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神雕之本色英雄 第九十二章 道听途说
作者:风雨各一程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1258年,初春的中原大地,到处都是一片遑遑不可终日的紧张和朝不保夕的无奈。即使新年的喜气也没有能够让人们高兴起来。因为,越来越多的信息和情报显示,蒙古人的大规模南侵就要开始了。不仅蒙古草原的大军开始南调,连淮河以北的中原大地那些投靠蒙古人的汉人军阀和地方实力派们也接到指令,开始扩军备战,征集粮草财物,使得北中国大地本来就已经因蒙古人屠杀过后零落无几的村落和居民的状况更加雪上加霜。逃难的和躲避抓丁的人群,拖家带口,三三俩俩,到处可见。一个个满脸凄楚,绝望无奈,让人不胜唏嘘,黯然落泪。根据从各方面得到的情报,蒙古人将兵分三路对对南方进行全面的进攻。除了对淮南一线派出少量的部队作为佯攻之外,集中主要力量对襄阳和川北门户剑门关进行突破。分别由蒙哥大汗和四王爷忽必烈各自统帅精兵20万,同时进攻,以求南人首尾不能相顾,一举突破,彻底解决问题。当然对于蒙古人来说,这也是下了血本,可以说倾全国之兵,除了那些远在西方、已经不听他们调动的力量除外。

  在北中国的蒙古人和及其仆从秣马厉兵,摩拳擦掌准备血洗南中国,一劳永逸地将自己的牧场扩展到长江以南的中国全境的时候。长江以南的汉地也在紧张地准备着一切。穆青匆匆从西域赶到鄂州,通过中枢省召集内阁总理府、军务总督府联席会议,决定成立对蒙总指挥部,穆青自任总指挥,穆一成、穆一天、穆一地、穆一自、穆一我和文天祥付之,穆青不在时,由穆一成主持决策,主要负责综合协调和后勤支援。同时根据蒙古人进攻的方向和特点。要求各地军事主管将地方防守任务交给地方民军和守备部队之后,全部集中起来,准备对蒙作战。除了水军负责海疆和长江防护之外,将主要力量分成三个方面。准备打打仗,正所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是也。

  该计划确定后,暂时处于严格保密的状态,除了穆青和总指挥部的五个弟子之外,连文天祥都不清楚,他只是知道需要全力开足马力加快军品、火药和武器的生产,筹足粮草和供应;甚至是哪些方面军的主帅也只是知道要打大仗,具体部署不到最后关头都不知道,只是组织所属部队慢慢地向指定区域运动,隐蔽待命。而襄阳守军也好、剑门守军也罢更是根本没有得到任何消息。穆青只是决定派了一部分水军帮助襄阳搞运输,并把丐帮的特种部队全部还给了他们,再就是增加了些大炮和兵器而已;而对于剑门关,穆青也只是给他们增派了5000名士兵和50门大炮,帮助他们镇守关东面的山顶而已。这样做一是让他们别把希望寄托到别人身上,还是立足自己的力量守住自己的城池和阵地,同时也是为了保密和隐蔽,因为这两个地方作为蒙古人进攻的重点和方向,蒙古人的情报工作和细作的重点也在这里,稍有不慎让蒙古人知道了真相,穆青十几年的计划就会泡汤了。

  安排完这一切后,穆青吩咐穆一自、穆一我、李莫愁等继续密切注意对蒙古的情报收集工作,杨过则负责联络各地武林人士,包括接管的慕容家族的势力等。本来穆青想待在这里直到夏末秋初,蒙古大军开始南进时才到四川主持战局。但是因为吴一一他们在三晋大地和太行山、燕山山脉发展太快,一再来讯要求派人、特别是地方管理人才予以支援。穆青有点不他放心,再加上也想对他们面授机宜,以便在蒙古大军被围之后采取相应的行动和对策,因此穆青只能不辞辛苦,新年刚过就与一批前去支援的三一教培训出来的工作人员一起又到太行山跑了一趟。这不在那里呆了一个多月,计议停当才急忙又朝回返。过了平阳府,到了晋南,由于这里蒙古人的实力已经比较弱了,穆青将护送的人都放了回去,一人一骑向南赶去,他打算最好天黑以前能够渡过黄河,然后用不了几天就可以回到家了,趁着这一段时间,要把几个小家伙的功夫好好提高一下,一旦战端一开,自己又会忙的不可开交,再不会有这样的时间了。这样一面想着,一面赶路,偶尔看看沿途风景,倒也不感到寂寞。没有想到的是,老天爷竟不作美,虽然是早春三月,天气已经开始暖和起来了,但是没有想到的是,下午先是一阵冷风过后,气温竟然急剧下降,接着竟然慢慢地飘起了雪花,雪花越来愈大,下的也越来越急,飘飘洒洒,不一会功夫大地上就一片雪白。穆青紧赶慢赶赶到附近最大的一个叫平安度的渡口,但是船老大说什么也不敢再开船,理由也很充分,一是这样的视线,在这种激流险滩密布的渡口开船等于送死,而且由于气温突然下降,河面上已经开冻的残冰又结上了薄薄的一层,无论如何是不能开船了,有的人喊出了数倍的价钱都不顶用。无奈,穆青只能随众人到这个因渡口建成的小镇上寻找客栈。还好,穆青突然想起来他受人之托,还有一件事要办,地点应该就在附近。最近事情太多,老是丢三拉四,没有程英在旁随时提醒和拾遗补缺,穆青还真不适应。想到这里,穆青到平静下来,既然有事,在这里耽误两天也是没有办法的了。

