想一见!”声音未落,一位身材魁梧,身披戎装,头发和胡须均已灰白的老者健步走了进来。一边施礼一边爽朗的笑道:“老夫王坚冒昧打扰,还请见谅!”

  “王大将军大驾光临,在下诚惶诚恐,何敢见外!请进!请进!在下代夫人向王将军行礼了!”穆青一边说着,一边站起来抱拳行礼。

  “能有如此豪气和忧国忧民之情的原来是这样一个年轻人,真是后生可畏啊!看来我们这些老家伙真是不行了!”老头一边入座一边感叹着。

  “王将军何出此言!想王将军镇守剑关,数次拒蒙古铁骑与川门之外,使川蜀大地免于被蒙古屠掠,堪称中流砥柱,功德无量,说老将军堪比当日之姜伯约也不为过。在下对将军所作所为诚心拜服,所以才有那句‘一关分胡汉,匹马拒北蒙。’今日得见,深感三生有幸。”穆青略一考虑,还是给老头戴上一顶大帽子,礼多人不怪嘛!

  “过讲!过讲!年轻人太客气了!敢问年轻人高姓大名?入川所为何事?”老头看来对恭维话还是比较愿意听的。

  “在下穆青,这是在下的几位夫人,古墓派掌门小龙女、弟子洪凌波,逍遥派少尊主尤莉、东邪黄药师的高足程英以及方圆、公孙绿萼。最后这一位小妹妹是赫赫有名的震川东的千金汪宜。”穆青突然决定将自己的人全部介绍一下,以便加深一点印象。

  “真没有想到,小小的剑阁竟然真的藏龙卧虎,一天之间竟然让老夫遇到如此多的大名鼎鼎的江湖人物。这位龙掌门就是在襄阳英雄大会上力克蒙古国师的大英雄吧!如果我没有记错,好像协守襄阳的大侠郭靖的千金嫁的那个人就是叫穆青吧?后来好像被人称为什么风流书生什么的?该不会就是你吧!”老头满脸狐疑地看着穆青。

  “不敢隐瞒将军,正是在下,我家芙儿夫人因有身孕,未能成行。”穆青非常自豪的解释着。

  “少年英雄,风流本色,真羡煞老夫了!佩服!佩服!”没想到如此大英雄也是这副嘴脸。“少侠好像还没有回答老夫的问题,这次携夫人入川有何打算?愿不愿意在我们小小的剑门关逗留一番?”

  “不满将军说,在下有幸参加襄阳保卫战,对于天下大势,阵前攻战,略有心得。现在稍有闲暇,打算入川考察一下,因为蒙古大军再次南侵随时都会发生,除了淮南、襄阳,另外一个入侵的重点就是四川。在下秉承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理念,虽是一介布衣,但也想尽心尽力,抗蒙卫国。正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只想亲自考察一下各地山川险要,做到心中有数,以备他日不时之需。也抑或像今日这样有幸邂逅像王将军这样的名将大帅,得其指教一二,必将受用不尽。”穆青先把大旗打出来,不愁他不接招。

  “呵呵!有意思。老夫从戎几十年,倒是第一次听到有少年人如此好学和热情。好得很,今天到要听听你对天下大势的看法?”终于开始上勾了。

  “老将军是要考较在下了。其实当今天下大势,老将军自己何尝不是心知肚明。为将为帅,无论是淮南、襄阳还是四川也都是大同小异,能征善战之士都只不过是在行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之事,但求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而已,尽量将蒙古祸水能往后拖一天是一天罢了!华夏沦落,蛮夷当道只是时间问题,这样的大势,说起来就让人生气,我建议老将军不妨与在下喝上几杯,谈些轻松的话题,用不着自寻烦恼,徒增悲伤,反正也于事无补不是!”穆青显然在欲擒故纵。

  “风流书生,名不虚传,三言两语便道破了老夫的心结。是啊!我辈浴血奋战,换来数年和平,但朝廷不思进取,苟且偷安,地方大员得过且过,歌舞升平,直至贪赃枉法,克扣军饷。长此以往,国将无可战之兵,军将无可用之饷。老弱残兵,面呈饥色,如何抵得住蒙古人的虎狼之师?”真没有想到,两杯酒下肚后,这个王坚倒是直肠子,竟然自己先诉起苦来。

  “王将军真乃性情中人,真知灼见,在下拜服。不错!纵观今日天下,偏安临安的******远非当年北宋实力可比,甚至不具初建时频频北伐之气势,更无岳武穆等慷慨悲歌之勇士,而今日之蒙古更远胜昨日之金人,一消一长,一强一弱之间,大局早已有定。即使有几个如将军一样的忠义之士坚守在淮南、襄阳、剑门,但也不过是两三只孤旅,凭着一股节气,拼命坚守而已。由于没有后援、没有强大的国家机器的支持,只是一味单纯的、点点滴滴的、毫无希望防守,充其量不过是苟延残喘,延续时日罢了。亡国灭种指日可待!此话虽然不中听,但距事实不远。”穆青面色沉重,神情肃穆。

