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康之后 第五十六章-该相信谁
作者:清水鹤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战马奔驰,冰冻的大地依然被荡起狼烟阵阵。当赵棣带着古枫出来时,展现在视线中,到处都是狂奔的战骑和军士,大地在颤抖,马儿在长鸣,一副暴风雨来临前的夜晚,大战在即。

  率部到达指定地点,军帐刚刚立下,赵棣就立即召来章千和柏羽两人。赵棣觉得情报都掌控在别人手里,那和自己的把脖子伸给别人有什么区别。

  “四弟,你去挑几个人向东南放出百里侦查,若遇敌,不可恋战,速速返回。”

  “大哥,你带几人向东北方游荡。”赵棣一脸阴沉的坐在大帐内,向自己这两个心腹吩咐道。

  “你是不是觉得也速阿里德不太可靠?”章千若有所指的问道。

  “嗯。”赵棣轻轻的点点头:“也不知道怎么了,我总感觉武威军将会面临生死大关。”说罢,自嘲的笑笑:“或许是我天生多疑吧。”

  “我们都走了,你身边没个人能行吗?”张勇去西夏了,他们两个再离开赵棣,那赵棣可就真成了孤家寡人了,章千不由担心道。

  虽说现在武威军兵力相比之前增长不少,可那些仗多是石宣林等人打的,那些新附兵马也多听从他的号令。现在赵棣能直接调动的军队,除了张翰手底下这一队人马外,就是周会手里那点人了。

  这次做也速阿里德的刽子手,主要负责的石宣林、周大海、王时三人。周会手里全是弓手,则多负责远攻,张翰本部则是要守护营地和保卫赵棣。所以在此前的战斗中获利最丰的就是石宣林三人。

  而三人中,因石宣林辖下兵马厮杀勇猛,在这次中,他原有的两百二十人不但没有减少,反而还增到六百余人。不过石宣林还算是做了善事,把零头都分给了张翰的本部内。

  王时因为出身绿林,并非正规军,有好处的场子,他也不敢太过抢功。但就算是这样,这次他也将自己的兵力从原先的一百扩增到一百五。看似没有赚得多少,其则不然,武威军在赵棣第一次看到时,外表很强大。但和这些自幼就生活在马背上的部落去战斗,就那些拿不出台面的驭马术,能不被人家给反屠了就已不错了。

  武威军能打出如今的成就,着实不易。不过赵棣始终觉得好像有什么事自己不知道的,心里总感觉好像有人在背后操控着这一切,而并不是由他指挥的。

  赵棣头低着,摆摆手:“没事,我还有古枫帮我,虽说石宣林、周大海和王时都不牢靠,但张翰和这周会的兵马还是可用的。再不济,我也是大宋的徐王殿下,他们若真的动我,还需掂量下军士们会不会愿意。”

  他们三人之中,赵棣觉得石宣林的嫌疑最大。张翰已老,这个不假,而且自从他接收武威军后,张翰那身子是一日不如一日,现在也只能蹲在营地里,不敢让他再率军出战。若不是赵棣的到来,现在掌控武威军的就肯定是石宣林了,而现在这一切都变了。

  也速阿里德为何那么的信任汉人军队?赵棣可不相信就因为他打败了粘礼合后,这一切都是应该的。若是也速阿里德是个傻瓜,那也就没多大疑问。可问题是也速阿里德不但不傻,相反的,他还很聪明,识人善用,知聚拢人心,懂恩威并济。

  更让人可怕的是,也速阿里德很重视武器的改良,尤其是从未在草原上出现过的火器。知道情报的重要性,以及不歧视任何民族,这些都不应该是一个草原首领应该有的,至少赵棣是这么认为。

  草原上的汉人很多,几乎没个稍微大一点的部落都会有很多汉人奴隶。最多的部落,原部落人和汉人的比例二比一。像也速阿里德的这个部落里,有五万余人,而汉人却就占据了近三分之一的位置。

  若是再往上推上几个辈分,或许真正的草原人,连一万都不到。但从契丹立国,不断的南下,参战的部落也都有奴隶赏赐,草原的人口方才不断飞升。可现在金国南征,却根本不调他们草原兵马,这战利品自然也就没得分成。故此,现在也速阿里德这边,人口基本都停留在天会四年那会儿。

  “古枫可靠吗?”赵棣来到这世后,第一个认识的朋友是张勇,其后章千,再到柏羽。这些人除了章千经历过官场,思绪复杂外,另外两人却是很单纯。也是赵棣到了武威军后,最为信任的人。但凡有事,赵棣都会和他们说过。自然,怀疑石宣林的事,赵棣也和他们说过。所以章千才会有此一问。

  赵棣抬起头看向章千,呵呵一笑道:“古枫可比其他人更为可靠呢。”见章千不解,赵棣又是说道:“古枫原是岚州士族,自幼多受夫子熏陶,这君臣纲理,他可是一点都不敢违背的。”赵棣既然这么说,他也有他的判断。古枫在金军南下之时,毅然离家投身军旅,热血报国,但因官长的不抵抗,让他被迫流浪至此。

  “那我就放心了,我们现在就去,殿下在此还要小心。”章千向赵棣抱拳一礼后,又向柏羽打个眼色,两人同时向赵棣行了个大礼,方才离去。

  望着晃动的毡门,赵棣一阵苦笑:“这是自己家的军队吗?怎么搞得好像是在敌营一般。”

  ……

  军帐刚刚立下不久,石宣林的大帐内就聚满了军将。这些个军将,都是当年从丰州带出来的生死弟兄,石宣林也乐于和他们在一起。只不过今日这帐内气氛却是很不对劲,个个脸色阴沉,一副要吃人的模样。石宣林不只是巡营还是处理私事去了,这会儿他还没不在帐内。

  “那个姓赵的真是脸皮厚啊,当初只是说暂住武威军,现在倒好,直接不走了。”石宣林帐下最英勇善战的当数李山,威望也是仅次于石宣林,此刻正端坐在首座,一副怒气难解的模样,黑着脸喝骂。

  “李家哥哥,这事咱们都侯怎么说?”下面有一胆大的小将凑上来轻声问道。

  李山还没说话,马全永却抢在他前头,骂道:“都侯还能怎么说,姓赵的那王八小子也就是仗着自己是皇帝的儿子,要不然,老子就一刀剁了他。”

  “皇帝的儿子怎么了?还不是都被人家给逮走了。别说一个徐王,就是皇帝在这,他又能怎么着咱们?”朱阳愤愤的说道,相似自言自语,可又像是故意说给众人听的。

  听他这么一说,当即又有人跟着附和:“就是,草原上强者为尊,他姓赵的算个鸟啊,毛都没一根,就想指挥我们这些生死场上不知走了多少遭的人?”

  “剁了他,让都侯来指挥武威军。”

  不知道是谁突然大声喊出这么一句,刚才还吵吵嚷嚷的大帐内,立即变得鸦雀无声起来。你看我,我看你,谁也不敢往下接。

  就在这时,门外一声高喊:“都虞侯回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