  令人遗憾的是,小镇上唯一的客栈早已客满,掌柜的倒也仁义,为了防止大家在大雪里受冻,一面张罗大家用饭,一面让伙计在大厅里生了一堆火,让轮不上床位和房间的大约有20多人围着火堆取暖,熬过这一夜。反正穆青对此也不强求,顺便找了一个靠柱子的地方,随便吃了几口带着的干粮,喝了两口掌柜的给的热水,然后把帽檐拉下来,就闭上眼睛养起神来,他倒是想打坐来的,一是这么多人,而且墙角里座的人中显然还有几个有武功的,穆青既不想暴露,也不愿多惹是非,所以索性闭目养神,一言不发。

  一阵马蹄声响,又有人来了,客栈的伙计皱了皱眉头。这年头,这气候,要么没有客人,要么客人挤破头,房间又不够。

  “真倒霉!下这么大的雪,船也没有了!只能住店了!掌柜的,给来两间上房。”门帘掀处,进来三个人,领头的是个大嗓门,一面抱怨,一面向掌柜的大声吆喝着,听声音年纪大概在四十岁左右,功夫属于二流,后面跟着一男一女两个年轻人,论功夫应该还在这个中年人之上,显然出自名师。当然这些穆青是凭自己的耳朵感觉出来的,因为既然事不关己,他确实连眼睛都懒得睁开。

  “我说客官,别说两间上房,就是一张床位都没有了!几位要想吃饭没有问题,想住店我们就爱莫能助了!”掌柜的满脸堆笑地回答着。

  “我说掌柜的,哪怕给腾出一间给我们这位小姐和少爷也行,我们可以多付些钱。至于我叫花子到不怕,随便找个地方坐一宿就行!”看来这个中年人是个乞丐,身后的那两位应该是富家子弟。

  “我说大哥,你看看这些人都是来住店的,哪有房间哪!要不你们三个也围着火堆挤一挤,对付一晚上再说!”掌柜的还是在陪着笑脸。

  “这怎么办?”中年人好像很为难的样子。

  “我说王叔叔就不要为难掌柜的和你自己了,人在江湖,随遇而安。既然大家都能对付,我和弟弟也没问题的,就围着火堆休息一晚好了!”听声音也就十四五岁,甚至还有些童音,像鸣柳的黄莺,又似欢快的燕子,让人一听就有一种舒心的感觉,暖洋洋的,如久违的乡音,又好似熟悉至极的亲朋,穆青突然有了一种久违的冲动。真想看看这个女孩到底是个什么样子!不过他还是忍住了,一是自己现在没有这种心情,千头万绪,自己的时间已经是按分钟计了。再说事不关己,何必挂怀。明天一早,天涯一方,何必浪费时间和精力。穆青真想睡一觉,只是左臂上新受的箭伤虽然已经痊愈,这天一阴还是感到十分不舒服,甚至是连自己左侧受过伤的肋骨那里虽然这么多年了,也感到了有些别扭,无法入睡,因此穆青只能是闭目养神而已。

  “各位客大爷挤一挤,给这三位新来的朋友让出点空!”由于人实在太多,甚至连火堆周围都插不下人了,所以掌柜的才出面向大家求援。

  “小姑娘坐我这里吧!别给冻坏了!”穆青听到掌柜的求援而其他的人都表现的比较勉强,所以只能站了起来,将这个靠着柱子的地方让给了他们,自己则退到围着火堆的第二排。

  “谢谢大哥哥了!”小丫头还是那种好听的声音,冲着穆青一笑,露出两个大大的酒窝。好一个玲珑剔透的小丫头,不知是哪家的姑娘,长得如此美妙和精致,让人看了第一眼还想看第二眼。虽然论相貌和身材未必超过龙女和尤莉,但是却有另外一种让人耳目一新的风情,不仅一双大眼掩不住其睿智和灵气,偏偏又天生像个开心果似地满脸喜庆和招人喜欢,微微上翘的嘴角又有点任性和调皮。穆青在站起来时望了她一眼就又坐了下来,迷上了眼睛。

