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吏 第一卷 吾辈岂是蓬蒿人 第十八章 大奸似忠(3)
作者:屋顶骑兵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淮看了看对面一片国士,微微欠身行礼然后一声不响方官员的木栏之内。一掀官袍施施然坐了下来,挺直胸口看着对面一众议员。

  接着跟在他身后一名法司官员手里平举着一根两头耳环玲珑的杖节走入会场,他目不斜视,一步一步走向中间的座位,转身之后重重地将权杖蹲在地上“咚”场中没人再敢说话。三名书记官在法司官员下手落座,铺开笔墨纸砚,准备记录会议内容。

  法司官员看看左右,然后清清嗓子问道:“承隆二十年,浙江省国士会第七次会议,三十一名国士二十七人到会,达到法定人数。被招质询官员浙江省布政使黄淮到会。本官提醒各位,每人发言时间只有两刻,每人发言完毕之后其他人才能发言,会议期间不得伤害对方身体,规矩大家都懂,本官不再多罗唆了,现在宣布浙江省国士会第七次会议正式开始!”说完,手中权杖又在地上蹲了一下,“咚”然后他坐在位子上平视前方。

  国士这边,周夜缓缓站起,来到议员木栏边上一个凸出的格子里,手里拿着一个本子。他对身后的国士们行了个礼,道:“今日把大家请来这里,有一件天大的案子需要让国士们知道。”此言一出,身后的议员议论纷纷。

  周夜打开本子又道:“我要弹劾眼前坐在大家对面的这位浙江布政使黄淮黄大人,他伙同浙江司府道县二十八名官员贪墨织造税银,四年来达一百三十五万重宝之多;另外今年三月二十六日桃花汛,黄淮指示手下金衢严道巡按严棱打开富春江上一十三道水闸,大水淹没新城、桐庐两县,致使五万顷农田被淹没,十多万百姓流离失所,颗粒无收。造成了本省十年来最大的灾害。因此本议员提请众位浙江省的国士共同弹劾黄淮,为民伸冤做主。”

  周夜此言就如一颗重磅炸弹在会议堂中炸响,众国士用不敢相信的神情盯着周夜,大家的耳朵里还回荡着他的话语:四年贪墨一百三十五万重宝,打开一十三道水闸,淹没五万顷农田,十多万百姓流离失所……

  卢六脸色阴沉,闷闷地发话:“周国士,你说的可有证据?!”

  周夜道:“证据在京城法司里,这些消息都是我在直隶吴江县的一位法司透露的,他在黄淮勾结的丝绸商人林三变府中搜出了有关账本,另外还有黄淮手下衙兵百户的证词供认开闸放水之事。”周夜这话让议员席上再度闹哄哄地商议个不停。

  那位白发议员姓劳名继祖,乃浙江年纪最大的议员,他的父亲随太祖高皇帝起兵,封为伯爵,到他推恩为子爵,也是这里爵位最高的议员。他作为老一辈的功勋之后,自然是旧党的领袖人物,可此时他用低沉的声音道:“诸位,请安静,这些只是周夜议员一家之言,请好好听听黄淮的说法。”登高望重的他一发话,议员席上立刻安静下来。

  周夜点点头,转身看着官员席中的黄淮,只见他面如死灰,紧闭双眼。周夜微微冷笑,一字一句地问道:“本议员指控黄大人的案情是否属实?你身为一省布政使,要老实回答。”他根本不打算黄淮会承认罪责,只要在此召开这个会议目的已经达到了。

  周夜话说完,众议院的目光一起盯在黄淮身上,有的平日跟黄淮关系好的国士,只想黄淮说出驳斥之言,而那些旧党的国士则一脸幸灾乐祸,虽然知道想让黄淮承认这样的重罪根本就不可能。但既然周夜说京城法司那有证据,那么很快就会有人下来找黄淮的麻烦了。

  会议堂里异常安静,大家都在等着黄淮说话,隔了半晌,黄淮缓缓睁开眼睛,扫视了一遍那边的人,有戚戚然的,有幸灾乐祸的,也有恶狠狠的。黄淮嘴边流露出一阵不易察觉的冷笑,嘴唇动了动答道:“国士周夜所言确是实情,黄淮承认!”

  “轰!”整个会场被这句话点燃,炸开了锅,大家再度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他竟然承认了!周夜瞪着异样的眼睛盯着黄淮,本来以为只是走过场的会议竟然问出了如此石破天惊的回答!

