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之群雄逐鹿 第四十五章 少年周泰
作者:分手为啥把碗带走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痛死我了,痛死我了,救命啊……………………。”

  “娘亲,孩儿又饿又冷,好饿啊。”

  皖城城北到处可见难民,一个个落魄不堪,甚至还有许多人受伤,看来不止是一些粮食和保暖之物可以解决。“快,阿呆、阿福,你二人速速进城给我将城中大夫全给请来,并且告诉他们,我会用重金酬谢。”秦明跟着阿呆等人走出城北外,只见遍地难民不停的哀嚎着,甚至还有许多小孩躲在自己父母亲怀抱中,一动也不动,像是安睡过去。

  “大人,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每天难民多的数不胜数,城中那些士族和富商等人根本不理会我们,不知该如何是好。”梁坤这段时间跟着叶晨,从一个吊儿郎当的二世祖变成了一个真真正正的当差,现在他这县尉做得在百姓眼中很得民心。

  平时还学秦明一样,将府中粮草都拿出来救济难民,完全是判若两人,从一个二世祖变成大善人。“妈的,这帮狗娘养的东西,黄巾军在的时候一个个怕的要死,要拿钱出来支援也大方,现在黄巾军走了,见难民是见死不救,一个个又变成守财奴,简直不是个东西。”洪达大怒,对那些铁公鸡一毛不拔的有钱人就是不顺眼。

  “好了,此事我另有办法,他们不想给,我定会让他们乖乖拿出来,如今最紧要之事,就是将这些人安排妥当才是。洪达、梁坤,此事就交给你们二人负责,等下施粥之时,就先让老弱妇孺们先拿,毕竟他们身子骨虚弱,还有,要是有人死了,必须将尸体转移,快速处理,如此多人呆在一起,肯定会出瘟疫。”秦明不紧张也不行,从各地逃难的百姓口中,大部分都说自己村中因瘟疫才离家,因为大战一起,死尸也是遍地全是,没人处理,日子一长就慢慢传播开。

  “这点大人放心,我们不但将城中守卫都派了出来,甚至就是刚招募的八百乡勇也都派出来照顾这些难民们。”在翠溪山一战,人马损伤,不得不让秦明补充大量百姓,乱世没有兵马就等着送死。

  因为陆康将皖县之事先让秦明委托,所以他们称呼秦明为大人,这也是没什么大惊小怪。“嗯,也只能如此,训练可耽搁,这些难民不可耽搁。城中那些兵马最好不要调动,我怕城中难民会引起不必要麻烦,造成不必要恐慌。”难民也有找茬之人,不管理好一切,肯定会出现不必要麻烦。

  “喂,你干什么,慢慢来,你们这些人怎么抢东西………………..。”就在秦明话还没说完几秒,只听不远处发大饼的官差被一群人围攻,别说什么排队了,一看到吃得,一个个全都乱哄哄。

  “周仓、大牛,你二人速速带人过去维持下,要是再有难民不守规矩闹事,那吃也别想吃。”秦明不得不出此下策,难民们几天没吃东西,情有可原。可若是都是如此,那他们就是发一天时间也发不完。

  “诺。”二人带着四五十人忙上前维持,将这些百姓们都一一分开,一场闹剧才平息下来,可也浪费了许多大饼,不小心撞破箩筐使得掉路。

  众人散去之后,只见一位十一二岁的少年没有离去,捡起被人踩得又模糊又脏的大饼,不由用那破烂衣袖想去擦干净。秦明一见,忙上前从旁边分发大饼的手下要来两块大饼,蹲在少年身边“给,那大饼已经脏了,还是吃这个吧。”

  少年抬起头看了看秦明,一双大眼睛转了转,连声谢谢也没有说,拿起秦明手中大饼往不远处的人群中跑去。“爷爷奶奶,这有吃的,您二老快吃。”