  “不要叫大哥哥!应该叫大叔才是!”穆青闭着眼懒洋洋地咕哝了一句。不过他还是有点异样的感觉,因为不知何故,他突然觉得对这个女孩有点似曾相识的感觉,说不明白是怎么回事。反正从听到她的声音时就有了这种感觉,到看了他一眼后就更坚定了这种想法。不过就这一眼的功夫,穆青发现这两个男女还真是满身富贵,尤其是那位女孩身上更是珠光宝气,轻貂细裘,一看就是一个富家小姐,娇生惯养,除了说起话来老气横秋的样子,哪有半点江湖人的样子。至于那个少年则更加沉稳,浓眉大眼,但有失憨厚。那个陪着他们的乞丐,应该是丐帮净衣派的弟子,穿戴倒也干净,背上的五只口袋表明他的身份不低,看来是专门跟来照顾两个少年的吧!人这种动物,有时好神秘,尤其是感觉和潜意识,真说不清楚,又是送到面前,却全然不觉,又是只是一个照面,就然你魂牵梦绕。穆青稍一冷静,就想将这件事尽力给忘却了,这年头、这种场合,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穆青还有多少大事要办,因此一眼过后,马上又眯起双眼,养起神来。

  “你才多大年纪?最多与我家大姐姐差不多,还想充大辈,想当大叔呢!我说你也不怕让我给你叫老了,还是大哥哥合适,年轻多好啊!你说是不是,大哥哥?”小家伙果然不是善茬,伶牙俐齿,反映的真快,而且还让你没有脾气。穆青一句话惹来了她这样唠叨了半天,因此穆青不敢再说话,只是微微一笑了事。

  “王叔叔、弟弟你也来这里烤烤火!大哥哥给咱让了地方,咱们也不好不知人家的情不是!”这个小家伙,还是得理不饶人。

  “张师傅,现在时间还早,大家又睡不着觉,不如你给大家来一段评书,给大家解解闷”又是掌柜的在说话。

  “好!好!”给我们来一段,有几个人在符合。而那个小姑娘叫得最起劲,两只小手拍个不停。“掌柜的,给大家切上20斤牛肉,上上几壶好酒,我请大家喝酒,也算答谢张大爷!”又是一个性情中人,还如此豪放,这一点穆青最是欣赏,人嘛,用不着那么总是给自己、给别人过不去,能轻松的就要轻松。苦中作乐也就是了嘛!

  众人开始享受小姑娘送来的免费酒肉,自然一阵感谢和恭维声,小姑年好像并不在意,只是笑了笑。到手非常豪气的喝酒吃肉,那位乞丐脸上表现出好大的不愿意。嘟嘟囔囔的嫌那位小姐大手大脚的。至于那个小伙子则一声不响。

  “好了王叔叔,不用不停的埋怨了,古人云千金散尽还复来。何苦为贾方兄担心。明日没有钱了咱们吃差点就是了。今天能与诸位雪夜畅谈,听一听江湖野史,何等快事,更是缘份,何苦为这点小事不快。大不了我将这次花的钱回去给你补上就是了。要不我拿件首饰抵账,面的你不好像爹娘交代!”小丫头情绪丝毫不减,根本不像个斤斤计较的样子。

  “好!我就再给大家来一段。”那位说书的老人打断了姑娘的话“今天下午我给大家讲了神雕大侠智斗奸臣贪官丁大全、解救忠良之后的故事,又给大家讲了三一教教主叶蓝勇斗众藏僧,斩杀蒙古武士祭旗的壮举,还给大家讲了一段风流书生穆青行侠仗义,惩十鬼、斗十霸,力挽狂澜,拯救汉室的大仁大义。现在我就讲一位咱们北地的英雄,与上面两位被人称为江湖三公子之一,燕赵怪侠郭武。免得让人家说咱北方无人,除了当蒙古人的仆从之外,连绿林和江湖都没有了脊梁。

