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之群雄逐鹿 第十二章 稻草人
作者:分手为啥把碗带走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周仓和凌操二人留守秦家庄园之后,接下来的几天,秦明也展开对庄园中的安全措施进行全面改动,为了避免独眼龙再次前来捣乱,秦家百多名强壮家丁和家奴转移到庄园之中,并且从庄园百姓中选出两百多人高马大之人,每天进行训练,而训练之人,正是凌操和周仓二人。

  “少爷,如今我们庄园中每天都有人把守,现在可有四百人左右的壮汉,我看那独眼龙也不敢前来捣乱。”今日,天一亮,秦明带着阿福往庄园中赶来,为了庄园事情,秦明这几天都是早出晚归,甚至原本过几天就前往青州北海高密,但被秦明阻止了,若不把庄园之事安顿下来,他可是整天不安。

  “呵呵………,阿福,就算有四百个大汉在庄园看守也不行,如今我们在明他们在暗,而且这些大汉孔武有力,但许多人这辈子还没拿过刀剑,砍过人,见过血,比起独眼龙那边人还差远呢?所以我们现在不但要训练他们,更是武装他们。”秦明三天来忙里忙外,大部分所花在四百名招募大汉身上。

  “武装,武装又是什么呢?”阿福一脸迷茫。

  秦明也不管阿福,自己一人朝着庄园中走了进去,一进庄园,只听一阵阵呐喊声不断,凌操和周仓二人大清早就开始训练,大热天训练还真是让人难受,大部分人都汗流浃背起来。

  “少爷您来了。”周仓和凌操二人见秦明朝他们走了过来,二人忙上前迎接。

  “是啊!怎么,这些人还都行吧。”秦明看向一排排站着训练的三四百人,结果秦明安排,每天一大早都会让他们随着秦家田地跑上一两圈,秦家田地之广,别说一圈,就是半圈也让你跑得上气不接下气,能完整跑完一圈就已经不错。

  众人也不清楚秦明为何让他们大清早跑步,但秦明是他们主人,并且还有好处拿,众人当然也不会管太多。秦明规定,若是能前百名跑完者不但饭菜好,更有小钱奖励。如此下去,一个个跑步都跟卖命似的,几天下来,还算没有出现有人放弃。

  “行,他们身体素质好得很,要是在训练半个月,就算独眼龙再来,也能打得对方屁股尿流。”周仓大声笑道,眼前四百名之中,其中有六七十名就是跟周仓一样,原本的强盗兄弟。

  凌操也点了点头“他们的确不错,只是少爷,就算如此,也难敌独眼龙那些强盗,他们毕竟都是杀人不眨眼的人,而我们这些人之中,别看他们身强体壮,有些人甚至还没杀过一只鸡,有些人离谱到见到血都头晕,所以真要跟独眼龙打起来,就算赢,也一定会损失惨重。”

  “这我知道,所以做些事情,不但克服下他们这个弱点,更是加强他们攻击和防御。我昨天叫人送来大量的铁矿送到了吗?还有庄园中铁匠铺给建造好了吗?”

  “嗯,铁是昨天傍晚运到了,铁匠铺也在建造,大概明天就可以完好,只是少爷打造四百件兵器和盔甲会不会引起那狗官县令为难,毕竟私自打造兵器和盔甲是犯法之事,我怕那县令………..。”凌操等人也知道皖县城中那县令跟独眼龙勾结,而秦明一次打造四百多件盔甲和兵器那可是犯法之事,就算一般士族家中,虽有刀枪,但也没有多少,何况他只是富商之家而已。

  如今大汉朝还是在汉灵帝掌握之中,等到天下大乱,汉灵帝昭告天下让各士族和豪强等人对抗黄巾军之时,那时候各家锻造武器和盔甲也就不受犯法之事。

  “这点你们就放心好了,对付他我自有我的办法,此次独眼龙攻打庄园,他没有出现,更是假装说是去庐江公干,我想过几天他会亲自来我家拜访,到时候,我自有办法让对方答应。”秦明信心十足,只要将县令给把握住,那这皖县就没人可对付的了他。