  少年跑到一对老人家身旁,忙递上秦明给的两块大饼,给予二人。“泰儿,还是你吃,爷爷这身老骨头没事,还能挺得住。”老人家看着瘦弱又憔悴的孙子,慈祥地将手中大饼递回到少年面前。

  “爷爷您快吃,我刚才可是吃了好几块了,手上还有半块,您看。”少年将其被踩得模糊,只剩下半块饼拿出在老人面前,若是仔细看的话,上面还残留着泥土和沙子,但少年也没有让老人家仔细看清楚,大口将黑乎乎半块饼往嘴中塞去,至于味道如何也只有他自己知晓。

  一幕幕画面,让站在远处的秦明等人看得清清楚楚,不时,秦明对比自己小几岁的少年有一种好感。双目中也也有着可怜“凌操,去拿几碗粥过来。”

  秦明和凌操二人拿着三碗粥向那少年和两位老人家走去。来到面前时,秦明将热乎乎还冒着热气的粥递过去道“二位老人家,还是先喝碗粥暖暖身子吧。”

  二老看着眼前陌生少年递过来的粥,不知说些什么好“谢谢,谢谢这位公子。”言语中除了谢谢,就没有其它话语,可这谢谢二字已说出二老无比感激。对这些朴实百姓们,被饿坏了好多天,能有粥喝已是谢天谢地。

  秦明点点头,微笑了下,看着坐在一边,一言不发的少年,秦明开口问道“可以告诉我你叫什么名字吗?”

  少年一手拿着饼,一手拿着凌操刚递过来的粥,吃了几口,抬头看了看秦明,冷漠道“我叫周泰。”说完话,就不理秦明,自各自吃起来。对叫做周泰少年而言,手中大饼和稀粥可比秦明吸引多了。

  “周泰,名字好耳熟,难道………。”秦明听对方名字,不由沉思想了想,忽然想到三国中的一个人,那就是吴国武将周泰周幼平。

  想了想,为了准确些,秦明向两位老人家打探消息“不知二老从哪里来。”

  二老见秦明对自己三人如此之好,而且还问其话,总觉得这位公子是否对自己三人太好了吧。“您二老别想太多,这位可是我们皖县县令。”站在秦明手下一员士兵说道。

  秦明看了看身后手下,示意话太多。“我就是皖县临时县令,也算不上是真县令。”

  一听是县令,二老那会管是真县令还是什么假县令,忙向秦明磕头“小老儿有眼不识泰山……………..。”

  “别别别,老人家快快请起,这大礼我可受不起。”秦明忙上前扶起。

  老人家见秦明如此好说话,心情也放料下来“我们二老还有孙子,都是九江下蔡人氏,靠打渔为生。如今九江黄巾军四处横行,还有许多水贼也借此抢劫百姓,我们祖孙三人实在没有办法,只好逃离到庐江,可万万没想到庐江各县县令一见我们前来,就将其城门紧关,不让我们等进城,要不是县令你大发慈悲施舍粥、饼给予我们,我们这些老百姓就要活活被饿死。”

  “是啊是啊!县令大人真是一个好官啊,没有你,我们不饿死也会被冷死。”在周围的百姓们得知眼前少年就是个县令,一个个忙向其拜谢。若不是他收留下他们,他们真不知道还能坚持多久。

  “各位父老乡亲们,实在是秦某对不住大家了,因城中难民居多,只能让诸位在外面留守几夜,秦某实在是有愧好官二字。”望着眼前一片百姓们,此时秦明才觉得自己肩膀重担很重,来到这个时代不是单单保卫自己家人而生存,他觉得自己要改变些什么,改变百姓穷苦局面,使得大汉百姓们不在如此受苦,当然还有五胡之乱。

  话也说回来,秦明确认眼前比自己小几岁那少年正是周泰,这位立过数次战功的东吴名将。心中更是确定要将此人留住在皖县之中,将来定会有大用。“凌操,你等下在城中为周泰一家安置住处,他们三人不是老人就是小孩,我怕承受不住夜晚的天气。”

  “诺。”凌操领命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