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康之后 第五十三章-为何自信
作者:清水鹤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赵棣等人来到也速阿里德的大帐时,也速阿里德正在和那日赵棣打败的那个粘礼合商议军队集结等问题,这时帐外军士进来通报,也速阿里德向粘礼合招招手,示意他可以退去了。

  在粘礼合退出大帐时,赵棣也正好走了进来,和粘礼合擦肩而过,赵棣却连看都懒得看的他一眼。

  进了帐内,赵棣先去火盆前烘烤一下冻得发抖的双手,一副很是悠闲的模样。古枫不在,但也速阿里德身边却不差这译官人选。当即也速阿里德过来打趣道:“北地不比中原吧,冬日里冷冻异常,殿下可还习惯?”

  赵棣抖动一下双手,又随手拿起旁边一木棍,放入火盆中挑动着还未燃尽的木炭:“还好吧,这点苦寒,本王还是受得住的。”

  说罢,赵棣将木棍整支抛到火盆中,拍拍手上的灰尘,站起身,问道:“本王听说也速可汗可是储存了不少火炭,不知真假?”

  也速阿里德愣了下,哈哈笑道:“徐王殿下厉害呀,本汗这点秘密还是被殿下知道了。”顿了顿,也速阿里德继续说道:“也不瞒徐王殿下,这些火炭是本汗当年在攻打契丹人时攒下的,只不过草原之上都不知晓火箭制作方法,所以这东西也就暂时封存了起来。”

  赵棣轻轻的点点头,再次问道:“看样子也速可汗曾去过中原啊。”

  “当年跟随契丹人和宋军,也就是殿下家的军队打过几仗,被这玩意弄死了不少部众,所以在女真灭契丹的时候就多长了个心眼。”

  “到不知这火炭有多少呢?”

  “大概有百石左右吧。”也速阿里德怔了下,遂即笑道:“难道说殿下有这方面的本领?”

  赵棣笑笑,故作神秘道:“本领不敢说,但小做一下还是可以的,本王想着,若是与金军接战,前期咱们还是尽量减少伤亡的好,这火器嘛就得要用了。”

  “不知道殿下将怎么用?”也速阿里德可是深受其害,知道这玩意打攻坚战是最好的东西。但草原上用的骑兵冲锋,这火药自然也就用不上。可也速阿里德的野心好像并不仅局限于此。

  从他能够把赵棣奉为座上宾,听到有利的建议也是极力支持。由此,赵棣断定,也速阿里德绝非泛泛之辈,现在是站在统一战线对抗金国,那完全是为了免去后顾之忧。可若是现在部开始未雨绸缪,将来恐怕还是要处在被动的局面上。

  “这个,你认为我现在会告诉你吗?”赵棣黑着脸回了句,遂即又是大笑:“若是本王现在就告诉你了这些方法,那本王的武威军在可汗这里可也就没什么利用价值了。”

  闻言,也速阿里德只感觉脸庞一阵燥热,当听到赵棣所说的后半句时,这种心态也就放平了。想想不正是这样吗,他看上武威部的原因,也就是因为他们是汉人。在也速阿里德的眼里,武威军那点人,还真不够他塞牙缝的。

  但到目前为止,也速阿里德之所以会给武威部极大的尊重,则是更多源于他们曾是边军。和宋军激战几十年的也速阿里德,可是清楚的知道这火器对于攻城拔寨有多大的好处。到时和金国全面开战起来,这草原之上肯定不会是久留之地,更多的是要南下夺取一片固定的地盘。

  赵棣虽然不知道也速阿里德心中如何想的,但赵棣也猜出此人野心很大,至少比他大,比这周围所有部落的首领野心都大。而且赵棣隐约感觉出,也速阿里德的志向好像并不局限于草原之上。

  “殿下说话真是直率,本汗喜欢。”也速阿里德大笑着,伸手拍拍赵棣的肩膀,道:“既然如此,本汗准许这些火炭全部都归武威军调用。”

  赵棣也不客气,连谢字都懒得说了。在赵棣的眼里,想要在草原上立脚,首先要有强大的武力,而后就是强硬的态度,否则,就只能做懦夫。而事实证明,他现在已经赢得了弘吉刺多数部落的尊重,虽说这都只是表面。但历来两国外交,那尊重也都是在表面而已,兄弟之情,肯定不会出现在外交之上。

  “另外,本王要知道金军最近的动向,这样也方便武威军做出正确的调整。”

  提到这里,也速阿里德止住了笑声,沉着脸返回汗位前拿起一份情报交给赵棣。一看是契丹文,赵棣登时傻了眼,心说道:‘明知道我不懂契丹文,还拿来给我看契丹文,这不摆明是气我吗。’

  见赵棣盯着纸发呆,也速阿里德哈哈笑道:“这倒是我疏忽了。”遂将纸交给身旁的译官,让他翻译给赵棣听。

  金国最擅长山地作战的苍狼军现在驻扎在燕山余脉的馒头山中,擅长长途奔袭的飞天鹰,有兵一万,现在仍是驻扎在蒲与路西门外。其他还有数支队伍正在往蒲与路集结中,这支由几十支军队组成大军暂时是由金国殿前右副都检点完颜陈时论统领,而真正统领这支混编军队的则是元帅右监军,兼任西路兵马都总管的完颜希尹。

  听到这里,赵棣真想骂一句‘我靠。’原本他想着草原人嘛,至少在那世里说宋代的草原民族基本都是属于未开化的人,那智商也就比傻子聪明点,打仗只知道横冲猛撞,像这种情报搜集,根本不懂,也不会去做这些繁琐的事。谁曾想也速阿里德就做了,而且做的很详细。

  直到今天,赵棣终于认识到,草原落后的并不是智商,而是文化而已。相反,有时他们的智商比之中原有过之而无不及。

  看样子我得重新审视草原民族了,这南归之策也要重新策划一下。若是就这么的回去,手里没兵没权的,首先那个名义上的九哥就不会放过我。再者就是这沿途那么多关卡领地要过,别说只有一千骑兵,就算是有三万铁骑恐怕也到不了淮河那里。赵棣心下暗忖道。

  “兵马虽多,但多为杂役军临时拼凑而成,壮壮声势还是可以的,但要是进攻草原就有点危险了。”在说出这话的时候,也速阿里德倒显得很是自信。

  直到此时,赵棣方才发现,好像从一开始也速阿里德都从未畏惧过金人,难道他还有必胜的法宝没有展示出来?重骑?

  ——————————————————

  感谢:紫薇星100、h518948两位大大的慷慨打赏,谢谢你们对《靖康之后》的关注和支持,你们的支持,是对清水最好的鞭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