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康之后 第四十二章-自不自在不由你
作者:清水鹤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武威部,石宣林的帐内,几个穿着棉衣的男子,正围在一个火炉前,边伸手在火上烘烤,边唧唧喳喳,彼此交耳。赵棣的到来,让他们有一种如临大敌的感觉。

  亲王莅临,对于他的命令,是听还是不听。不听是为忤逆,听,那可就等于把小命给搭进去了。

  坐在上首的石宣林,此刻一脸阴沉,不停的把玩手中的小暖炉。

  见石宣林沉默不语,有个小将,笑嘻嘻的跑上来献殷勤,双手将一碗热茶奉到石宣林面前:“都候大人何必跟一个不知真假的亲王生气呢。”

  石宣林瞥视了他一眼,却没有说话,伸手接过那小将献上来的茶碗,轻呡几口,又将茶碗放下,继续把玩着他的暖炉。

  见石宣林没有喝骂,这让那小将更是大胆几分,往前凑了凑,继续说道:“就算他是真的徐王也好,假的也罢。咱们兄弟不买他账,不就行了。张翰如何,手里有兵,可还不是被咱们给压的老老实实的。要不是周大海那几个傻蛋,如今这首领大位就肯定是都候您的了。”

  “滚蛋。”石宣林不耐烦了挥挥手,把那小将赶离下去。

  那小将顿时是脸色涨红,尴尬的笑笑,灰不溜秋的跑到下面火炉旁,继续烤火。

  其实这几天天气一直很好,太阳高照,明媚如春,寒意并没有那么深。不过这些人为了体现出自己的高贵,刻意的摆出火炉,做个样子罢了,也并不是真的在烤火。

  “李山说的没错,都候,要是不趁着他们还立脚未稳,把他们赶出去。谁知道他们会不会煽惑军士们呢。”说这话的是石宣林的幕僚王林,他也认为赵棣会成为他们的威胁。

  “紫金鱼袋,传国玉玺,你们是都见过的,还有那侍卫和指挥的腰牌,你们敢说它是假的?”一直未开口的石宣林,淡淡的说道:“既然身份确定,你拿什么赶?这里的军卒,除了王时那帮子外,哪个不是朝廷军队里走出来的。对于大宋朝廷,他们还是有所畏惧的。”

  王林却是摇摇头,不以为意:“话是这么说,可在朝廷那会,军官克扣军饷已成惯例,又有几个军士会不记恨在心。靖康年间,金军南下,朝廷的无能致使百姓遭受涂炭。而且现在咱们生活的也很自在,兵强马壮。可要真是被徐王给夺去了兵权,那还会有这样逍遥的日子。相信只要挑明,就会引起兵变。到时,可不就是走和不走的问题了。”

  “是啊,都候,当断不断,必受其乱啊。”刚刚被赶下去的李山,这时又扯嗓子喊道。

  石宣林沉吟片刻,仔细品味着王林的建议。在确定捋清利害关系后,这才吩咐道:“这事就交给你来办,记住,不许让其他人知道,是我们在蛊惑军心。”

  “是。”

  ……

  “周大海他们怎么说?”在义军一支,王时的营帐内,王时正向手下翟克询问着其他人对赵棣到来的看法。

  “周大海到是如常,我们花了点好酒,从周大海手下周全口中得知,周大海也拿不定主意。周会手底下也就那五十来人,对这根本不操心。”

  “哦。”王时轻轻搓式着额头,说道:“石宣林肯定有动作了吧。”

  翟克点点头,说道:“嗯,他让王林前去蛊惑周会的军卒,以及周大海的军卒,想要借他们两人的手,把徐王赶走。”

  “哦,知道了。”王时站起身,整了整衣服:“咱们也就观战吧,毕竟咱们和他们的身份不一样,真要是走到那一步,咱们也只有脱离武威了。”

  “是。”

  ……

  赵棣已在武威部住下几日了,这几日里武威部上下紧张的相似即将要进入大战一样,搞得紧张兮兮的。中间除了张翰每日必来外,直到现在赵棣还没有看见除张翰和张翰支持者古枫以外的人。

  这个古枫,原是河东路岚州的一士族子孙,书读的不少,深受夫子熏陶。因金军南下,怀抱满腔热血的古枫毅然投身军旅,决定以血染大地,来报效国家。可事与愿违,金军攻势太强,而宋军却又不堪一击,处处溃败。他也在官长的带领下,浑浑噩噩的就跑到这草原上来了。