  且说这个郭武,本是梁山好汉郭盛的后代,使一对方天画戟,身高一丈,膀大腰圆,有万夫不当之勇。骑一匹枣红马,风驰电至,遇到对手,率先冲入敌阵,左冲右杀,如入无人之境。特别是他胆大心细,智谋过人,不仅一人独斗冀鲁晋三省武林联盟正副盟主四人,武功盖世,而且嫉恶如仇,勇气过人,曾有一次深入蒙古后方,一人力杀蒙古骑兵数千人,硬是从蒙古骑兵的千里追逐中安然脱身。还曾深入蒙古王爷忽必烈的中军大帐,重伤两名西域绝世高手后安然脱身,气的大蒙古王爷忽必烈在全蒙古发出通缉令,声称有谁抓获该人,重赏白银10万两,封亲王爵!又说他用智用力,一人解了太行山义军被围之难,消灭了蒙古仆从者的军队数万。最近,据传这位燕赵怪侠深入西域各地,力毙亲蒙古的西域武林联盟正副盟主及其手下300多名武林好手,并设计将五千多名蒙古骑兵围住,除了800多人在一位小王爷带领下跑了出去,剩下的人全部被歼!更为可贵的是,这位怪侠在蒙古忽必烈大营时,忽必烈曾经亲许他高官厚禄,金银美女,其心至诚、其许诺之厚简直远超当年曹阿瞒为了留住关云长赏赤兔马和美女貂蝉之举,偏偏郭大侠视金钱如粪土,望高管如浮云,一心只想着汉人百姓的生计和安全,为万世谋太平,绝不与蒙古人同流合污,毅然决然地冒险离开了蒙古腹地。其心智高洁、情操高雅古之圣人也不过如是。现如今,在北中国,燕赵怪侠郭武真可谓是声望如日中天,蒙古人听到此人名字,吓得立即抱头鼠窜,连他们的战马都迈不开蹄,只能束手待毙!”这位张师傅也真是好口才,说的天花乱坠,像真事似地,越说越离谱。穆青忍不住微微一笑,明显是不相信的样子。

  “我说你笑什么?是不相信还是不服劲?”一位听得入迷、操着豫北口音的汉子看着穆青说道。

  “就是,我看大哥哥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也是从北方逃难来的吧!不如跟着我们,为抗击蒙古出点力,也省得这样东躲西藏,到最后碰上蒙古人还是免不了一死!”小丫头道是好心,而且还会随时随地的做别人的工作,也让那个北方汉子变得无的放矢。

  穆青还是老样子,微微一笑,惜字如金。

  “看不出来,还真是好涵养,我家小姐好心让你跟着,你怎么也不答应一声!”那位丐帮的五袋弟子好像感到穆青有点不可思议,放弃这样的一个好机会。

  “我说张老伯,你既然这样了解江湖三公子,可真的知道他们的底细?他们的关系如何?如果他们三个比较一下,你说谁该更厉害一些?”还是那个说话的北方汉子。他已经将注意力从穆青这边移开了。

  “这个问题嘛!就比较难说了,说实话老夫真的没有见过这三位英雄,老夫到真的愿意相信他们的英明神武,更希望他们三人联手,果真如此则我们汉人就有救了?”说书的老者自己在感慨。

  “这位姓张的老大爷说得很好,让提人气和长见识,不过一般来说,世间传言不足信,而江湖传言尤不可信,添油加醋者有之,无中生有的有之。如果说说算了也就罢了,就怕让大家、特别是年轻人听了,误以为靠一两个大侠和英雄就能够挽狂澜于既倒,救万民于水火,甚至能够将蒙古大军斩尽杀绝,驱逐鞑虏。岂不是误人子弟!”穆青实在有点听不下去了,这才插口说道,尽管他连眼都没有睁开。

  “你这个大哥哥真是毫无道理!难道人家夸这些英雄也碍着你的事了,多么有趣的故事,全让你给打搅了!”插话的是那个小丫头。

  “你看!让我说对了是不是,这个小丫头已经被毒害了。其实,无论是你说的神雕大侠也好,还是那些什么江湖三公子也罢,大家都没有三头六臂,都是爹娘生父母养的,是和我们一样的人,我敢肯定他们肯定没有你说的那样的本事,不然蒙古人不早就被赶走了。如果说他们有什么不同,不是因为他们懂点功夫,而是因为他们有一颗不怕艰难、不怕牺牲,嫉恶如仇和与外敌拼到最后的心?只要我们大家都有了这颗心,团结一致,同仇敌忾,才有希望对抗蒙古人,才有可能取得胜利!”穆青不自觉地又开始了说教了,都习惯成自然了。

