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魂不灭 奇经八脉的循行路线
作者:邪影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奇经八脉的分布部位与十二经脉纵横交互,八脉中的督脉、任脉、冲脉皆起于胞中,同出于会阴,其中督脉行于背正中线;任脉行于前正中线;冲脉行于腹部会于足少阴经。奇经中的带脉横行于腰部,阳蹻脉行于下肢外侧及肩、头部;阴蹻脉行于下肢内侧及眼;阳维脉行于下肢外侧、肩和头项;阴维脉行于下肢内侧、腹和颈部。

  1.督脉

  循行:①起于小腹内,下出于会阴部,②向后行于脊柱的内部,③上达项后风府,进入脑内,④上行巅顶,⑤沿前额下行至鼻柱。

  主要病候:脊柱强痛,角弓反张等症。

  交会腧穴:长强,陶道、大椎,哑门、风府、脑户、百会、水沟,神庭。(九个)

  2.任脉

  循行:①起于小腹内,下出会阴部,②向上行于**部,③沿着腹内,向上经过关元等穴,④到达咽喉部,⑤再上行环绕口唇,⑥经过面部,⑦进入目眶下(承泣穴属足阳明胃经)

  主要病候:疝气,带下,腹中结块等证。

  交会腧穴:会阴、曲骨、中极、关元、阴交、下脘、中脘、上脘、天突、廉泉、承浆。(十一个)

  3.冲脉

  循行:①起于小腹内,下出于会阴部,②向上行于脊柱内,③其外行者经气冲与足少阴经交会,沿着腹部两侧,④上达咽喉,⑤环绕口唇。

  主要病候:腹部冲脉气逆而拘急。

  交会腧穴:会阴,阴交;气冲;横骨,大赫,气穴,四满,中注,肓俞,商曲、石关、阴都、通谷、幽门。(十三个新主穴)

  4.带脉

  循行:①起于季胁部的下面,斜向下行到带脉、五枢,维道穴,②横行绕身一周。

  主要病候:腹满,腰部觉冷如坐水中。

  交会腧穴:带脉、五枢、维道。(三个)

  5.阴腧脉

  循行:①起于小腹内侧,②沿大腿内侧上行到腹部,③与足太阴经相合,④过胸部,⑤与任脉会于颈部。

  主要病候:心痛,忧郁。

  交会腧穴:筑宾;府舍,大横、腹哀阴维脉;期门;天突、廉泉。(七个新主穴)

  6.阳腧脉

  循行:①起于足跟外侧,②向上经过外踝,③沿足少阳经上行髋关节部,④经胁肋后侧,⑤从腋后上肩,⑥至前额,⑦再到项后,合于督脉。

  主要病候:恶寒发热,腰疼。

  交会腧穴:金门;阳交;臑俞;天髎;肩井;头维;本神、阳白、头临泣、目窗、正营、承灵、脑空、风池;风府、哑门。(十四个)

  7.阴蹻脉

  循行:①起于足舟骨的后方②上行内踝的上面,③直上沿大腿内侧,④经过阴部,⑤向上沿胸部内侧,⑥进入锁骨上窝,⑦上经人迎的前面,⑧过颧部,⑨到目内眦,与足太阳经和阳蹻脉相会合。

  主要病候:多眠、癃闭,足内翻等证。

  交会腧穴:照海、交信;睛明。(三个)

  8.阳蹻脉

  循行:①起于足跟外侧,②经外踝上行腓骨后缘,没股部外侧和胁后上肩,过颈部上挟口角,进入目内眦,与阴蹻脉会合,再沿足太阳经上额,③与足少阳经合于风池。

  主要病候:目痛从内眦始,不眠,足外翻等证。

  交会腧穴:申脉、仆参、跗阳;居髎;臑俞;肩髃、巨骨;天髎;地仓、巨髎、承泣;睛明;风池。(十二个)

  中华五千年,对于穴位和奇经八脉的说法无数,此文不深究,反正奇经八脉中的主穴设定全部为七十二个。

  ********

  穴位是指神经末稍密集或神经干线经过的地方.穴位的学名是腧穴,别名包括:“气穴”、“气府”、“节”、“会”、“骨空”、“脉气所发”、“砭灸处”、“穴位”等。人体周身约有52个单穴,300个双穴,50个经外奇穴,共720个穴位。有108个要害穴,其中有72个穴一般点击不至于致命,其余36个穴是致命穴,俗称“死穴”。死穴又分软麻、昏眩、轻和重四穴,各种皆有九个穴.合起来为36个致命穴,生死搏斗中,做为“杀手”使用!

  清代李学川的《针灸逢源》定经学361个,并延续至今。

  人体经络系统有经脉和络脉组成,其中经脉包括十二经脉,奇经八脉,以及十二经别、经筋、皮部;络脉包括十五络脉和浮络,孙络。

  其中的奇经八脉指别道奇行的经脉,包括任脉,督脉,冲脉,带脉,阴维脉,阳维脉,阴跷脉,阳跷脉共八条。“奇”有异的意思,即奇特,奇异有别于十二正经。