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之亚洲之光 第八章 贵客与名琴
作者:道北02.QD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其实,从醒过来后的向南就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随着阅读和研究这段“记忆”日深,除了在里面找到无数今后九年的歌曲和电影,以及原主人对这些良莠不齐的作品的评价之外,几乎没有任何有建设性的东西。甚至有些劣质作品,又或原主人不喜欢和印象不深的作品,记忆都很模糊了。

  而上天给自己的这段记忆,又能给自己带来什么呢?自己是无视?还是合理利用?就算利用,又该如何合理的利用?

  写歌投稿?

  据从那个原主人记忆里所知,无数词曲其实堆积在各大唱片公司的案头无人翻动。为何?因为只要稍稍有些影响力的歌手就算没有原创实力,也会找专业的词曲人邀歌,或者按照自己的声线特点量身定做。很多音乐爱好者的投稿其实都是就这样石沉大海的……

  况且,全华语乐坛有三个人的词曲价格为最:周杰伦的曲,林夕和方文山的词。9年后已经早已成为亚洲天王的周杰伦一首曲按天价也就10万左右而已,所以对于身价巨亿的周天王来说,如同九牛一毛的“十万”,还不如友情赠送来的好。而自己就算写的再好有人肯给十万么。

  而方文山和林夕的词,按圈内顶级的价格算也就每字几十块左右,一首词也不过近万元。但是一些艺人看中两人的影响力,所以委托他们为自己量身填词。而且为了精益求精,往往都是五万下定,税后也就三万块左右(当然写游戏和电视主题曲的词要贵很多,林夕电视剧主题曲填词一般都要十几甚至二十万)。

  所以想林夕和方文山其实都有在做自己的事业,填词只是副业爱好而已,比如“词神”林夕其实就是做金融和房地产的。而其他二线三线的词曲人更无须多言,几千块就到顶了。

  所以就算写歌,也不能用投稿的方式……

  写剧本?

  和写歌投稿遇到的问题大同小异,甚至更糟糕。自己根本没有名气。

  而且影视剧的剧本:要么是其他有影响力的文字作品或者动漫作品改编,又或者翻拍此类有群众基础的题材。要么是导演自己写,再而就是导演和编剧一起酝酿,还有就是公司的御用编剧或名编剧写了,找导演拍。导演去来稿的“废纸堆“里翻找的情况很少。毕竟人类对自己的东西更点情有独钟……

  所以目前对生活要求所需不多,更没有多大生活压力的向南倒是不急……

  不知不觉中,这段记忆带给向南自己的思考和对未来方向的彷徨,以及张唯那旁观者清的点拨。

  向南隐约觉得自己其实已经不像从前需要的那样的单纯与简单了,或许自己应该改变些什么……

  虽然今夏的酷热难挡,但是开学并没有推迟。一场难得的绵延小雨终于为这个暑假的即将完结,带来了个好彩……

  父母已经返回学校准备十天后学校的开学事宜。爷爷和一帮老人家也正在忙着“夕阳不落乐团”在街道礼堂开演前的场景布置,还没回家。

  窗外小雨“滴答”声,终于给这个干涸已久的城市带来丝丝清凉。厨房传来着奶奶准备晚饭的声音。

  向南的琴弓下,柴科夫斯基的《洛可可主题变奏曲》正在悠然的回荡着,应和着窗外和各厨房的声音,仿佛一幕协奏曲正在上演…….

  此时向南家门外,一名散发着文艺气息,个子中等一头干练短发三十岁上下的男子,正沉醉在屋里传出的音乐中……

  随着最后一个音符的结束,向南放下手里的琴弓和怀里的大提琴甩了甩手腕,喝了口水。有些小惬意的想到:如果爷爷在,一定对刚刚的曲子赞不绝口。自己虽然在繁琐的控制上还有不足,但意境和感染力上,和当初已经不能同日而语……

  “叮咚!叮咚!……”在门外已经站了好一会的青年,终于在曲子结束后按响了门铃。

  “宝儿啊,去给你爷爷开下门。”手头正忙的奶奶在厨房喊道。看来爷爷又忘记带钥匙了,向南放下水杯的想到。

  出了房间,向南来到门后还是习惯性的朝猫眼瞄了一眼。迟疑了一下,向南还是开门问道:“您是……?”