  “这位先生讲的也有些道理,我们襄阳城就是这样,大家万众一心,与蒙古鞑子拼到底,所以才至今屹立不倒!但是,这也要有个前提,那就是有一位大英雄领头和带领,如果没有郭大侠夫妇我们早就完了!”一个中年男子这样附和道。说道郭大侠夫妇,那两位少年男女眼睛一亮,而那个乞丐显然有点洋洋自得。

  “就是,现在我们汉人缺的就是像郭大侠这样的领头人,甚至神雕大侠也不过是浪荡江湖,虽然有时出手扶危济困,但充其量也只是些小恩小惠,解些燃眉之急罢了,与郭大侠讲的为国为民侠之大者相比,简直不可同日而语。可惜我们汉人中这样的人是太少了,大家都称什么大侠,大侠,天下的大侠何其多?君不知现在汉民族存亡系于一旦,不能为国为民,驰骋疆场,我看武功再高,小打小闹的什么侠义之行再多,也难以算上什么大侠,更算不上什么英雄!”那个乞丐看来对杨过有些成见,滔滔不绝地在发表着评论。

  “王叔叔这样说也就不对了,江湖侠客多种多样,总不能让大家都像郭大侠一样上阵杀敌吧!更不可能都像风流书生和三一教教主那样一定要干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只要大家有心,能够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就好了!无论如何做些好事总比为非作歹强,做正派武林人士也总比做邪派的好吧!”还是小丫头的话,听起来蛮有道理的。穆青对他的好感在增强。这些年头,通情达理的人少,有武功和本事的人中通情达理的更少。出身富贵、整天锦衣玉食又有正义感的武林人士那简直就是凤毛麟角了。

  “姓王的大哥说的话我爱听,其实我们汉人是蒙古人的数十倍,缺的就是领头的,如果当时的皇帝和朝廷坚持抵抗,早在岳武穆时期我们就已经直捣黄龙了,那还用今天被人压在这里挨打受气,时刻面临亡国灭族的危险。要说这全是朝廷混账、贪官污吏横行的结果。世界上从来就无不是之人民,只有不是之朝廷,从来都没有不勇敢的士兵,只有投降的将军,城中禁军百十万,更无一人是男儿说得有些偏颇,应该改为领军统帅非男儿才对。”一个操着山东口音的家伙摇头晃脑般地在答话,听口气当然属于愤青一类的,抒发着对朝廷的不满。

  “说了半天,我就不明白了,到底这江湖三公子谁更厉害些呢?按说现在南面的汉地已经整合完毕,一天到晚地喊着准备打仗,不过几年过去了,还是那样无所作为,不见王师北伐日,倒遇鞑子南下兵。因此要我看,什么三一教教主也好,风流书生也罢,也就是些银枪镴枪头,中看不中用,小打小闹还可以,真掌握了大权,一样是瞻前顾后,小富即安,不求进取罢了!现在不也想南宋朝廷一样,忘记了中原沦陷地百姓日日夜夜南顾盼王师,但是等来等去还不是什么也没有,甚至连已经占领多年的蔡州和邓州都要撤出来了,还美其名曰什么避敌锋芒、诱敌深入,要我看就是软弱怯战,狼狈逃窜。倒不如张大爷口中讲的燕赵怪侠郭武,快哉江湖,行侠仗义,只要有机会就不断阻杀蒙古军士,让人大快人心!我看还是我们北面的人后来居上。”一个操着山西口音的汉子说道。

  “我说你这个大哥这样说就有点不对了,不要说江湖三公子各有千秋,难分轩轾。单说三一教和风流书生联手整顿江南汉地,众志成城抵抗蒙古入侵,保留了咱们汉人衣冠文化不改这就是多大的功绩。你们北方的一个江湖游侠岂能与之相提并论。至于不北伐嘛,应该是还没有准备好的缘故吧!”一个四川口音的家伙显然对北方人不停地在发表着褒北抑南的议论感到不满了,站起来手脚并用地在反驳。

  “就是,你们北方人除了做蒙古人的顺民之外,就出了这么个人物,难道就想盖过我们江南。我们有多少英雄豪杰值得可歌可泣。不说别的,就说襄阳至今屹立不倒,四川拒敌与川门之外哪一条不是大手笔,不是惊天地泣鬼神?这又是哪一个江湖游侠能相比的”说话的是一个广东腔,看来南北之争成了焦点。

  “你这话说得也有些偏颇,谁说我们北方人只是顺民。现在抗击蒙古入侵的将士和江湖人士中北方人还少吗?就说现在在太行山、在三晋大地、在齐鲁山区,抗敌民军轰轰烈烈难道就不算吗?”又是一个北方人的支持者,说话的还是那位豫北口音的家伙。

