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康之后 第六十九章-突出重围
作者:清水鹤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殿下。”石宣林提着还瞪着眼睛,惊讶布满脸颊的王林头颅,来到赵棣面前,将王林的头颅丢在了地上。

  “这是?”虽说沾满了血迹,但赵棣还是认出了,这是石宣林帐下的幕僚,也是他的心腹王林。怎么的,这会石宣林把他的首级砍下作甚?

  就在赵棣还疑惑不解的时候,石宣林扑通跪倒在地,双手抱剑,悲痛的说道:“殿下快走吧。”

  “能告诉我是怎么回事吗?”赵棣双手探出,前去搀扶石宣林,问道。

  一扶,却没扶起,石宣林将头低到胸脯之上,痛声道:“臣管教无方,不知这厮和也速阿里德说了什么,此刻阿勒根刺正率军队前来武威部的路上。”

  闻言,众人大惊,彼此面面相视,低声议论。

  赵棣还算镇定,沉默了下,马上转身向古枫命令道:“古枫立即去召集军士们,准备离开这个地方。”

  “是。”古枫轻抱一拳,立即转身快步前去寻找吹号兵。

  “吕至前去那边接王指挥使和弟兄们回……”

  话说一半,却被石宣林给打断了:“想必王指挥使已经阵亡,殿下还是速速离开吧。”

  赵棣抬起的手臂,怔在半空,愣了愣神,当即改变了命令:“你立即率人把营地内还能带走的必需品,都统统带走,辕门处集合。”

  “是。”

  吕至刚要转身,却就听到辕门处响起长长的牛皮号角声。

  呜——

  长响不断续,这是发现敌情的警报。就在众人还在走神的时候,从辕门处飞来一匹快马。来人在好远就扯起嗓子大喊:“东北方发现敌情,据此仅有十里上。”

  十里上,也就是十里左右的意思。十里左右的路程,对于骑兵队伍来说,片刻便至。到了此时,根本就没有收拾行囊的时间。

  赵棣想不通也速阿里德为什么要卸磨杀驴,但事到如今,也容不得他多想,当即下令道:“什么也别收拾了,上马,出营。”

  一切的一切,都来的太突然了。不光是石宣林等人,就是赵棣也没有想好该怎么办。原本他计划着,等这伙金军被灭掉,势必还会引来更多的金军。届时,趁着也速阿里德和金军交战之际,率部遁走。

  不是赵棣没有想着趁着这次机会遁走,而是在此之前,他还根本命令不动石宣林。手中可调之兵,只有古枫和吕至以及单石伟三队,一百五十人。一战,损失半数,就那点人马,想要穿越西夏,回到南宋,几乎不可能。

  再者,赵棣知道,也速阿里德表面上是信任他们,可暗地里肯定有防备,只有等熬过这次危机,或许也速阿里德真的会信任他们。届时再走,可就方便很多。但日防夜防,唯有家贼难防。王林的出现,打了个赵棣措手不及。

  赵棣下令后,身旁众军士,立即寻来自己的马匹,翻身跳上。就当赵棣刚要跳上吕至牵来的马背时,猛回头,却发现,石宣林还呆站在那里。和他一同的还有老部下李山、马全永、朱阳以及李海峰,这些他从丰州带出来的兄弟。

  “石都虞侯,速速上马,咱们杀出营去。”赵棣快跑几步来到石宣林跟前,催促道。

  谁知,石宣林掰开赵棣热情的双手,摇摇头,从怀中取出刻着石宣林的铜牌,这是他官身的证明。石宣林将长剑交给身后的李山,又回身双手将铜牌递给赵棣,面露一丝苦涩的笑:“石宣林不走了,就在这里陪伴武威的兄弟们了,这个殿下收着,若能回去,还请把这个埋在我老家的祖坟上。”

  “你不能不走。”赵棣脸色一沉,手臂使力去拉石宣林,可他怎么能拉得过正值壮年,且久经沙场的石宣林呢。

  石宣林回头看了眼正冲他微笑的李山等人,又回过头来向赵棣躬身一礼后,说道:“殿下不要劝了,快走吧,时间不多了。就让我们兄弟为殿下阻挡一阵,也算是以七尺之躯报效了朝廷吧。”言语之中,满是不能否定的语气。

  赵棣不管这些,回头向吕至大喊道:“还愣着干什么,快过来把石都虞侯给我拉走。”

