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富二代 第八十六章 伟大的赛道设计师
作者:赤城子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整个星期六接下来的时间里,杨伟一直在琢磨丹尼斯说的话。

  星期天的早上,他给丹尼斯打了个电话,丹尼斯正在机场候机,准备返回英国。

  “请问丹尼斯先生,成为一个职业车手对以后建赛车场有没有帮助?”杨伟在鼓足了勇气之后才给丹尼斯打了个电话,丹尼斯昨天虽然对杨伟说他有成为赛车手的潜质,但是设计车道那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你想建赛车场?”丹尼斯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这个认识没几天的年轻人到底有多大的才华和野心啊,“OK,你知道赫尔曼·惕克吗?”

  杨伟想了想,听都没听过,于是很老实的给予了丹尼斯否定的回答。

  “天哪,怎么可能,你车开得那么好,而且那么热爱赛车运动,居然会不认识他?”丹尼斯实在是难以置信。

  顿了顿,丹尼斯慢条斯理地开始给杨伟介绍他提到的那个杨伟很陌生的名字:“现年48岁的德国人蒂尔克先后承接了诸如德国霍根海姆赛道、澳大利亚A1赛道等在内的27个赛道的改造或原创设计工程。”

  “他设计的赛道赢得"弯道之王"的美誉”

  “目前F1赛程表中已经有两条赛道深深地打上了蒂尔克的烙印,马来西亚的雪邦和巴林赛道都是他的手笔。”

  “实际上蒂尔克的影响尚不止此,澳大利亚赛道的改进以及霍根海姆赛道的重新调整都和他有很大关系。除此以外,蒂尔克的工程公司还正在承包纽伯格林、银石、蒙扎以及巴塞罗那等赛道的一些改进项目。蒂尔克的胃口很大,他们也在进行印度加尔各答、俄罗斯的莫斯科、阿联酋的迪拜等地赛道的筹备工作。”

  “你知道为什么他能获得这么大的成功吗?”丹尼斯又抛出了一个问题,也许是他怕自己的长篇大论冷落了杨伟。

  杨伟的答案必然是否定的。就在一星期前,他连方向盘都没摸过,对赛车运动也完全停留在偶尔在电视上观看的F1以及其他一些业余的比赛。

  “首先,虽然蒂尔克式的赛道经常被批缺乏个性,不过蒂尔克始终恪守一条准则,那就是要把安全放在极为重要的位置,如果安全得不到保证,赛事的举行就没有保障。他所设计的赛道,无论是赛场栅栏还是紧急医疗设施都很完备,这保证了车手和观众的在享受高水平比赛时能得到有力的安全保障。”

  “其次,蒂尔克在设计赛道时还充分体谅车迷的感受,他自己也希望车迷们尽可能的和比赛融入到一起,主看台非常大,观众位置都和赛道非常靠近,用蒂尔克的话说“观众并不应该只是观看比赛,他们应该能近距离的闻到F1的气息”。

  “当然,除了保障车手的安全,比赛的精彩程度也是蒂尔克关注的焦点,他可不像把激烈的赛车比赛变成一场耗时很长却缺乏亮点的肥皂剧。他所设计的赛道,除了有难度极高的弯道之外,也会有1或2条长直线路,这为车手们提供了超车的好机会。知道为什么吗?”

  还没等杨伟回答,丹尼斯就接着说下去了,因为他知道杨伟的答案必然又是否定的。

  “蒂尔克本人此前就有过很长时间的赛车经历,他曾参加过环欧冠军赛,所以他很清楚在一些不适合赛车的赛道上比赛是多么的令人沮丧。”

  “在他16岁那年,当他第一次观看到欢乐狂热的赛车场面时,赛车运动便改变了他的命运。18岁那年,他偷偷地开着母亲的大众Scirocco参加了一场爬山赛;从学校毕业后,他努力赚钱,为的就是想买辆真正的赛车MiniCooper;进入亚琛科技大学土木工程系后,蒂尔克用很小的代价把一间破屋改成修车场,把自己对赛车的热情转化成改装与调校工作。19年前,蒂尔克在完成艾菲尔赛道紧急通路的规划工作后,决意开始赛道土木工程师的生涯,并相续创建了自己的公司。”

  “虽然蒂尔克从未正式驾驶过F1赛车,但是他仍坚信自己是具有潜力的业余玩家。处于事业顶峰的蒂尔克尽管业务繁忙,但他仍坚持进行体能训练,并坚持每年参加4~5场正式比赛。蒂尔克最近一次参加的比赛是去年秋天的Bathurst24小时拉力赛;其最大的企图是成为纽伦堡24小时拉力赛大奖得主。截至目前,蒂尔克最好的参赛成绩是1984年欧洲冠军杯汽车拉力赛优胜车队第4名。”

  丹尼斯一口气背出了蒂尔克的生平,几乎不带磕绊的。杨伟听得目瞪口呆,这得对赛车运动有多大的热情才能把这些看似没什么用处的资料刻在脑子里,随身携带,随时可以拿出来翻阅。

  丹尼斯,蒂尔克,这两个人在杨伟的眼里,都是不折不扣的疯子。

  “所以说,要想把一件事情做到极致,首先也是最重要的就是热情,只有深深爱着自己的事业,才会在碰到问题的时候,耐心的去找解决的办法,如果蒂尔克不是那么热爱赛车运动,也许他到今天还是把车当成一个普通交通工具的上班族。”

  “当然,光有热情是不够的,你得去亲身体会作为一个车手的最基本需求,作为观众的需求,还有,赛车对赛道也同样有需求。”

  “可能不太好理解,但是赛车也是有灵魂的,优秀的赛道设计师能触摸到它们的内心深处,让它们在赛道上享受奔驰的感觉,而不是纯粹的折磨它们。”

  “还有个不得不考虑的因素就是赛事组织的需求,噪音问题怎么解决?那么多观众的交通问题怎么解决?赛车的运输问题怎么解决?”

  “所以说,设计赛车场,不仅仅是有一条好的赛道,涉及的因素是方方面面的。”

  “我说这么多的主要目的是想告诉你这条路不是那么的简单,不是你一个人能完成的,不光是有足够的资金就能把事情办成,还需要很大的远见卓识。我希望你能慎重考虑。”

  “还有,对于你刚才问我的问题,我的答案是完全肯定的,如果你想设计一个世界一流的赛车场,你最起码也得是世界二流的赛车手。只有真正在赛道上奔驰过,才能对各方面的需求有真正的体会。蒂尔克先生就是最好的榜样。”

  丹尼斯的一番话,完全点燃了杨伟内心里的狂野梦想,并且让这个梦想变得有章可循,而不是华丽却杂乱无章。

  “丹尼斯,谢谢你的指点,我相信不久以后,我们就会再见面的。希望到时候你能给予我更多的帮助。“

  “一定,一定,我这次来到上都,最大的收获就是交了你这么一个非常有天赋而且有远大梦想的朋友。我对你越来越有兴趣了,很希望能和你再次见面。”顿了顿,丹尼斯说道,“我要登机了,等我回到家后会给你发邮件,保持联系,再见。”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