  坐在中间的法司官员也蹲蹲手中权杖,喊着:“安静,安静!”只是议员们再也安静不下来了,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争论不休。

  周夜首先反应过来,回身摆摆手,示意大家安静下来,议员们这才慢慢降低了声音。周夜回头

  间的法司:“大人,你刚才已经听到黄淮亲口承认罪刻派人将其捉拿!”

  当场抓人在法司历史上从来没有发生过,所以法司官员一时不知道如何是好。正迟疑间,黄淮起身对法司和对面议员行了个礼:“众位国士,法司大人,如果没有什么要问的了,本官就此告辞,本官会在布政司等候朝廷派来的人捉拿,绝不逃走。至于你们没有权力捉拿我!”说着轻蔑地撇撇嘴,推开身前的木门就要走出栏圈。

  周夜被他的态度激怒了,大喝一声:“慢!黄大人且慢!嘿嘿,你是说我们国士会治不了你吗?你错了,大错特错。各位议员,本人提议动用官员罢免法案,因黄淮当堂承认他的罪行,因此议员可以投票决定,是否罢免其浙江布政使职位。”此言一出,议员之中更加闹成一团,官员罢免法案,自从永乐十七年通过以来,最大只罢免过四品知府,而黄淮却是从二品的封疆大吏,从来没有过布政使被投票罢免的历史。

  法司官员终于从惊讶中缓过劲来,他想想道:“黄大人!请留步,国士周夜提请国士会动用官员罢免法案,你是不能离开的。”

  黄淮的身形稍稍停着,看看周夜,他一脸阴沉地看着自己,身后议员更是千姿百态,怎样都有。黄淮叹了口气,翻身坐下,闭上眼睛不再说话。

  法司官员咳嗽两声,蹲蹲手中权杖道:“根据法案,首先要超过一省议员六成以上同意才能进入罢免投票,现在首先对周夜的提案进行表决。请大家拿起眼前的投票签进行投票。”

  每个议员面前有三个投票签,上面分别有绿色代表同意,红色代表否定,白色代表弃权。众人以周夜带头,将自己的决定投入到金瓯之中。等人投完票,法司官员将金瓯拿到身边,将里面的签子倒出来,然后开始唱票,“同意、否决、同意、否决、否决……”

  等票数唱完,周夜呆在当场,他的提案竟然只有十三名议员同意,也就是说提案被否决,不得进行罢免黄淮的投票程序。

  黄淮面不改色,站起来再度朝众人点点头:“把戏也演完了,本官告辞。”说着抬脚离开官员座席,推开会议堂的大门。一偻阳光倾泻而入,当黄淮正想走出大门的时候,门外一个庄严的声音响起:“黄淮!国士会治不了你,可我行。”

  黄淮抬头一看,只见一名年轻人,穿着七品法司官服,背着手堵在会议堂门口,他身后一众法司、镇抚司官员将会议堂围了个水泄不通。

  黄淮眼皮一跳,缓缓道:“你是李琙?”

  李琙点点头:“正是本官,黄大人,久违了!奉上谕、宰相府、**司钧令,着**司经历林,吴江律法司司正李琙为正副使赴浙江审理黄淮案。

  黄大人!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你的路走到尽头了!”最后的话如同洪钟大吕激荡在会议堂内,众议员纷纷跑到门外,竞相观看。

  阳光照射着李琙,高大的身材被勾勒出一道金边,熠熠生辉。

  黄淮叹了一口气,低下了刚才还高昂着的头颅。

  ……

  笔直的官道两旁绿树参天,今年的夏天来的特别早,刚刚踏入五月就已经显示出充足的热量,而且因为没有了梅雨,所以格外显得燥热。

  一辆车驾匆匆行走在杭州通往新城的官道上,车轮滚滚,马蹄声碎。车厢的布帘拉开,露出费不疑的肥脸,朝车后跟着的萧东打着招呼:“萧大侠,前面要到什么地方了?”

  萧东催马前行两步道:“费师爷,请不要再叫在下大侠了,叫小萧听着顺耳一点。现在已经出了富阳地界,估计再有两个时辰就能进入新城县城。”

  费不疑呵呵一笑:“好,好,以后就叫你小萧。记得进城之后就装扮成买卖人,切不可露出官府痕迹。”此话是说给萧东听更是说给驾车的二狗听的。二狗嘿嘿地笑笑,满口答应下来。

  李琙他们在杭州将黄淮以下十七名官员拿下,交押大牢等候审讯,另一方面又和林商量一下,两人做了分工,林负责审理黄淮等杭州的官员,李琙率人前往新城、桐庐调查决堤案。李琙和师爷商量之后,决定微服前往,可以更好地调查取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