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山术 第十三章、升龙局
作者:茅山道士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第十三章、升龙局

  后来留在扎卡村的刘氏在第二年的春年终于给吴四贵生下了一个女儿,取名叫做吴熙凤,而等扎卡村四周的积雪融化之后刘氏则带着刚出生不久的吴吴熙凤一声不吭地离开了扎卡村,听说是去寻找吴四贵去了。

  “那后来怎样?”听到此处,袁林不由得已经被邱凌云讲的故事深深的吸引住了,眼看着其微笑不语,好奇之下追问到,而邱凌云则说:“几经辗转,那一对母女却也没有找到吴四贵,之后他们便回到了中土,又过去十几年,等吴熙凤长大成人之后其母刘氏就获病去世了,然后她嫁给了一个姓邱的商人,不巧抗日战争爆发,那世道更是乱上加乱,不得已,吴熙凤只好跟着姓邱的丈夫去到了香港,躲避战祸。”

  “吴熙凤嫁给了一户姓邱的人家,邱道友,你也姓邱,莫不是……”

  邱凌云点了点头,说:“没错,我就是吴熙凤嫁入邱家所生唯一的一个儿子,而之前提到的刘氏则是我的外婆,吴四贵则是我的外公。”

  “原来是这样……”

  在一旁听了这话的张清风此时可就纳闷了,他奇道:“咱说邱哥,你带着咱们师徒俩人大老远的就来到‘龙眼’这头,然后又跟咱们讲了大半天的你的身世,这两者有啥联系吗?这人的大小便憋久了尚且会把身子给憋坏,像你这样话说到一半就不说了,那……那存心要了咱的小命吗?”。

  “袁掌门,你这个徒弟真是有趣的要紧。”邱凌云呵呵一笑,说:“其实我母亲这辈子最大的心愿就是找到外公,哪怕是他的尸体,都希望能把其移到香港,让其与自己的母亲刘氏合葬一处。于是在解放之后,我母亲就多番托人打探,不知道花了多少钱,只望能找到外公的消息,可一直不得要领,直到六年前,我开始接受父亲的声音,往内地一行的时候却是得到了外公的消息……”

  邱凌云虽说是全真门下弟子,不过却是俗家弟子,干那一行不是他的老本行,而邱家在香港以及外国各地都有声音,所以非要说的话邱凌云应该是一个商人。

  六年前,那个时候中国内地刚刚对外改革放不久,特别是东南沿海一带充满了商机,邱凌云则就在那个时候开始接受其父的声音,凭着商人特有的嗅觉,眼见有利可图,于是他就从香港来到上海投资,而就在那个时候,他知道上海当局有意愿要把这儿弄成一个国际性的大都市,在种种建设的项目里头有一项就是要在上海一些比较繁华的路段里头建高架桥。

  此时张清风又不明白了,他说:“邱哥,这里我就有些搞不清楚了,你说的这些地段儿一没山,二没水的……他为什么要在大马路上建桥呢?这不是脱裤子放屁,多此一举吗?”。

  听了张清风的话,邱凌云顿时一错愕,而袁林是去过香港的人,大世面也算是见过,不想自个成日把张清风关在茅山上,他到成了没见过世面的土包子了,难免老脸一红,尴尬地看着邱凌云。

  其实邱凌云心里头也是挺无语的,不过他晃了一会神,还是耐心地解释道:“这些桥是给车子在上面走的,你想想,随着这城市里边住的人越来越多,而马路只有那么宽的话,那岂不是很容易造成堵塞?所以在一条路的上边再加盖一个高架桥的话就可以变成两条路,人在下边走,车在上边跑了。”

  张清风恍然大悟,笑道:“这我明白了分开走大家就不用挤只是……是为什么人要在下边走,车载在上边跑的呢?为什么不能使人在上边走,车在下边跑呢……”此话一出,袁林和邱凌云险些没有脚下一滑,直接摔倒到地上,同时间心里都在愤怒地暗骂:“这问题你回家去问候你老母去吧”

  至此,邱凌云就好像事先有准备的一样,从自己的车里边拿出了一张最新的上海市布局图出来,只瞧他将其打开,袁林赫然可见上边还用黑色的笔勾勒出了一些线条来。

  “邱道友,这是……”

  邱凌云用手指指了指,说:“这地图上边用黑色线条画出来的是上海市即将兴建的高架桥的路线。”

  袁林仔细一瞧,不想却是看出了其中的端倪,顿时倒吸了一口凉气,惊道:“升龙局?”