  “大家就不要争论南北问题了吧!大家都是汉人,何分南北东西,值此关键时刻,更需团结一致,还是让张大爷讲讲江湖三公子的事多么有趣?张大爷,你说你也没有见过这些什么江湖三公子,那你哪来这么多的有趣的故事,要是能见上他们其中任何人一面就好了。风流书生也许有可能,因为他毕竟在南方抗蒙前线,三一教教主嘛人家也太高、太远大了,见一面恐怕太难了,唉!哪怕是让我见一面燕赵怪侠也好啊!”小姑娘一席话说到了大家的心上,接着又好像是在自言自语,或有意与大家分享着自己的看法似地。

  “小姐不要听大家在这里瞎传,这些江湖传言中的人物谁知是什么古怪的秉性和脾气,见了还不如不见。我就不信,还有谁能比得上郭大侠夫妇更值得令人景仰!”那位姓王的乞丐在发着牢骚。

  “这位老王大哥说得对,听一句过来人忠告,这些传说中的人物,全都是见面不如闻名,夸张得多,真实的少。说不定哪一天真让你碰上了,也就是一个普通人,像你、像我、像大家,到时你一定会彻底失望。”穆青不想让年轻人误解,这才懒洋洋地补充了一句了。

  “你这个大哥哥也真实的,你才多大?怎么就这样没有了激情,不是这些大英雄、大侠客振臂一呼,或带领民众抗敌救国,或深入虎穴杀敌锄奸,你一介书生又如何能够找到这一块安全之地?赞扬他们、崇拜他们又怎么了?即使有些过头,即使言过其实,也只能是有利于鼓舞士气,发动更多的民众参加进来,也才能做到你自己刚才所说的万众一心不是,那有你这样老是泼冷水,让人泄气。看你也是饱读诗书、通晓古今之士,总应该知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样一句话吧!”小丫头看来真是恼了,对穆青声言厉色地指责了一番。看到穆青一声不吭,可能是感到自己有些失态,也可能是同情心泛滥。马上语气缓和了下来:像是劝解,也想是安慰:“当然,像你这样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弱书生,千里迢迢从北方逃难过来,肯定饱受心酸,也真难为你了,意志消沉一些也是事出有因。慢慢的你就会明白了,天下不怕死的英雄有的是。你应该相信别人、也相信自己?”

  “谢谢小姐的教诲!在下明白了!”穆青突然有一种恶作剧的冲动,但是这个念头只是刚一冒出来,自己立即就否定了毕竟自己已经不是那种胡闹的年纪了。而且,对这样一个如此讨人喜欢的女孩,对她做些恶作剧让人多少有点亵渎仙人的感觉。因此穆青打消了这一念头,他还是像个长辈一样循循善诱。“其实不论是说书的张大爷也好,还是江湖传言也罢,再就是你这个小丫头听到的这一切都是理想的描述和传说而已。真正发生的事情却完全有可能是另外一个版本。就说这个燕赵怪侠的蒙古之行吧!说实在的,我听说的确就没有这样轻松了,不仅有些结果肯定有些夸大,而整个过程就更没有这样田园牧歌了。”于是穆青从离开黑林行宫后先是被蒙古骑兵追杀,说道在山谷中伏,差点死在乱箭和石块之下;从被饿狼所困多天,被群狼撕咬的满身是伤,深可见骨,到险些被群狼当成美食,直到最后连饮用水都没有了,把小便当成水喝;再接着说到了山火之中如何差点被烧成灰烬,烤成肉干,最后狼狈逃出,头发和眉毛都被烧焦,身上仅剩一件内裤,上身****在冰天雪地中行走了数天几乎冻僵;从陷入雪坑,在雪地下寻找同伴,几乎窒息而死,说道沼泽地内两位同伴已经陷入至口鼻,险些丧命。直让人听的胆战心惊,目瞪口呆,尤其是那个小姑娘,紧张的小手紧紧握着,眼泪差一点就要流了下来。

  “因此我想对大家说,嘴上说怕不怕死并不重要,因为人怕死是正常的,生死关头能够挺住的人并非因为他们不怕死,而是因为他们知道如果不挺住,不坚持到底那就只能是死,与看得见的敌人战斗是这样,与看不见得大自然斗也是这样。今天我们与蒙古人的战争也是如此,双方全都憋足了劲,不是你死就是我活,只有咬住牙,与蒙古人比力量、比智慧、比斗志、比耐力,看谁更能忍受痛苦,看谁能坚持到底。切不可轻敌,更不能想当然地寄希望于一两个英雄好汉,要靠我们大家,考千千万万个我你他一样的普通人。至于小姑娘,我可以告诉你,那些什么大侠和名人、什么高官或大人物,根本就用不着特意崇拜和迷信,要知道他们的伟大和杰出,正是因为他站在我们这些普通人的肩膀上,靠我们这些普通人的帮衬和扶持。尽管他们的旗帜和带头作用不可否认。”穆青有意说的不明不白,不想再争论下去了。

