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神雕之本色英雄 第六十七章 软硬兼施
作者:风雨各一程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不说穆青在一步步地实行着自己的计划。这时的南宋朝廷也没有闲着,有关穆青的消息和资料仍然在收集中。由宫廷庞总管亲自派人收集的各种有关穆青的消息摆在赵无邪面前。但是总的说来,这些资料仍然还显得单薄,因为这个穆青只是在最近几年才出现的,而且也只是在最近一段突然名声大噪。按说,作为大侠郭靖和丐帮帮主的女婿,江湖上赫赫有名的东邪的传人应该不是一般人物才对,但是,除了在襄阳城露了一面,接着是在终南山一带和四川各出现过一次,再接着就是最近这半年了。此人何故如此神秘,而且以前又那样低调,现在突然有张扬起来,这到底是为什么?难道只是现在才学成出山?好像又不是。有很多迹象表明他好像与三一教反贼有关联,但是又没有什么证据。从各方面的情况来看,此人的武功恐怕与深不可测的三一教教主叶蓝有的一拼。主要是他与助守襄阳的郭靖的关系,才使的朝廷相信这也许是个可以争取利用的人,也才对此人发生兴趣。也正是如此,她赵无邪才在向皇兄自报奋勇出面负责组织江湖人士展开保卫皇室的行动后,把网络争取该人作为主要任务之一。所谓选拔青年才俊也是这整个计划的一部分。为了这个人,赵无邪可是费尽心机,除了收集了各种有关资料并与庞总管等人反复计议后才决定进行试探,最后在确认了三一教教主叶蓝也于此时出现在其他地方后,才彻底消除了她心中的疑虑,也才开始放心地采取行动争取此人。本来她是想借今天庆祝宴拉拉关系,探探该人的嗜好和弱点,没有想到竟然让贾似道这个家伙给坏了事。看来只能再找机会了。

  要说赵无邪对穆青的印象还真不错,只是他身边老是跟着那两位美女让自己感到有些不便,但是她又能如何呢?一则她的身份是个男人,而且身负重要使命,再者风流书生如果身边没有了美女那不就名不副实了。管他呢,自己想这么多干什么?反正自己要的是他替朝廷卖命,至于他身边有多少女人干自己什么事?想通了这一点,本来有那么一点不快马上也烟消云散了。她还得赶快回去和庞总管商量并禀报皇兄知道呢!

  在南宋皇宫内的一间密室里,恢复女儿装的赵无邪正在与庞总管交流今天的情况,两人都感到不可理解的是何故一向身体好好的贾似道会突然在宴席上发病,而且是一种莫名其妙的病,如果是什么人做了手脚,以赵无邪背后两名保镖的功力和眼神绝不会看不出来,如果是什么人下了什么毒,何故连太医都检查不出来。倒是穆青一出手就止住了病情,实在有些奇怪。不过既然没有什么把柄和证据,他们也不好推断到底是何原因!好在这个贾似道虽是皇亲国戚,倒也不是个什么显要的人物,所以两人交谈了一番,就由赵无邪负责向皇上汇报并请示明早由皇帝亲自召见当选出来的前三名青年才俊的事去了。

  贾府,经过好一阵折腾的贾似道正歪躺在卧榻上闭目休息。请来数名名医国手经过把脉后正在窃窃私语,不明所以。他们的一致意见是好像中了什么风寒,但是到底是什么东西,如何治疗根本就莫衷一是。有的要扶正,有的要去邪,有的要滋阴,有的要扶阳,针灸拔罐,什么都想到了,但是好像都不对症,因为贾大人这病也实在是奇怪,发作时痛不欲生,一旦过去就像没事人一样,毫无症状,只是脉搏呈现略受风寒的迹象而已。这不,这种怪病连宫中的贾贵妃都知道了,特地派人过来看看自己的弟弟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无奈到了晚上当贾似道病情再次发作时,家人不得不把穆青再次请了过来,穆青再次发功将寒气镇住,并答应贾似道几天内应该不会出问题,趁这段时间穆青一定想办法找找能够治疗该病的办法。

  两天后,地点还是贾家客厅,贾似道为了感谢穆青出手相助特地设宴感谢,应邀作陪的除了赵无邪外,还有一位自称为赵无邪兄长的赵三一的人物,看到其高高在上倨傲的神态,穆青心里已经明白个七八分了,当然他还不能最后肯定。但无论如何,他认为这已经不容易了,因为说实在的自从理宗以后,南宋的朝廷已经是黄鼠狼下崽,一窝不如一窝了,想不到今天的皇上还有如此胸襟和作为,竟然能够放下身段,听听别人的意见。在穆青的印象里,这时的南宋皇帝大概都是些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般的只顾自己享受的可怜虫罢了。想想,历史上襄阳被围7年之久,当皇帝的竟然毫不知情,其中有权臣们的欺上瞒下,难道就没有皇帝自己的责任?他手里的情报网和特务组织在干什么?鬼才相信!

