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康之后 第四十六章-武威万岁,挡者披靡!
作者:清水鹤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夜色的余晖还未褪去,雪白的大地上却有一支长长的队伍,正吆喊着号子缓步行进。

  为首之人正是赵棣,在他身后紧随的是张勇,其后是章千、柏羽,再后是老将军张翰和古枫等人。自从那日和柏羽打赌输掉后,赵棣还真的挺上心。从那日之后,每日卯时初就准时起床,全副武装,背扛三尺长的圆木绕着武威部的营地跑上五圈。

  武威部营地仿军营搭建,人数虽不算多,但一圈下来,也足有两里路,五圈就是十里路。在他的感召下,起初只有张勇三人随同,但三日后,张翰这个老将军也是率部参加。

  来到草原的日子里,武威部众虽也进行着操练,但像这样的晨练,却已是一年之久未曾碰过。张翰虽有心,可无奈岁月不饶人,每日里跑上两圈,就面红耳赤,气喘吁吁,到最后不得不停下。

  到是古枫、吕至、单石伟等人年轻力壮。初时,也有那么几个军士也是坚持不了最后。但经过这连续十日的锻炼,却都已轻松驾驭了。

  二十斤上下的圆木背在身上,加上全身的皮甲兵刃,怎么也有个四十斤以上。可众人见徐王赵棣都没有歇过一口气,也都强咬着牙坚挺下来。到了现在,除了张翰外,已不再有人会掉队了。

  那日答应柏羽履行赌约后,赵棣思前想后,觉得要想统领军队,首先就要把自己的身体素质给练就了。也就是从那日开始,赵棣暗下决心,无论多么艰苦,也一定要撑下去。

  有时候这倔牛的脾气,若是用到合适的地方,还是能够起到不错的效果的。偏偏赵棣就有一份倔牛脾气,既然输了,就要认账。

  可赵棣知道,行军打仗并不是儿戏,为将者,不光要身先士卒,同时也要有个好用的脑子。为了这个,这些日子,赵棣一时一刻都不敢闲着。每日里都往张翰那边跑,去请教行军布阵之法。

  张翰已经老迈,但胸腔中那份热血却未褪去,听闻赵棣有重整大宋国威的意向,当下那是恨不得把脑子里所有的东西都一股脑的丢给赵棣。也正是有着张翰的协助,短短几日,赵棣就已掌握一些基本常识,虽然他做不到博闻强记,但却有着极其高的想象力。

  虽然赵棣已做得如此,但仍是引起章千等人的不满。原因无他,赵棣还是没有心思接收兵权。对此,赵棣仍是一笑了之。

  每日里,赵棣除了找张翰请教兵事,还会和古枫等张翰手下军将闲聊军旅之外的事务。不过大多数时候,都是他们在听,赵棣这个穿越者在讲,讲的是一些他们从未听过,见过的事物。搞得现在只要赵棣一出张翰的营帐,古枫几人就立马上去把他给拉到自己那里去了。

  到了用餐的时候,却不再用张翰特意准备的小灶,而是和其他士卒一样,排队打饭。饭菜打到碗里,就那么和士卒们一起,蹲在地上一起食用。有时还会和士卒们一起打打闹闹,搞得章千大呼不已:“这哪里有个王爷的样子啊。”

  “今天加跑两圈,兄弟们有没有信心?”经过十多天的练习,连跑五圈赵棣也已不再有气喘不赢的情况了。

  “有。”众人齐声喝道。回头望了一眼,赵棣忍不住开心一笑。‘实在没有想到自己还有这样的感召力呢!’

  “兄弟们?”紧随其后的张勇听到此言,不由眉头微皱,但他却没有说什么,动了下肩上的圆木继续跟随赵棣的步伐。

  “殿下所为,志向远大啊!”一旁张翰站立在结着厚厚冰层的雪地上,看到这一幕,不住的点头。枯皱的脸上,露出赞许的笑意。

  在第一次见到赵棣后,张翰就知道,自己这兵权早晚是都要交出的。后来听说赵棣根本就没有想要接收武威军的想法。对此,张翰却是一笑了之。

  那日面见赵棣后,张翰回去仔细想了好久,觉得自己也已时日无多,觉得大宋这点火种还是托付给赵宋皇室,是最合适不过的选择。

  所以,从赵棣开始奋起时,张翰就率部跟随,直到现在。不过这时,张翰却是觉得是时候了:“明日老夫就再也不用跟着受罪咯。”张翰笑着摇摇头,带着两名亲兵摇摇晃晃的向营内走去。

  “我教你们唱首歌好吗?”在一口气跑完七圈后,众人缓步回营的途中,赵棣突然想到一个主意。想后世军队,都有军歌,那这里也不能没有。当下心转神速,最终还真被他抄袭来首自认为豪壮的歌曲,但赵棣却只选其中一段适合合唱的留用。

  “歌?什么是歌啊?”有名士兵不解的问道。

  赵棣停顿一下,将即将划落的圆木,又往肩膀上顶了顶:“也就是歌赋,又叫军谣。”

  “哦。”

  “下面我来唱一句,你们学一句,好不好,兄弟们?”赵棣走出队列,将圆木插在地上,昂声喊道。

  “好。”声如轰雷,震入云霄。众军士相继停住脚步,学着赵棣的模样,将圆木插在地上。整齐划一,霎时间,彷如地震袭击。

  “烽火动天地中原板荡”

  “烽火动天地中原板荡”

  “大义在心中挺身而上”

  “大义在心中挺身而上”

  “生死共一场热血屏障”

  “生死共一场热血屏障”

  “身后有亲人不能够退让”

  “身后有亲人不能够退让”

  “不能退让”

  “不能退让”

  古人的学习能力并不比后世人差,简单几句的歌词,在教出三遍后,几乎个个都能独唱。看着已被简单明了的歌词激得热血高昂的士卒们,赵棣振臂高呼:“从此,这就是武威军的军歌,我们的战歌。”

  “战歌,战歌。”

  军士们一遍遍的高呼着,一时间士气高涨到了极点。中原板荡,大义,他们不懂。但他们知道,身后有亲人,绝对不能退让,退让了,就会让敌人得逞,亲人就会受到伤害。

  赵棣停住了煽情,但却仍有士兵在低声喝唱,唱着,唱着,就变成了哭声。一个、两个,渐渐的,面前所有的军士都嚎啕大哭起来,场面哀鸣,使得赵棣也是忍不住,任由泪水划落眼眶。

  但赵棣知道,这首简单明了的军歌,让他们想起了被害的亲人,想起遇难的朋友、妻儿。但凡从军,除了想要获得饱暖外,更多的是怀着一腔报效国家的热血。

  在这一刻,埋藏心中的仇恨、热血,彻底的被激发出来。赵棣自己何尝又不是。

  刷

  随着一声巨响,一把由张翰献上的长剑从赵棣腰间拔出,奋力一劈,剑指长空:“武威万岁,挡者披靡!”

  “武威万岁,挡者披靡!”

  “武威万岁,挡者披靡!”

  “武威万岁,挡者披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