  “一开始好像听到少侠满腔豪气,怎么到后来如此消沉!难道年轻人也这样丧失了勇气吗?你不是高呼什么安得长缨在,长天歌大风吗?难道还不如我们这些老家伙。恨只恨我手中只有区区三万弱旅,而且还缺兵少饷。给我精兵10万,我一定会效法诸葛武侯,大破蒙军于剑门关外。”老头突然豪气大发,英雄不减当年。

  “在下就想听到老将军这句话!如果将军真有如此豪兴并确实以天下百姓福祉和汉人文化衣冠存废为重,我可真有几句话想与老将军说。老将军认为可行,就予以采纳,如果话不投机,老将军也不必见外,算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念在都是为中原大地汉家兴旺、华夏百姓福祉考虑,不予计较。更不必刀兵相向。”穆青有意以退为进,把丑话说到前面。

  “老将军虽有忠君报国之念,奈时局已然,南宋灭亡只待时日?王老将军自然是孤木难支,无力回天。可以这样说,南宋灭亡与否?何时灭亡?与王将军基本无关,王将军也不用背负任何背信弃义恶名,更不用心存歉疚,耿耿于怀;但是四川是否能免于蒙古鞑子掳掠,免于生灵涂炭却取决于王大将军一念和一身!王将军愿提10万精兵,效诸葛武侯之举,歼蒙古大军与剑门关前,可谓豪情万丈,既可上慰祖宗先烈,又可下恤黎民百姓,实有名将之风。但是,王将军自己也明白这一梦想永远也不会成真,原因非常简单,朝廷也好,四川的陈大帅也罢,不会、不想也不能让你这么做。不论王将军如何不甘心,如何处心积虑、卧薪尝胆,都注定只能是一个局限于防守剑门关的悲剧性人物,因为你的命运早已经决定了,那就是关破身亡,只是时间早晚而已。为今之计,如果王将军真为天下百姓、特别是四川百姓身家性命着想,为汉人衣冠文化存废着想,在下倒是可以为王将军指一条明路,那就是坚守剑门关,不论何方征调,不论是谁下的命令,王将军只需严令所部,以守关乃至关重要大局为名坚拒不出,绝不要将刀枪对准自己的同胞,不要以一家一姓江山为重,而要为百姓平安为主,切记关在人在,离关人亡,只待蒙古军队来侵之时与蒙古军队决一死战。在下也敢预言,王将军这样做必将换来另外一支新的力量的全力支持,不仅什么军饷兵力充足,而且定会重现诸葛武侯当时的局面,全歼蒙古大军于关前,留下千秋万代民族英雄的英名。”穆青故意语言含糊,模棱两可。

  “风流书生语气不小,竟想预知未来之事,传我锦囊妙计!有趣!有趣!老夫倒是很想照你的话做,只是既是朝廷命官,岂有抗旨不遵之理。但愿到时能有什么转机,避免同室操戈,共镶抗蒙之举!”王老头显然不是糊涂人,大概猜到了穆青的意思。

  “有王将军这句话!在下已经深感欣慰,相信在抗击蒙古、造福百姓的大局下,我们将来肯定会找到共同语言,携手合作。”穆青也知道此事绝不能操之过急,因此适可而止。

  “少侠今天所言,老夫受益不少。不知少侠愿否留在此地多一些时间,以便再听教诲。如果少侠愿意,也可屈就我之幕僚,帮我出谋划策,岂不更好!”没有想到,王坚竟有此意。是想留住穆青,就近控制,还是确有爱才之意,想招为左右?

  穆青飞快的思考了一下回答道:“王将军抬爱,在下十分感激。只是我的四川之行才刚开始,现在就停下来实在心有不甘。如果王将军不弃,待四川之行完成,一定再来打扰,到时再议此事可否?只是希望王将军不要让我吃闭门羹就好!再说,我在四川要游历一段时间,如有需要,我想能够随时造访王将军,不知王将军给不给这个面子?当然,为了老将军自身考虑,我今日与将军见面之事还请严格保密,以防万一。”

  “好!就照少侠的说的办!他日来访,只要报风流书生来访就好。我一定扫榻以迎!到时一定让我见识一下你夫人们高超的武功!”老家伙倒是痛快。

  返回客栈,天已经快黑了。穆青和诸位夫人抓紧梳洗休息,一天奔波,再加上与王坚的一番长谈,连穆青都感到有点乏了。终于又方便了,穆青又恢复了原来的睡觉习惯,今夜与龙女和尤莉两人同眠。三人一番云雨后沉沉睡去。第二天,再看龙女、尤莉自是如雨后海棠愈发诱人可爱,看的其他各位颇有嫉妒羡慕之色。按照穆青的想法,尽管此间事情已了,但还是打算在这里休息几天,至少与各位佳人都温存一番再说。然而,就在大家用早餐的时候,饭店老板交来一封穆一牺写的密件,声称成都有重大变故发生,请穆青尽速赶往成都附近三一教据点商量机宜。无奈,大家只能草草收拾了一下,赶往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