  数千兵马,死的死,散的散。原属岚州兵马,现在也就只剩下他一人。在得知赵棣醒后,他就立即忙完手中的活计,急匆匆的赶来面见赵棣。

  而且这几天,古枫更是每日都守护在赵棣身旁,陪他在驻地内到处转悠,并给他讲解武威部现在的情况,以及周边局势。他的热情,让赵棣着实感动不已。

  借助古枫,赵棣知道,在这周边到处都是弘吉刺部的分散部落,而且赵棣还得知斡勒纳乌伊部的也速阿里德不安份,已经被金人提防。就在前些日子,金国特使还奉诏前来,将也速阿里德紧紧训斥一顿,说他太过放纵部下,欺凌其他部落了。

  “那也速什么来着的?”游牧民族的名字不但长,还有些绕口,古枫给赵棣提过几次,他都没能记住。

  “也速阿里德。”古枫跟在身后,一身乳白色长袍,要是不认得的,还以为这是哪个老夫子来了呢。

  “他是不是真的有些小动作?”对于这些,赵棣很好奇。那世没能去趟梦寐以求的草原,谁曾想这世却很自然的游荡在草原,不但不需要付什么旅游之类的费用,还能一尝古代风韵。而且更有趣的是,还能和古代的部落打上交道。

  “不好说。”古枫摇摇头,也不确定:“听说,金人攻打辽国时,那也速阿里德是第一个站出来支持金国的。并出尽全力,协助他们攻打草原各部。金人感激他,就让他在这东边做起了土皇帝。战后,金人还赏赐了他不少人和牲畜。而且在金对辽的战争中,他也是获利最大的一个。”

  “人心不足蛇吞象啊。”赵棣不由感叹起来,在蒲与路遇见完颜震華,初时赵棣还真以为他是为追剿自己而来。但随后又觉得不大可能,至少他还没这么大的面子。一路上也曾疑惑,但听到古枫所讲这些,赵棣觉得他找出答案了。

  “殿下何出此言呢?”古枫不解的看向赵棣。

  赵棣笑笑,指了指前面那顶帐篷,说道:“走,去看看我大宋儿郎们。”不是赵棣不愿告诉他,只是赵棣觉得实在没必要。对于战争,他没兴趣,也不擅长,与其自作聪明,倒不如活个自在。

  “是。”古枫虽很想知道,但赵棣不想告诉他,他也就不再追问,小跑几步上前掀开毡门,恭请赵棣进去。

  帐内几个军士正聚在一起,只留下屁股露在外面。

  “大,大。”

  “开了,小,通吃。”

  “又他娘的输了,真是晦气。”

  “早就说了让你押小,你不听,这下好了,一个多月的拼杀,都便宜了这狗ri的了。”

  听到里面吵吵嚷嚷,看着那一张张露在外面的屁股。赵棣乐了,这要是烟熏火燎的,就更有韵味了。

  古枫刚想上前去呵斥他们,刚抬起脚,却就被赵棣给拉了回来。赵棣向他笑笑,将古枫拉出帐外,问道:“他们都是这样吗?”

  古枫一听大惊,忙解释道:“不是这样的,平时都还好,只是最近也速阿里德下令,各部不许再私自出击,留守营地,等候差遣。他们这也是闲的发闷,这才赌……”

  赵棣挥手打断他的话,毫不在意的说道:“呵呵,你不用解释,我也只是好奇而已。”说罢,双手后背,继续向前走去。

  古枫自不敢怠慢,忙紧随其后。这期间,赵棣又是路过几顶营帐,也都是站在门口看了眼,却没有打扰那些军士们。这让古枫很是不解,心说:这殿下是怎么打算的?这收拢军心,不是就要和军士们亲近才对吗?

  古枫的不解,赵棣也是明白的。只不过他懒得解释。现在张勇和章千的伤势恢复的很好,他出来逛逛,纯粹是为了消遣而已,并无其他想法。那日张勇提议接收武威军权一事,赵棣从未真正放在心上过。

  赵棣不喜欢夺人所爱,在他看来,就算自己真的要举兵,那也要是自己招收的兵马。而且今日查看各营,也对武威军有点了解了。

  外表看上去很强悍,很强壮。但骨子里却都充满了腐败的思想,用这样一支军队来打仗,也许开始会有很多胜利。但随着胜利渐多,战利品丰厚后,他们就会变得腐朽不堪。而且这支只有六百余人的军队,却分成五个派系。赵棣可没有那个自信能够把他们全部收服。

  与其自找烦恼,倒不如逍遥快活好。赵棣一贯认为如此,他觉得人活一辈子不容易,何必要让自己活的那么累呢。这也是在那世被逼得,想当初,赵棣也是一腔热血,可经历了太多事后,也就看开了。什么热血满腔,什么民族大义,那都是过眼云烟。

  赵棣想要轻松自在,可有人就不会让他自在。就在赵棣回到自己住所时,武威部营地外,有几人伏在已经枯萎的草丛里,正密切注视着这里。

  “你立即去禀报百户长,就说在武威部发现赵棣,让他速出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