  看来今天这个贾似道只是个陪衬,真正唱主角的是两个姓赵的了。既然大家都不名言,穆青也揣着明白装糊涂,大摇大摆的带着两位夫人施礼、入席,一切顺其自然。

  “今日设宴一是感谢穆少侠援手之德,二是继续上次因为在下生病而中断的庆祝宴会。特别是邀请到两位赵大人作陪,更令在下蓬筚生辉,三生有幸。望各位畅怀痛饮,畅所欲言,好好结交一番!”贾似道先做了开场白,并频频向两位姓赵的点头请示。

  “多谢贾大人厚爱,穆青乃一江湖游侠,何德何能敢烦请贾大人和两位赵大人的费心,既然大人有令,在下当然竭诚以待,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如有冒犯冲撞,还请各位大人海涵!”穆青也打起了官腔,旁边的程英似乎有所悟,而郭芙却感到有点莫名奇妙。

  “穆少侠客气!我们兄弟应邀作陪自是深感荣幸,一是因为穆青在江湖上英名远播,对付蒙古鞑子和坏人绝不手软,同时也为少侠前两天显露的几手高明武功所折服,更为少侠的才情而感叹。今天前来,一是想结交你这个朋友,更想听听少侠对当今天下大势的看法,咱们借贾大人这块宝地,纵论天下大事,也算人生之一大快事!”赵无邪抢先开口,那位叫赵三一的只是微笑点头,连称“正是!正是!”。

  “几位久居庙堂,然能如此不耻下问,精神实在可嘉,也令在下佩服!只可惜时代不同了,如果是在10数年前,朝廷能够有如此胸怀,今天的局面当会大大不同。遗憾的是,今天也物是人非,机运不在,不论各位如何殚精竭虑,卧薪尝胆,恐怕都很难于事有补,极有可能只是感叹无可奈何花落去了!”穆青看到时机成熟,开始自己的最大一次忽悠行动。

  “少侠的意思是现在已经是于事无补了?想朝廷现在还有数路富饶之地,数十万大军,难道就此作罢!”赵无邪在唱主角。

  “各位均是绝顶的明白人,当然知道当今天下大势。而明智的人之所以称之谓明智,就因为他们能够明白应该顺势而行,在既有的条件下,尽量争取最好的结局,而不是好高骛远,不切实际。现在南宋朝廷手中只剩区区五路之地,已是当今争夺天下中实力最弱的一股势力了!不要说蒙古的铁甲,即使对付宣布自治的三一教势力,又有多少胜算,想来三位心里比我清楚。为今之计,无非是如何尽量延长一段时间罢了。不知诸位是否这么看?”穆青先来一段危言耸听,然后把球踢给了对方。

  “少侠所言不能说毫无道理,正是因为面临这种困难状况,我们才广招贤士,卧薪尝胆,以求东山再起。以我们今天的实力,难道还不如蒙古初起的数万人马,当然更远胜于三一教当时的一帮乌合之众,只要重新整顿,团结一心,定能奋发图强,再创辉煌!”赵无邪两眼发光,说的异常兴奋。看出来,这也是那位赵三一的观点。

  “从道理上来说赵大人说的当然是对的,但问题是赵大人忽略了一个重要的事实,那就是上述的两种力量在初起时不仅是顺应时事,更有一帮聪明绝顶的大才在推波助澜,它们犹如出生的婴儿,生命力异常顽强,不论面临何种千难万险,一直在顽强地生长壮大,而反观今日南宋朝廷和各级管理机构、军队早已积重难返,效率低下,除非朝廷痛下决心,彻底改弦更张,以现有的军队来对抗外敌根本就没有任何希望。重要的是,我们又如何能在短期内荡涤掉一切污泥浊垢,焕发肌体生机?两个强敌又如何会给我们以充裕的时间来做到这一切?不要说蒙古大军,即使三一教集十多路、近百万大军之力,又与我们共有了长江天险之利,他们要对付宋廷,我们又能抵抗几天?”穆青开始加码。

  “少侠言之有理!然而何故他们现在又停了下来?难道不是顾忌蒙古会抄其后路?果然如此,我们当有充足时间整治兵备,东山再起。”那位赵三一终于开始说话了。

  “这位赵大人所言看起来有些道理,但是依在下看来恐怕不是实情。相反,在下认为,三一教之所以突然停止进攻,固然有各种各样的原因,但绝不是害怕蒙古人抄其后路,相反,正是由于蒙古人现在正在发生王位争夺战,无暇南顾,才给了南宋以喘息之机,因为如果蒙古人入侵在即,三一教一定会破釜沉舟,毫不犹豫地立即灭宋,解除后顾之忧,然后整顿内部,集中全力与蒙古决战。相反,因为他们明白蒙古南侵尚有几年时间,因此才从容地停止进攻,先整顿内部,巩固现在的一切,提高战斗力,然后视情况决定何时对宋作战。一则避免更大的牺牲,二则希冀能够找到其他兵不血刃的途径。这才是他们的真正用意,也是他们至今只是宣布自治的,没有称帝或更改年号、国号的原因所在。拙见是否能够得到大人们的认同?”穆青有意打住这一话题。

