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之群雄逐鹿 第二十一章 拜师
作者:分手为啥把碗带走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老农举止一看就是此屋的主人,既然童子称呼对方为先生,那八九不离十,眼前这老头就是郑玄。

  “少爷,不要告诉我,你前来要找的什么郑公就是一个种田的老头,这样的话,我们庄园不是多得是,还需要千里迢迢来北海拜师吗?我们秦家庄园里就一抓一大把。”周仓低着头,低声对秦明说道。

  秦明眨眨眼,看了看周仓“住嘴,你小子别给我乱胡说八道,等下出什么差错,我为你是问。”周仓那话可是对一位大儒大不敬的话,什么一抓一大把,还自家庄园多得是。

  “不知老人家可是此处主人,郑公是也。”秦明上前,朝郑玄行一大礼,算是一位小辈对长辈的礼节,就算对方不是郑玄,秦明如此做法也是人之常情。

  郑玄坐了下来,一手抚mo着那已苍白的胡子,微笑道“姓是姓郑,但这公不敢当,小老儿倒是此处草房的主人,姓郑名玄,字康成。”

  “还真是这老头,看来自己等人是找对了。”当对方说出自己姓名和字之后,秦明已是百分百确定,自己要拜师之人就是此人,只是这所谓大儒好像跟自己有很大不像,自己心中想得大儒应该是那种一身干干净净文士服饰,气质高尚,有种高高在上。从不做这些农活,拿着锄头,而是在屋中琴棋书画才是。而又有学问渊博的人,品德高尚的知识分子。

  当然,对方如此打扮,也不能说对方没有渊博的学问,更不能说品德不高尚。“您老真是那被世人称之为经学大师的郑玄。”秦明傻傻又问出一句。

  “如假包换,怎么,难道我就不能是那郑玄吗?”郑玄一脸笑容,他对秦明这小家伙很是感兴趣,也不嫌弃和秦明这位小屁孩一问一答。

  “不是不是,只是,只是……………………………。”

  “只是什么?是不是只是我这被人称之为大儒之人的郑玄跟你心中想得有很大不一样呢?而这身打扮,道是更像一个老农而已。”郑玄就好像知道秦明心中所想似的。

  秦明没有说话,只是一个劲地点头,算是认同郑玄的意思。就在此时,童子已沏好茶送了过去,郑玄拿起茶杯,吹了吹茶杯上的热气,喝了起来,此时看他动作和那打扮,看上去是一种不伦不类的样子。

  “喂,老先生,我周仓虽是一个粗人,但也知道读书人和种田的可是有分别,那些读书人一个个不多是什么学富五车,才高八斗,可从没见过向您老这份模样,居然还下起田地种起瓜果之类,我可从没见过读书人扛着锄头下田地之事。还有,你可是别人称之为大儒之人。”周仓跟着秦明身边也有一月左右,对一些大儒什么地,也知道一些。

  “大儒又是什么,而儒家又是什么。说起来就是崇奉孔子学说的学派。其学派崇尚“礼乐”和“仁义”,提倡“忠恕”和“中庸”之道。主张“德治”、“仁政”,重视伦理关系。跟我这是不是老农又有何关系呢?再说,在我郑玄自己眼中,从没把自己当做一位大儒。如今的我还有许多东西要学习。”郑玄在中年之时,都还在求学,想想就清楚此人是学无止境之人。

  “其实啊,种田也好,读书也罢,甚至做生意,其实这都没有贫贱之分,而且各行可都有学问,你们可别小看一些小事,从这些方面里,可学会很多东西。人这一辈子是学到老,活到老。就如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如果读书人只知道子曰二字,四体不勤,五谷不分,那所谓的大儒又有何用…………………….。”郑玄慢慢说着,而秦明则是仔仔细细听着。

  没过多久,秦明开始问郑玄问题,而郑玄也很是客气,一一回答。又或者郑玄问秦明,秦明慢慢回答。这一老一少坐在石凳上,一聊就是一个多时辰,让站在秦明身后的周仓和阿福是满头大汗。

  “哈哈哈…………..,看来还真没介绍错,秦明,不知我收你为我门下弟子,你愿不愿意。”郑玄抚mo着自己的胡子,开天荒地说出了众人都不敢相信的话,二人只不过相识一个多时辰而已,真要说上了解对方,那根本不可能。当然,这也是秦明从皖县千里迢迢所要做之事。

  “愿意,愿意。弟子秦明,拜见先生。”秦明忙下跪行三叩首之礼。郑玄也不是那种读死书的人,也没有什么很多规矩,什么举行拜师仪式,什么摆供品,焚香等,他也不会去管之。当然这儒家祖师爷孔老夫子当然还是要拜一拜。

  郑玄收秦明主要也是秦明这小家伙天资聪颖,从刚才一问一答,让他对眼前小家伙了解了很多,更清楚,此子不是凡人也。

  “明儿,你等下进屋拜过祖师爷之后,就搬到郑宅来住好了,有不知事情,就问童子,为师先有事告退下。”郑玄说完话,就往茅草房另一处宽大房间走去,至于干什么,秦明就不清楚。

  秦明点了点头,看着郑玄离去的背影,忙向童子问话道“小哥,先生干什么去。”

  “每天这个时辰,先生都要隐修经业,对了,你还是别问这么多,问了你也不知道,现在我先带你们去安排住处。”此次郑玄被放出来,主要就是隐修经业,从被禁锢就开始,长达十几年光阴,在此期间,他打破了经学的家法,注释与著书“几百余万言”,创立了郑学,在中国经学发展史上做出了无与伦比的突出贡献。

  “对了小哥,为何这么大的地方就只有你二人,难道先生就我一个学生不成。”秦明跟着童子在四处转着,看着一间间空房,加上连个人影也没有不由开口问话道。

  “这你就有所不知了,因为先生被禁锢十多年,而他的学生们早已离去,此次先生虽是被放回来,只是他还没被蒙赦。再说,很多人还不知先生回高密。”秦明清楚,如果没有错的话,也就是在几年之后,在黄巾大乱之时,才被汉灵帝蒙赦。

  此时秦明算是没有白来,终于拜在郑玄门下,而周仓和阿福要保护秦明,也住进了郑宅之中,至于其余那些家丁、护卫,也都被赶回了皖县。

  (下一章,就是几年之后,也是黄巾之乱的开始,而大乱的开始,秦明又会在北海有什么奇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