  “你说的这样生动,好想亲身经历过一样,难道你见过燕赵怪侠吗?”小丫头怯生生地问道,一改原来那种居高临下和强者的面孔。

  “不要听他胡说什么,他也还不是一样道听途说,人云亦云。”突然墙角黑影里一个粗鲁的声音插嘴说。

  “对!对!对!道听途说,道听途说而已。听故事嘛!姑娘不必认真,故事就是故事,全在听者意会,你认为是即是,你认为不是就不是,既用不着刨根问底,也用不着反复求证!”穆青说完再也不说话了,原来的争论也停止了。

  “真够惊险的!看来江湖险恶真是所言非虚!真不知道这个燕赵怪侠竟然能够历这么多的大难不死,莫不成真有什么三头六臂,要是能见一见就好了!我非得问问他这些到底是真是假?”小丫头不知在想什么,神情严肃地说道。

  “如果你真想见这个什么燕赵怪侠,那最好给我来,否则过了今天晚上你就见不到他了!”还是那个靠在墙角的家伙咕噜了一句。

  接着发生了原著中出现的情况,一个矮个子、大头肥耳的家伙先是忽地一声冲出了屋子,接着又返回来站到了小姑娘的面前,好像故意吓唬小姑娘似地。偏是小丫头虽然年纪不大而且事出突然,但是胆色惊人,丝毫没有惊慌,反而是瞪着双眼看着这个丑八怪似的人物,不慌不忙地说道:“这位大头叔叔,你难道真的能带我见见燕赵怪侠吗?你不骗人?再说,你与那个燕赵怪侠有什么深仇大恨,要生死相搏,不如有事双方说开就算了,和平相处不很好吗?”那样子根本就对于大头丑八怪的举动毫不在意,看出来显然是见过大世面的。在这种情况下能保持镇静很多人都难以做到。同时也看出来,小丫头心地不错,竟然想当和事佬。

  “那还用说,我大头鬼可是说话算话的!因为今天晚上我们山西一窟鬼就要会会这个燕赵怪侠,既然他想替什么狗屁冀鲁晋武林同盟副盟主阎铎出头,扬言要我们山西一窟鬼滚出山西,那就不能善了了!”说完拉起小姑娘就走。

  “小姐不要,山西一窟鬼可不是什么正道,小心有诈!”姓王的乞丐站起来刚想阻止,那还来得及,那个大头矮胖子已经冲进夜色不见了,夜色中只听到一男一女两个声音传来。

  “放心吧!王叔叔,我给大头叔叔出去看看就回来,没有事的!”

  “臭乞丐放心,我保证给你完完整整的将小姑娘带回来!”

  “老子看来是天生的劳碌命,看来今天晚上是睡不成了!”穆青趁人不注意,也悄然脱身远远地跟了过去。

  原来这就是穆青说得差一点忘了的一件事。前不久他在太行山之,正好遇到切磋过武功的冀鲁晋武林同盟副盟主阎铎在山西,酒席之上,看到阎铎重伤未愈,细问之下才知道原来他因为干涉山西一窟鬼中的大头鬼抢劫一家富绅而结怨,被十鬼中的五鬼暗算受伤,言谈中,穆青也是喝了两杯多了一句嘴,声称如果叫他再碰上十鬼,一定让他们滚出山西,穆青也就是说说而已,没想到这个阎铎偏偏拉大旗作虎皮,把这句话传了出去,结果到让穆青有点不知所措。本来他是想让杨过帮忙处理这事,因为多年前他曾经和十鬼们交过手,那时当然是以穆青的身份,虽然轻易的击败了他们,但是穆青并未为难他们,因为这些人基本上都不是大邪大恶之人,也没有干多少怀事,至于原著中的那些三妻四妾之类的家庭琐事,穆青才不愿去管。他与十鬼这样的人交手只是为了宣传自己,为了立威而有意为之、因此与十鬼也算是有一面之缘,原意是想让杨过通知他们暂时避一避也就算了,等过些时候,阎铎气消了,再回来就是。没有想到,杨过临时要去山东处理慕容氏留下的据点等诸端事务,根本赶不回来,所以没有办法,穆青只能硬着头皮自己解决了。如果不是因为下雪和降温耽误在这里,他甚至把这件半个月前发生的事都几乎给忘记了。