  “也许少侠讲得有些道理,果如此,我们又该何去何从?难道就这样束手待毙不成?”还是哪位赵三一。

  “我讲这些,只是就事论事,描述一下大家都知道的真实情况而已,三位身为当局者,当然比我要明白得多。至于到底是何去何从当然不会听我一个外人说三道四,自有宋朝的皇帝和你们这些大臣们费此脑筋。我这里也就是纸上谈兵,聊当成喝酒聊天的佐料罢了。既然赵大人有此一问?我也不妨做一家之言姑妄说之,各位也姑妄听之,说完后大家哈哈一笑,随着三两杯浊酒忘在脑后。”看着在座的几人在等着下文的样子,穆青继续接着自己的话题。

  “当然,常言道天无绝人之路,在任何情况下都应该、也能够找到出路。问题是如何找到一条最合适的和最好的出路。这也正是一般人和绝顶聪明的人之间的区别。这好比是下棋一样,真正高手不仅要能在春风得意之时知道如何乘势而进,而且要明白如何在极端困境下找到解决办法,甚至是在明知已经是死棋的情况下,找到一种解决办法,尽量做到存活下来。要做到这一点,就要真正地了解各种有关情况,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恐怕就是这个意思。

  当今南宋面临的敌人以蒙古为第一强,三一教自治区域次之。南宋朝廷也许认为可以在两者之间纵横裨益,玩三国鼎立的那一套,遗憾的是时代变了,情况也不完全一样,根本行不通。因为南宋之所以存在,仅仅是因为南方的汉人不满蒙古人异族的统治和残暴,靠的是南人不愿做亡国奴之精神和气势,才拼死抵抗。长达几十年的襄阳保卫战就是一例。一旦朝廷打算与蒙古合作,这股气势就垮了,支撑南宋存在下去的主要精神力量也就完了,南宋政权立即就会土崩瓦解,所以联合蒙古这一条根本就不可行。三一教之所以宣布自治而非建立新的朝代,称王称帝应该也出于这一同样的考虑,因为他们不想被人称作民族的罪人,在异族敌人进攻的面前同室操戈,丧失民心,所以他们也拼命以抗击蒙古人为己任,牢牢抓住抗击蒙古人这个大旗不放,因为他们也很明白,对于南宋的汉人百姓来说,反蒙是重要的原则问题,谁要是在这一问题上玩火,就会立即被天下百姓所抛弃。”

  “联合蒙古这条路走不通,剩下的只有与三一教自治区打交道了,消灭他们不可能,恐怕只有合作抗蒙这一条了,如果他们想和你们合作而你们又不想被他们消灭的话。”

  “当然,要想不被消灭也不能只是简单的合作,要平等和有尊严的合作,必须做好两件事,一是整肃内部,使自己变得强大和有实力。要做到这一点,可不容易,必须彻底改变现有的一切,从内到外,从上到下,彻底革处一切弊端,壮大自己。这就不仅要求彻底隔断一切利益联系,全面发动民众,还必须有一批与原来的官僚、地主、权宦全无关系的新人来决策和执行,否则,根本就没有希望;第二件事是要准备好后路,因为毕竟时不我待,既然南宋现在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就一定提前准备好退路。可以利用宋廷水军的优势,向东发展,找一条退路,建立新的行在,以便保护皇室法统不断。同时任命一位朝廷信任的钦差大臣,统帅所有现在力量实现这一企图。这一策略可以概括为六个字即:北拒、西联、东进。一家之言,大家不必当真,当成醉话也未尝不可!”穆青一番议论之后,喝了一杯酒然后干脆打住。

  听了穆青的议论,在座的各位好像是若有所思,沉默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最后还是贾似道这家伙见机得快,站了起来拿起酒杯陪笑道:“穆少侠的见解可谓别出心裁,两位赵大人倒是可以借鉴借鉴!来来来,咱们先喝酒,先喝酒!”