  “没错,这就是‘升龙局’。”邱凌云淡淡地说,显然就已经实现知道了这事情。

  “升龙局”又叫做“卧龙升天局”,乃九五至尊之格局,传闻葬在此处的人无需隔代,在短短的几十年间时间里就刻意速发,当上皇帝。像这种风水格局传说在中国历史上只出现过一次,那就是乞丐皇帝朱元璋。

  其实一开始邱凌云看到这伤害建高架桥的格局的时候那是比袁林更加吃惊,他本以为像这种就快绝迹的风水格局是哪个高人给摆弄出来的,但是经过他多方打探之下才得到一个令人哭笑不得的结果,原来这“升龙局”的格局根本就不是哪个风水大师摆出来的,那根本就是建筑师在按要求设计的时候误打误撞弄出来的

  想“升龙局”乃万中无一的格局,不知道有多少堪舆师走遍大江南北却是不得见一,而上海延安路和成都路路**汇之处正好是中国“龙眼”所在,此番一鼓弄,却不像到弄出了绝世的风水格局来,可真谓是讽刺啊……

  “‘升龙局’乃绝世的九五至尊格局,要是这高架桥真能建成,并且以一根九龙升天柱镇在‘龙眼’之上,引得真龙升天的话那咱们国家的国运就会一飞冲天,所谓一遇风云变化龙,却也就是这个意思。”

  邱凌云点了点头,赞同袁林的说法道:“想那些小日本,当年的教训没够,那么多年以来还对咱们国家图谋不轨,到了这节骨眼上海想弄出个‘射日破阳’来阻挡我国的国运,他也不用小脑想想,说起这风水,我们中国那可是他们祖宗的祖宗,用风水对付我们?那还不是在关公面前耍大刀?丢人”

  “升龙局”乃绝世风水局,根本就没法破,想当初朱元璋担心有类似的风水格局出现坏了他朱家的江山,于是网罗天下术士,想发明一种专门破局的方法,只是弄了几百年下来,却是传下了个“屠龙”假阵,而它“射日破阳”算个蛋球啊等这人造的‘升龙局’一出来,还不全都得破得个精光,小日本投资建楼那些钱全都给打水漂

  见此,袁林总算是放下了心头大石,呵呵一笑,说道:“看来人老了就是喜欢瞎操心,枉我大老远的从南京跑来这儿,却是白跑了一趟。”

  “不,袁掌门你这一趟来得十分的及时,我也真在为这事情头痛呢”

  袁林不解,却是用疑问的目光看着邱凌云,而听邱凌云道来,原来这些设计高架桥的人虽说误打误撞,弄出了“升龙局”,但是毕竟外行就是外行,这门项目虽说已经在六年前就开始动工了,可事到如今却是无法完工。

  六年前,那时候工程之初,由于上海市各方面的支持,再加上工程技术队伍的拼搏,使得工程进展神速。沿途街景,一天一个样,半个月找不到旧街里弄。没料到,当工程进行到关键的东西高架路与南北高架路交叉联接的接口时,作为高架路主柱的基础地桩怎么也打不下去。

  工程受阻,偏偏受阻在东西南北交汇点上,受阻在上海最高的高架主柱之下翻阅上海地质资料,上海并无过分复杂的地层状况。参与工程的市政设计院、上海城建设计院设计,上海市政和隧道等工程公司立即调集技术力量攻关,一而再,再而三,地桩就是打不下。谁能想到偏偏在这个关键的接口上打不下地桩,竖不成主柱。

  工程暂时停顿,奋战在工程第一线的工人们食不甘,寝不安。不知怎的,一种说法在私下里悄悄传开:会不会是风水龙脉方面的问题?要不要请位风水丈夫或道士法师来看看呢?这种说法出现,立即受到工程技术专家的反弹,这简直是对技术专家的嘲弄在科学空前发达的今天,人类征服自然的力量可上九天揽月,碰上一个工程难点就求神拜佛,岂不是对封建迷信底头?于是重新抖擞,广邀各路技术精英,汇集到这一接口上啃硬骨头。

  一时间各层高级亲自坐镇,嘴里高喊着口号“人心齐,泰山移”必须要将主柱的地桩打下去,保证整个工期不被延误。

  技术精英汇集,高招、绝招过招,各显神通之后,打不进的地桩依然打不进就是勉强打进一部分,却远远不符合设计的标准和工程的要求。这一下问题变得严重起来了,精兵强将已经一一上场较量,却还是没有找到问题的症结。如果这个接口的主柱浇筑不起来,南北、东西高架路就无法联接,整个工程也不可能的按期竣。于是,先前的求神拜佛的说法又悄悄地传播在工地。

  纵观上海近代史,从带起上海现代文明的外摊高楼大厦到南京路上的“永安”、“先施”、“新新”、“大新”四大公司,无一不在建造之初留下了风水的传说和故事,且华夏大地的历朝历代,天地而遵循自然生存法则,因地制宜。眼前时间不等人,有招好过无招,何况从玄学方面一试,即使不成也没有什么大的伤害。主管领导思想也终于出现了松动,经过一番暗访,当局终请来了一个奇怪的喇嘛,而令邱凌云想不到的是,那……那喇嘛竟然就是他失踪多年的父亲吴四贵

  第十三章、升龙局,到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