  “哦,你好。鄙姓秦,此行是专程赶来拜访向老先生的。冒昧问一下,方才菲芩哈根编定的柴科夫斯基《洛可可主题变奏曲》,是出自谁的手笔。”青年有些拘谨的问道。

  “厄……小子最近一直在练这首曲子。虽然感觉小有进步,但在手法控制上始终不得其法。做到快减慢繁的收放自如。错漏之处,让您见笑了。”

  看到对方是个懂行的人,向南有些脸红的挠了挠头说道。

  青年有些讶异的说道:“刚刚我驻足问外听了一会。曲子整体淡然轻柔之中,却不失安逸而华丽的精髓。我都不敢相信出自一位少年之手,

  哈哈。很见你的才具啊,刚刚其实流动性是不错的,这首曲子,主基调不能过慢,而你下弓中弓的渐变却稍显过快。技巧上没问题,但力度上有缺陷。我猜测,可能是少年人身体每天都在发育,在运弓过程中肌肉用力不容易控制的结果。但也真因为如此,你的弓速和揉弦力度都非常好,等你年纪再大一些,身体和气力的固定,这些问题都会随之解决。呵呵,其实在你这个年纪来说已经难能可贵了。”

  向南不可思议的看着青年,就差没张大嘴巴了!神了,他说的就是自己最近一直在着力改进的地方,由于自己练舞和处在青春期,所以在肌肉气力方面和身高体型经常有着变化。没想到经过自己努力的修饰,还是被他听出来了。

  这时奶奶的声音再次从厨房传来:“宝儿啊,是有客人吗?”

  向南才想起来聊的起兴,都忘了请客人屋里坐。连忙致歉把客人领到客厅,忙给客人泡茶。

  这时奶奶从厨房擦了擦手,走出来有些疑惑的看着青年道:“你……是?”说着好像突然想起了什么,道:“哎……瞧我这记性,这不是几年前找我们家老向买琴的小秦嘛。欢迎,欢迎啊!这两年没见了吧?应该更有出息了?”

  “那里,哪里!……愧不敢当!的确是有和阿姨有两年没见了,这位就是当年向老提起的令孙吧?果然,家学渊源,更胜于蓝啊!”青年拘谨中带着正式的回答道。

  “小秦啊,我家老向虽然敬佩你的音乐才华。但是,这琴是老向的心头肉啊!打算用来传家的,而且现在已经传给我这孙子了。真的不能卖给你啊!”向南奶奶面有难色的说道。

  “向老的心情我理解。大家都是爱琴之人,其实此行前虽然抱有幻想,但也有再借琴一抚,便从此了断念想的打算。何况,今日得见令孙的音乐修养,怎还会有夺人所爱的厚颜想法!所以阿姨尽管放心。”说着便挺身鞠了一躬。

  向南奶奶有些为难道:“借……琴?以前我们家老向可是把琴当宝贝供着,除了他和他家小宝啊,谁摸一摸都要大发雷霆。几年前借你拉了一首曲子已经算是破例了!现在琴是我孙子物件儿,你想借就问我孙子吧……?”

  “秦先生既然有这个愿望,又是爱琴之人。而且看样子是远道而来,当年爷爷况且肯为你破例,小子也不好吝啬。不过,还请移步到我卧室一趟。”向南道。

  虽然只是短短几句话的交情,而且没有听过青年的水准,但他眼神中的自信,却让向南对他的即将上演的曲子充满期待。

  只有向南的奶奶有些出乎意料,因为她知道:自己孙子虽然不是小气的人,但他对这把琴的热爱可是不输他的老伴啊!当年要不是那个小秦,年纪轻轻就蜚声国内外,而且软磨硬泡,否则老向说什么也不会让外人碰的。没想到孙子这么容易就答应了。

  “那,阿姨。我先失陪一下,待会见。”青年说完便愉快的随向南走进了卧室。而向南的奶奶明显还没从惊讶中回过神来。

  “小兄弟叫什么名字?”青年打量了一眼这间清爽整洁的屋子问道。

  “我叫向南。秦先生叫我向南或者小南就好。”向南刻意的回避了“小宝”这个尴尬的称呼。由于奶奶和妈妈,特别是胖子的口口相传,“小宝”这个昵称是让觉得已经长大的向南所郁闷的。

  不过,青年也没有多想。指着那把刚刚被向南倚在一旁的大提琴道:“我叫秦立巍,和你一样是练大提琴的。目前旅居澳大利亚,这次除了回北京参加一个活动,最主要的是再来看看心中的这个执念。”

  “秦先……什么?秦……立巍!是秦……老师?”向南失态的脱口惊呼道。

  而这秦立巍是何许人物?

  或许很多老一辈的外国古典音乐爱好者可能没听说过他。

  但对于青少年一辈,还是有些熟悉的。特别是是在大提的圈子中,那名声可谓是如雷贯耳啊!

  比如省音乐学院的老师就常常拿他作为榜样,激励学生。

  对于秦立巍,向南可谓闻名已久。他是当代世界音乐界的后起之秀,年少时师从著名大提琴家柯西勃姆。华裔大提琴界,马友友之下第一人。可以说是中国不少大提琴爱好者的当代偶像。是中国半世纪一出的大提琴家,年纪轻轻就包揽10余个国际著名音乐比赛的第一名,要知道有些奖项可是时有金银铜牌同时空缺的情况,为的就是保证宁缺毋滥。

  还是英国皇家北方音乐学院最年轻的教授,甚至澳洲政府为了奖励他所作的贡献,澳洲政府把名琴“瓜纳利”大提琴给他使用,在大提琴界可谓名声极大。

  PS:有推荐的话求一张,没有的话,大家帮忙点个收藏,,,小北谢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