  “穆少侠所言在下兄弟一定认真考虑,在下想问一句,不知穆少侠愿不愿意为了实现这六字战略出一些力,勉为其难呢?”说话的竟然是赵无邪。

  “此事兹体重大,需要朝廷重臣亲历督促行使方可见效,同时除非有破釜沉舟之勇气根本不可能实现,在下乃一江湖游侠,如果是纸上谈兵,出出主意,帮你们参谋参谋倒是可以。至于说直接参与这一问题现在还是不谈为好!这是因为此事一定要皇帝本人痛下决心,朝廷重臣们全力推动方有实现之可能,三位大人虽说权高位重,但也只不过是尽人臣之事,说了也等于没说。”穆青有意留个活口,以防万一。

  接下来自然是双方告辞各自返回住处。路上,程英倒是没有多说什么。郭芙却有点兴奋,一再念叨穆青哪里来的这么多歪道理,还忽悠地人家一愣一愣的。“怎么样,你们的夫君厉害吧!”穆青不无得意地向两位炫耀,换来的自然是一阵粉拳和嬉笑。

  在以后的半月里,穆青又应邀为贾似道治疗了两次,而原来那位赵无邪除了偶尔来找过穆青两次外,再没有联系过,特别是穆青讲的那些什么战略更是如泥牛入海般的毫无消息,甚至连贾似道的官运也受到了牵连,皇帝很少召见他了,原来那些掌权的重臣诸如胡大昌、丁大全等都争着巴结他,现在竟然非常冷淡,爱理不理的。在最后一次治疗后,贾似道向穆青倒起了苦水,穆青微一考虑便向贾似道提出了一个双赢的方案,那就是穆青帮助贾似道谋得朝廷重臣宰相之职,而贾似道要报之以李,帮助穆青实现他自己的目标。而且穆青还会帮助贾似道治疗他已经实在无法忍受的瘙痒之症。贾似道听到此言自然满口赞成,双方击掌发誓。之后,穆青先是给了贾似道一粒药丸,声称他刚刚配成此药,吃了以后能够保证在半年内不再犯病,穆青再寻找一个一劳永逸的解决办法。同时警告贾似道,以后两人不再公开来往,如果皇帝询问穆青的消息反而要造出两人不和的假象。此话一说出,贾似道立即心领神会,此事就此不提。

  接下来的半个月内,穆青再未与贾似道来往过,到时出现了一件预料外的事,让穆青有了机会兑现向贾似道许下的诺言。原来就在这几天发生了神雕原著里出现的王惟忠将军被杀事件,主谋自然是当时执掌朝廷大权的丁大全等。穆青想到了神雕原著的描绘,赶快找来杨过密谋了一番,决定仍然是杨过办理这一切。果然,先是王惟忠的头颅被盗,接着是丁大全被作弄和审判,最后这一切实况记载又交到朝廷手上。也许是现在的朝廷在穆青的一番话后确实想痛改前非,也许是因为其他原因,丁大全竟然没有像原著那样仍然屹立不倒,反而被贬免职,原来被冷落一阵的贾似道竟然青云直上,变成了吏部主持,并隐约有接替丁大全的角色的意思。而这个家伙的心机也够可以的了,在数次皇帝询问有关穆青的消息时,他总是不咸不淡地有意贬低穆青,甚至公开反对重用穆青,原因非常简单,一是夸大其词,只会纸上谈兵,二是对他不放心,担心他会有异心。一来二去,在众人和皇帝的眼里,贾似道成为了穆青的对立面。

  看着南宋皇宫里没有什么动静,听到贾似道青云直上的消息,穆青明白该是逼一逼这位皇帝了,因此在休息了两天后,穆青正式决定离开临安,并密告鄂州总部,准备在与宋军的交界处采取些行动,摆出一副准备大举进攻的样子。

  第二天,穆青给赵无邪留了一封告别信,声称一月之唔受益不少,能与君把酒言欢,谈诗弄词总算有缘,天涯海角,在会无期!未免送别伤感,特留书作别云云。之后三人乘马离开客栈向南走去,目标桃花岛。这也是穆青临时想出来的注意,毕竟不能直接赶回鄂州不是,因为宋廷的耳目肯定无时无刻的在监视着他,而在一切计划实现之前,穆青也不打算动庞总管他们,不能打草惊蛇不是。就这样信马由缰走了三日,眼看到了海边,由于天色已晚,穆青打算先休息一晚明天一早雇船登岛,毕竟离开这么长的时间了,也该回去看看,何况现在已经到了附近。郭芙更是兴奋得像个孩子,一夜折腾不想睡觉,害的穆青和程英两人陪着闹了一夜。

  由于被两人、特别是郭芙折腾了一夜,穆青他们直到四更天才睡去。谁知天刚亮就被一阵吵闹声惊醒,穆青好不愤怒,这是什么鬼客栈,连睡个懒觉都不让,还让人活不让了!正要发火,或听到外面一阵惊呼,“不好了!客栈门前来了大队官兵!大家快想法逃命吧!”分不清是客栈的伙计还是住店的客人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