  接下来发生的一切大家都知道了,事情又回到了原著的轨迹,连细节都十分相像。先是什么乱七八糟的长须鬼、吊死鬼等等终于聚齐,赶往穆青约定他们去的镇北林子后面的空地。接着自然是遇到了什么万兽山庄的兄弟几个在大费周折抓什么灵狐,接着当然是那些乱七八糟的鬼怪们冲了人家的好事,灵狐逃脱了,众人开始大打出手,一开始那个跟来的小丫头还果然跳了出来反反复复的劝解了半天,一副老成持重的样子。但是那些红了眼的家伙根本就不听他这一套,斗得更激烈,接着是双方各有人受重伤,十鬼也被野兽围住,眼看就要两败俱伤,全军覆没。特别是那个本来在观战的小丫头,竟然被一群老虎给围住,还好有两只金钱豹护在小姑娘身旁与老虎相持和搏斗,但还是因为寡不敌众,豹子已经身受重伤到地,这个娇滴滴的小姑娘眼看就要成为老虎口中的美味,那些驯兽的史家兄弟正在自顾不暇,只知道吆喝群兽围攻,那还顾得上这些。看到这种情况,穆青终于不再隐藏,一掌拍向那些进攻小姑娘的那群老虎,激起一股冲天的尘土,趁着他们这一愣神的功夫从树上跳了下来,一把抓住小姑娘,跳回树上。还好救得及时,小丫头没有受伤,不然穆青岂不后悔莫及。但是由于围攻的老虎太多,虽然得以逃脱,穆青还是顾此失彼,自己左小腿的腿肚子被一直跳起来老虎给抓了以下,不仅外衣破裂,连腿肚子上的肉也抓下来一大块,鲜血淋漓,疼痛钻心,好不吓人。看着近乎脱力,气喘吁吁的小丫头头发散乱、衣衫不整、狼狈不堪的样子和如受惊的小兔子一样的煞白的面孔,穆青根本顾不上自己的伤痛,一面安慰着小姑娘,一面拉住她的左手给他输入一丝内力,小丫头嘴上说的正气凛然,泼辣得很,但是当穆青拉住她的小手时,还是紧张的一阵颤抖,过了一会才安静下来。穆青多么深厚的功力,只这一会工夫,小姑娘立即精力充沛,恢复如初。

  “原来你也在这里?伤得重不重?疼得厉害吧?真不好意思,我还想着保护你呢,没想到你真人不露相,竟然救了我!救命之恩,没齿难忘!谢谢啦!”小姑娘好像有点不好意思的样子,脸色有点发红。估计是想起了客栈的事了吧。但是,看到穆青在洒上金枪药,包扎自己的伤口,惊恐未定的小姑娘因为在树上,不能帮忙,只能像连珠炮一样问候着并说两句感谢的话而已。

  “这只能证明姑娘好心有好报,不然我又如何有这个机会表现一下。怎么样?现在知道江湖不是好玩的吧!”穆青有意岔拉开话题,免得小家伙尴尬。

  “大哥哥你快救救他们,让他们别打了,免得最后两败俱伤!”没想到小丫头还真是心地善良,自己刚死里逃生,立即就惦记起了别人。反正天已经亮了,再说被老虎这么一闹,穆青也有点发怒,于是从树上跳了下来,先是让小姑娘用手绢塞住耳朵,发出了一阵阵啸声,暂时镇住了群兽,立即就解了那些山西一窟鬼们受到的威胁,接着他又报出了自己郭武的名号,喝住了众人,并在为首的长须鬼的耳朵里说了几句话,他的这一方立即就毕恭毕敬地住手罢斗。最后,穆青又出手帮助了万寿山庄的那些史氏兄弟治伤完毕,并答应帮助他们捕捉灵狐。就这样,穆青白捡了个机会,充当了一次和事佬,尽管付出了小腿上一块肉的代价。毕竟弄些江湖人帮忙也算不错,举手之劳,何乐而不为?最后的结果是,无论是万寿山庄的史氏兄弟,还是原来的手下败将山西十鬼,一起拱手向穆青行礼:“我们万寿山庄的史家兄弟(山西一窟鬼)从今天起愿意唯郭大侠之命是从,万死不辞!”江湖这东西说好也好,说难也难,就这一个变故,穆青就生生就收了十几名武功高强的死士,你说是不是收获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