  话音未落,石宣林却是朝李山等人大喊一声:“送殿下。”

  霎那间,赵棣直觉得脚下一轻,却是硬生生的被李山等人给举了起来。飞快的送到了马背上,不等赵棣反应过来,却是猛拍马屁股,马儿吃疼,奋蹄前冲。

  石宣林向还在愣神的吕至等人一抱拳,深情的说道:“吕队长,殿下就交给你了。”

  吕至猛打个寒颤,凝神看了眼李山等人,见都是一脸的坚毅。吕至知道,已经没法挽回了,遂向石宣林和李山等人深抱一拳,重声说道:“保重!”

  石宣林等人还以抱拳,吕至方才一抖马缰,狠踢马肚:“驾。”

  受惊的马儿,一直狂奔到辕门处方才停歇。赵棣紧勒住马缰,刚想调转马头,吕至却急急跟了上来,见赵棣如此,急忙高声喊道:“殿下,没时间了,快走吧。”

  赵棣回首看着还在向他们挥手的石宣林几人,猛咬牙根,不甘的下令:“走。”

  早已整队完毕的武威军士卒,听到此令,当即猛击马背,狂驰出营,直向南方奔去。

  大营内,石宣林看着赵棣率部离开后,这才转身深情的看着李山、马全永、朱阳、李海峰四人,沉声道:“后悔吗?”

  四人都是摇头:“都侯在,我们在!”

  没有什么慷慨激昂的话语,一切尽在不言中,都侯在,我们在。

  石宣林重重的点点头,黑色的脸庞上露出一丝欣慰的笑意:“那好,上马吧,就让我们真正的尽一次君臣之义。”

  四人来到自己的战马旁,翻身跳上马背,抽出兵刃,听着渐渐近了的马蹄声,彼此对望一眼,都是露出一丝会心的笑。

  石宣林骑在马背上,手中紧握着初到武威军时,张翰送给的宝剑,据说还是张翰的战利品。舞一舞,呼呼生风,望着这个老哥哥的遗物,石宣林不禁自嘲道:“活着的时候,总要争个你死我活。”

  忽然,石宣林将长剑高举,大声喊道:“老哥哥,你我还没分出输赢,宣林这就去寻你分出输赢。”

  咯哒哒、咯哒哒

  大地产生剧烈的震动,东北方向出现大片的黑影。那些黑影,此刻正飞一般的朝这边冲来。

  “还记得殿下教我们的战歌吗?”望着渐渐清晰的敌群,石宣林很轻松的问道。

  “记得。”四人异口同声的回答道。

  石宣林将已经放下的长剑,再次挥起,昂声吼道:“就让我们拿起兵刃,真正的为亲人战斗一回吧。”

  “为亲人战一回!”四人同是举起手中兵刃,高声吼道。

  “烽火动天地中原板荡”

  “大义在心中挺身而上”

  “生死共一场热血屏障”

  “身后有亲人不能够退让”

  “身后有亲人不能够退让”

  “不能退让”

  歌声刚落,石宣林猛抖马缰,大喝一声:“杀。”踢马挥剑,直冲刚刚踏进营地的弘吉刺兵马。

  ——————————————————————————

  这里发下唠叨。

  第一卷的至此算是结束了,所谓的突出重围,并不是突出金军的重围,不是突出草原兵马的包围,也不是突出石宣林等军将的不服从。

  真正的突出重围,是突出赵棣本人的心理重围。赵棣两世的性格,都是骨子里血性,但表面却很懦弱。

  但这并不是他真的怯弱,只不过,他不愿争,不想争,不想活的那么累。可现在他却不能再那样的活着,因为他肩担数百条生命。怯弱,只会让他,和数百条生命葬身于历史大海中。

  昨天朋友说,你这主角看的我很憋屈,明明是殿下,却被部下刁难。对此,我除了笑笑外,真的没法解释。

  赵棣的双重性格决定着,就算不被部下刁难,他也很难爆发出自己的血性。这得激......

  呵呵,唠叨就发到这吧。清水从未这么认真的做过一件事,做过了才知道,小说真的很难写。

  清水知道,自己的文笔不好,剧情架设也很白水,但清水真的是在努力着,努力着......

  最后,还望诸君能给予支持,最好能够书评里点解一下,清水这里先谢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