  秦明现在准备,不是对付独眼龙,而是对三年后的黄巾之乱做打算,开始身边没有人相助,就算知道历史,一个十岁的孩子,很是无助。

  如今,有周仓和凌操二人相助,秦明准备就先训练一批人,可保护住自己等人。这样一来,就算自己去北海之后,有他们二人在,秦家也算没什么大碍。

  “好了,你们二人就先训练这些人,其余事情,我都会自己处理。”秦明如此肯定说道,二人也不会有什么怀疑,现在他们二人根本不会讲秦明当一个十岁孩子看待,因为秦明所表现出能力也不是一个孩子所拥有。对他们二人而言,秦明将来肯定是不简单之人。

  在庄园中闲逛了一圈,一路行走下来,百姓们不时朝秦明打招呼,秦明也客客气气点头回复,此时庄园是热火朝天,训练在艰苦训练,收割的也在田地中弯腰收割。

  “哎呀!怎么回事,这些家雀(麻雀)和田鼠又来了。”秦明闲逛一会,只听有农民在一边大叫,不时远处金灿灿稻田上空,出现了无数麻雀,一片片密密麻麻。不止如此,在田地中还有许多田鼠在活动,播种和收割这两趟季节,正是麻雀和田鼠猖狂的季节,很多百姓甚至每天捉田鼠都忙得不可开交,向秦家大片面积田园,每天能捉上几百只都不在话下,麻雀更是成群数以成千上万。

  “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看来要制止住这些鸟类和鼠类才行。”秦明一脸皱眉,他也不得不对这些庄稼害虫们感到心烦,如此一天,损失相当之大。

  阿福见自家少爷为此事而烦恼,不由开口说道“少爷别多想了,每年还不是如此,有虫子还可以放青蛙来捕捉。可这些老鼠和家雀,完全是束手无策,又不能时时刻刻在每户农田安排人下去,多年来,已是我们农民最烦恼之事,所以我们必需尽快将稻谷收割,装进粮仓之中才行。”

  “呵呵……………….,那倒未必,对付他们并不是说没办法,我看要安排些稻草人才行。”

  “稻草人,那是什么东西?”

  “不用多问,等下你按照我教你来做,你就会知晓,而且这些田鼠和鸟雀也不会敢靠近。”秦明不由想起稻草人的事情,虽然他不知道稻草人能不能管用,但死马当活马医,用一用也不算坏处。

  (本人不清楚稻草人在哪个朝代开始使用,但经过查搜,最早稻草人的由来,应该就是在三国时期。也就是诸葛亮施用巧计,演出了一幕“草船借箭”的喜剧之后。就在这天早晨,大雾渐渐散去,有一位在长江里放划钩的渔翁,正巧捕鱼到此,钩绳摇动,铜铃响亮,传来有鱼上钩的信号,渔翁急忙收钩,手头感到沉重,心想:定是一头大鱼,渔翁喜出望外作好了捕大鱼的准备,浮标渐渐收近,大雾也已散尽,渔翁定睛一看。不想浮标铃上挂到一个漂浮的死人。渔翁感到忌讳,他欢喜劲荡然无存,硬着头皮收到船边,再仔细一看,不是死人是一个十分精制的草人,头戴皮盔,身穿皮甲,如同真一般,真能逗人喜爱。渔翁把草人挠到船舱,发现草人身上还钉着二十只狼牙箭,渔翁将草人一收好,十分珍惜地藏进小船暗舱里。这位渔翁是荆州的农民,他冬闲捕鱼,农忙种地,到了农忙季节,他就回到家中,把那个喜爱的草人也带到家里,全家人看了又惊奇又喜欢。从草人第一天到渔翁家里,奇事就发生了。原来渔翁家里有很多老鼠,平常连猫都不怕,白天有鼠跑,闹得不安宁。可是这夜,老鼠绝了踪影,全家人过了一个宁静的夜晚,家里人都又惊喜又感叹,都猜想定是这草人的威力。到了清明谷雨落种季节,下到田里的谷种,田鼠要来吃,麻雀要来啄,渔翁感到无法,突然想到了草人,渔翁把草人搬到育种地。灵得很!草人在田里一站,田鼠不来了,鸟雀飞走了,种苗长得整齐茁壮。这个消息像春风一样吹遍了农村,农民们都依照在田间扎上草人,后来发展到收获季节,为防鼠防鸟也扎上草人,此办法真有很好的效验,所以流传到如今。是不是真是如此本人也不清楚,但就当稻草人从草船借箭开始吧,而现在秦明这时候,还是没有稻草人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